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R.US
Burning Rock faces delisting threat

这家癌症筛查产品制造商因股价下跌而面临退市的危机,因行业整顿,曾经的主要收入来源大幅下降

重点:

  • 燃石医学宣布,因交易价格长期低于1美元的门槛,股票可能会被摘牌
  • 三季度,因为行业整顿,这家癌症检测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暴跌40.6%,突显了中国公司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

    

阳歌

本来叫燃石医学(BNR.US),但现如今,这家癌症检测产品制造商叫“燃钱”可能更合适。

随着持续亏损,公司现金储备不断减少,令投资者忧心忡忡,并导致曾经一飞冲天的股价自11月10日起,一直低于1美元。促使燃石医学股票挂牌交易的纳斯达克上周通知该公司,因不符合股价高于1美元的规定,公司面临被摘牌的危险。

燃石医学的股价反弹到1美元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尤其是如果它能够恢复收入增长。在最新季度,其收入大幅下滑。公司还有可能进行股票合并,这是把股价拉回1美元以上最常见的方式。

但还有一种可能,燃石医学或许会简单地选择私有化,重新设计商业模式,专注于两个主要业务领域中更有前途的一个,让其混乱局面远离公众的关注。我们稍后再来详细介绍这一转型,以及为什么说它最终有可能,让燃石医学重返更健康的增长轨道,类似它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年后的2021年,收入增长18%。

这种私有化可能是仿效竞争对手泛生子(GTH.US)的类似举措,后者于去年10月宣布了一项私有化交易,预计将于3月完成。任何敢于冒险的投资者,都可通过购买燃石医学的股票,然后寄望类似的私有化要约,进而小赚一笔,因为此类报价通常有10%至20%的溢价。但考虑到目前的趋势,即便真的会出现这样一份要约,燃石医学的股价在要约出现之前进一步下跌的风险也是有的。

公司目前的困境突显了中国特有的一个风险,它和中国很多行业一般,因出现严重腐败,可能会遭整顿。在燃石医学的例子中,其所处的行业正因为一场针对医生的整顿而遭受打击。这些医生使用燃石及其同行的检测对患者进行癌症筛查,并获得合理的佣金。医生和医疗公司之间的这种亲密关系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但对于长期报酬过低的中国医生来说,这种关系往往更直接、更有利可图。

202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时,燃石完全是另一幅光景。当时,公司以每股16.5美元的价格筹得约2.5亿美元。由于投资者看好其癌症检测设备在中国的巨大潜力,公司的股价在2021年初攀升至37美元,估值接近40亿美元。 但此后该股逐渐下跌,在过去52周内跌去了约四分之三。

尽管如此,燃石医学的市销率(P/S)仍有1.2倍,与泛生子的1.3倍大致相当。但这两家公司都远远落后于在香港上市的竞争对手诺辉健康(6606.HK)的6.7倍,后者在整顿持续的情况下仍设法保持强劲的收入增长。

转变商业模式

燃石医学专门从事癌症基因检测,包括筛查患者的基因突变。其他筛查公司通常专注于单一类型的癌症,而燃石医学已经能够通过新一代测序(NGS)检测多种癌症。

这类癌症筛查公司一般采用两种销售模式。一种是在医院和诊所进行检测,然后在中心实验室分析结果。而另一种模式是,医院和燃石医学这样的检测公司共建实验室(通常建在医院里)。

中心实验室模式成本更低,但也更容易滋生腐败,因为它依赖医生的推荐。相比之下,第二种模式,像燃石医学这样的公司共同开发医院内部实验室,就不太容易发生这种腐败,因为医院通常都是使用内部实验室的服务。

燃石医学创始人兼董事长汉雨生在11月的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最近的整顿行动造成了一种“异常”现象,导致对其中心实验室检测业务至关重要的很多医疗会议,在第三季度受到影响。但他补充道:“我认为这种波动将在今年年底过去。”

据燃石去年11月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汉雨生提到的波动,导致公司中心实验室的检测服务收入暴跌40.6%,至5,350万元。该公司与医院联合成立的院内实验室的检测收入则增长约10%,至5,450万元,首次超过了中心实验室的检测收入。

该公司一直在大幅削减成本以节省其有限的现金,该季度的运营支出下降了23%,至2.65亿元,其中研发支出下降了24%。虽然这样的成本削减是令人钦佩,甚至是必要的,但在那些希望看到大幅增长的人看来,很难令人感到鼓舞,因为大幅增长需要在营销和新产品开发上大举投入。

大幅度的成本削减帮助燃石医学将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32亿元,削减至本季度的1.75亿元。汉雨生指出,成本削减帮助公司第三季度现金净流出收窄至4,700万元,变动速度远低于2022年全年的5.32亿元。汉雨生说,按这个速度,公司有足够的现金满足为未来三年的运营需求,解决了投资者的主要担忧。

归根结底,燃石医学所处的行业前景广阔、增长潜力巨大,有朝一日它甚至可能将产品卖到中国以外的地区。但由于中国市场的变数,公司的运营环境也颇为不易,迫使其改变商业模式。这种转变可能最好在公众视线之外进行,因此我们预测燃石医学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私有化方案。然后,完成私有化后,该公司最终可能会重新上市,届时很可能是在国内A股市场或是香港。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鹰瞳科技H股全流通获批

