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6.HK 600196.SHG
The drugs maker eked out a 0.16% rise in first-half revenue, but underlying net profit slipped 26% as waning sales of Covid treatments and foreign exchange losses squeezed earnings.

受抗疫产品收入锐减、美元升值导致汇兑损失等因素影响,这家综合制药集团上半年收入仅增长0.1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更下滑26.28%

重点:

  • 受益于创新药新品和次新品的收入快速增长,复星医药核心制药业务实现营收159.2亿元,同比增长11.56%
  • 不过该公司债务压力较大,还有275.27亿元的对外担保金额,相关风险值得关注

 

莫莉

随着新冠疫情明显降温,疫苗、抗病毒药物等抗疫产品销量锐减,作为新冠疫苗复必泰以及新冠特效药阿兹夫定的销售方,中国综合制药集团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196.HK; 600196.SH)的收入大受影响。不过,得益于创新药产品的销售贡献,加上在医疗服务、医药流通等多各领域的全面布局,复星医药上半年仍勉强维持业绩增长势头。

上周二,复星医药披露的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213亿元,同比增长0.16%,如果不计算新冠疫苗、抗原及核酸检测试剂等抗疫产品,营收则增长约15%;期内,该公司的净利润上升15.7%至17.84亿元,但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下降26.3%至13.73亿元。

财报发布后,复星医药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8月30日,其A股下跌1.4%,港股下挫2.7%;翌日股价继续下挫,A股再跌2%,港股软2.3%。投资者信心不足,或与其二季度业务增速下滑有关,虽然上半年营收增长平稳,但是二季度的营收却同比下滑4%,期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更同比大幅减少57.3%至4.53亿元。

对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明显下滑,公司解释是由多项综合因素导致。首先是新冠mRNA疫苗复必泰、新冠抗原及核酸检测试剂等抗疫产品收入显著下降,但仍有团队和医学、市场等费用支出;其次是控股子公司Gland Pharma因美国市场竞争加剧与部分产线停产升级等,导致经营业绩同比下降;再加上美元加息、升值等因素导致的财务费用和汇兑损失增加等。

复星医药的业绩也并非全无亮点,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创新药企复宏汉霖(2696.HK)已经成为拉动其业绩的主要功臣。今年上半年,复宏汉霖的多款创新药新品和次新品的收入快速增长,其中去年3月获批上市的汉斯状实现收入5.56亿元,汉曲优收入同比增长57.1%,苏可欣收入同比增长32.7%。

此外,加上新冠治疗药物阿兹夫定片的销售贡献,复星医药最主要的制药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59.2亿元,同比增长11.6%,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2022年上半年的67.1%升至74.7%。

与此同时,复星医药也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金押注创新药研发,力图改变以并购为主要增长点的模式。上半年,其研发投入增长19.8%至28.84 亿元,占营业收入13.5%。目前,复星医药手上还有四个创新药或是生物类似药的新适应症、34 个仿制药的适应症申报上市,另有7 个创新药/生物类似药的新适应症在中国境内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担保风险不小

对复星医药来说,除了业绩基本面的表现之外,最受投资者关注的,是其控股股东的债务风险,以及为旗下诸多子公司提供的高额担保。

复星医药的控股股东为复星国际(0656.HK)在中国境内的主体——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其实控人则为“复星系”的话事人郭广昌。复星系历来以并购、投资著称,业务线遍布地产、珠宝、餐饮、文旅和医药等。中国去年低迷的债券市场,加上复星系庞大的债务规模,让其现金流十分紧张。

去年下半年开始,复星系大幅抛售非核心资产,复星医药的股票也遭大额度质押。截至8月11日,复星高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复星医药股份总数约 36.06%,他们所持的股份中,仍有约67.71%处于质押状态。

除了控股股东债务压顶,复星医药自身的债务压力也不可小觑。中国证监会8月14日公布的一则问询函,显示复星医药拟发行80 亿元公司债券,其中 45 亿元用于偿还有息债务、35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可是,该公司去年7月才完成了44.84 亿元的定向增发。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复星医药的资产负债率为29.05%,流动负债为368.2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为208.9亿元,而其账面货币现金为148.85亿元,存在较大短债压力。

此外,复星医药还为旗下子公司做了大规模担保。截至8月24日,复星医药实际对外担保金额高达275.3亿元,约占去年底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 61.74%。一般而言,上市公司为子公司进行融资担保,是降低融资成本的常见做法,但大多数上市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均在30%以内。虽然复星医药当前并没有逾期的担保,但一旦资金链断裂,将产生极大风险。

在生物医药行业中,像复星医药这种全方位涉足制药、医疗器械、医学诊断和医疗健康服务等领域的公司不常见。但是,正因为其业务线繁杂,市场对其估值反而并不高,当前复星医药在港股的市盈率仅11倍,在A股的市盈率则为19倍,远低于中国药企巨头恒瑞医药(600276.SH)的65倍。由于复星医药业绩有下滑趋势,加上财务背境复杂,未来可能需要贡献新的业务亮点,才能重新吸引投资者。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银诺医药招股集资6.8亿元

医药企业广州银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03.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近3,655.6万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8.68港元,集资近6.83亿港元,于本月12日截止认购,15日挂牌。 2023及2024年公司均没有收入,更分别录得亏损7.3亿元及1.75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止,收入3,814万元,亏损同比持续扩大至9,788万元,去年同期蚀6,189万元。 集资所得的5.49亿港元将用于临床试验及核心产品的商业化上市,余下的6,100万港元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Authentic :过去、现在、未来也不售锐步

周三媒体报道,Authentic Brands Group否认向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出售锐步。 Footwear News报道称,Authentic Brands执行副总裁Steve Robaire在内部备忘录中表示:“Authentic并未向安踏出售锐步,市场传闻完全错误”。Robaire补充:“Authentic过去、现在及未来均无剥离锐步的计划”,并表明集团将继续全力支持锐步品牌的发展。 先前有消息称,Authentic有意向安踏出售锐步,并已接近达成协议。创立于1958年的锐步,阿迪达斯于2021年以25亿美元售予Authentic。安踏作为中国最大运动服饰品牌,于2019年收购Amer Sports(AS.US)后,已持有包括威尔胜和始祖鸟等多个国际品牌。 在报道传出后,安踏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3.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白酒消费减弱 珍酒李渡预告上半年少赚24%

中国白酒生产商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亿至25.5亿元,预计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公司于6月推出全新战略性旗舰产品,并着力提升核心市场渗透率、加快渠道周转,同时积极扩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场,期望于下半年带来销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拥有“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等白酒品牌,产品涵盖酱香型、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品“珍酒”去年销量为12,284吨,为连四年下跌。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但随后回升,至中午休市报7.09港元,升3.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子不语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电商企业子不语集团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称,受惠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及运营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逾30%。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至2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6亿元增长30%至40%。预计期内净利润达1亿元至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40万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将强劲营收增长归因于“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设”,并称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也推动了利润提升。 子不语集团股价周三平开报3.51港元,股价年内累计跌幅约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