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普克鲁胺在巴拉圭首次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用于治疗新冠肺炎,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重点:

  • 如果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能在美国获得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紧急使用授权,就可能变成一款畅销药
  • 该公司的股票今年已经跳涨了7倍,甚至超过了最看涨的分析师的目标价

梁乐恩

一只股票的交易价格高于分析师的目标价是比较罕见的,因为分析师往往相当看好他们关注的公司。但这正是发生在生产抗癌药物的开拓药业(Kintor Pharmaceutical Ltd.,9939.HK)身上的事,自今年年初以来,该公司的股票飞涨了七倍,比最看涨的分析师目标价“还要牛”。

对于一家尚未产生任何收入的公司来说,舆论的焦点是开拓药业的实验性药物普克鲁胺(Proxalutamide)——一款显示出治疗新冠肺炎希望的药物。总部设在苏州的开拓药业表示,南美国家巴拉圭上周成为第一个授予该药物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紧急使用许可的国家,标志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就在一天前,开拓药业宣布与国内制药巨头上海复星医药(Shanghai Fosun Pharmaceutical)合作,在印度和28个非洲国家将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普克鲁胺商业化。它说,它还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将其苏州工厂的生产能力扩大到每月5000万片。

根据与复星达成的协议,开拓药业将有资格获得高达5.6亿元人民币(87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在双方合作区域内基于药品销售的不低于50%的利润总额作为提成。

投资者和分析师清楚地嗅到,开拓药业有可能获得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美元与普克鲁胺相关的特许权使用费,这些费用最快可在明年开始到来。

该公司的股价在公告发布后的四天内上涨了30%以上,达到创纪录的83.45港元(10.74美元),周三收盘时为79.95港元。人们对普克鲁胺寄予的厚望,使开拓药业成为今年香港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医药股之一。

开拓药业成立于2009年,在2020年5月的IPO中以20.15港元的价格出售股票,筹集了18.6亿港元,成为最新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仍在亏损中的初创药企。在过去三年里,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修改了以前禁止所有亏损公司在其主板上市的规则后,这样的公司上市在香港变得相对普遍。

尽管首次公开募股就获得了大量的超额认购,但开拓药业的股票开局很不稳定,在11月跌到了7.20港元的低点。但此后情况迅速发生了变化,因为该公司报告说从12月开始,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普克鲁胺取得了进展。该公司在5月份市值约270亿港元,当时它进行了新的配售,筹集了11.7亿港元。

该股最近的大涨——使开拓药业的市值升至约310亿港元——到现在可能已经完全兑现了普克鲁胺的利好消息。三位负责关注该公司的分析师给该股定出了77港元的平均目标价,比周三的收盘价低约4%。

靶向治疗

开拓药业研发了小分子创新药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由于重量轻,它们更容易进入细胞,这使其成为靶向治疗的理想药物。普克鲁胺是新一代的拮抗剂,最初是作为前列腺癌治疗药物开发的。

该药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和巴西卫生监督局(ANVISA)的批准,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III期临床试验通常是FDA考虑是否批准一种药物普遍使用之前的试验最后阶段,涉及更多的病人,并持续1至4年。

由于新冠疫情在中国已基本得到了控制,开拓药业正在世界各地为其寻求紧急使用授权,允许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疫苗也都获得的是这类授权。

分析师预计,普克鲁胺最早可于今年第四季度在美国获得这类紧急批准。这可能为2022年开始滚滚流入的大笔收入铺平道路。华泰证券研究所(Huatai Research)预计,该公司明年以特许权使用费的形式,可在全球范围从这款药物身上获得高达34亿美元的收入,2023年为5.67亿美元,主要来自美国和欧盟。

到目前为止,由于没有显著的收入,开拓药业公布的2020年调整后亏损为5.08亿元,在此前一年2.33亿元的亏损基础上继续增长。根据对五名分析师所做的调查,该公司今年应该会继续出现亏损,预计净亏损5.88亿元。但他们预计该公司将在2022年实现盈利,预计明年平均净利润为54.1亿元。

