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1.HK
Airdoc Tech enjoys healing properties of medical AI rally

作为曾经的“医疗AI影像第一股”,鹰瞳科技借助DeepSeek的热度重新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

重点:

  • 鹰瞳科技的万语医疗大模型完成升级并接入DeepSeek R1模型,股价创下8个月以来的新高
  • 公司连续五年净亏损,呈现“增收不增利”的恶性循环

  

莫莉

今年春节,国产DeepSeek大模型的横空出世让沉寂已久的医疗AI赛道再度升温。无论是AI医疗大模型还是医疗信息化软件,亦或是医药研发企业,都争先恐后地宣布接入DeepSeek,希望借助基座模型的低成本技术突破,推动AI产品在医疗领域的进一步落地。

作为曾经的“医疗AI影像第一股”,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也借助DeepSeek的热度重新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2月7日,鹰瞳科技宣布自主研发的万语医疗大模型完成升级并接入DeepSeek R1模型,消息公布后的10个交易日内,股价累计上涨21%,创下过去8个月以来的新高。

鹰瞳科技成立于2015年,主要提供眼科影像识别方案,其拳头产品Airdoc-AIFUNDUS 1.0是国内首个获批三类医疗器械证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辅助诊断软件。通过眼底图像判断全身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方式已受到业界认可,是医疗AI影像竞争最激烈的方向之一。

2024年7月,鹰瞳科技公司宣布研发万语医疗大模型,试图从单一影像诊断向全科医疗问答、健康管理领域延伸。根据鹰瞳科技介绍,鹰瞳万语用于帮助医疗专业人员快速获取医学信息、临床指南和研究结果,提升决策效率;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状况分析和治疗方案建议,助力健康管理。2月7日的升级,能让万语医疗大模型在数据处理速度、疾病识别准确率上有所提升,并且能提供更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体验。

不过,万语医疗大模型的实际应用情况难以评判,官网仅以图片形式展示产品,也未公布与哪些医疗服务机构合作应用。根据中信证券的研报,中国企业发布的AI医疗垂类大模型数量已超50个,该赛道的竞争相当激烈。单单是问诊应用场景,就有腾讯的混元大模型、百度的灵医大模型、阿里的通义仁心、京东的京医千询等互联网大企业发布的模型。

在医疗AI领域,有诸多细分的应用场景,包括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临床专病智能辅助决策、智能陪诊、智能随访等,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不同环节。垂直类的应用场景更容易落地应用,以微医控股为代表的AI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以及讯飞医疗科技(2506.HK)为代表的AI诊后管理系统已经实现商业化。相比之下,鹰瞳的万语医疗大模型既能帮助医生诊断,又能服务患者,应用场景并不细化,商业化路径反而模糊。

事实上,万语医疗大模型并不是鹰瞳科技首个涉足的新领域。2023年,公司在近视防控领域布局,推出了近视防控AI产品和视觉训练AI等治疗端产品。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近视防控 AI 产品服务用户数量达到 1.6 万,视觉训练AI产品已经覆盖全国800余家医院。但是,公司并未具体披露这项新业务带来的收入,仅仅表示该业务所在的眼健康业务分部在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增长22%至3,800万元。不过,由于近视治疗仪器自去年7月被重新归为第三类医疗器械,鹰瞳科技最近半年已无法再销售近视防控 AI 产品,还在申请销售所需的资质认证。

陷入亏损泥潭

鹰瞳科技在2021年11月登陆港股市场时,发行价为75.1港元/股,可如今股价长期在10港元左右徘徊,市值缩水超过八成。鹰瞳科技的财务表现始终是市场争议焦点,自2019年以来,公司长期净亏损,在2019年到2023年累计亏损6.23亿元,到了2024年上半年,虽然营收同比增加13.59%至9,371万元,但净亏损同比扩大117.75%至8,149万元,呈现“增收不增利”的恶性循环。

让我们来具体看鹰瞳科技的财务数据,作为一间技术驱动的公司,其成本结构明显失衡。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下滑13.33%至4,900万元,与其“技术驱动”的定位背道而驰,但销售与行政开支合计8,019万元,远超过研发投入;254名员工半年来的总薪酬成本高达1.03亿元,甚至超过了同期的营收。

