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折扣电子商务公司三季度依靠成本控制,利润实现强劲增长,但收入下降了13%

重点:

  • 唯品会的non-GAAP利润三季度增长逾50%,但营业收入下滑13%
  • 该公司强调,将坚持目前的成本控制策略,继续专注于盈利能力

西一羊

“在中国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市场获利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当前环境下。但我们不仅能做到这一点,而且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这就是唯品会控股有限公司(VIPS.US)在上周发布最新季报后,于投资者电话会议上传递的信息。这家折扣电商专家以2013年以来每个季度都盈利而闻名,它的最新报告显示,三季度净利润增长了55%,保持了先前的势头。

投资者对此表示满意,在发布季报后的三个交易日,该公司股价上涨了8%,包括上周二季报发布当天3.6%的涨幅。

这让该公司股价今年迄今上涨了15%,而这是如今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望尘莫及的数字。相比之下,更加主流的电商竞争对手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京东(JD.US; 9618.HK)本年迄今下跌了逾25%,不过竞争对手折扣商拼多多(PDD.US)涨幅与唯品会相当。

这似乎表明,折扣商现在风头正劲,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在当前低迷的经济形势下,随着消费者控制支出,寻找更多便宜商品,它们有望取得较佳的业绩。

虽然业绩相对强劲,唯品会目前的远期市盈率仅为6倍,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同样低迷,但更高一些,为9.8倍。国际同行亚马逊(AMZN.US)的远期市盈率要高得多,为46倍,而这曾经是此类高增长公司的普遍水平。但还是那句话,中国的电商公司现在看起来都谈不上高增长,多数收入增幅都在10%或者更低,甚至出现下降。

唯品会就是其中之一,最新季度收入下滑13%。尽管如此,通过积极的成本控制措施,该公司实现了强劲的利润增长。虽然这是一种应对长期宏观不利因素的有效策略,但它可能也意味着该公司早期的强劲增长得暂时告一段落了。

我们稍后将仔细研究唯品会的最新季度财报,它总结起来就是强劲利润增长和收入缩水的结合,我们还将关注该公司刺激增长的最新举措

但在此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这家公司的历史,包括其以价值为导向的主张,这帮助它在中国竞争超级激烈的电子商务领域开辟出一片天地。

唯品会自从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折扣市场,它购买大品牌的多余库存,然后进行折价销售,类似于传统的“大卖场”商业模式。以该模式迅速获得成功后,该公司成立仅四年就在美国上市。大批模仿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聚尚网、聚美优品、蘑菇街和卷皮。但多数模仿者要么销声匿迹,要么在苦苦挣扎。

成本控制模式

在了解了背景情况后,我们在接下来的篇幅里更深入地研究唯品会的最新收益情况。首先,来看看它的非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利润,增幅达55%,在三季度达到了16亿元,这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数字。强劲的业绩表现,可能是公告发布后该股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但净利润的强劲增长来自成本的大幅削减,而非收入的增长,这顺应了该公司至少从去年底开始实施的激进战略。值得注意的是,营销费用同比下降54%至5.72亿元,占总收入2.6%,而去年同期为5%。

由于营销开支的削减,唯品会三季度的收入下跌13%至216亿元。它预计四季度的收入将继续下降,不过它也表示,下降幅度会收窄至5%至10%之间。管理层没有对公司在“双十一”期间的业绩发表评论,大多数的电商今年都没有公开销售数据。这让许多人怀疑,恐怕大多数公司的销售都与去年持平,甚至有可能出现自从“双十一”举办以来的首次下滑。

在电话会议上,唯品会的管理层将销售的低迷归咎于“大环境的挑战,随着疫情反弹,消费者对非必需品的需求疲软”。营销开支的缩减,也导致公司平台出现了用户净流出的情况,活跃客户数量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1.7%至4,100万名。

在一些长期关注唯品会的分析机构看来,用户数量的下降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对唯品会来说,增加营销开支,从而扩大用户群,以促进营收增长,是很重要的事情,”华兴资本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

