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6.HK 6185.HK

这两家曾经因新冠疫苗受惠的医药公司,在疫情落幕后的首个季度,业绩表现各走极端

重点:

  • 受益于产品多元化,复星医药一季度收入小幅上升,但净利润大增116%
  • 康希诺同期营收大挫八成,更转盈为亏,主要因为营销及研发开支沉重

 

莫莉

随着新冠疫情走向尾声,曾经因疫苗销售而赚得盆满钵满的医药企业风光不再,对于全面布局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的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196.HK; 600196.SH)来说,疫情红利的衰退,并不足以引起收入大幅变动;反观依靠新冠疫情晋身“疫苗巨头”的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6185.HK; 688185.SH),却不得不面对业绩被打回原形的尴尬局面。

复星医药和康希诺都曾受益于新冠疫苗。2020年,复星医药向德国生物医药企业BioNTech(BNTX.US)引进了复必泰疫苗在大中华地区的商业化权益,虽然该疫苗最终未能引入中国内地市场,但是在港澳地区的销售额,已足以为复星医药带来大额收入,仅仅2021年,复必泰的销售规模就已超过10亿元。

康希诺则在过去两年分别推出肌肉注射式和吸入式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扭转连续5年亏损的颓势,其中2021年实现净利润19.1亿元。

如今,中国新冠疫情在今年初终于消退,国内疫苗需求明显降低,海外市场也在大幅萎缩。虽然近期中国不少地方出现二次感染病例,方正证券的研报认为,为了做好应对新冠二次感染的准备,相关疫苗和药物储备的需求或将短期回升。但是,此时的疫苗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国内不仅已有15款疫苗获批,亦有多款可以预防Omicron 变异株的多价新冠疫苗获准销售,相信康希诺等疫苗企业难以复制2021年的辉煌业绩。

复星医药产品线丰富

最新公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家大业大”的复星医药所受影响并不明显,期内收入同比增长4.7%至108.7亿元,净利润更飙升116%至9.8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经调整净利润则上升14.8%至9.19亿元。

然而,康希诺的业绩则大幅下滑,一季度营收约1亿元,对比去年的4.99亿元急降79.9%,期内更转盈为亏,录得1.4亿元净亏损,而去年同期盈利1.2亿元。

先看看复星医药的业绩,财报将一季度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归功于创新药收入上升,其中2021年获批上市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汉曲优一季度销售5.39亿元,同比增加66.7%;于2022年3月在中国境内开始销售的抗癌PD-1药物汉斯状,今年一季度收入2.5亿元,期内还新增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为全球首款获批该适应症的PD-1药物。

除此之外,复星医药在其他疫苗、肿瘤和医美等多个领域的研发管线也在逐步迈向商业化。其控股子公司研发的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今年2月在国内III期临床完成入组,ADC药物FS-1502国内启动乳腺癌的III期临床,一款用于中重度皱眉纹的肉毒杆菌毒素在中国的上市注册申请获得受理。

康希诺转型另辟蹊径

至于季绩不容乐观的康希诺,对于营收和利润的大幅变动,管理层在财报中解释,主因是新冠疫苗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以及产品价格调整。除了两款新冠疫苗之外,康希诺的现有管线包括2021年11月与2022年6月推向市场的两款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以及腺病毒载体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然而,这些疫苗推广时间不长,难以弥补新冠疫苗收入锐减后带来的空缺。

可是,在收入骤降的同时,康希诺仍保持着高额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导致其营业总成本高达3.38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仅减少5%至1.5亿元,甚至比1亿元的营收还要高,而销售费用甚至大涨60%至5,498万元。

或许康希诺管理层已经意识到公司不合理的支出规模,最近网上便流传一份通知,声称上药康希诺新冠疫苗生产基地“因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决定从4月4日开始暂停产线生产,期限约180天。”上药康希诺由康希诺持股约49.8%,原本用于生产康希诺研发的两款新冠疫苗。