鹰瞳科技若是希望在医疗大模型行业取得突破,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但截至2024年中,公司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降至5.48亿元,恐难以支持大规模研发活动。当前鹰瞳科技的市销率仅有7倍,同样深耕医疗AI的讯飞医疗科技市销率为36倍。虽然医疗AI的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难以商业化和变现的问题,鹰瞳科技能否在医疗大模型市场分得一杯羹,仍需时间验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JD Logistics does logistics

新闻概要:京东物流发力扩展,收入与利润齐增

2025年上半年,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实现强劲增长,持续效率优化也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余特莉 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报告称,得益于稳定的市场扩展势头,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增长14.1%至985亿元(137亿美元)。且其一体化供应链(ISC)解决方案业务的客户规模与单客户支出均实现稳健增长。 据周四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收入在六个月内达到501亿元,占总收入超过一半,同比增长19.9%。在为母公司京东集团(JD.US;9618.HK)提供服务之外,其外部ISC客户群扩大至73,713家客户,增长14.5%,持续业务多元化。来自外部ISC客户的单客户平均收入约为239,000元。 来自其他客户的收入(包括快递与货运服务)也同比增长8.7%,达484亿元。期间,京东物流进一步强化了荔枝、樱桃等生鲜产品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并在港、澳市场实现快速增长。第二季度,公司已启动招募及管理全职骑手参与京东外卖配送服务,旨在与最后一公里快运服务形成更高的协同效应与效率提升。 京东物流在上半年录得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7.1%,主要源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 CEO胡伟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市场需求逐渐释放,京东物流持续提升供应链服务能力,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京东物流在二季度营收达516亿元,占京东集团总收入约15%,同比增长16.6%。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为26亿元,同比增长5.4%。 公司正积极拓展全球市场。6月,其在沙特推出自营B2C快递服务JoyExpress,提供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最快可当日或次日达,并全程由内部配送团队完成履约,还包含暂存退货等增值功能。 京东物流还在上半年扩展自营仓库,覆盖美国、英国、沙特、韩国及越南等地,使其全球物流服务扩至数百个国家与地区。 作为全球拓展的一环,京东物流在波兰华沙启用了第三个仓库,并于香港开设运营中心,进一步提升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能力。 公司强调,科技仍是提升其服务效率的关键。其“货到人”自动化仓储解决方案——“智狼”已开始在仓库部署,以实现高量级订单履约及供应链大部无人化操作。 京东物流是竞争白热化的中国物流行业的头部企业,以成本效益与快速投递著称,脱胎于母公司京东集团,并于2021年在港独立上市。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云工场料上半年多赚最多三成

IDC解决方案服务商云工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12.HK)周五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介乎1,400万元至1,6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230万元增长约14%至30%。 公司表示,盈利增长主要受惠于上市开支减少,以及持续推进的营运成本控制措施。 云工场主要提供网络数据中心(IDC)解决方案服务、边缘运算服务以及资讯通信技术(ICT)相关服务等。8月12日,公司宣布与香农芯创(300475.SZ)成立合资公司,开拓智能算力服务市场。 公司股价周五低开,至中午休市报4.22港元,升0.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现代牙科发盈喜 料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现代牙科集团有限公司(3600.HK)周四发盈喜,料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将介乎17.75亿港元至18.5亿港元,同比上升4.3%至8.7%;纯利介乎2.79亿港元至2.95亿港元,同比上升30.1%至37.6%。 公司表示,增长主要因增加使用数码解决方案,令集团营运效率持续提升,以及受惠于欧元及澳元兑人民币与港元的升值。同时,因今年初完成收购泰国最大牙科实验室Hexa Ceram,因而带动收入与盈利增长。 现代牙科开盘升近10%报5.08港元,公司年初至今股价升逾两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网易二季度盈收双升

网易股份有限公司(NTES.US)周四宣布,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4%至279亿元,上年同期为255亿元。业绩增长得益于核心网络游戏业务及教育板块有道的营收增长,抵消在线音乐业务的业绩下滑。 公司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营收同比上升13.7%至228亿元,有道营收增长7.2%达14亿元。但在线音乐业务营收同比下降3.5%至20亿元。该季度公司利润从上年同期的68亿元增至86亿元,增幅达26%。 财报发布后,网易股价周四下跌3.9%。该股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4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