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6.HK
New Horizon moves into the black, sees big potential in CerviClear

“癌症早筛第一股”上半年收入翻了两倍多,更录得经调整利润

重点:

  • 诺辉健康上半年录得6,130万元经调整利润,主要受益于旗下三款产品收入飙升
  • 该公司的管理层认为,旗下居家宫颈癌筛查产品宫证清推出后,增长空间将会非常庞大

 

莫莉

当许多未盈利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尚在资本市场寒冬中挣扎时,一些通过港交所18A章上市的优秀公司已经破茧成蝶,率先实现盈利,“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6606.HK)便是当中的佼佼者。

周一,诺辉健康公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不仅收入同比大增265%,更宣布扭亏为盈,录得6,130万元经调整利润,表现远胜去年同期的1.06亿元经调整亏损。

这是诺辉健康第一次录得中期盈利,以及首次实现过去12个月经常性盈利,并且较之前预期目标提前一年实现盈亏平衡;去年下半年,该公司首度录得经调整利润约106万元。相比传统癌症早筛技术,诺辉健康的产品不仅具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也在便捷性、无痛安全、低时间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

在商业化团队发力后,诺辉健康的业绩进入高速增长期。最新财报显示,公司的业绩指针全面上扬,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265%;毛利大增304%至7.5亿元,毛利率也从2022年同期的82%大幅升至90.9%。相反,销售及市场开支占总收入的比例,则从86%下降至69.4%,反映成本效益提升。

财报发布后,诺辉健康股价次日高开4.9%,但全日先涨后软,收盘跌1.6%至17.24港元,未能一扫近日股价下跌的阴霾。上周三,在诺辉健康财报发布前的静默期内,网上流传出一份财经媒体发布的《关于诺辉健康财务资料造假的调查报告》,该报告自称通过走访调查及分析推测,认为诺辉健康的销售数据存在水分。当天诺辉健康的股价一度大挫,收盘跌幅收窄至6.9%。

对此,诺辉健康立即采取行动,首先在港交所公告指控该报告信息严重歪曲事实,表明将采取法律手段追责并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同时,诺辉健康亦召开电话交流会,对于报告中提及的销售量、单价等多项内容进行响应。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诺辉健康亦详细披露了旗下三大明星产品的收入、发货量、销售毛利润等具体业绩数字,响应了有关质疑。

核心产品增长迅速

目前诺辉健康旗下拥有三大商业化产品,其中有“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证”之称的结直肠癌筛查产品常卫清,是销量增速最快的核心产品。作为早筛产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常卫清早筛证的核心评价标准是肠癌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进展期腺瘤的灵敏度。回顾上半年,常卫清贡献收入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66%。常卫清上半年出货量约为53.9万份,收入确认量约为42.9万份,毛利率更是上升至91.5%。

需要注意的是,常卫清收入确认的模式与一般的检测试剂、医疗器械不同,公司会先发货给不同的管道,只有当消费者完成取样并寄回给实验室、完成检测报告后,公司才会确认这笔收入,并开启收款流程。由于部分消费者并没有完成取样寄回,所以出货量与收入确认量存在差异。这种完成检测后才收款的销售模式,也让诺辉健康的应收账款看起来较高。诺辉健康CEO朱叶青表示,从过去几次半年报的资料来看,当期的实际回款总是比上期应收账款要大,说明回款正在良性循环,再加上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应收账款并不会对发展造成负担。

此外,中国首款便隐血自测器噗噗管实现收入1.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0.9%。去年1月获批上市的中国首款自检幽门螺杆菌筛查产品幽幽管,也实现2.06亿元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47.4%。幽幽管作为一款售价百元级的快速医疗消费品,上半年销售毛利为1.9亿元,毛利率更是高达94.2%。

作为中国癌症早筛行业的引领者,诺辉健康在多元化商业化模式上做了许多探索。由于三款商业化产品的属性有差异,诺辉健康也在医院管道、消费医疗和民营体检管道同时布局。常卫清最初的主要销售管道是民营体检中心,如今转变为民营医院和诊所为主的医院管道,已准入民营医院、小区医院、诊所和门诊部累计近1,000家,公立医院准入约300家。噗噗管和幽幽管则主要以消费医疗管道为主,包括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公司、以及京东、天猫等互联网平台等。

