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领先的生鲜电商开始关注成本控制,四季度亏损因此减少

重点:

  • 叮咚买菜四季度收入增速放缓至72%,低于三季度的111%和二季度的78%
  • 这家领先的生鲜电商还控制了支出,帮助其季度净亏损减少12%,与此同时,公司表示将“很快”实现盈利能力

阳歌

靠烧钱实现高增长多年之后,领先的生鲜电商叮咚买菜(DDL.US似乎终于放慢脚步,回应投资者对其实现盈利的要求。

这是该公司最新的四季度财报的主要信息。报告援引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梁昌霖的评论,提到公司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盈利。与此同时,该公司四季度支出大幅放缓,表明它正努力控制成本,从而实现盈利的最终目标。

叮咚买菜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每日优鲜(MF.US)也在努力向投资者证明,自己正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虽然侧重点截然不同。叮咚买菜看起来更重视做大做强,提高整体销量,而每日优鲜则试图说服投资,它可以通过提供利润率更高的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比如即食食品和优质的自有品牌产品,来获得成功。

到目前为止,投资者似乎更青睐叮咚买菜,说明他们认为在中国拥有14亿消费者的生鲜杂货市场,应该“以大为美”。叮咚买菜的股价最近开启了上涨行情,跟1月末的历史低点相比已经上涨了77%。相比之下,每日优鲜的股价同期涨幅小得多,只有6%。

在估值方面,叮咚买菜的市净率(P/B)为0.9倍,接近于投资者认为其市场价值超过净资产和负债的1倍以上的分水岭。相比之下,每日优鲜的市净率较低,为0.6倍。分析人士实际上认为,叮咚买菜的股价在未来一年会有相当大的上涨空间,这一点我们稍后会讨论。

但首先让我们聚焦该公司最新的财报,这是今年中国财报季最先发布的报告之一。

去年最后三个月,叮咚买菜的收入增长72%至55亿元,几乎全部来自产品销售。虽然增长数字看上去很强劲,实际上较三季度111%的增速明显放缓,不过与二季度78%的增速相比差距不大。

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四季度的运营成本仅增长了48%至65亿元,增速远远低于三季度的117%和二季度的93%。因此,该公司在该年度最后季度的净亏损比上年同期的12.5亿元减少了12%,为11亿元。

投资者似乎没有被这份报告打动,或许是因为他们更习惯看到更快的增长,而不是成本控制。财报发布后,该公司股票在周二交易时段下跌1.8%,盘后交易又下跌2.5%。不过,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些下跌更像是一种停顿,因为投资者在该股票最近大幅上涨之后已经获利止盈。

盈利可能不会太远

了解这些宏观层面的财务数据后,我们接着就来看看公告的评论部分,该部分似乎是为了告诉投资者,盈利可能不会太远了。

该公司表示,它在总部上海已经“完全盈利”,上海是中国的商业之都,也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上海作为咏竹坊的中国总部所在地,我们完全可以确认叮咚买菜在这座城市的主导地位,无论是在居民区还是在街头,带有企业标识的摩托车和绿色购物袋四处可见。

 “上海是我们进入的第一个城市,并且一直在不断创新和迭代,为我们的全国业务创造先例和经验,”CEO梁昌霖在业绩报告中指出。“我们在这个城市找到了盈利之路,未来将会扩展到整个长三角,在不久的将来全国都可以实现盈利。”

他没有提供更为具体的时间表,在评论中也没有提到该公司最近的成本控制措施。 

分析机构认为,叮咚买菜今年不会盈利,不过,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六家分析机构认为,到2022年,叮咚买菜的净亏损将较2021年的水平收窄约30%。与此同时,它们预计该公司今年的营收增幅只有50%,这也标志着该公司的营收大幅放缓,随着市场不断成熟,该公司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的战略将会减速。

现实情况是,叮咚买菜不仅面临来自每日优鲜的竞争,还有线上到线下服务巨头美团(3690.HK)和领先的低成本电子商务公司拼多多(PDD.US)为首的一些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的竞争。

但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瞄准的是高端市场,它们的直销模式使其得以控制整个供应链,从种植生鲜农产品的农场,到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之前的仓储环节。相比之下,美团和拼多多使用的是成本较低的模式,将大部分责任委托给第三方合作伙伴,使其得以向成本敏感客户提供更低的价格,但代价是牺牲一些质量控制。

从叮咚买菜最近的股价反弹可以看到,投资者似乎对这家公司开始产生了兴趣。尽管我们应该注意到,该股目前的水平仍较去年6月底23美元的IPO价格低了约三分之二。不过每日优鲜的股价较IPO价格跌得更多,达到77%,这也再次表明,叮咚买菜在投资者心目中仍然占有优势。

分析机构甚至更看好叮咚买菜——有人也许会说,这恐怕过于乐观了。1月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七家分析机构中,有四家给予该公司“强力买入”的评级,两家给予“买入”评级,只有一家给予了“表现不佳”的评级。但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分析机构给出的平均目标价,目前是34.19美元,这几乎是该股周二收盘价7.30美元的五倍,也远高于23美元的IPO价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腾讯音乐第二季多赚43.2%

线上音乐平台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US; 1698.HK)周二公布,截至6月底止第二季,收入84.42亿元(11.74亿美元),按年上升17.91%,净利润24.09亿元,按年增长43.22%。 其中,在线音乐服务收入68.54亿元,按年增26.36%,得益于在线音乐订阅收入的强劲增长,以及广告服务、艺人周边和线下演出收入的上升;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收入15.88亿元,跌8.53%。毛利率为44.4%,上升2.4个百分点。 另外,第二季在线音乐服务月活跃用户数为5.5亿,按年跌3.2%,付费用户数为1.2亿,按年升6.3%。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0.7元增长至11.7元。 腾讯音乐港股周三高开12.8%,至中午收市报101.7港元,升15.1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毛戈平发盈喜 料中期赚逾6.6亿元