在新产品青黄不接、疫苗销售难有起色,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尚余39.7亿元的情况下,康希诺选择另辟蹊径寻找发展机会。4月21日,康希诺公告称,将与其他合伙人共同出资发起设立私募基金,重点投资疫苗等生物医药领域的上游产业链、以及创新技术平台等项目。本次投资设立的基金目标筹集规模上限5亿元,公司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4亿元,出资比例约28%。

药企参投私募基金并非新鲜事,例如复星医药就曾多次参与设立或认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于拥有丰厚资金的企业而言,投资初创公司不仅可以获得新的收入增长点,也有机会实现低成本的业务转型,康希诺参投的私募聚焦疫苗产业链,就正是公司深耕的领域。

从估值来看,复星医药的市销率仅1.2倍,反而康希诺的市销率却高达9.3倍,医药龙头企业恒瑞医药(600276.SH)的市销率更高达14倍,复星医药估值明显偏低,可能与其创新药大多来自控股子公司或授权引进有关。如今,新冠行情已经落幕,曾经曾享受过市场红利的医药企业需要拿出更多成果,才能让投资者恢复信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Hesai and Seyond make LiDAR technology

新闻概要:图达通香港SPAC上市前遭同行起诉

诉状指称图达通远程激光雷达灵雀E1X系列在产品设计及系统架构方面与禾赛AT系列传感器高度相似   余特莉 激光雷达企业图达通周二遭竞争对手禾赛科技(HSAI.US;2525.HK)起诉,指控其采用激光雷达(LiDAR)技术的核心产品涉嫌专利侵权。国内媒体援引匿名人士消息报道,该诉讼已被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立案。 据知情人士透露,禾赛指控图达通今年在CES(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亮相的远程紧凑型传感器灵雀E1X与其AT系列激光雷达存在惊人相似性。《未来汽车商评》报道称,图达通主力产品猎鹰系列原本采用1550纳米波长架构,但近期转向905纳米波长架构——此举与禾赛采用的技术路线趋同。该媒体指出,此前图达通未生产过905纳米激光雷达产品。 禾赛科技2021年推出的AT系列作为成熟产品线,已于2022年实现量产并完成百万台交付量。公司相关专利申请最早可追溯至2017年。其ATX系列属当前市场最畅销的激光雷达产品之一,获多家头部汽车品牌的定点合作。 图达通当前正处于上市进程中,公司去年12月宣布计划通过借壳香港SPAC公司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实现在港上市。上市计划本月早些时候获中国证监会批准,不过因此次诉讼蒙上一层阴影。 图达通创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硅谷,并在上海和苏州设有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TechStar公告文件显示,图达通2025年第一季度85.6%的营收来源于单一OEM客户。 根据TechStar今年8月向港交所提交的最新文件,灵雀E1X被列为图达通新一代远程激光雷达产品线之一,最大探测距离达250米。公司将灵雀系列定位为“聚焦城市中低速应用场景的中距紧凑型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最新灵雀E系列产品计划于今年量产。 图达通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530万美元,同比下滑3.4%,其中92%源于猎鹰系列产品。毛利率转正后,当季亏损收窄至1,480万美元(上年同期亏损4,040万美元)。8月公告披露,私人投资公开股票(PIPE)投资者已承诺在图达通与TechStar完成借壳上市合并交易的同时,以购入TechStar股份的形式,提供5.51亿港元(约7,100万美元)额外融资。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山东黄金首三季净利大增91%

黄金生产商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九个月,实现收入837.8亿元(118亿美元),按年增长25%,净利润按年大增91.5%至39.56亿元。 单计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70.17亿元,按年升27.3%;净利润为11.48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68.3%。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黄金价格上升及销量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统筹优化生产布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及营运效率,推动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提升。 截至9月底,公司总资产1,719.6亿元,按年增长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151.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9.1%。 山东黄金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33港元,升1.29%。该股过去六个月累升约4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ogness makes products for dogs