新产品聚焦宫颈癌

在朱叶青的设想中,常卫清未来有可能成为年入10亿美元的明星产品,而诺辉健康下一代的明星产品,则是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居家宫颈癌筛查产品宫证清。“宫颈癌的筛查市场教育远远好于结直肠癌,而现有的检测方式不够体面,宫证清可以在家通过尿液去筛查HPV感染,解决了私密性、隐私性的问题,我相信宫证清在上市以后,增长空间一定更大。”朱叶青说。

诺辉健康首席科学官陈一友在媒体交流会上透露,截止6月底,宫证清已经完成了1.6万人的基线入组,预计2026年完成整个前瞻性筛查临床研究,2027年有望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今年3月,诺辉健康与香港最大的非医院医疗服务机构医思健康(2138.HK)在中国香港推出宫证清,官方售价1,800港元(1,654元)。

目前诺辉健康的市销率约为4.5倍,美股上市的癌症检测和早筛企业燃石医学(BNR.US)的市销率仅为1.8倍,这与诺辉健康理想的盈利前景不无关系。虽然其股价受传言短暂影响,但随着业绩数字的清晰披露,相信投资者对其发展前景的信心将会重新修复。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资产减值后 华宝国际上半年盈利翻倍

电子烟产品制造商华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336.HK)周五表示,年前进行多项资产减值后,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盈利约倍翻。 公司预计2025年前六个月的利润介乎1.51亿元至1.77元间,同比增幅分别为91.3%至124.3%,较2024年上半年报告的7,900万元显着提升。 公司表示:“该增幅主要于2024年同期确认了商誉减值约0.293亿元、其他资产减值约人民币0.202亿元,以及联营公司的投资减值拨备约0.480亿元所致,而本报告期间则没有类似减值拨备。” 在调整后,即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和减值相关损失后,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2.236亿元至2.496亿元,同比增长1.1%至12.9%。 华宝国际股票周一开盘上涨,每股港币3.42元,涨5.2%。该股年内已上涨5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核数师对恒达持续经营产生重大疑问

房地产开发商恒达集团(3616.HK)周一公布去年全年业绩,截至12月底止,收入27.6亿元,按年下跌22%,并录得亏损2.7亿元,2023年同期则有盈利4,094万元。 期内集团的现金及受限制银行存款约4.1亿元,短期银行借款为3.7亿元,长期银行借款为3.88亿元。公司的杠杆比率为66.8%,较2023年底止的51.1%增加约15.7个百分点。 公司的核数师指出,恒达向第三方及一名关联方提供的财务担保,可能产生现金流出达68.4亿元,鍳于集团现金流较低,而产生足够现金流能力又不明朗,可能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问。 恒达自去年4月2日开始在联交所暂停买卖,停牌前报0.26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Zhipu shifts IPO strategy amid management turmoil, stiff competition

