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违约三年后,债权人控制了这个标志性的服装品牌,其中国所有者进军高端时装业的努力受挫

重点:

  • 斥资26亿美元收购莱卡53%的股权三年半后,债权人上周取得了该公司多数股权,山东如意集团失去了对该时装品牌的控制权
  • 如意曾短暂涉足全球时装领域,结果适得其反,未能偿还收购SMCP和莱卡等国际品牌的债务

安柯伦

没有什么比莱卡更“宽容”的了,这种弹性面料可以舒适地包裹任何东西。但过去几年,用这种面料生产各种服装的莱卡公司却过得并不舒坦。

中国纺织品公司如意集团(002193.SZ)于2019年收购了莱卡公司,但不久之后就拖欠了与这笔收购相关的债务。这引发了一系列疯狂的事件,直到上周才得以解决,莱卡公司的一份声明显示,如意集团失去了该公司的控制权,取而代之的是一批私募买家。

虽然这家公司的主要资产是以光滑的表面和舒适手感著称的面料,它的这段经历着实不太平顺。

莱卡面料由杜邦公司(DD.NYSE)在20世纪中叶研发的高弹性合成织物聚氨酯烷制成。它最初作为一种舒服合身的内衣和袜子面料而大受欢迎,后来很快被用于制作运动服、压缩衣,到了21世纪,甚至出现在日常的休闲服装里。

如今,莱卡不仅是一个品牌,还成了任何聚氨酯烷制作的服装的通用名称。就像施乐和邦迪等品牌一样,成为了整个产品类别的代名词。

山东如意很可能认为,这样的地位让收购莱卡成为一桩稳操胜券的交易。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这反映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验不足,是许多中国企业收购大型国际品牌之后走向失败的原因。

离开杜邦家族之后,莱卡经历了几任所有者,最终来到中国:如意集团2019年斥资26亿美元(174亿元),从美国的科氏工业集团手中收购了53.5%的股权。

如意集团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它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山东济宁毛纺织厂。成立后的大多数时间里,这家公司都只生产单调但赚钱的纺织品,并因此站到了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服装制造商的浪潮最前沿。

过去10年,长期担任董事长、曾经兼任集团总裁的邱亚夫决定迈出下一步,将公司从一家默默无闻的纺织品制造商转型为国际奢侈品牌所有者。这样的所有者从产品中获得的利润远远高于制造商,虽然多数中国公司对于昂贵而漫长的品牌塑造过程毫无经验。

莱卡是如意根据战略收购的多个时装品牌之一,此外还有法国品牌SMCPCerruti 1881,以及英国品牌Gieves & HawkesAquascutum在这场收购潮中,如意举债10亿美元,包括瑞士信贷安排的4亿美元贷款,用于2019年2月收购莱卡。但在宣布交易仅三个月后,如意的这笔贷款就违约了。

2019年5月的违约发生一个月后,Debtwire报道称,如意的负债总额接近44亿美元。问题很快失控,因为如意的日常运营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来履行还款义务。“一系列举债收购,加上传统纺织业务的糟糕表现,使如意的杠杆率高,流动性弱,”2019年6月的这份报告称。

缓慢破灭

违约让如意集团的奢侈品梦缓慢破灭,随着该公司的债权人发起诉讼,希望收回他们的钱,公司旗下的品牌开始无以为继。不到一年后,新冠病毒的暴发让诉讼程序变得更为复杂,就莱卡来说,它可能只是减缓了如意的梦想幻灭速度——而非停止。

与此同时,莱卡融资交易的一些债权人,聘请了一家重组公司,与这个美国品牌的潜在买家进行谈判,以防出现进一步的违约。尽管存在债务问题,但如意集团拒绝出售。相反,它希望如意科技集团,也就是莱卡的实际拥有者,通过在中国“纳斯达克式”的科创板上市来筹集资金。

但还没有来得及上市,如意集团在去年10月再次发生债务违约,这次是与2016年早些时候收购SMCP有关的2.5亿欧元(17.2亿元)的债券偿还。在违约之后,债券持有人控制了 SMCP,解散了其五名来自如意集团的董事成员,并着手组织有序的所有权交接。

