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012.SHG
Hillhouse fined for selling down Longi stake without disclosure

这家私募股权公司在没有披露下出售了隆基的股份,应中国证券监管机构要求,高瓴资本需要回购这些股份。

重点:

  • 高瓴因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调查后,已将隆基绿能股份的持股比例恢复至5%
  • 尽管高瓴力图转型全球并刻意摆脱与中国的关联,但它向中国监管机构承诺,将继续在中国投资并增加在当地的资产配置

余特莉 阳歌

在中国庞大的私募股权界这个复杂的行业中,即使是最熟练的操盘手也偶尔百密一疏。高瓴资本就是这种情况。高瓴是一家中国私募股权公司,目前正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家更加全球化的基金,但公司近期因违规减持太阳能公司隆基而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根据隆基上周五提交给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文件,高瓴最近回购了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1012.SH) 的股份,将其持股比例从之前的 4.85% 提高至 5%。高瓴此举是回应中国证监会去年 11 月对其“间接减持”隆基股份但未进行适当披露的立案调查。

像高瓴这样经验丰富的投资者,犯下这样的错误并不常见,或许可以解释监管机构为何展开调查。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股市疲软的情况下,任何此类可疑的操作都可能被视为对一家公司缺乏信心的表现。

一家植根中国的基金在当前环境下向全球转型

高瓴由张磊于2005年创立,因投资了一批消费、医疗保健和科技领域的中国公司而知名,例如已成为中国顶级游戏公司的腾讯控股 (0700.HK) 和与阿里巴巴 (BABA.US; 9988.HK) 竞争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拼多多 (PDD.US)。已申请在香港上市的百丽时尚以及抗癌药物制造商百济神州 (BGNE.US; 6160.HK; 688235.SH) 也在其投资组合中。

高瓴的失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尤其是该基金正谋求从中国本土转向成为立足亚洲区域的基金管理公司,并向全球其它市场扩张,以此对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转型对高瓴而言尤其重要,特别是其拥有庞大的美国LP基础,其中大部分是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他们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担忧正日益增加。

高瓴的网站目前几乎没有提及其在中国的成功投资案例,而只是强调其在美国、新加坡、韩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等地已有布局。

在违规减持隆基股份的调查进行5个月后,高瓴向中国监管机构表示,除了重新增持隆基股份外,高瓴还承诺将增加对中国 A 股市场的配置比例,加大投资中国 A 股市场。高瓴将如何兼顾其经营重心转移至海外,和对中国监管机构的最新承诺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要求,还有待观察。

无论如何,高瓴已经面临整个对冲基金行业的挑战。据路透社最近的一份报道,由于业绩不佳,高瓴的几位美国投资者已经决定“用脚投票”,而且其对冲基金资产价值去年下降了三分之一,跌至 275 亿美元。

被逮个正着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最终引起证监会的关注?

高瓴是隆基股份的第三大股东,通过其位于新加坡的实体 HHLR Management Pte. Ltd. 持有隆基5.85% 的股份。

2023年3月,HHLR 借出了隆基1%的股份,借期最长为182天,使其持股量低于5%的水平——这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超过这个门槛,股东必须披露其持股情况,但低于这个门槛则没有这样的要求。在这种交易中,股东通常将其在上市公司的持股借给借货人,后者必须在商定的期限前归还借来的股票,并支付预先商定的费用。

然而,9月底借贷股份到期归还后,HHLR持有的隆基股份仅回升至4.98%,这意味着高瓴在此期间减持了0.87%的股份,即5,461万股,但这一减持行动并未作出披露,从而引发了争议。

根据隆基股份最新的文件,自去年11月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以来,HHLR一直积极配合调查,并通过购买130万股隆基股份,将其持股比例提高至5%。HHLR通过股票回购获得的任何利润都将归隆基所有。

高瓴将隆基股份增持至5%,表明已遵守监管机构的要求,并可能不打算将其持股量进一步提高到之前的水平(5.85%)。考虑到隆基股价的动荡局势,这并不足为奇。

隆基曾被誉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太阳能公司,并被视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领域的顶级企业,但由于整个光伏行业受到产能过剩的困扰,其市值较2021年的峰值下跌了70%以上。价格下跌挤压了利润率,损害了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上月隆基透露,将在全球裁员5%,以削减成本,理由是“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滴普科技招股集资最多7.1亿港元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exi Technology Co. Ltd.(1384.HK)周一起在港交所主板招股,计划发行2,663.2万股,每股招股价26.66港元,集资最多7.1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买卖。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未来5年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从而加强商业化能力;海外业务扩张;以及用于潜在投资、并购机会,并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滴普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整合企业数据、决策运营及生产制造等,主要向中国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等领域的客户销售解决方案。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00亿元增至2.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5.5%。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18.4%,同期亏损收窄至3.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2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盈收下滑的八马茶业 招股最高集资4.5亿港元

茶叶生产商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6980.HK)周一公开招股,发售90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介乎45至50港元,最高集资4.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5,050.43港元。公司于本周四截止认购,下周二在港挂牌。 按2024年高端茶叶销售计,八马茶业位居全中国第一。按去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共有3,585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占93%。 今年首6个月,公司中期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跌4.2%,盈利亦跌近18%至1.2亿元。公司解释是线下渠道销售减少影响收入,以及行政费用的增加所致。期内的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3.2%跌至11.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ina Travel International sheds property unit to unshackle core business

