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latech relaunches Hong Kong IPO

今年上半年,这家货运物流公司的收入增长 18%,由于效率提高,调整后利润增长41%。

余特莉

物流巨头拉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周三重新启动上市计划,尽管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面临经济逆风,但集团仍能通过持续强劲的增长和可观的利润来吸引投资者。

受北京刚宣布的重大经济提振措施推动,上周香港股市上涨,为去年首次申请上市的拉拉科技创造了时机。美的集团9月中旬在香港上市,首日表现良好,也带动起市场上的乐观情绪。

拉拉科技旗下有两个物流品牌,在香港及海外以Lalamove营运,在中国内地则以货拉拉品牌营运,其著名的橙色送货车车队总让企业和个人客户眼前一亮。公司的数据驱动平台,将商家与庞大的货车司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对订单的快速回应和具成本效益的定价。

拉拉科技新上市文件中的第三方数据显示,按其数字平台匹配和支付的全球闭环货运交易总值 (GTV) 计算,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占全球53.9%的市场份额。仅在2024年上半年,拉拉科技就促成超过3.38亿份订单,全球总货运GTV为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17%。公司期内为超过1,500万平均月活商家提供服务,并为约140万名平均月活司机带来了赚取收入的机会。

拉拉科技的最新上市申请,除以持续增长和不断提升的利润来吸引投资外,亦正好迎来近期股市回升的炽热气氛。公司去年收入上升28.8%至1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延续上升态势,同比已升18%至7.09亿美元。 

在最新的中期报告,公司的毛利率为59.4%。因开支控制得宜,其经营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43.5%降至37%。公司去年首次实现年度调整后利润,(不包括员工的股票薪酬开支),今年上半年经调整后利润按年亦急升 41%至2.13亿美元。

拉拉科技于2013年在香港成立,迅速扩展到东南亚、南美和中国内地。它是中国货运交易平台中走向全球的先驱者。目前公司服务于包括泰国、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主要东南亚市场,以及墨西哥和巴西等拉美市场,并已开展日本市场的服务。

2024年上半年,拉拉科技海外货运GTV增长至3.68亿美元,海外货运订单量达7,900万宗,同比分别增长26%和28%,成为公司增长的动力。上半年,其海外收入增长24%至6,62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9.3%。

高盛、摩根大通和美银是此次 IPO 的保荐人。公司的竞争对手快狗打车Gogox (2246.HK) 于2022年在港上市,但一直未获投资者的青睐,目前股价已较上市价下跌近 98%。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复星医药增持复宏汉霖至63.43%

复星医药(2196.HK)周一公布,于4月11日至17日期间,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收购子公司复宏汉霖(2696.HK)合计2,103.43万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购价24.6港元,约占股份总数3.87%,涉资共计5.17亿港元。 复星医药表示,今次增持是基于对复宏汉霖发展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并拟以自筹资金支付本次增持对价。今次增持完成后,集团持有复宏汉霖的股权比例将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复星医药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复宏汉霖,但今年1月遭少数股东反对而失败。过去六个月,复宏汉霖股价上升65.5%,来到36.5港元左右。 复宏汉霖股价周二早盘上涨,至中午收市报37.95港元,升11.7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Newtrend makes sweetners like syrup

