这家中国领先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将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ST Telemedia,以及国内私募巨头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出售6.2亿美元的可转换票据

重点:

  • 万国数据将通过发行七年期可转换票据融资6.2亿美元,转换价格仅比其股票最新收盘价高16%
  • 这些资金将用于加速兴建新数据中心,包括在新加坡周边逐渐成型的一个新的区域中心

阳歌

中国领先的独立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正在掀起扩张狂潮。

这是该公司最新公告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该公告称,将向三家知名投资机构发行6.2亿美元的可转换票据,其中两家位于新加坡。公告中还反映出万国数据的一丝绝望情绪,至少从我们对票据条款的解读来看是这样。

我们稍后会谈到这一点,但首先,让我们来聚焦这份公告的内本身。它是在周一市场收盘后发布的。可转换票据的三位买家是红杉中国新基建股权投资基金(Sequoia China Infrastructure Fund I)、ST Telemedia Global Data Centres,以及“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拥有战略关系的亚洲主权财富基金”。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是美国风险投资巨头红杉资本的中国子公司,被认为是中国最杰出的科技投资者之一。ST Telemedia Global Data Centres是新加坡的电信服务专家,与新加坡政府关系密切。未具名的主权财富基金似乎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后者在2019年与万国数据建立伙伴关系,以“在中国一线城市以外开发和运营超大规模的定制数据中心”。

票据将在2029年到期,利率为0.25%,显然相当低。但是让我们观察到一丝绝望情绪的部分在于转换价格——每股美国存托股票50美元。相比之下,公司最新的收盘价为43.11美元,意味着该股票未来七年只需要上涨16%,购买者就可以行使转换权获利。

相比之下,关注万国数据的逾20家分析机构目前给出的平均目标价为82.76美元,比转换价格高65%。当然了,这些分析机构的目标价通常都有点高。但是归根结底,市场认为这只股票目前相对低估,意味着未来七年16%的涨幅看起来相当可笑。

该公司去年11月发布的最新季度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融资的用途。万国数据在财报中称,2021年的资本支出将从原计划的120亿元(19亿美元),提高到160亿元。多出的40亿元相当于6.33亿美元,刚好是新的融资金额。

投资者对此消息并不那么兴奋。消息传出后,万国数据在纽约股市的股价小幅下跌。第二天略有反弹,目前比公告前的水平上涨1.2%。这只股票在过去52周跌去了一半以上市值,遵循了中概股的普遍趋势。但万国数据的股票在1月末跌至近两年低点后已经有所反弹,目前比当时的低点上涨约16.5%。

大举扩张

所有这些支出都是为了扩张,让万国数据在中国本土和海外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它的最新一轮融资获得了两家新加坡大型投资者和红杉中国(它也通过母公司拥有全球联系)的支持,这表明,未来的海外扩张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焦点。

该公司最新的财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数据中心运营总面积为45.28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的29.12万平方米增长55%。其中绝大部分都在中国。

这份报告还显示,该公司正在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周边快速地建立区域中心。 

该计划的后半部分——该公司称之为“新加坡Plus”地区战略,包括最近达成的一项协议,即在距离新加坡约25公里的印尼巴淡城(Batam)置地,用于建设两个数据中心,总净机房面积达1万平方米。万国数据还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开发一个1.8万平方米的数据中心,那里也距离新加坡不远。

该公司的建设热潮,包括在国内的强劲扩张,正值北京方面制定促进中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宏伟计划之际。本月早些时候,国家规划部门还宣布,计划在欠发达地区建设5个区域数据中心集群,以满足中国较为富裕的东部地区不断增长的需求。 

虽然国家层面的支持听起来很美好,但还没有体现在万国数据的财务状况中,它看起来相当一般。该公司去年第三季度营收增长35.2%,至21亿元人民币,远慢于数据中心机房面积的增长。结果,其利用率从上年同期的74.2%降至去年第三季度末的66.3%。

低利用率和高电价的共同作用下,推动该公司第三季度进一步亏损,至3.01亿元,上年同期的亏损额为2.046亿元。此外,分析机构预计该公司今年亏损将继续扩大,尽管它们中的绝大多数给该公司的评级是“买入”或“强力买入”。

正如我们已经注意到的,分析机构似乎相当看好万国数据。但一切都是相对的,它们更看好该公司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世纪互联(VNET.US)和秦淮数据(CD.US)。以它们的目标价为指导,分析机构认为这三家公司中最大的万国数据的股票被低估了50%左右。但它们认为,世纪互联的股票被低估了74%,秦淮数据被低估了62%。

这种看法也体现在三家公司的市销率(P/S)上,万国数据最高,为6.7倍,秦淮数据为4.4倍,世纪互联只有1.2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国儒意料中期扭亏 赚10至12亿元

影视娱乐公司中国儒意控股有限公司(0136.HK)周三公布,预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将实现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约10亿元(1.39亿美元)至12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3亿元;收入预期介乎约21亿元至2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8.4亿元增长14%至25%。 公司解释,业绩改善主要受益于整体业务稳健增长及协同效应持续释放,变现效率提升,带动收入与利润增长,以及2021年收购Virtual Cinema Entertainment Limited所形成的或然应付对价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消除。 中国儒意主要业务涵盖影视内容制作、线上流媒体平台与线上游戏三大板块,拥有南瓜电影线上流媒体平台及儒意景秀游戏品牌。在公司大股东腾讯(0700.HK)的支持下,中国儒意近年积极发展游戏业务,去年公司游戏业务收入大幅增长346.6%,录得19.92亿元,成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中国儒意股价周三平开,至中午收市报3.25港元,升0.31%。公司股价年内累升32.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TG Duty Free operates duty free shops