眼科影像识别方案提供商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周一公布,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出的备案通知书,完成其合共5015.1万股未上市股份实施H股全流通的备案。股份转换涉及26位股东。 成立于2015年的鹰瞳科技主要提供眼科影像识别方案,去年7月宣布研发万语医疗大模型,从单一影像诊断向全科医疗问答、健康管理领域延伸。今年2月,万语医疗大模型完成升级并接入DeepSeek R1模型。 公司去年收入按年下跌23.3%至1.56亿元(2,100万美元),亏损由上年的1.33亿元扩大至2.55亿元。公司股价自2021年11月上市以来累跌83.22%,今年至今则跌7.9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顺丰首季业绩盈收双升

物流企业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936.HK, 002352.SZ)周一公布首季度业绩,收入按年上升6.9%至69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利润为22.3亿元,按年升16.9%。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利润为19.7亿元,按年升19%。 首季度实现总件量35.6亿票,同比增长19.7%。当中速运物流受惠于公司完善产品矩阵,以及强化服务竞争力,收入同比增长7.2%。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主要受惠于公司持续加强国际网络能力建设。 周二顺丰开盘升1.3%报37.8港元,现股价较公司去年上市定价高1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Nanhua Futures filing for Hong Kong IPO as its global expansion efforts are encountering the setback of tariff war

南华期货申港上市 全球扩张碰上关税战 

南华期货A股于2019年8月在上证交易所挂牌,今次若成功在港上市,可进一步深化国际化战略。 重点: 南华期货去年净利润4.58亿元,按年升13.7% 未来力拓海外市场   徐纬珺 在关税阴霾下,近月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加上地缘政治紧张、经济政策转变,投资者的避险情绪有增无减,已在上证交易所挂牌的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603093.SH),无惧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申请来港上市,希望透过A+H上市,进一步巩固国际化战略。 根据上市申请文件,南华期货于1996年成立,是中国首批期货公司之一,总部在杭州,与香港上市的南华金融控股有限公司(0619.HK)或其联营公司(包括南华期货有限公司)没有任何关联。为降低诉讼的潜在风险,公司以横华国际的名义在香港开展业务。 南华期货的业务主要有四个板块:中国境内期货经纪业务、中国境内风险管理服务、中国境内财富管理业务,以及境外金融服务,前三者是境内业务,最后一项是境外业务。以2024年经调整经营收入计算,境内业务约占51%,境外业务约占48%,余为其他业务。 境外交易量上升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佣金及手续费,还有利息收入。中国境内期货经纪佣金及手续费净收入,2023年为4.04亿元,2024年减少25.8%至3亿元;同期境外净收入则由1亿元增加45.7%至1.46亿元。主要原因是中国境内期货经纪平均佣金率下降,而境外期货交易量则不断上升。 南华期货的境外金融服务包括期货服务、资产管理、证券经纪及杠杆式外汇交易,目前在香港、芝加哥、新加坡及伦敦都已设立据点。 过去三个年度,南华期货净利润都有增长,由2022年的2.46亿元增至2023年的4.03亿元,增幅63.8%;2024年增至4.58亿元,增幅13.7%,净利润得到改善,主要归因于境外金融服务的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加强境外业务发展,是集团未来的一个目标,如成功在香港上市集资,可以加强境外附属公司的资本基础,藉此扩展境外业务,以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及风险应对能力。 不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为南华期货的全球扩张战略带来隐忧,某些国家的政府可能会对外国公司实施更严格的监管规定或设置障碍,对公司扩张不利。 加强科技抗同质化 至于境内业务,三个板块中以期货经纪业务为主,要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创新和提供独特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因应市场发展,南华期货定下技术创新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持续推进金融科技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加强期现交易风险管理系统,优化交易系统的速度和可靠性,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目前国内期货公司同质化严重,南华期货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大方向正确。 现时在香港挂牌的同类股有弘业期货(3678.HK,001236.SZ)与中泰期货(1461.HK),在业务与规模方面,跟南华期货相差不太远。弘业期货是首家“A+H”期货公司,在港股市场具有先发优势,H股现时的市盈率约73倍;中泰期货则是通过港股市场融资强化国际化布局,现时的市盈率高逾100倍。惟此二股的成交量未算活跃,市盈率的参考性不高。 南华期货上市定价,较可取的是参考内地同业,例如国内期货行业龙头永安期货(600927.SH),现时的市盈率约25倍;瑞达期货(002961.SZ)约17倍;南华期货本身A股的市盈率也只是17倍左右,以此推算,南华期货H股定价估计也不会太高。 总括来说,虽然南华期货是最早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公司之一,在不同海外市场已打下基础,领先很多同业,但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存在非常多变量,包括关税、地缘政治、经济政策等,这些不可测因素,是最大的风险所在。此外,香港投资者对内地期货公司业务模式了解有限,亦有可能影响其H股估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受惠大电视热销 TCL首季业绩增长强劲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日披露,在高端大屏及高分辨率机型销售强劲的推动下,公司一季度电视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4%至651万台,同期营收增速达销量增速一倍,录得22.3%的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公司最新季度6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出货量同比劲增33%,占整体销量的27.7%,较去年同期提升4.5个百分点。当季出货机型的平均屏幕尺寸同比增加1.9英寸至53.4英寸。其高分辨率Mini LED电视季度出货量同比激增233%,在总出货量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增长超过一倍至8.8%。 周一香港市场午后交易时段,TCL电子股价上涨5.8%。该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达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