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用户增长迅猛,但由于成本上升,营收扩张速度远低预期,利润大幅下滑。

重点:

1) 新氧作为中国医美领域领先的信息和服务电商平台,正逐渐受到关注。

2) 由于行业的分散状态,实质性的整合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公司将面临商业变现的困难。

阳歌

专营医学美容的新氧科技有限公司(So-Young International Inc.,纳斯达克:SY)刚刚公布了最新的季度业绩,讲真,它们看起来不太美。

这是过去一年医学美容领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像这种非必要的手术,是人们最先推迟做的事情之一。更何况在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许多进行此类手术的诊所都处于关闭状态。

然而,尽管新氧是去年为数不多仍然持续盈利的同类公司之一,投资者仍然不太能接受它的最新业绩。报告出炉后,它的股价下挫近17%,使得公司险些失去“独角兽”的地位,市值仅略高于10亿美元的门槛。

除了最重要的两项指标——位列损益表第一项的营收和最后一项的利润——新氧几乎在所有其他类目都取得了诱人的增长。

更主要的一个问题似乎是,虽然有很多中国人对医美感兴趣,但对向新氧这样的第三方平台支付中介服务费,由它在患者和诊所之间充当中介,就不太情愿了。坦率地说,这并不太令人意外,众所周知,在中国,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会尽量砍掉这样的中间人,对个人来说可以省钱,对企业来说可以提高利润。

但是至少对新氧来说,一个潜在的利好因素是,中国的医美行业目前相当混乱和分散。这就意味着,确实需要像新氧这样把关人的角色,可以将真正的服务和骗子甄别开来。这个行业也非常需要整合,这意味着如果出现一些重要的国内企业,可以与之合作,甚至是收购,那么新氧将获得丰厚的利润。

其中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纽约上市的医美国际控股集团(Aesthetic Medical International,纳斯达克:AIH)上个月发布的一份行业白皮书指出,目前中国医美行业每年的市场规模约为30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的年增长率将超过20%。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个市场参与者众多,其中许多是小规模的,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和不合规的操作,”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公司写道。医美国际借发布这份报告指出,它已经做好了成为一个整合者的准备,也许有一天会成为国内这个行业的一个主要参与者。

也许这一天不太遥远了。但至少现在新氧的投资者还需要耐心等待。该公司于2019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格为13.8美元。自那以后,它的股价就像坐上了过山车,首发后上涨了近50%,但后来又遭遇了几次低谷,最低时达到低于发行价35%之多。在周一的大跌之后,其股价现在比上市价格低了约27%。

雷声大,雨点小

投资者原本可能是希望新氧第四季度财报能呈现出一些强劲的增长,因为中国控制住了新冠疫情,人们的生活基本恢复正常。根据这份报告,他们在移动月均用户(MAU)方面实现了这样的增长,该数字同比飙升142.3%至890万。平台上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也实现了40.5%的快速增长,达到4746家。

但该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却让人有点失望。营收小幅增长18.6%,至4.246亿元(6500万美元),而利润却大幅下滑近一半,至3770万元。利润侵蚀的罪魁祸首是运营费用,该季度运营费用增长了近50%——远高于公司营收的增长。

也许最令人失望的是该公司披露,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第四季度通过其平台进行的交易额实际上同比下降了10%,至9.69亿元。这与2019年第四季度此类交易增长67%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了安慰投资者,该公司预测当季收入将增长75%至80%,达到3.2亿元至3.3亿元之间。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三个月中,中国大部分地区有两个月处于封锁状态,这意味着当时大部分商业都关门了,没有人出去做整容手术。

从估值来看,由于去年利润暴跌,新氧股票目前的市盈率(PE)高达近200倍。如果按照新冠疫情流行之前2019年较为合理的利润计算,这一数字就变成了更具吸引力的15倍。相比之下,新氧的国际同行Inmode(纽交所:INMD)去年在疫情情况下仍能实现强劲的利润增长,现在的市盈率为41倍。正如我们之前指出的,由于全球形势异常,这类公司中的大多数去年都亏损了。

说了这么多,结论就是,新氧医美是一家在等待时机开花结果的公司。由于疫情、中国整容行业的碎片化状态、消费者不愿意为优质信息付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个行业现在还处于冬天。随着中国医美行业的成熟,它的春天最终应该会到来。更大的问题是,新氧能否坚持到那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Keep Inc.预告中期亏损大幅收窄

健身科技公司Keep Inc.(3650.HK)周一公布,预计截至6月底止中期录得净亏损约3,600万元(美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63亿元大幅收窄约78%。同期经调整净利润转为正数,达1,000万元,较去年同期经调整亏损1.6亿元明显改善。 公司指出,业绩好转主因包括业务结构调整、收入质量提升及AI技术赋能,令毛利率改善,经营效率与人效稳步提升,经营费用亦得以压缩。不过,受产品精简策略影响,短期内收入出现同比下滑。 公司称,将持续聚焦于APP端AI智能化及自有品牌健身产品发展,优化运动场景与工具,以提升用户体验与留存率,并加强新品开发与拓展销售渠道。 Keep Inc.周一高开4.6%,随后转跌,至中午休市报5.45港元,跌3.3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资产减值后 华宝国际上半年盈利翻倍

电子烟产品制造商华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336.HK)周五表示,年前进行多项资产减值后,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盈利约倍翻。 公司预计2025年前六个月的利润介乎1.51亿元至1.77元间,同比增幅分别为91.3%至124.3%,较2024年上半年报告的7,900万元显著提升。 公司表示:“该增幅主要于2024年同期确认了商誉减值约0.293亿元、其他资产减值约人民币0.202亿元,以及联营公司的投资减值拨备约0.480亿元所致,而本报告期间则没有类似减值拨备。” 在调整后,即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和减值相关损失后,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2.236亿元至2.496亿元,同比增长1.1%至12.9%。 华宝国际股票周一开盘上涨,每股3.42港元,涨5.2%。该股年内已上涨5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核数师对恒达持续经营产生重大疑问

房地产开发商恒达集团(3616.HK)周一公布去年全年业绩,截至12月底止,收入27.6亿元,按年下跌22%,并录得亏损2.7亿元,2023年同期则有盈利4,094万元。 期内集团的现金及受限制银行存款约4.1亿元,短期银行借款为3.7亿元,长期银行借款为3.88亿元。公司的杠杆比率为66.8%,较2023年底止的51.1%增加约15.7个百分点。 公司的核数师指出,恒达向第三方及一名关联方提供的财务担保,可能产生现金流出达68.4亿元,鉴于集团现金流较低,而产生足够现金流能力又不明朗,可能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问。 恒达自去年4月2日开始在联交所暂停买卖,停牌前报0.26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六福集团首季零售止跌回升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三个月的第一季度整体零售值及零售收入扭转跌势至双位数增长,分别按年升13%及14%。整体同店销售亦止跌回升5% 港澳及海外市场零售值按年升9%,零售收入升8%,同店销售升3%,全部都止跌回升。其中,香港同店销售升1%,澳门跌1%,海外市场升20%。至于内地市场零售值、零售收入、同店销售,分别升14%、31%、19%。 公司称,虽然季内国际平均金价升约四成,按重量计价的黄金产品同店销售仍大幅改善至持平。定价首饰产品的同店销售本季进一步提升19%。截至6月底,集团全球有3162间店铺,上季净减少125间,主要是内地品牌店减少。公司对内地中长线业务前景审慎乐观,计划今年度在海外净增加约20间店铺。 六福集团周五股价高开0.7%,至中午休市报22港元,升3.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