海南免税销售降温 中国中免收入盈利双降

海南岛这个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免税销售额下滑之际,这家免税店运营商在今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降 重点: 中国中免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下滑10%,净利润降幅达20% 在中国出境游持续复苏的背景下,旅游购物天堂海南的免税消费持续萎缩,导致中国中免业绩疲软    梁武仁 中国的免税购物狂潮早已消退,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1880.HK; 601888.SH)仍在承受市场风向逆转的冲击。不过,着眼长远的投资者或许尚未打算放弃这家曾风光无限的免税店运营商,因为中国政府正大力扶持与免税购物密切关联的旅游产业。 曾几何时,中国中免是海南崛起的重要受益者。随着国家将这座南海岛屿打造成旅游天堂,国内游客在此享受免税购物红利。疫情期间严格的出行限制使中国游客滞留境内,海南迎来巨大商机,凭借温暖的沙滩与璀璨的免税店,当地成功替代了泰国、马来西亚等热门国际旅游目的地。 如今,疫情结束逾两年,海南风光不再。出境游全面恢复后,人们无需退而求其次选择国内替代方案。加之中国经济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趋缓,众多国内游客转向更具性价比的消费选择。当前环境下,为进口化妆品、烈酒等免税商品一掷千金,似乎成为多数人眼里可舍弃的奢侈。 这些转变,在中国中免的财报中显露无遗。根据上周五披露的初步预测,该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约10%至28亿元(约3.91亿美元)。更严峻的是,尽管宣称运营效率提升,其净利润仍大降逾20%至2.59亿元。公告披露细节有限,侵蚀企业利润的具体因素尚不明朗。但期间营业利润下滑18%,远快于营收跌幅,与所标榜的运营效率改善似乎存在矛盾。 无论如何,考虑到上述拖累海南免税市场的宏观趋势,中国中免业绩欠佳实非意外。海南免税消费正持续萎靡,去年跌幅更是逼近30%。 中国中免对海南依赖度极高。作为岛上免税店龙头运营商,该公司在省会海口设有全球最大免税店,在海滨度假胜地三亚则拥有全球第二大免税卖场。去年,该公司海南区域收入同比大跌27%,远超整体16%的营收降幅。受此影响,海南对其总收入的贡献率从2023年的70%骤降至51.4%。 近十年来,作为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战略部署,中国政府持续推动当地免税消费增长。2011年启动试点计划,允许离岛旅客在额度内购买指定免税商品。此后,政策制定者多次大幅提高免税额度以提振销售,吸引众多国际奢侈品牌入驻。 购物天堂 随着中国出境游恢复至疫前水平,海南购物天堂光环日渐暗淡。国内最大在线旅行社携程集团(TCOM.US; 9961.HK)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出境酒店及机票预订量已达2019年同期的120%,印证上述趋势。 即便整体经济仍低迷,中国游客出境游强势反弹,尽管政府大力刺激消费,国内消费仅温和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经历数年疫情封锁后,民众更倾向储蓄,并选择海外消费。 与此同时,为提振销售、消化需求疲软下积压的库存,中国其他地区商家对葡萄酒等热门免税商品开展深度打折,进一步削弱海南的吸引力。 面对海南颓势,中国中免正布局出境游复苏机遇。去年,该公司成功中标国内10个口岸免税店经营权,包括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境大厅。该公司也在新加坡、日本等中国游客热门目的地开设海外门店。 在海南本地,中国中免推行“免税+”战略,在零售基础上叠加旅游、康养等体验业态。但鉴于登岛客流持续萎缩,该战略成效依然存疑。 尽管数据下行,中国政府仍持续加码引客入岛。上周公布的最新举措中,政府宣布12月起在海南设立独立海关监管区,通过具国际竞争力的税制及宽松签证政策,吸引游客及企业。该计划之下,享受“零关税”入岛商品税目将从此前的1,900个大幅扩至6,660个。 自上周发布半年报预告后,中国中免股价持续上扬,当前滚动市盈率达28倍,高于携程的18倍及国内头部酒店运营商华住集团(HTHT.US; 1179.HK)的22倍。 这显示出投资者对中免集团的长期表现仍抱持相当乐观的态度。这样的看法或许是有道理的,毕竟中国政府仍持续推动海南的发展。即使中国旅客随着出境潮而对海南兴趣减退,中免仍可受惠于国际机场免税店销售成长,该部分占其收入比重正逐步上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印度取代中国 成为美国最大智能手机供应国

因苹果公司(AAPL.US)持续将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以规避中国制造产品的美国关税,印度在第二季度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智能手机出口国。 CNBC援引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的三个月内,输美智能手机中,印度制造产品占比达44%,较去年同期的13%大幅跃升。相较之下,同期中国制造的占比仅25%,较去年同期的61%显著下滑。 此外,越南也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智能手机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占比从去年的24%升至今年的30%。 为规避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美国关税,苹果正引领产业链从中国转移的进程,将销美iPhone的制造基地外迁。该报告指出,印度成为此轮转移的最大受益方,据悉苹果正加速推进今年在印度生产所有在美销售iPhone的计划。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兴通讯拟发行H股可转债 净筹逾35亿元

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周二公布,拟发行35.84亿元(4.99亿美元)零息美元结算的H股可转换债券,拟将发行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加强公司算力产品研发投入。 可转换债券于2030年8月5日到期,初始转股价为每股H股30.25港元,较H股上日收市价溢价约15.9%,可悉数转换为约1.3亿股H股,相当于扩大后已发行总股本约2.64%。 今年首季,中兴通讯收入按年升7.8%至329.68亿元,纯利则跌10.5%至24.53亿元。 中兴通讯港股周二低开2.8%,至中午收市报25港元,跌4.2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