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最大的电池制造商之一,该公司正在积极进军锂矿开采业务,将收购南美洲的两个碳酸锂盐湖

重点:

  • 赣锋锂业将斥资近67亿元,在阿根廷购买两个碳酸锂盐湖
  • 交易完成后,赣锋锂业将拥有不知名的荷兰矿业勘探公司Lithea Inc.的全部所有权,这是它迄今为止最大的收购交易之一

安柯伦

金属锂仍然炙手可热。新一代清洁能源产品所使用的电池需求旺盛,导致这种曾经鲜为人知的柔软金属需求飙升,交易价格接近历史高位。对于该领域的公司而言,这种繁荣令人炫目,带来了利润、收购交易和对好运永不落幕的期待。中国领先的锂制造商赣锋锂业(1772.HK)今年一直在各种并购交易中展示雄厚的家底,本周最新的大手笔收购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这家总部位于江西的公司宣布,将收购在阿根廷开展业务的矿业公司Lithea Inc.,该交易价值高达77.5亿港元(67亿元),成为公司迄今为止最大一笔收购交易。作为电池制造商闻名的赣锋锂业,正在成为世界领先的端到端锂业公司,实现从锂矿开采到锂金属和锂电池的生产、销售和分销的业务全覆盖。

对Lithea的收购锁定了该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锂矿所有权。赣锋锂业对阿根廷和锂矿都并不陌生。该公司已经拥有阿根廷的马里亚纳锂钾卤水(矿化很强的水)项目,以及Cauchari-Olaroz项目。除此之外,该公司在墨西哥、澳大利亚和中国都拥有处于各种开发和生产阶段的锂提取项目。 

Lithea的资产使用盐湖中的卤水来生产碳酸锂,这是制造锂电池阴极材料的关键原料。在本周早些时候提交给香港证券交易所宣布该交易的文件中,赣锋锂业称,这笔收购交易将使其获得稳定的锂供应,实现自给自足和垂直整合,建立核心竞争力。

该交易也让勘探和开发锂矿开采权的Lithea收获颇丰。Lithea的最终所有者是荷兰注册的PlusPetrol Resources Corp. BV,这是一家私人持有的石油天然气公司。Pluspetrol Resources从这笔交易中获得巨额收益,因为三年前,它在锂矿需求爆发之前仅用8,500万美元就收购了Lithea。赣锋锂业的交易意味着,这家荷兰公司的这笔投资回报率高达1,100%。

投资者似乎担心赣锋锂业为该资产支付了过高的价格,导致其在香港的股票本周前四个交易日下跌了7.5%。如果情绪改善,该股票可能收复部分失地。此前,该公司于上周四发布了积极的盈利预,称随着锂价飙升和锂电池需求增长,该公司上半年利润“大幅”改善。

赣锋锂业正在秣马厉兵,希望利用全球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过渡的浪潮,搭上清洁能源的致富列车。电动汽车制造商和可再生能源运营商的最大挑战是能源储存,这也是赣锋锂业产品的用武之地。而碳酸锂是这些电池的关键成分。

财源滚滚来

新能源动力产品和汽车制造商的需求正在推动电池行业的投资,这推动了锂的需求,并推高了它的价格。这为已经在该行业拥有锂资产的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碳酸锂目前的价格在每吨7.05万美元左右,低于今年早些时候每吨略高于7.4万美元的历史高点,但与一年前的价格相比,还是增长了三倍。

现金充裕的赣锋锂业有收购能力,即使最近的这次收购的要价接近10亿美元。今年早些时候,赣锋斥资2.4亿港元收购了钽铌冶金产品生产商稀美资源(9936.HK)16.7%的股份,相较而言,那只是规模小得多的热身交易。赣锋锂业表示,规模大得多的最新交易动用的资金,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自有资金。

碳酸锂也被称为锂盐,存在于地底的卤水中,富含矿物成分的水被泵到地表进行蒸发,然后由矿工将残余物加工成碳酸锂。南美洲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距离生产带,是这种金属在全球的主要供应来源。