管理层表示,他们预计明年上半年,用户下降的速度将会收窄。不过他们强调,盈利能力将是他们持续关注的焦点,并排除了短期内改变目前成本控制方式的可能性。

唯品户将继续采用把现有客户变成超级VIP用户的战略,从他们身上获取更多的钱,而不是斥巨资获得更多用户。超级VIP用户缴纳年费后,享有包括免费退货在内的各种福利。唯品会表示,超级VIP用户往往在它的平台上花费更多。唯品会的董事长兼CEO沈亚表示,三季度超级VIP用户增长21%,贡献了公司成交总额的40%。

作为其较为温和的增长战略一部分,该公司也在寻求产品种类的多样化,目前它主要集中在服装和相关产品。它有意涉猎的其他品类包括化妆品、电子产品和儿童用品,不过在最新的财报中,并未提供相关品类的具体数据。

三季度的业绩表明,该公司能够实现盈利,但投资者可能还想知道,该公司是否能透过业务的增长,而不是大举削减成本来实现盈利。

至于投资者需要等待多久,唯品会才能重回收入增长,将取决于它最近推出的许多新举措是否取得成效。但更重要的是得看疫情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频繁的静默以及其他封控举措,已经对物流造成了很大的干扰,而且抑制了消费者需求。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赣锋锂业拟配股及发可转债筹25亿元

锂生产商江西赣锋锂业集团有股份限公司(1772.HK; 002460.SZ)周二公布,拟配股及发行可换股债券,共筹集净额25.15亿元,拟用于偿还贷款、产能扩张及建设、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配股部分,公司建议配售4,002.56万股新H股,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9.02%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1.95%,每股配售价29.28港元,较H股昨日收市价30.98港元折让5.49%,集资净额11.69亿港元。 另外,公司建议发行于2026年到期的13.7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按年利率1.5%计息,初始转换价为每股H股33.67港元,较昨日H股收市价30.98港元溢价8.68%,可悉数转换为4,068.904万股H股,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9.16%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1.98%。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净额13.4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为82.58亿元,同比下降13.3%,亏损由去年同期的7.59亿收窄至5.36亿元。 周二公司股价低开,至中午休市报30.08港元,跌2.9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中期业绩亮丽 蓝思盈利升逾三成

手机玻璃供应商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13.HK,300433.SZ)周一公布香港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收入329.6亿元,同比增长14.2%,盈利增长32.7%至11.43亿元,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为9.4亿元,同比上升42%。 各项业务表现理想,期内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收入271.8亿元,同比增长13%,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收入同比上升16.5%至31.6亿元,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业务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近15%。公司指出,收入增长主要是头部客户量产多款新品。 展望未来,公司表示将持续深化全球产能布局,强化材料模组整机垂直整合优势,丰富高附加值产品矩阵。 蓝思科技周二开市微跌0.32%报24.56港元,公司自今年7月上市累计上升逾3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aiyunshan supports stock price with high dividend yield despite plain business performance