该公司继续在研发上投入巨资,去年的研发费用比2019年猛增了一半以上,达到约3.29亿元。该公司预计,随着更多新冠肺炎临床试验的展开,今年的研发成本将再增加50%。

虽然普克鲁胺被寄予厚望,但它并非治疗新冠肺炎的唯一药物。吉利德科技(Gilead Sciences)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是目前获得FDA批准治疗新冠的唯一抗病毒药物,还有两种抗体疗法也已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但这些疗法的有效性存在争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表示,没有证据表明瑞德西韦能减少死亡或者缩短康复时间。据路透社5月的一篇报道,巴西的一项普克鲁胺研究显示,新冠住院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92%,但遭到了一些科学家的质疑。

虽然普克鲁胺作为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的潜力可能会在短期内助长乐观情绪,但长期投资者也在关注开拓药业能以多快的速度将其他药物商业化。该公司目前有6款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其中就包括治疗雄秃和痤疮的福瑞他恩(Pyrilutamide,KX-826)。该公司预计,今年将开始报告在中国做的二期临床试验和美国做的1b阶段试验的数据。

该公司将在其苏州总部附近的平湖市生产福瑞他恩,目前处于项目设计阶段。公司表示,该工厂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开工,并应于2022年底完工。

据Arizton Advisory & Intelligence的数据,未来几年,全球脱发产品市场预计将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40亿美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三只松鼠香港IPO获中国证监会放行

中国证监会上周宣布,零食制造商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获赴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备案通知书,此举为该公司的上市进程扫清了重大监管障碍。 根据中国证监会在国庆长假前一日(9月30日)于官网发布的公告,三只松鼠计划通过此次IPO发售8,150万股。该公司已于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这意味着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则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据该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财报显示,三只松鼠上半年营收较上年同期的50.7亿元增长约8%,至54.8亿元。但其同期净利润却从2.9亿元骤降52%至1.38亿元。 作为越来越多在沪深A股上市的中国企业之一,三只松鼠近期申请赴港二次上市以利用全球资本市场并提升国际知名度。年初至今,该公司在深交所挂牌的股价累计下跌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国市场带动 小牛电动第三季销量大增

电动两轮车品牌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销售46.6万辆,按年大增49.1%,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出货45.1万辆,按年增长超过70%,为今年来最高增速;国际市场出货则为14,418辆,已超去年全年总销量。 年初至今,公司总销量已达101.9万辆,较比去年同期69.8万辆增长约46%,展现强劲增长动能。强劲表现主要受益于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渠道扩张、产品组合优化,以及提前备货以应对新的中国电动自行车规范。 今年7月,小牛电动推出两款旗舰新车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强调续航、效能与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费者偏好。 销量公布后,小牛电动美股周一大涨23.01%,收报5.56美元,今年以来该股已升212.3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Mixue buys Fulu beer