贸易战看不到尽头 新琪安上市阴霾密布

公司超过三分之一的收入与美国密切相关,随着关税和产能过剩问题导致前景承压,其港股上市计划面临不确定性 重点: 尽管国内外面临双重压力,新琪安赴港上市申请已获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批准 公司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去年占其收入的35.2%,随着新关税的影响显现,可能挤压其盈利能力    夏飞 中国人造甜味剂生产商正掀起一股甜蜜风暴,其中一员正密锣紧鼓地准备在香港上市。但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让这个上市计划增添了一丝苦涩。 新琪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甘氨酸和三氯蔗糖等甜味剂生产商之一。上周,公司在香港的上市计划获得了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备案,即将加入其他六家已公开上市的中国甜味剂生产商行列。 产能过剩是中国很多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于许多中国同行,新琪安似乎受此影响不大。这是因为通过专注全球客户,主要是美国和欧洲客户,得以避免这个问题,通过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工厂,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 去年,新琪安近80%的收入来自海外客户,其中北美地区占总收入的 41%。根据贸易数据库沃尔扎(Volza)的数据,新琪安的主要客户包括美国食品和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卡夫亨氏等公司。 虽然到目前为止,海外战略让公司获得良好的发展,但随着中美陷入一场看不到尽头的贸易战,这一战略可能很快就会成为一个拖累。这可能会引发人们对新琪安前景产生疑问,如果完成港股上市,其估值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美国梦渐远? 尽管新琪安的总部位于内陆的江西井冈山(那里是毛泽东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地方,如今也是备受爱国人士推崇的热门旅游景点),但该公司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全球视野。 2003年成立的新琪安,抓住新一代消费群体对健康注重的商机,大力生产三氯蔗糖,这是一种第五代人造甜味剂。新琪安在2月份提交的上市文件中披露,预计未来五年内,三氯蔗糖将成为增长最快的一类甜味剂。 2023年,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多家全球机构宣布,1965年问世的第三代人造甜味剂、最受行业欢迎之一的阿斯巴甜可能致癌,这一消息给新琪安和其他三氯蔗糖生产商带来了机遇。 与金禾实业(002597.SZ)以及其他一些竞争对手不同,新琪安是中国唯一一家将生产放在海外的人造甜味剂生产商,2019年它建立了首个海外工厂。这一举措颇具前瞻性,旨在避免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第一届任期内卷入中美贸易战。 公司在上市文件中表示:“为分散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风险,我们在印尼工厂生产食品级甘氨酸,并从印尼向美国客户出口我们的食品级甘氨酸。”然而,从印度尼西亚出口的甘氨酸最终仍需缴纳美国征收的4.2%的反倾销税,而从中国运往美国的三氯蔗糖缴纳的关税税率相近,为3.7%。 如今,中美贸易战迅速升级,很可能会给把美国作为最重要海外市场的新琪安造成更大的打击。 本月,特朗普政府将所有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到了145%,促使中国采取了报复性措施。但对新琪安来说更关键的是,特朗普还威胁要对印度尼西亚的进口商品征收32%的关税,对泰国的进口商品征收36%的关税。后来,特朗普对这些威胁要加征的关税暂停实施90 天,以此向这两个国家施压,迫使它们在此期间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 去年,新琪安向美国销售三氯蔗糖和可食用甘氨酸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5.2%,较2022年的仅9%大幅上升。该公司披露,去年约41%的收入来自北美地区,2022年仅为9.3%,而同期来自欧洲的收入占比从32.1%降至20.9%。 2022年,新琪安的收入达到7.62亿元(约合1.043 亿美元)。随后,由于甘氨酸和三氯蔗糖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2023年的销售额暴跌逾40%,降至4.47亿元。去年,其收入有所回升,达到5.69亿元,不过仍远低于2022年的水平。 国内挑战重重 目前尚不清楚新琪安的美国客户是否会承担部分或全部新增关税,新增关税可能会使产品价格翻倍还不止。如果客户不承担,海外市场利润率更高的新琪安,可能会被迫承担部分新增成本,并且还得更加依赖国内需求。但国内市场也绝非一片坦途,由于产能过剩,国内市场价格战激烈。 这意味着,向国内市场的转移可能是一场硬仗,导致该公司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承压。上市文件显示,随着国内三氯蔗糖价格从2022年的每吨386,261元降至去年的每吨148,904元,新琪安的毛利率已从2022年的25.6%跌至2023年和2024年的17.9%。 随着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公司利润从2022年的1.22亿元降至2023年的4,500万元,去年进一步降至4,300万元。 在谋求港股上市前,新琪安早前曾试图在上海和深圳的国内A股市场上市,但未获成功。去年8月,由于频繁的股权变更,以及对计划项目可能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担忧,公司在面临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审查后放弃了这一计划。 新琪安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也值得关注,不过这对中国的家族企业来说并不罕见。67岁的创始人王小强与妻子丁丹通过多家实体共持有公司54.8%的股份。两人34岁的儿子王皓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担任执行董事并领导销售团队。…