白云山业务欠惊喜股息率高助撑股价

白云山大健康业务中期利润升14%,主要来自王老吉贡献 重点: 受大南药业务影响,白云山中绩倒退 饮料业务竞争大,王老吉开拓海外市场   白芯蕊 凉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更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王老吉凉茶及多款中药产品的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874.HK;600332.SH),最近公布中期业绩,虽然饮品业务表现强韧,但制药业务仍缺乏起色,令净利润按年倒退1.3%。 白云山前身是为广州药业,集团于1997年成立,同年在港交所挂牌,2001年亦在上海交易所上市,2013年完成合并白云山,随后公司名称由广州药业改名为白云山,目前大股东是广州医药集团,持有白云山45.04%股权,广州医药集团则是广州市人民政府旗下企业。 大健康业务占利润51% 集团完成重组后,基本完成“大南药”、“大商业”及“大健康”业务布局,其中大健康业务是白云山利润主力来源,上半年利润总额为15.8亿元,按年升13.9%,占集团总利润金额51.1%。大健康业务主要由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组成,主要产品包括王老吉凉茶、荔小吉系列、润喉糖、龟苓膏等产品。 尤其王老吉品牌更是集团王牌,该品牌于1828年创立,最早以凉茶铺形式出现。王老吉积极现代化转型,广药集团于1992年获得“王老吉”商标,并以红罐“王老吉凉茶”迅速在中国走红,一度与加多宝集团就“王老吉”商标展开法律纠纷,但最终由白云山持有,目前王老吉在凉茶市场市占率高达70%。 不过,以收入计算,集团大健康业务上半年收入只有70.26亿元,占集团总收入418.34亿元的16.8%,比第一大收入的大商业业务的290.63亿元少得多。所谓大商业业务,主要经营医药流通业务,包括医药产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的批发、零售与进出口业务等。 大商业收入多毛利率低 虽然大商业业务收入占比高,但毛利率却不高,上半年只有6.13%,利润总额只有3.46亿元,占集团总利润金额仅11.1%。相反,以王老吉为主的大健康业务,毛利率高达44.67%,更按年升1.69个百分点,因此大商业业务虽然收入多,但利润贡献却比大健康业务少。 大健康业务由王老吉凉茶支撑,上半年利润也录得增长,但面对内地饮品业百花齐放,尤其新茶饮市场不断扩张,中国凉茶市场亦近天花板。据尼尔森调查显示,18至35岁主力消费群体中,选择王老吉作为解渴首选的比例已从2022年前的43%,大降至今年3月的27%。 王老吉拓海外觅商机 王老吉作为中国凉茶业龙头,为对抗茶饮新势力,近年也积极开拓其他新口味,以迎口顾客需要,例如推出无糖味凉茶、茶花风味凉茶等新品。 除此之外,白云山也为王老吉凉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集团于2024年启动海外品牌标识“WALOVI”,品牌已在美国、泰国、意大利、沙特、马来西亚等多国陆续发布,尤其是主攻东南亚与北美市场,并与美国Costco、亚马逊、展开深度协作,以扩大海外商机。 不过,白云山大南药业务仍拖集团后腿,继2024年收入下跌10.4%后,最新业绩仍未见好转势头,今年上半年收入按年跌15.2%至52.4亿元,当中中成药收入跌幅达20.1%至32.5亿元,化学药则下滑5.9%至20亿元。 白云山的大南药板块主要涉及中成药及化学药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陈李济药厂、何济公药厂、潘高寿药业、白云山等中华老字号企业,不过面对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白云山化学药王牌辉瑞仿制药金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去年存量激增49.78%,暗示销售压力大,已为大南药业务敲响警钟。 另一方面,白云山创新能力不足也是一大问题,由于缺乏持续爆款新药登场,造成大南药业务表现呆滞。幸好白云山已有针对性部署,出资近15亿元设立广药基金二期,该基金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开展生物医药股权投资,从中获得投资收益,盼扭转投资新药不足的问题。 整体来讲,白云山股息率不俗,预期股息率分别为4.9%和5.4%,比10年期美债息4.3厘高,加上美国潜在减息空间大,变相支撑股价,但由于业务惊喜度不足,除了大南药业务倒退拖累外,王老吉业务则面对新兴茶饮市场竞争,故股价上升空间未必太大,只会在区间浮沉。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同店销售下跌20% 九毛九盈收双降

餐饮运营商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922.HK)上周五公告称,因国内消费趋谨,致三大主力品牌同店销售额骤降,上半年公司营收及利润同比跌幅均超10%。 财报显示,截至6月的半年间,营收同比下降10.1%至27.5亿元,上年同期为30.6亿元。当期利润同比下滑16%至6,070万元,上年同期为7,230万元。核心品牌太二直营店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9%,规模较小的怂火锅及九毛九品牌分别录得20.1%和19.8%的跌幅。 伴随销售恶化,本季度公司净关店42家,约占门店总数5%,总门店数缩减至729家。 九毛九周一收跌2.2%至2.7港元,年内累计跌幅约22%。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