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5.HK
Weilong defies market with strong revenue growth

中国领先的零食制造商上半年收入增长26%,利润增长39%,公司生产的零食价格通常不到1美元

重点:

  • 卫龙美味称2024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6%,蔬菜制品销售额激增57%,成为其最大的收入来源
  • 由于旗下零食价格实惠,通常不到1美元,公司在当前消费者态度谨慎的环境下,看起来像是一个不错的防御性选择 

阳歌

在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没有什么能像麻辣零食那样让你忘记烦恼。

这是来自领先的麻辣零食制造商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9985.HK)的重要信息,公司的最新业绩乐观,与中国多数消费领域的悲观声音形成鲜明对比。在大部分同行的收入和利润都在萎缩时,卫龙美味却报告上半年收入增长26%,利润更是增长39%。

公司将旗下麻辣产品分为三大类: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和豆制品。其中,蔬菜制品是最新报告期的明星产品,增长了57%,超过面制品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

但更大的主题是中国所谓的“消费降级”,在当前经济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下,消费者控制支出。在这情况下,很多人避开昂贵的大件奢侈品,如智能手机和汽车,甚至不再去高档餐厅就餐。取而代之的是快餐和卫龙美味的包装零食等廉价物品,越来越被视为更实惠的小奢侈品。

卫龙美味的零食相当便宜,价格通常不到20元。在上半年表现非常好的蔬菜制品是最便宜的产品之一,在电商平台京东上,一大包60袋装的魔芋爽售价仅为65.80元。

面对这样的价格,相较以往那样晚上去KTV唱卡拉OK,精打细算的中国消费者,对于窝在家里边看电视边吃零食,会少一些内疚,不会觉得自己在大手大脚浪费钱。

卫龙美味还令关于中国消费者信心依然疲软的指标跌眼镜。它提到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最近做的一项消费者信心调查,该调查显示,今年对中国宏观经济表示乐观的人群占比为76%,高于去年同期的73%。

“尽管消费者的消费预期仍较为谨慎,但是仅部分人群信心存在分化,”卫龙美味指出。“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群,展现出更高的消费意愿,这种积极的情绪也为休闲食品产业的成长潜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卫龙美味还补充说,2024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的销售额呈现“上升态势”,但没有具体说上升了多少。中国零售销售额继续增长,目前还没有陷入萎缩模式。但最新增长速度远低于早前的强劲增长,包括6月份仅增长2%——这是一年多以来的最低增长。

随着消费者选择较小的奢侈品,像卫龙这样的公司成为最大受益者就不足为奇。该公司先是在7月25日提醒投资者,其上半年利润将同步增长35%至39%。自那时以来,公司股票已上涨19%,包括上周四发布详细的中期业绩报告后,在周一的早盘交易中上涨2.9%。

价值被低估?

在当前消费者趋于谨慎的大环境下,卫龙美味的股票看起来相对被低估了。自2022年底在香港上市以来,公司的股价已缩水约三分之一。今年迄今为止,该股下跌了约1%,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则上涨了8.5%。

即使在财报发布后出现反弹,该股的市盈率仍然只有14倍。这低于统一企业中国(0220.HK)的15倍和康师傅控股(0322.HK)的16倍,它们是中国领先的两家方便面生产商,也远远落后于周黑鸭(1458.HK)的32倍,这是一家以辣味鸭货为主的零食生产商。

当然,最大的问题是,卫龙美味突然增长的势头能否延续到下半年。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从去年同期的23.3亿元跃升至29.4亿元,增幅达26%。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全年5.2%的增幅,当时营收为48.7亿元。

我们已经注意到,这期间的明星产品是蔬菜制品,其销售额猛增57%,达到14.6亿元,占总收入的一半。调味面制品同比仅增长5%,至13.5亿元,占总收入的46%,豆制品销售额增长18%,占剩余收入的4.2%。

卫龙美味将蔬菜制品的强劲表现归因于新产品的推出,以及销售渠道的增加。

在销售额飙升的同时,原材料成本下降和库存减少也对企业起到了提振作用。它的营收成本增长21%,低于营收增速,平均库存天数从去年上半年的73天降至51天。这些因素帮助公司今年上半年将毛利率提高至49.8%,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

强劲的收入增长和较低的成本相结合,推动卫龙美味的利润增长39%,至6.21亿元,达到之前盈利预告的上限。

总的来说,卫龙在当前经济形势不确定的环境中,因其大受欢迎的零食价格实惠,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防御性投资。其相对较低的估值也表明该股可能有一定的上涨空间。悬而未决的主要问题是,公司是否能够在下半年通过持续强劲的蔬菜类零食品销售,维持上半年强劲的收入增长。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haoju is an eye hospital

沉寂一年多后 朝聚眼科重启收购扩张模式?