简讯:从玉智农发盈警料去年盈转亏

从事农业种植及销售的从玉智农集团有限公司(0875.HK)周一发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净利润转为净亏损,预计蚀1.3亿元,而2023年则有盈利5,140万元。 公司表示,期内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减少,同时又确认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相反2023年则有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的回拨。 从玉智农周二开市没起跌,报0.58港元,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从高位下跌超过7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oconut water giant if abandoning Singapore for Hong Kong, while coming up against the IPO deadline in a VAM agreement

椰水一哥if弃星选港 对赌协议要冲死线

椰子水品牌if创立12年,已成内地及香港销量一哥,近期要向资本市场进军 重点: 公司去年盈利按年增长近一倍 对赌协议下,要赶在2026年底前上市   刘智恒 中国饮料市场庞大,卖水的龙头有农夫山泉(9633.HK)及华润饮料(2460.HK)的怡宝,凉茶有加多宝及王老吉、功能饮品以东鹏及红牛为领头羊,至于近几年流行的椰子水,泰国的if已手执牛耳之位。 2013年泰国人Pongsakorn Pongsak创立if品牌,主力生产即饮天然椰子水,并将其引入中国市场。经过12年发展,if母企IFBH Pte.Ltd.计划进军香港资本市场,近日已递交上市申请。 根据申请文件,公司2024年的收入为1.58亿美元,较2023年大升80%。去年盈利3,332万美元,按年劲升98%。公司的收入中,椰子水占比达95.6%;集团去年毛利率,由2023年的35.5上升1.7个百分点至37.2%。 IFBH以轻资产模式运营,委托代工厂负责制造,代工厂要向IFBH认可的椰农及采集商采购椰子水。IFBH通过与各地分销商合作,藉后者的渠道将产品流向市场。至于仓配流程等,则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合作。 赢在一个塑料瓶 If能在市场打出一条光明大道,当然有许多成功要素,但主要一步棋,竟是以塑料瓶装载椰子水。骤眼看你会以为没什么大不了,但当你想明白椰子水的特质,就会发觉这确是一大妙招。 椰子水的卖点是天然健康,清甜解渴,其汁液就像水,以塑料瓶装载,可让消费者直接看到清澈的椰子水,心里就认为从椰子中取出没两样,感觉是天然产品,无添加,更健康。 正如农夫山泉为凸显其水的天然,经常挂在嘴边说自己的工作不就是天然水搬运工;以百分百椰子水为卖点的if,标榜的其实就是把椰子里的水汁装起来卖给你,其营销方法跟农夫山泉强调的卖点如出一辙。 消费者对if的天然卖点极受落,到2020年if已成内地椰子水的一哥,销量更连续五年位居榜首,市场占有率达34%,大幅抛离第二位的竞争对手。在香港市场更是一骑绝尘,自2019年开始,已连续九年销量第一,市占率达到60%。 2026:对赌死线 公司原计划在新加坡上市,最终却急转弯,选择香港作为资本赛道。公司解释,在港上市可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及企业形象,从而吸引客户、业务伙伴及战略投资者。而且公司的主要市场在内地及香港,港交所与内地的联系紧密,选择香港更为恰当。 去年3月15日,公司与Aquaviva订立股份认购协议,后者同意认购125,000股新股,占扩大股份约11.1%,涉资1,750万美元。同时,Aquaviva亦获IFBH大股东Pongsakorn Pongsak授出一项认沽期权,若IFBH未能于2026年12月31日上市,投资者有权按每年12%的回报率计算,向Pongsakorn Pongsak行使认沽权利。 目前Aquaviva 已解散清盘,并将股份分配予三名股东,分别是淡马鍚旗下的Fullerton、Oasis Partners及10BIF Ltd。 强劲品牌护城河 虽然明年底是上市最后期限,但相信要在死线前完成上市,对IFBH问题不大。首先,其所处的椰子水为饮料中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灼识咨询,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预计从2024年的10.93亿美元,以19.4%的复合年增长率升至2029年的26.5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上,椰子水亦从2024年的5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8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1%。 另外,市场方兴未艾,竞争者虽不断涌现,然而if已成功建立饮品的形象,打造了自家的品牌,市场认受性十分强,后来者要分一小杯羹不难,要抢夺if的江山及冲破其护城河,殊实不易。 一个产品有多成功,只要看看市场的模仿者有多少,心里就有一个大概。电商平台上,曾先后出现了TF、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