上市后首次重大收购 蜜雪冰城涉足精酿啤酒

这家头部奶茶连锁企业将以4,000万美元收购福鹿家51%股权,后者是国内领先的精酿啤酒连锁运营商 重点: 蜜雪冰城斥资2.856亿元收购头部啤酒饮品连锁运营商控股权,意在突破竞争白热化的现制茶饮赛道 标的公司福鹿家实控人为蜜雪冰城首席执行官配偶,但交易定价似乎经公允协商    阳歌 当现制茶饮企业在渐趋饱和的市场中光环褪色,行业龙头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2097.HK)认为,转向新式饮品将成为其下阶段增长引擎。这家以6至10元平价奶茶及冰淇淋闻名业界的公司,上周宣布进军啤酒领域开拓新蓝海,此举为其今年3月港股上市之后首次重大并购。 蜜雪冰城宣布以2.856亿元(约合4,000万美元)收购福鹿家(郑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后者在全国经营约1,200家门店,其啤酒饮品售价约为每杯(500毫升)6至10元。蜜雪表示,并购资金源于自有现金储备,截至6月末公司坐拥逾170亿元充沛现金流,其中主要部分来自IPO募集的4.44亿美元。 此次并购与蜜雪业务高度协同,通过引入针对熟龄客群(即啤酒消费人群)的饮品线,对现有奶茶、冰淇淋、咖啡核心产品矩阵形成有效补充。标的公司以“福鹿家”品牌运营,产品定价策略与蜜雪基本趋同。福鹿家同样采用蜜雪式加盟模式,该模式助力后者在国内及全球12大市场构建起超53,000家门店网络。 二者商业理念高度雷同不难理解,因掌舵者实为夫妻关系。蜜雪灵魂人物是首席执行官张红甫,福鹿家则由其妻田海霞实际控制。并购前,田海霞通过直接持股60%及控制郑州麦浪同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80%股权(后者持有福鹿家20%股权),合计掌控福鹿家约76%权益。 此类高度关联交易必将引发投资者严格审视,市场担忧存在向田海霞输送利益的嫌疑。不过,深入剖析财务数据可见,交易双方在标的估值层面力求公允(具体分析详见后文)。且从战略维度考量,此项并购具较强合理性。 市场反应深刻印证这一点。公告次日(上周四),蜜雪股价应声上涨2.7%,周五却又回吐全部涨幅。来得容易去得快,但无显著负面波动,表明投资者既未过度担忧也未反应亢奋,究其根源或在于福鹿家规模相对并购方体量而言仍较有限。 蜜雪上市以来股价近翻倍,目前以25倍市盈率高居行业估值榜首。对照同业,竞争对手霸王茶姬(CHA.US)、茶百道(2555.HK)及古茗(1364.HK)市盈率分别为23倍、20倍和19倍,规模较小的沪上阿姨(2589.HK)则为32倍市盈率。 受本土市场日趋饱和影响,未来一年所有企业均承压。一些分析师同时预警,随着外卖平台大幅削减推高现制茶饮销量的高额补贴,该行业群体现行销售额增速或于年底急剧放缓。此轮外卖补贴始于今年早些时候,由电商巨头京东入局所致。 估值公允 下文将详析福鹿家核心经营指标。这家公司体量虽远逊蜜雪,但增长潜力显著且赛道优势突出。首当其冲的是竞争格局,相较于奶茶咖啡行业,国内啤酒连锁市场成熟度明显偏低,福鹿家面临的对手远少于蜜雪。 蜜雪未披露中国啤酒市场,特别是啤酒门店的具体行业数据。但可合理推断,以1,200家门店规模计,福鹿家即使尚未登顶,也属该细分赛道头部运营商。公告显示,除传统精酿鲜啤外,公司还提供果啤、茶啤乃至奶啤等“中式特调”系列产品。 过去12个月,福鹿家实现营收约1.5亿元,仅相当于蜜雪截至6月的财年290亿元收入的二百分之一。这一体量恰与并购估值形成呼应,按收购价推算,福鹿家整体估值约5.71亿元,约为蜜雪当前1,430亿港元市值的二百三十分之一。 去年,福鹿家实现扭亏,从2023年亏损153万元转为微利107万元。鉴于盈利绝对值有限且波动较大,蜜雪指出宜采用销售指标估值。据此测算,并购交易对应市销率约3.45倍,虽处相对高位,但仍低于蜜雪自身4.56倍的市销率水平。 尽管我们对初现盈利企业常持审慎态度(因利润或源于创造性会计处理),但基于销售指标的估值体系表明,蜜雪在交易定价中恪守公允原则,未因实控人夫妻关系支付显著溢价。 从战略协同维度观察,此次并购确实具备高度合理性。蜜雪在公告中多次强调,该交易不仅助其“成长为更具全球影响力的食品饮料品牌”,亦将借力集团庞大供应链体系与规模采购优势,赋能福鹿家加速发展。 蜜雪表示:“该投资后,本集团的产品品类将从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延伸至现打鲜啤,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高质平价产品的共同需求,践行本集团‘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的使命。” 纵使全球市场对牛奶啤酒或茶味啤酒的接受度尚存变数,我们认同啤酒饮品产品线的补充确将助力蜜雪开拓产品与客群新赛道。依托蜜雪的雄厚资源禀赋,若福鹿家借此次并购推动啤酒业务步入新增长周期,其未来大规模扩张也在情理之中。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obotics stocks in vogue again as Youibot rushes to list