科技带动营增亏损收窄 多尼斯投资者不买账

尽管核心的宠物牵引业务陷入困境,这家宠物行业先驱正通过智能项圈、智能喂食器等产品提振业绩 重点: 多尼斯财报显示,截至6月的财年营收增长39.5%至2,070万美元,亏损收窄15.8%至510万美元 尽管最新财年智能产品增长强劲,这家宠物用品销售商的股价自年初以来已累计下挫75%   谭英 几十年前,16岁的陈四龙在东莞一家鞋带厂开启职业生涯。这座毗邻广州的工业城市有“世界工厂”之称。几经跨界尝试后,22岁的陈四龙2003年创办企业,专为鞋厂提供鞋带印染服务。由此,逐步拓展至登山扣生产领域,继而延伸至宠物牵引绳业务,最终于2008年创立现在的多尼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DOGZ.US)。 中国宠物经济方兴未艾之际,陈四龙精准把握市场机遇。这股浪潮初兴于千禧一代,如今持续受益于Z世代的强劲需求,该群体倾向养宠而非生孩子,并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全国宠物数量维持相对稳定,2024年约达1.24亿只。当前,新一轮增长正源于各类智能宠物产品及服务,它们赋予牵引绳、喂食器等传统品类科技元素。 2017年登陆纳斯达克后,多尼斯2022年借疫情催生的全球“宠物收养热”攀至巅峰。此后,公司深陷亏损泥潭、营收持续萎缩,伴随股价无休止下跌而一蹶不振。本月稍早公布的截至6月财年年报显示,宠物科技浪潮正为多尼斯注入新生活力。 关键指标表明,多尼斯正走向复苏,但核心宠物牵引绳业务仍显疲软。公司全年营收增长39.5%至2,070万美元,而以牵引绳为主的“传统宠物产品”的收入,同比下滑4.1%至860万美元,营收占比从上年60%降至41%。 同期,公司智能宠物产品阵营销售额飙升43.7%至630万美元,占总营收比重达30%。该类产品覆盖诸多领域,既有让外出的主人远程监护宠物的摄像头,也包括智能宠物喂食器。 在智能产品表现亮眼的同时,多尼斯应用于狗猫牵引绳、安全带的卡扣或锁扣(该公司称为“攀爬钩”的低技术产品)的销售额猛增逾三倍,至576万美元,占销售额比重达28%。 尽管营收整体增长,公司仍持续亏损。不过最新年度净亏损510万美元,较上年610万美元有所收窄,显示其在扭亏为盈道路上稳步推进。 多尼斯在销售重返高增长轨道后仍持续亏损,部分源于激烈竞争,尤其在宠物科技等新兴领域,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竞相压价。2022年至2025年,即便公司的传统产品销量微增0.3%,智能产品销量更大增61.7%,但两者售价均呈下滑态势;只有卡扣与锁扣逆势上涨,可均价仅提升0.3%。 财报发布后,多尼斯股价微涨,但此后回吐全部涨幅并进一步下挫,现较公告前水平下跌近20%。该股年内跌幅约75%,逆势于同期多数中概股强劲涨势,足见公司尚未令投资者信服其能脱离亏损泥潭,重获盈利能力。 现金流充裕 当然,多尼斯也有优势值得市场重新审视。受340万美元在建工程拖累上年数据后,今年现金储备近翻倍至1,280万美元。公司通过定向增资募资也显顺畅,包括今年募资590万美元及2024年募资490万美元。 陈四龙在最新财报中称美国关税尚未波及多尼斯,公司全年国际销售总额稳健增长35.4%至1,360万美元,但仍落后于国内销售额48.1%的增幅(达710万美元)。其中对美销售额从2024年280万美元,跃升至2025年450万美元,近乎翻倍。 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追踪科技初创企业的数据平台Tracxn显示,中国137家宠物科技企业中,前五强仅三家成功上市。多尼斯与波奇宠物(BQ.US)、天元宠物(301335.SZ)位列其中。另两家企业易宠、总部位于上海的Petkit小佩也有融资动向。 专注宠物食品、护理及社区电商的波奇宠物,自2020年上市后股价跳水,目前市值仅2,360万美元。公司困境与多尼斯在后疫情宠物潮衰退期的问题如出一辙,营收骤降且连续三年亏损。 天元宠物横跨宠物用品与食品领域,市值高达38.4亿元(5.4亿美元),公司2024年以27亿元营收远超另外两家上市公司。有别于同行,天元宠物近年持续盈利(尽管利润有所下滑)的独特性尤为突出。 占多尼斯总营收约三分之一的中国市场仍为其最大市场,由热衷科技的年轻群体、稳定增长的养宠率及生育率下滑共同驱动。与多尼斯类似,Petkit小佩生产智能联网喂食器、饮水机及猫用自动净味猫砂盆。两家企业均开发了可远程操控喂食器与猫砂盆,并追踪宠物位置的应用程序。 美国宠物经济的市场规模约1,510亿美元,美国家庭宠物拥有率达71%(即约9,400万户)。派读大数据发布的《2025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约3,002亿元。该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动力源自老龄宠物养护、人工智能咨询服务及强化人宠关系的体验型产品等新兴趋势。据Petkit小佩联合创始人兼CEO郭维学透露,公司自研AI健康助手,且近半数员工为研发人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alamove relaunches IPO