香港中旅拆离地产 卸下包袱轻装上路

香港中旅突然公布重大重整计划,将旅游地产拆离上市公司,并大幅削减股本 重点: 股东可选择收取现金每股0.336港元 未来将集中资源发展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   刘智恒 当年在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下,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0308.HK)的旅游地产曾被公司寄予厚望,认为是一大增长动力;可成也地产,败也地产,自几年前房地产泡沫爆破后,反倒成为拖集团后腿的业务,为撇除这个沉重负担,公司突然公布重大重整计划。 方案是香港中旅将旅游地产项目从上市公司剥离,改由一家私人公司持有,并透过实物分派,将私人公司股份派予股东。若股东不愿收取股份,也可选择收取每股0.336港元的现金。按公布前一个交易日每股1.53港元计,占股价近22%。 据公告资料,旅游地产的私人公司资产净值49.06亿元,若按香港中旅现时总股份55.37亿股计算,即每股资产净值为0.886港元。 同时,香港中旅建议将股本削减,由92.2亿港元大幅削减85亿元至7.2亿港元。削减的85亿港元进账,将拨至公司的保留溢利。 地产拖业绩后腿 所谓旅游地产,就是在旅游项目如主题公园或风景区附近的土地,进行房地产发展。香港中旅旗下共有五个项目,分别位于珠海海泉湾的度假酒店及住宅、位于咸阳的海泉湾度假酒店及温泉、浙江安吉的度假酒店及住宅、深圳的商业综合体,以及四川成都的金堂项目。 据香港中旅披露,旅游地产近年的表现一直不济,2023及2024年的收入为6.29亿港元及4.59亿港元,却录得亏损4.61亿港元及2.39亿港元。到今年上半年情况持续恶化,收入只有1.47亿港元,却录得亏损达1.92亿港元。 公司也要不断为投资物业进行减值,2022年至2024年公允价值亏损分别为9,072万港元、1,913万港元及2.22亿港元。今年上半年的减值亏损则达1.23亿元,按年扩大24%。 因为物业发展的影响,导致盈利受拖累,去年全年盈利下跌56%至1.06亿港元,今年上半年更蚀8,685万港元,去年同期有盈利6,323万港元。 专注旅游利大于弊 此次重组对香港中旅来说,不失为一项理想部署。在内地房地产市场暂仍疲不能兴的时候,暂时看不到有明显复苏,要销售项目并不容易;但物业开发投资不菲,影响集团现金流转。将其剔除于上市公司,可以减少受物业表现的拖累,起码不用持续为物业减值。 另外,香港中旅不用投入资金在房地产开发及维护上,可将资源集中在旅游业务,专注回公司的主营事业,特别在内地旅游近年表现理想的情况下,把握时机大肆拓展,胜于将资金投放在持续寻底的房地产行业。 事实上,中旅在重整计划披露的半个月前,已向万科收购吉林省松花湖滑雪度假区的滑雪场、酒店、公寓及商业街,同时更购入雪场管理公司,涉及资金3亿元人民币,另要负担项目的银行借贷7.55亿元人民币。很明显,香港中旅将资源投入旅游业务,进一步拓展城市及休闲项目的战略,把目标放在滑雪产业方面。 市场定位更清晰 目前房地产发展不景气时,项目发展随时有亏损,相反旅游景区业务的利润率远高于房地产,若将地产剥离,投资者一方面更容易对公司前景进行估值,另外没有地产业务的负担,对公司估值更有利。 近两年旅游相关的上市股份为投资市场一大焦点,携程集团(9961.HK)及同程旅行(0780.HK)的股票交投相当活跃,亦受到投资者追捧。虽然香港中旅规模与两者相比有距离,但撇除地产后,一家纯旅游企业,无疑可让投资者容易对公司的定位理解,在现时旅游业好景时更易受投资者青睐。 香港中旅公布重整业务翌日,恒生指数跌逾400点,但公司股价不跌反升,更一度升近15%,收市虽回软报1.66港元,但全日仍升8.5%,反映市场对公司的重组方向是正面。 不过,投资者也要注意,现时地产市场虽不景气,但经过几年去库存及国家政策扶持,未来或有望止跌回升;加上项目减值多次后,价格或许已近见底,倘楼市复苏,香港中旅就未能受惠于房地产转势。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星展看好亿咖通客户多元化增长潜力

星展银行本周首次覆盖智能座舱制造商亿咖通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ECX.US),给予12个月目标价2.80美元,较现时股价高约24%。报告指出,公司正逐步摆脱对母公司吉利的业务依赖,客户多元化前景强劲。 星展在10月14日研报中指出,目前吉利及其旗下品牌,包括极氪、沃尔沃、路特斯等,贡献亿咖通约80%收入。但大众集团的战略合作有望推动客户结构多元化,该合作涵盖大众、斯柯达品牌。星展表示:“大众计划自2027年起,在巴西和印度销售搭载亿咖通产品的车型,协议未来可能扩展至欧洲市场,成为新增增长动能。” 报告强调,基于2026年预估销售额,亿咖通当前企业价值/销售额比率为0.9,低于行业中位数1.5。“估值折让部分源于客户过度集中于吉利集团,叠加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承压,”星展分析称,“但伴随客户多元化进程加速及毛利率预期修复,该股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亿咖通股价过去52周累计上涨约27%。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