机器人股继续热炒 优艾智合赶风口上市

在国家致力扶持下,机器人产业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优艾智合也不甘人后申港上市 重点: 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升27.6% 过去三年半累计亏损近8.4亿元   刘智恒 股票市场从来不缺故事,去年炒卖炽烈的人工智能,今年这股热风已吹到机器人股,几家业内龙头已接连在港上市,股价亦节节高升。看到这个风口,专注于移动操作机器人的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已递交香港上市申请。 优艾智合是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所谓“具身智能”,是指有行动的一种智能系统,主要基于物理实体,能够与物理世界进行感知和交互。 在“具身智能”下,又分为智能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前者主要是具有物理的身体,并能够与物理世界构成感知、思考、交互和行动的能力。它可以是轮式、轮带式、复合型、甚至机械臂类型的机器人。后者是除了制造得像人外,功能和思考行为都模拟人的一种机器人,是具身智能体的最佳载体。 按功能区分,机器人又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自主移动机器人,主要负责移动和感知,在环境中自主穿梭。二是移动操作机器人,即在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基础上,增加机械臂的操作功能。第三类是协作机器人,专注于与人类协同,强调在安全前提下的互动和协作。 投资者星光熠熠 优艾智合则主力发展具身智能的移动机器人,主攻工业范畴。公司由90后张朝辉成立,张是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生,2017年带着几位师弟南下深圳创业。经过一番探索,张朝辉决定主力针对智能制造领域和智能巡检领域,成为半导体及电子制造、电力行业、能源冶炼等多个场景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花了四年时间,优艾智合成为国内工业移动机器人行业中一家头部企业,期间又获得众多星级投资机构入股,分别有海纳华、蓝驰创投、孙正义的SBVA、SOSV 、深圳松禾、IDG旗下的Sharp Dynasty等。 收入上升亏损扩大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由7,790万元增至2.55亿元,但亏损持续不断,分别为2.35亿元、2.6亿元及2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27亿元,同比上升27.6%,却亏损高达1.4亿元,同比扩大36%。即过去三年半,收入纵使持续上升,亏损却迟迟未能改善,累计亏损达8.4亿元。 公司的负债情况也在持续扩大,负债净额由2022年的8.59亿元,增至去年的13.74亿元,今年上半年更上升至15.4亿元。 期内,经营活动也持续录得现金流出,虽然去年经营现金流出情况已有改善,从2022年的负1.73亿元降至负7,946万元,但今年上半年又再回升,出现经营现金流出1.06亿元,同比扩大67%。 毛利率改善行业前景佳 优艾智合虽持续亏损,负债高企及现金流出,但好消息是公司的毛利率逐渐改善,过去三年分别为11.2%、26.1%及35.2%。今年上半年更升至38.1%,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反映公司能将制造成本调低,以及渐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理想,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去年全球移动操作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92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569亿元,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60.4%。中国的市场规模在2024年为34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620亿元,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2.3%。 从报告所示,反映市场正处高速发展,而去年在中国,按收入计算,优艾智合在该业务领域位居第一,市场占有率达7.1%。当市场在持续向上,作为龙头的优艾智合肯定可以成为一大受惠者。 现时香港上市的机器人股中,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若按市销率计算,最高为越疆(2432.HK)的72倍,优必选(9880.HK)与地平线(9660.HK)均在55倍水平,黑芝麻智能(2533.HK)约28倍,极智嘉(2590.HK)为17倍。我们可剔除估值过高的越疆,而优必选与地平线的规模远大于优艾智合,因此以黑芝麻及极智嘉为参考,取其中位数约22倍计算,估值可超过50亿港元。 当然,今年香港新股市场热爆,加上优艾智合又在市场的风口,有国家政策扶持,成功上市应无悬念,只要定价不过高,短炒获利机会甚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