赣锋锂业的最新交易涉及的两个盐湖位于阿根廷萨尔塔市以西约250公里处,是Lithea的两个主要资产。它们名为波苏埃洛斯湖和大帕斯托斯湖,位于Lithea公司通过各种无到期日的采矿和勘探许可证而持有的约1.35万公顷的土地上。

虽然赣锋锂业对这次收购持乐观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它也承认,尚未带来任何收益的资产存在风险。在投入了近67亿元后,无法保证这两座湖泊的产量达到预期水平。而且,由于还没有进入采矿阶段,所有的预测都只是基于顾问的说法。

赣锋锂业还指出了在外国司法管辖区开展业务的固有风险。它说,如果阿根廷改变现有的矿产品、矿工资格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这两个湖泊项目可能无法成为该公司所希望的创收机器。但赣锋锂业的董事会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该公司认为,一旦开始开采,这两个湖每年的碳酸锂产量可达3 万吨,如果更乐观的目标得以实现的话,产量可达5万吨。赣锋锂业表示,这两个湖的储量、质量和产能扩张潜力“极佳”,将成为阿根廷最大的锂盐湖项目之一。

在尽职调查过程中,赣锋锂业的外部顾问把波苏埃洛斯湖和大帕斯托斯湖的3万吨目标与阿根廷其他9家碳酸锂生产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只有美洲锂业公司旗下的Cauchari-Olaroz盐水湖的年产能超过3万吨。

虽然赣锋锂业受益于锂价上涨和电池需求,但它最近的股价并未反映出这种繁荣。该公司周四收盘价为76.85港元,较其逾132港元的12个月高位大幅下跌。虽然一些金融分析师表示,锂矿商和电池制造商的好时光才刚刚开始,但也有人表示,锂热潮正在人为地抬高价格,而且这种情况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后一种观点认为,锂价格可能会出现回调,这可能会抑制赣锋锂业大举进军锂矿行业的热情。

赣锋锂业的市盈率约为16倍,明显低于本土竞争对手天齐锂业(9696.HK; 002466.SZ),它在国内上市的股票的市盈率为33倍。Pilbara Minerals(PLS.AX)和Albemarle(ALB.US)等国际锂矿商的市盈率甚至更高,在82倍左右。领先的中国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300750.SZ)的市盈率也很高,达到78倍,这表明赣锋锂业目前的价格遭到严重的低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从玉智农发盈警料去年盈转亏

从事农业种植及销售的从玉智农集团有限公司(0875.HK)周一发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净利润转为净亏损,预计蚀1.3亿元,而2023年则有盈利5,140万元。 公司表示,期内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减少,同时又确认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相反2023年则有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的回拨。 从玉智农周二开市沒起跌,报0.58港元,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从高位下跌超过7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oconut water giant if abandoning Singapore for Hong Kong, while coming up against the IPO deadline in a VAM agreement