新闻概要:拉拉科技实现两位数增长 海外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这家物流服务供应商表示,将重启香港IPO,计划在进一步拓展中国同城货运市场的同时,加速进军全球物流市场   余特莉 物流巨头拉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Lalatech)27日提交的最新上市申请文件,显示上半年营收及关键运营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海外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带动整体收入结构进一步多元化,延续稳健上升势头。 拉拉科技运营两大物流品牌: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采用Lalamove,中国內地市场使用货拉拉。公司采用平台模式,通过整合海量承运商资源在线连接商户与司机,满足即时或预约货运需求。其一体化“闭环”平台可管理从下单支付到匹配、追踪及结算的全流程交易。该模式使其成为全球闭环“商品交易总额”(GTV)最大的物流供应商,去年以53.3%的份额主导该细分市场。 公司最新招股书显示其上半年GTV同比增长17.7%,从2024年同期的约50.7亿美元增至约59.7亿美元。当期内全球履约订单量达4.55亿,较去年同期的3.39亿单同比提升34.3%。 拉拉科技上半年营收同样保持强劲增长,同比攀升31.8%至9.346亿美元,经调整利润达2.716亿美元。其海外营收同比增长34.3%至8,89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6,620万美元),占营收总额比例由9.3%提升至9.5%。截至6月末,平均月活商户数达1,970万,平均月活司机数为200万。 Lalamove于2013年在中国香港创立,次年即同步进军东南亚及中国内地市场。此后持续拓展其他海外市场,包括拉美、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截至6月末,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4个主要市场逾400座城市,凭借行业经验成功在多地复制其商业模式。公司表示,东南亚及拉丁美洲仍是未来投资布局及提升市占率的核心区域,同时计划今年进军中东等其他市场。 以GTV计,2024年海外同城道路货运市场规模约为中国市场的三倍。据招股文件披露,东南亚和拉美市场2024年合计实现1,243亿美元GTV,预计将以年均4.1%的增速增长,到2029年达1517亿美元。 拉拉科技表示,作为公路货运行业数字化领域的先行者,凭借其技术基础设施优势,公司在深耕核心同城业务的同时,亦可拓展城际货运市场。截至今年6月,超过70%的首次使用城际货运服务的商户是使用其同城货运服务的现有客户。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