美妆品牌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1318.HK)周二发盈喜,预料截至今年六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收入约25.7亿元至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4%至31.9%,实现净利润6.65亿元至6.75亿元,同比上升35%至37%。 公司没有具体给出业绩增长主因,只表示持续为美妆爱好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建立具竞争力的品牌价值。消费者对毛戈平作为高端品牌认可度的提升,正持续转化为业务增长的长期动能,促使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周三毛戈平开盘升3.4%报101.5港元,公司自去年上市以来,股价上升超过两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直播收入续下跌 虎牙二季度盈转亏

直播游戏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公布二季度业绩,因新兴游戏相关业务的强劲增长,抵消直播业务持续下行的影响,结束三年的下滑,并录得连续第二个季度的收入增长。 公司表示,二季度收入从一年前的15.4亿元小幅增长至15.7亿元。当季直播收入同比下降6.5%至11.5亿元,约占公司总收入四分之三。但游戏相关业务收入增长34%,从一年前的3.09亿元增至4.14亿元。 期内公司净亏损550万元,去年同期则实现净利润2,960万元。经调整利润则录正数,但从一年前的9,700万元降至4,750万元,同比亦下滑近半。 业绩发布后,虎牙周二股价上涨4.5%,该股年初以来累计上升约1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inxin provides fertility services

生育低迷资产减值 锦欣中期转盈为亏

因美国及老挝业务的资产大幅减值及拨备,这家辅助生殖服务商今年上半年亏损最高达10亿元 重点: 锦欣生殖今年上半年亏损最高达10亿元,主要涉及美国及老挝业务的资产减值及拨备 减值及拨备表明,在全球生育率走低背景下,这家辅助生殖服务商的美国及老挝业务表现不及预期 梁武仁 全球生育率持续探底,对锦欣生殖医疗集团有限公司(1951.HK)正构成日益严峻的挑战。 这家辅助生殖服务商上周五发布盈利警告,今年上半年将由盈转亏,蚀最高达10亿元(折合1.3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9亿元。该业绩预告基于初步测算,最终财报预计于8月25日前后发布。 锦欣生殖将业绩骤变归咎于美国及老挝业务的若干商誉、无形资产及其他金融资产确认减值及拨备。虽未详述两地市场具体状况,但此举显示其通过并购获取的海外业务表现不及预期。 伴随中国及全球生育率下行,锦欣生殖营收增速持续放缓,对主营业务聚焦生育需求的企业影响深远。全球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名妇女生育子女数,预计2050年将跌破2.1的警戒线,低于发达国家维持人口规模的最低基准。 贸易摩擦持续,全球经济前景承压,也对辅助生殖等高成本服务构成影响。更多育龄人群或收紧预算规避此类支出,且子女养育的长期巨额开销恐加剧生育顾虑。 对锦欣生殖这类并购激进型企业,商誉可能成为额外财务负担,在日益严峻的商业环境中加剧经营挑战。当收购价超出标的资产公允价值时,差额将被计入资产负债表商誉项目。此后,企业需定期根据标的财务预测评估商誉减值风险。若确认减值,则需调减资产负债表商誉价值以降低总资产规模,同时在损益表计提相应拨备,从而侵蚀利润。 锦欣生殖在美国的核心资产是2018年收购的HRC Fertility Management,该公司在加州运营连锁诊所。锦欣生殖定期评估并购产生的商誉价值,当前估值低于购入价值。 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通常基于HRC营收增速及毛利率等指标推算现金流预测。当关键指标未达初期假设时,企业将痛下决心计提减值。去年,锦欣生殖未对HRC计提减值,美国业务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账面总值约38亿元。 2020年,锦欣生殖在老挝收购锦瑞医疗中心。该交易未产生商誉,但后者持有价值约4,000万元的行医执照类无形资产。 巨额净亏损预警表明,主要由美国业务引发的减值准备恐已侵蚀其上半年大部分收入,同时揭示公司对美国子公司的原始现金流预测,与最新经营的预期存在显著偏差。 锦欣生殖去年总营收仅微增不足1%至28亿元,较2023年近18%的增速大幅放缓。更严峻的是,其毛利润和净利润双降。在其主力市场中国,尽管政府力推生育提振措施,但治疗的周期数下滑,导致营收萎缩。 国内政策面仍有支持效应,成都等省市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覆盖范围。锦欣生殖在年报中解释,去年部分潜在患者因等待年底医保报销目录扩容暂缓治疗,导致治疗周期数减少。不过,年轻群体生育意愿低迷,尤其当前经济疲软,或是其营收乏力的更核心诱因。 周五公告同时披露,公司CEO董阳将暂代CFO职能,似乎预示上任不足两年的原CFO黄寒梅已离任。尽管未说明离职原因,但财务负责人更迭叠加盈利预警,对公司形象造成双重打击。 公告后首个交易日(本周一),锦欣生殖股价重挫近7%,次日小幅回升。目前该股市盈率(P/E)为27倍,市销率(P/S)2.6倍,相比肿瘤专科海吉亚医疗(6078.HK)16倍市盈率及2倍市销率,或医院运营商康华医疗(3689.HK)0.3倍市销率等医疗同业,该估值仍具相对优势。 即便如此,相较2019年IPO时的股价,锦欣生殖市值已缩水近三分之二。当前,人口结构趋势持续利空,若经营策略未作调整,股价上行空间恐将持续承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