椰水一哥if弃星选港 对赌协议要冲死线

椰子水品牌if创立12年,已成内地及香港销量一哥,近期要向资本市场进军 重点: 公司去年盈利按年增长近一倍 对赌协议下,要赶在2026年底前上市   刘智恒 中国饮料市场庞大,卖水的龙头有农夫山泉(9633.HK)及华润饮料(2460.HK)的怡宝,凉茶有加多宝及王老吉、功能饮品以东鹏及红牛为领头羊,至于近几年流行的椰子水,泰国的if已手执牛耳之位。 2013年泰国人Pongsakorn Pongsak创立if品牌,主力生产即饮天然椰子水,并将其引入中国市场。经过12年发展,if母企IFBH Pte.Ltd.计划进军香港资本市场,近日已递交上市申请。 根据申请文件,公司2024年的收入为1.58亿美元,较2023年大升80%。去年盈利3,332万美元,按年劲升98%。公司的收入中,椰子水占比达95.6%;集团去年毛利率,由2023年的35.5上升1.7个百分点至37.2%。 IFBH以轻资产模式运营,委托代工厂负责制造,代工厂要向IFBH认可的椰农及采集商采购椰子水。IFBH通过与各地分销商合作,藉后者的渠道将产品流向市场。至于仓配流程等,则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合作。 赢在一个塑料瓶 If能在市场打出一条光明大道,当然有许多成功要素,但主要一步棋,竟是以塑料瓶装载椰子水。骤眼看你会以为没什么大不了,但当你想明白椰子水的特质,就会发觉这确是一大妙招。 椰子水的卖点是天然健康,清甜解渴,其汁液就像水,以塑料瓶装载,可让消费者直接看到清澈的椰子水,心里就认为从椰子中取出没两样,感觉是天然产品,无添加,更健康。 正如农夫山泉为凸显其水的天然,经常挂在嘴边说自己的工作不就是天然水搬运工;以百分百椰子水为卖点的if,标榜的其实就是把椰子里的水汁装起来卖给你,其营销方法跟农夫山泉强调的卖点如出一辙。 消费者对if的天然卖点极受落,到2020年if已成内地椰子水的一哥,销量更连续五年位居榜首,市场占有率达34%,大幅抛离第二位的竞争对手。在香港市场更是一骑绝尘,自2019年开始,已连续九年销量第一,市占率达到60%。 2026:对赌死线 公司原计划在新加坡上市,最终却急转弯,选择香港作为资本赛道。公司解释,在港上市可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及企业形象,从而吸引客户、业务伙伴及战略投资者。而且公司的主要市场在内地及香港,港交所与内地的联系紧密,选择香港更为恰当。 去年3月15日,公司与Aquaviva订立股份认购协议,后者同意认购125,000股新股,占扩大股份约11.1%,涉资1,750万美元。同时,Aquaviva亦获IFBH大股东Pongsakorn Pongsak授出一项认沽期权,若IFBH未能于2026年12月31日上市,投资者有权按每年12%的回报率计算,向Pongsakorn Pongsak行使认沽权利。 目前Aquaviva 已解散清盘,并将股份分配予三名股东,分别是淡马鍚旗下的Fullerton、Oasis Partners及10BIF Ltd。 强劲品牌护城河 虽然明年底是上市最后期限,但相信要在死线前完成上市,对IFBH问题不大。首先,其所处的椰子水为饮料中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灼识咨询,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预计从2024年的10.93亿美元,以19.4%的复合年增长率升至2029年的26.5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上,椰子水亦从2024年的5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8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1%。 另外,市场方兴未艾,竞争者虽不断涌现,然而if已成功建立饮品的形象,打造了自家的品牌,市场认受性十分强,后来者要分一小杯羹不难,要抢夺if的江山及冲破其护城河,殊实不易。 一个产品有多成功,只要看看市场的模仿者有多少,心里就有一个大概。电商平台上,曾先后出现了TF、LF…

简讯:六福集团3月季度营收下滑 同店销售额跌幅扩大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个月期间,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销售额则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场表现最差,三月当季零售收入同比骤降11%,同店销售额大幅下挫14%。相较之下,中国内地业务表现较好,当季零售收入增长20%,同店销售额上升2%。 报告期内,集团净减少56间门店,总门店数从去年9月底的3,343间缩减至今年3月末的3,287间。 由于复活节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及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团股价年内累计上涨6.6%。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aoCao operates a ride hailing service