人事动荡内卷严峻 陷困局的智谱谋港上市

原在进行A股上市辅导的人工智能企业智谱,突有消息指正考虑转往港股上市 重点: 智谱先后获多轮融资,估值达400亿 公司今年出现大地震,多位高管相继离任 刘智恒 近期深度求索(DeepSeek)在人工智能(AI)领域大出风头,被描述为中国力抗老外的神兵利器。然而,在美国Open AI 眼中的劲敌或许另有其人,矛头直指甚少出现在公众目光的低调高手—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penAI不讳言,智谱在中国对外拓展上扮演关键角色,其在海外的业务,以及与中国政府的深厚联系,值得国际社会关注。美国政府更在今年1月,将智谱列入贸易限制黑名单。 香港投资者未必认识智谱,但随着近日一则消息,港股市场开始对智谱的关注。7月中彭博报道,被视为A股市场“大模型第一股”的智谱,虽已启动内地的上市辅导,但亦考虑将上市地点从内地转至香港,初步计划集资3亿美元。 语言模型的大神 成立于2019年的智谱,专注开发大型语言模型,创始人来自清华大学的唐杰及张鹏。智谱原属校企,后脱离独立,先后历十多轮融资,投资者星光熠熠,有阿里巴巴、腾讯、红杉、启明创投及君明资本等。 不光如此,国家对智谱亦鼎力支持,国企珠海华发、杭州城投及成都高新区,今年3月共投入18亿元。市场估计,最近一轮融资后,公司估值400亿元。 在内地AI六小虎中,智谱被认为是老大哥,一来成立较早,二来屡获国家扶持,而公司超大规模语言模型GLM-130B,是2022年亚洲唯一入选斯坦福评测的全球主流大模型。 人事大地震 2023年当ChatGPT忽然爆红,内地私募或风险基金对AI公司趋之若鹜,争相捧着资金来敲智谱的大门。不过AI市场的变化,一点也不逊于大模型迭代更新的速率,智谱的光环逐渐褪色,更陷入一场困局。 最近半年公司高管接连离职,本来人事变动在AI行业并非大不了的事情,但智谱的情况仿如地震,年初首席战略官张阔及专责融资的副总裁曲藤相继离任后,融资推进就有点困难。2月时,应用AI及合作副总裁李惠子亦离任。到上月,就连COO张帆也宣布离职,据闻是对业务重新划分有所不满。市场更传出智谱AI院的负责人东昱晓也辞任,虽然公司否认,但消息仍不迳而走。 其实在人事变动前,公司的问题已开始浮现,特别是深度求索的面世,杀了专攻大型语言模型的六小虎一个措手不及,作为虎头的智谱更是首当其冲。 DeepSeek横空而出 深度求索推出后,市场发觉原来低成本都可以做出好东西,仍在不断输血的大型语言模型企业的情况就变得尴尬;投资者质疑,究竟是否仍对大型模型投入海量资金? 六小虎中的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即时转变战略,不再继续投资基础模型,改攻医疗保健应用。前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创立的零一万物,亦表示停止投资开发基础模型。 事实上,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智谱也被迫走上降价之路,如GLM-4-Flash的价格每百万tokens(模型理解和处理文本的计算单位)只收0.06元,但在一年前,每千个tokens收费为 0.5元,可想而知,降价幅度是何等惊人。 今年初深度求索发布的DeepSeek-R1,让智谱平添不少压力,因为现时许多客户均倾向于DeepSeek的模型,直接影响智谱的B端业务部署,令智谱要向企业拿订单时面对更大挑战。 一方面开源陷困局,另外节流又难做到,毕竟大模型的研发需要高额的投入,智谱坚持自研技术,让情况进一步恶化。据《财经杂志》报道,2024年公司的收入仅约3亿元,但亏损达到20亿元。 面对内忧外患,又未能开源节流,智谱暂只能寄望尽快拿到资本市场的上市车票,除可以融到资金外,也可提升公司层次,后续的拓展更有一个大平台支撑。碰巧香港新股市场正借大热,特别是AI概念股份更加成市场宠儿,有见及此,智谱除在内地续进行辅导外,也作出两手准备,不忘香港这个窗口,香港始终都是面向国际的资本大舞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六福集团首季零售止跌回升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三个月的第一季度整体零售值及零售收入扭转跌势至双位数增长,分别按年升13%及14%。整体同店销售亦止跌回升5% 港澳及海外市场零售值按年升9%,零售收入升8%,同店销售升3%,全部都止跌回升。其中,香港同店销售升1%,澳门跌1%,海外市场升20%。至于内地市场零售值、零售收入、同店销售,分别升14%、31%、19%。 公司称,虽然季内国际平均金价升约四成,按重量计价的黄金产品同店销售仍大幅改善至持平。定价首饰产品的同店销售本季进一步提升19%。截至6月底,集团全球有3162间店铺,上季净减少125间,主要是内地品牌店减少。公司对内地中长线业务前景审慎乐观,计划今年度在海外净增加约20间店铺。 六福集团周五股价高开0.7%,至中午休市报22港元,升3.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