SMCP违约似乎吓坏了莱卡的债权人,他们正试图重组2019年违约后仍未偿还的债务。几个月内,包括香港的中国光大控股Tor Investment Management和韩国私募股权公司 Lindeman Partners 及其 Lindeman Asia 子公司,开始着手控制莱卡。

光大控股是一家金融集团,其资产管理和私募股权部门管理着近260亿美元的资产,是莱卡收购案背后最大的债权人。Tor Investment是一家规模较小、知名度较低的私人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专注于亚太市场。韩国的Lindeman Partners同样规模不大,管理的资金约为10亿美元,在世界各地进行所谓的“另类投资”。

尽管背景各异,这三家私募股权公司还是齐心协力试图收回投资,并于上周最终获得了对莱卡的控制权,结束了始于2月份的收购进程。新的大股东财团似乎有意让莱卡首席执行官朱利安·博恩留任,只是想从如意手中夺取公司的控制权。

“在莱卡公司翻开新的篇章时,我很高兴能得到新股东和新董事会的全力支持,”博恩在宣布这一变化的声明中说。“这种新的所有权结构提供了经验丰富的投资专业人士的必要支持,他们与我们有着一致的长期愿景。”

与此同时,如意在全球时装秀场上的时刻似乎结束了。来自山东济宁市政府的支持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与当初希望把如意打造成中国第一个全球奢侈品牌所有者时相比,邱亚夫现在的姿态要低得多。

莱卡的新所有者和管理层希望专注于业务,而且似乎有足够的资源做到这一点,而无需背负如意的巨额债务负担。“公司的财务状况很好,”莱卡新大股东的发言人在上周公告中表示。“莱卡拥有长期增长的坚实基础,我们期待与整个团队合作,为公司未来的增长提供持续的支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招股集资310亿港元 宁德时代势成今年新股王

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周一公开招股,发售近1.18亿股,7.5%在港公开发售,每股价不超过263港元,集资总额达310亿港元。 据彭博消息,宁德时代的发售将采取「Reg S」方式,即不会向美国境内投资者售股,目的是减低美国的风险。 公司过去三年的盈利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35亿元、473亿元及553亿元。 宁德时代的基石投资者包括有科威特投资局(KIA)及中石化,各投资5亿美元,另外内地私募之王高瓴亦投资2亿美元。集资所得约90%用于推进匈牙利项目第一及二期建设,约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盈收下滑 汽车之家大幅裁员

汽车交易服务平台汽车之家(ATHM.US;2518.HK)周四披露,受中国车市持续低迷影响,首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0%。在面临市场持续疲软,公司过去一年间已裁减约五分之一岗位。 截至3月底的首季度,汽车之家实现营收14.5亿元,低于上年同期的16.1亿元。其中媒体服务收入同比下跌26%至2.42亿元,线索服务收入下降11%至6.45亿元。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0%,从3.8亿元跌至3.41亿元。 业务承压之际,汽车之家持续通过人员优化控制成本。截至3月底员工总数为4,345人,较上年同期的5,420人减少20%。公司美股周四收跌0.8%,年内累计跌幅约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百度Apollo携手神州租车 将推出自驾车出租服务

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自动驾驶平台,与中国最大租车平台神州租车(Car Inc.)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出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租赁”服务。 这项新服务将允许用户按需求透过神州租车平台,预约Apollo自驾车,灵活安排时间,覆盖城市地标及旅游热点,特别针对长者、无驾照旅客及行动不便人士设计。 百度指,双方将在多个城市文旅场景中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形成应用模型。另预计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双方将根据特定场景共同定义产品,根据用户反馈迭代升级。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八大基石投资者力撑 绿茶招股集资12亿

内地餐厅营运商绿茶集团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1.68亿股,一成公开发售,招股价每股7.19港元,集资约12.1亿港元,本月13日截止认购,16日挂牌。 公司表示已引入八名基石投资者,当中包括无钖紫鲜及Action Chain等,合共认购6.73亿元股份。 绿茶起源于杭州,截至2024年底餐厅数目达493家,覆盖28个省市地区,去年集团收入为38.4亿元人民币,按年升6.9%;盈利按年升18.5%至3.5亿元人民币。 是次集资所得,约63.3%用于扩展餐厅网络,26.3%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5.4%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5%则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