证监会开绿灯 曹操出行IPO接近冲线

上周,在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一年后,这家由吉利投资的网约车应用程序终于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境外上市许可 重点: 获得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后,曹操出行耗时一年的港股上市计划或即将完成 该公司去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5%,超越竞争对手,在此期间它进军32个新城市,业务版图扩大逾60%    阳歌 汽车巨头吉利一向在最新的驾驶科技与服务领域起步稍晚,但往往能凭借更雄厚的资源与执行力迅速迎头赶上。这点在吉利对标Uber(UBER.US)打造的出行平台曹操出行有限公司身上或许会再次应验。如今,其一度停滞的IPO计划终于接近终点线。 曹操出行一年前首次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但未能成功,后于去年10月重新提交申请。上周五,中国证监会终于批准了此次上市,清除了主要的监管障碍之一。现在,曹操出行须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此事可能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完成,这将为其最终上市铺平道路。 届时,曹操出行将加入一个日渐拥挤的赛道,与中国的上市同行一较高下,其中包括规模较小的嘀嗒出行(2559.HK)和如祺出行(9680.HK)。许多人认为,行业巨头滴滴也可能会在不久的未来在香港上市,在2021年因未能通过必要的数据安全审查而在纽约短暂上市后,再次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中等规模的中国投资银行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为此次上市的保荐人,这表明其规模应该相对较大。彭博新闻社此前报道称,此次上市或将筹集数亿美元。 在中国拥挤的网约车行业,2015年成立的曹操出行相对而言是个新手。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持有84%的股份,这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吉利是中国最成功的民营车企,旗下目前拥有一系列上市资产,从吉利汽车(0175.HK),到瑞典的沃尔沃(VOLCAR.US)、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ZKR.US)、跑车制造商路特斯(LOT.US)和智能汽车技术开发商亿咖通(ECX.US)。 曹操出行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地方在于越来越多地使用自己开发的定制车辆,由吉利旗下公司生产,再由曹操出行将其出售或租赁给司机。这种模式与出租车的方式类似,与多数平台让司机自备车辆的做法不同。 “我们利用吉利体系内庞大的换电站及汽车维修店网络,为司机造就巨大的成本优势,从而提高他们的净收入,”曹操出行在去年10月提交的最新版申请书中表示。“我们的定制车亦为司机优化了经济性及驾驶体验。” 虽然这一策略自2022年才启动,但公司迅速加大投入。2023年,专用车辆占其平台总交易金额(GTV)约五分之一,并于去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26.4%。公司表示,该比例将持续上升,目标是最终为所有司机提供定制车辆。 聚合应用程序 曹操出行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越来越多地使用聚合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整合了许多不同网约车服务平台的服务。这种应用程序在中国越来越常见,它降低了一些资源较少、无力自己开发应用程序的小公司的准入门槛。但这也导致许多小公司进入了市场,从而加剧了竞争。使用聚合应用程序还能降低营销成本,因为大多数此类平台都由知名企业运营,如高德地图和外卖餐饮巨头美团。 曹操出行起初依赖自己的应用程序,但首次接入聚合应用程序不久后,业务便迅速向它们转移。从那以后,通过聚合应用程序完成的网约车订单比例,已从2018年的3.5%上升到2023年的30%。公司表示这一比例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28年达到订单总量的一半左右。 公司指出,聚合应用程序的使用大幅降低了获客成本,在GTV中的占比从2021年的23.6%降至2023年的18.1%。 随着基本商业模式的确定,曹操出行开始了积极的扩张。仅去年上半年,它就进入了32个新城市,截至去年6月,其业务覆盖范围扩大了60%以上,达到83个城市。这使得它在去年上半年实现了25%的营收增长,从一年前的49.4亿元攀升至61.6亿元(8.44亿美元)。相比之下,滴滴去年全年的营收增长要慢得多,仅为7.5%,而如祺出行的营收增长了14%,嘀嗒出行的营收实际上还下降了3.4%。 快速增长也使得曹操出行的营销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从2021年的7.1%上升到去年上半年的8.4%。在此期间,公司通过降低一般及行政费用和研发费用在营收中所占的比例,部分抵消了这一增长。 这些努力帮助公司在2023年创下有史以来的首次毛利润,去年上半年,其毛利润从上年同期的1.65亿元增至4.29亿元,增长了一倍多。在此期间,公司毛利率从5.8%提高到7.0%,而随着作为仅次于滴滴的第二大参与者地位更加巩固,这个数字似乎还会继续改善。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曹操出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上市文件显示,该行业的顶级参与者(应该是指滴滴)在2023年控制了约75%的市场份额,而它的份额仅占4.8%。 在估值方面,业内其他公司的估值倍数差异很大。像优步(Uber)和Grab(GRAB.US)这样的头部企业目前的市销率(P/S)分别为3.7倍和5.9倍,而如祺出行和嘀嗒出行的市销率则低得多,前者只有0.79倍,后者为1.25倍。我们预计曹操出行应该能够获得更接近头部企业的估值,市销率或许在3倍左右,这将使其估值达到非常可观的400亿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