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mo Tech revs up for another IPO race after two false starts

从事仿真测试技术的赛目科技,两次申港上市未成功,近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

重点:

  • 公司去年盈利按年升近一成至5,500万元
  • 净利润率持续下跌,应收账则不断上升

     

刘智恒

自动驾驶是近年汽车业研发的大趋向,产业链上百骑竞走,家家企业需资金支持研发,在资本市场上市集资是最佳的途径。去年底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知行汽车科技(1274.HK)在港上市后,今年初主营激光雷达的速腾聚创(2498.HK)亦成功登陆港股,而研发自动驾驶芯片技术的黑芝麻智能亦已在港递交上市申请。至于专营仿真技术的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经过两次申港上市碰壁后,近日再递交上市申请。

赛目科技主要从事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并提供相关测试、验证和评价等解决方案。所谓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配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制动器等,通过通信及网络技术整合而成的汽车。

要确保自动驾驶技术的成功发展及安全保障,总离不开大规模路测数据,前期必须经过充分测试验证。赛目科技透过两款核心产品Sim Pro及Safety Pro,为自动驾驶汽车企业或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仿真测试的产品及服务。

行业中的领头羊

上市申请文件披露,按2023年的收入计,赛目科技是中国ICV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达约5.3%,亦是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市场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约为5.9%。

公司成立于2014年,及后经过多轮融资,当中不乏大投资者的身影,包括属华为背景的哈勃投资、中信证劵、北京顺义、北京基石及京纬恒润等,至于工信部旗下的赛迪集团,通过赛迪检测持股28.1%。2022年完成A+轮融资后,当时估值23.32亿元。

从2021至2023年间,赛目科技的收入及盈利均有所增长,收入分别是1.07亿元、1.45亿元及1.76亿元;盈利是3,775万元、5,033万元及5,548万元。连续的增长,除了公司的技术优良外,主要是大行业在稳步上扬。

无可否认,在智能驾驶技术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所推动下,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约12亿元增至2023年的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7.8%,预期到2030年将进增至约279亿元,自2024年起计,复合年增长率为33.6%。

净利润率每况愈下

公司站在一个前景理想的行业,亦有强劲投资者支持,然而发展至今,赛目科技的财务数据表现仍然不稳定,其中净利润率的趋向不断下行,过去三年分别是35.1%、33.5%及30.4%。公司则解释,各年度的下跌,有时是因为行政开支或研发开支的增加,又或是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引致。不过,令人担忧的是公司在申请文件中也预期,截至2024年度的净利润率将续下降。

至于毛利率,虽然整体毛利率按年升5.3个百分点至70.9%,但主要的产品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的毛利率却出现颇大的跌幅,由2022年的96.7%下跌29.7个百分点至去年的67%。只不过靠其它业务或产品去拉升整体的毛利率。

另外,公司去年的的收入虽有逾两成增长,事实是部分有依赖政府的补助。去年来自政府的资助为3,134万元,较2022年的917万大增2.4倍。公司在申请文件中也预期,今年来自政府的补助会减少。

应收款倍增

现金流方面,去年虽然在营运上录得经营现金流5,046万元,但在2021及2022年,均录得经营现金流出181万及641万元,可见集团在此方面存在不稳定性。

特别过去几年贸易应收款额持续增加,由2021年的4,942万元增至去年的1.66亿元,增幅逾2.4倍;期内的贸易应收款的周转天数,亦由113.2天增至317.5天,多出204.3天。公司解释,是因收入增加,以及多数项目于年度最后一季完成,时间问题仍未能结清。

从财务数据分析,公司未来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包括利润率持续下滑、政府补贴减少,以及应收账款及周转天数能否改善等,对于投资者来说,确会引起担忧而倾向抱观望态度。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赛力斯申港上市获中证监备案

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周四公告,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127.SH)已获中证监批准赴港上市。该上市计划完成备案登记,为后续推进扫除了关键障碍。 赛力斯拟通过本次IPO发行约3.31亿股,此举将与其上海上市形成互补,公司已于4月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 上市文件显示,赛力斯旗下“问界”品牌(Aito)新能源汽车2024年实现营收1,45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58亿元增长三倍;毛利率由7.2%升至23.8%。公司2024年实现59亿元盈利,成为全球第四家达成盈利里程碑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周五赛力斯股价在上交所上涨5.8%,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1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吉宏股份预告首三季盈利翻倍

跨境社交电商企业厦门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03.HK; 002603.SZ)周四公布,预计2025年首三季录得净利润2.57亿元(3,600万美元)至2.7亿元,按年大增约95.1%至105.3%。 公司表示,受惠于跨境社交电商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及纸制快消品包装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整体营收与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根据公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亦达2亿元至2.1亿元之间,同比升幅在65%至76%之间。 吉宏股份成立于2003 年,总部位于厦门,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本业原是纸制包装,初期以产品设计和营销为基础,在识别消费者需求方面累积相当经验,随后开始拓展跨境社交电商业务,采取“信息找人”的推广方式,实现“货找人”的跨境社交电商模式。 今年5月,吉宏股份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至今股价累升63.2%。盈喜发布后,公司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8.34港元,升2.1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长风药业招股集资6亿港元

药物生产商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652.HK)周五发售4,119.8万股,一成作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4.75港元,集资总额约6.01亿港元。招股于10月2日截止,并于10月8日挂牌。 集资所得的40%用于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持续研发,及为临床开发提供资金;约20%用于为多个管线计划及技术的临床前研发提供资金;30%用于设备采购及生产管理系统的扩张与升级。 长风药业去年收入升9%至近6.1亿元人民币,录得2,109万元盈利,按年下跌33.5%。今年首季度的收入1.36亿元,按年跌2.7%;期内录得1,281.5万元盈利,按年升逾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娃哈哈拟换标“娃小宗” 续整顿家族企业

中国最大饮料企业之一的娃哈哈,正面临商标使用权与整顿家族成员公司交织的风波。据财新报道,宗馥莉接掌后的娃哈哈已启动换标计划,将自2026销售年度起,逐步以新品牌“娃小宗”取代“娃哈哈”。 一份流出的内部通知显示,公司因“复杂历史问题无法短期解决”,始终暴露于法律风险之下。依现行股权结构,“娃哈哈”商标须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方可使用,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单独操作。目前,娃哈哈集团股东包括持股46%的杭州市上城区国资、持股29.4%宗馥莉及持股24.6%的职工持股会。部分员工已就持股权属问题对宗馥莉提起诉讼。 新品牌“娃小宗”由宗馥莉实控的宏胜饮料集团于2025年5月申请注册。报导引述消息人士称,宗馥莉为其定下的年销售目标达300亿元,接近娃哈哈品牌全年实际销售规模的八成。 同时,公司亦在“清理”家族子公司。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公司因商标授权到期于7月被迫停产。该公司成立超过20年,由宗庆后堂弟宗伟持股30%,其余股份由浙江娃哈哈实业及社会股东持有。宗伟表示,公司多年盈利,但未获新授权合同,最终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封。 娃哈哈集团方面则强调,授权合同已到期,且未签订续约。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