这家私立医院及诊所运营商宣布了两项新收购计划,或标志着其去年一度沉寂后,公司重返收购赛道 重点: 朝聚眼科宣布,计划全资收购宁波一家由其控股的眼科机构,同时收购宁夏地区另一家机构70%的股权 公司去年下半年营收缩水,利润骤降30%,正努力重拾增长    阳歌 对民营医疗机构来说,在中国国家医保体系外生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中国数千家医保体系之外的民营医院及诊所经营者近年获得的教训,它们试图通过提供眼科、牙科及整形外科等自费医疗服务盈利。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消费者正收紧非医保覆盖的自费医疗项目支出。 伴随业务停滞甚至出现萎缩,部分企业正试图通过收购扩张重振股价。朝聚眼科医疗控股有限公司(2219.HK)即为其中一例。该公司周一宣布,计划收购两家医院,分别位于浙江宁波市与宁夏的吴忠市。 两项收购看似旨在重新吸引投资者关注。2021年IPO时,朝聚眼科一度被寄望成为中国眼科行业分散格局的整合者。上述两笔交易都缺乏亮点(下文将详述原因),但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在长达一年多未进行重大收购后,此举可能标志着该公司重启收购模式。 最新公告显示,朝聚眼科对两家机构的收购金额都不高,折射出此类机构的盈利困境。其中较大规模的交易,朝聚以1,400万元(200万美元)收购宁波博视眼科医院有限公司37%的股权,该机构整体估值约3,80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朝聚眼科原本已持有宁波博视63%的股权,早已是该机构控股股东,并将其纳入财报合并范围。因此,严格来说此项交易不构成收购。 第二笔交易则构成实质收购。朝聚眼科将以约500万元,购得吴忠市云视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70%的股权。该作价显示,这家机构总值仅714万元(约100万美元),远非大额交易。 朝聚眼科公告称:“本次收购系既定战略规划组成部分,公司将进一步整合浙江及宁夏的医疗资源,通过多点布局,增强行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有效应对市场风险。” 朝聚眼科选在7月1日香港公众假期前披露交易,投资者反应需待周三开盘后显现。不过,考虑到交易总额仅2,000万元(不足300万美元),市场反应平淡也不足为奇。 民营医疗机构热度不再 朝聚眼科近期股价表现,反映出整体民营医疗板块的低迷情绪,其股价年内维持横盘。该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2021年IPO时因有望整合高增长赛道而备受瞩目,但此后表现多逊于预期。其港股最新收盘价为2.85港元,较10.60港元的发行价已跌逾70%。 朝聚眼科股价表现绝非个例,其当前9.2倍的市盈率虽显著低于药品及医疗器械板块同业,却与民营牙科机构现代牙科(3600.HK)9.9倍、医美连锁机构完美医疗(1830.HK)10倍估值相当。 IPO之后,朝聚眼科看似一度颇为活跃,走出内蒙古大本营后展开较为激进的收购。截至2021年末上市不久,该公司运营17家眼科医院及24家视光中心;至2022年,又新增7家医院及两家视光中心。 2023年,朝聚眼科延续扩张节奏,新增10家机构(7家医院+3家视光中心),至当年末,其网络扩大至31家医院及29家视光中心。然而,此后扩张戛然而止,去年全年颗粒无收。去年年初,虽宣布以3,680万元收购北京明玥眼科诊所有限公司的计划(属较大规模交易),但今年4月披露的年报显示,这家医院没有被合并纳入财务报表,表明该交易并未完成。 伴随并购停滞,朝聚眼科也开始受到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去年全年勉力实现2.6%的营收增长,总额达14.1亿元。但结合年报及去年上半年数据测算,其去年下半年营收出现0.9%的负增长(上半年则同比增长6%)。 去年,该公司毛利率下滑近两个百分点至43.5%(2023年为45.4%),反映出在运营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就诊人次及客单价承压,导致盈利能力萎缩。 受此影响,该公司去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2%至1.86亿元(上年同期为2.21亿元)。数据显示,其去年下半年净利润同比大跌30%,远高于上半年降幅8.8%。 朝聚眼科确实拥有充足的并购资金。截至去年末,公司账面现金达7.8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63亿元大增。最新公告或预示,该公司准备重启并购模式。若能锁定优质标的,或可提振其股价,但仍需对当前疲软经济环境下财务不稳的资产予以警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谭仔国际私有化获高票通过 8月19日除牌

香港米线品牌连锁店谭仔国际有限公司(2217.HK)周一宣布,私有化方案已获高票通过,将于7月28日最后交易,并于8月19日收市后正式除牌。 根据公告,私有化方案于法院会议中获99.7%赞成票,反对票仅0.29%;独立股东的反对票仅占0.13%。在特别股东大会上,持股74.25%的大股东亦投下99.96%赞成票。 谭仔国际控股股东东利多控股(3397.T)于今年2月提出私有化计划,作价每股1.58港元,较2021年上市价3.33元低52.6%。谭仔指,公司在海外扩展方面未能充分发挥效力,而大股东东利多拥有相关资源及专业知识,可支持公司更有效扩展海外业务及加强内部以应对行业逆境的挑战。 截至今年3月底的年度,谭仔全年纯利按年下跌32.7%至7,984万港元,收入录得28.4亿元,上升3.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Zijin does resources

简讯:紫金矿业申请分拆国际黄金业务在港独立上市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899.HK)宣布,其国际黄金开采部门已于周一向港交所提交分拆上市申请。公司补充称,港交所已确认其可推进分拆及独立上市计划。 在公告发布的同时,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文件也于周一在香港交易所网站刊载,由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承销商。公司披露其营收从2023年的22.6亿美元攀升至近3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3%,部分受益于金价飙升。同期利润从2.3亿美元跃升至4.81亿美元,增长逾一倍。 紫金矿业于5月首次披露剥离紫金黄金国际分拆上市的意向,称此举将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资本管理效率并强化离岸融资与并购能力。分拆方案已于6月26日获得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获本地300倍超购 泰德医药首挂半日升3.76%

多肽CRDMO企业泰德医药(浙江)股份有限公司(3880.HK)周一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盘初一度涨近4%,至中午收市报31.75港元,升3.76%。 据招股结果,香港公开发售接获300.15倍超购,按回补机制,公开发售股份已增至840万股,占发售总数50%。国际发售录得2.43倍认购。最终发售价30.6元为上限定价,集资净额4.29亿港元(5,500万美元)。 泰德医药是次全球发售1,680万股,基石投资者包括石药集团及腾讯前高管吴宵光创立的微光创投,两者分别认购500万美元股份。公司去年收入4.42亿元,年增31%;净利润年增20.9%至5,917.3万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