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yzed Health Group Inc. seeks Hong Kong listing

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并购潮方兴未艾,民营肿瘤医疗集团佰泽医疗申港上表,加入这一波并购战

重点:

  • 过去三年,佰泽医疗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2.4%
  • 公司毛利从2021年的4,139万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1.78亿元

李世达

在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医疗卫生类事业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民营医院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后,民营医疗集团掀起并购潮,彼此之间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

为了扩大医疗事业版图,多家民营医疗机构积极寻求上市。今年以来,肿瘤医疗服务提供商美中嘉和(2453.HK)于1月登陆港交所;3月,树兰医疗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至4月,台湾佳世达科技(2352.TW)旗下江苏南京明基医院也向港交所递表。

近日,以癌症筛查与肿瘤治疗业务为主的佰泽医疗集团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由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是中国民营医疗赴港上市的又一案例。

佰泽医疗于2018年收购北京京西肿瘤医院后开始拓展业务,先后收购及托管多家医院,主要提供癌症筛查、肿瘤诊断、肿瘤治疗、肿瘤康复等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截至2023年底,佰泽医疗集团在中国内地共拥有六家自有医院及两家托管医院。

毛利大幅提升

根据申请文件,佰泽医疗自有医院门诊人数从2021年的19.6万人次增长至2023年的70.1万人次。住院人数则从5,834人次增至4.4万人次。托管医院去年的门诊与住院人次则分别为49.3万人次及2.9万人次。

财务数据方面,2021至2023年,佰泽医疗的营收分别为4.6亿、8亿和10.7亿元。同期亏损分别为6,195.5万、7,551.5万和2,440.6万元,亏损持续收窄。

其中2023年佰泽医疗营收同比增长约33.7%,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7%,成本增幅显著低于营收。从销售费用看,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仅增加约145万元,而营收则增加约超过两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出现显著增长,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4,139万元、7,995万元及1.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7.5%。毛利率则从2021年的9%增至2023年的16.6%,大幅提升7.6个百分点。

商誉减值风险较大

业绩快速成长,来自公司对外收购增加。2021年至2022年,佰泽医疗陆续收购太原和平医院、武陟济民医院两家自有医院,以及增加托管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另外,去年佰泽医疗与最大客户黄山首康医院(托管医院之一)产生大额关联交易,后者为前者贡献收入1.8亿元。同时,过去三年佰泽医疗还为黄山首康医院提供了1.1亿元的无息借款,以及5.6亿元的融资担保。

多项并购交易也为佰泽医疗带来大额商誉。2021年至2023年,分别录得商誉5亿元、6.4亿元及6.4亿元。截至去年底,公司商誉占净资产比重达54.7%,意味着承担较大的商誉减值风险。

自成立以来,集团累计进行了四轮融资,融资总额近7.4亿元,投资方包括上海栩琨管理、正奇(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北医汇金等多家投资机构及医疗产业基金。截至B轮融资后,集团的投后估值达到26.2亿元。

相较于自建医院的周期长与大投入、管理团队组建耗时,并购是民营医疗机构进行扩张的重要方式。

近年医院并购规模激增,收购方也不限于医疗集团,如字节跳动在2022年全资收购妇幼医院美中宜和、平安保险(2318.HK;601318.SH)收购北大国际医院、泰康保险收购苏州口腔医院等。

经营及管理16家医疗机构的海吉亚医疗(6078.HK),去年便一连收购三家医院、5月豪掷16.6亿元收购三甲医院长安医院、11月又收购曲阜城东医院,扩张的脚步并未停歇。

佰泽不易突围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正处于扩张爬坡期的佰泽医疗也不敢停下脚步,直言本次融资后将通过收购新医院的方式进行扩张,并将强化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包括采购设备、聘请专业医疗人员)、扩展医院管理业务、升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系统等。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在中国所有民营肿瘤治疗集团中,佰泽医疗的肿瘤收入市占率约0.5%,排名第五,但是在早癌筛查中心数量、胃肠镜检查病例数上均排名第一,并在提供肿瘤服务的自有医院数量方面排名第三。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随着对肿瘤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和,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规模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7,687亿元,2022年至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6%。

中国肿瘤医疗市场具有较大的成长前景,行业龙头海吉亚医疗目前市盈率约27倍;而今年初上市的美中嘉和,上市后股价至近日累升逾倍。显示当前市场或许对民营医疗概念股并不排斥。消化系统方面的癌症治疗与筛查,是佰泽医疗最大的优势,但在民营医疗收购战方兴未艾的环境下,佰泽医疗想要突围而出有一定难度。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Hesai and Seyond make LiDAR technology

新闻概要:图达通香港SPAC上市前遭同行起诉

诉状指称图达通远程激光雷达灵雀E1X系列在产品设计及系统架构方面与禾赛AT系列传感器高度相似   余特莉 激光雷达企业图达通周二遭竞争对手禾赛科技(HSAI.US;2525.HK)起诉,指控其采用激光雷达(LiDAR)技术的核心产品涉嫌专利侵权。国内媒体援引匿名人士消息报道,该诉讼已被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立案。 据知情人士透露,禾赛指控图达通今年在CES(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亮相的远程紧凑型传感器灵雀E1X与其AT系列激光雷达存在惊人相似性。《未来汽车商评》报道称,图达通主力产品猎鹰系列原本采用1550纳米波长架构,但近期转向905纳米波长架构——此举与禾赛采用的技术路线趋同。该媒体指出,此前图达通未生产过905纳米激光雷达产品。 禾赛科技2021年推出的AT系列作为成熟产品线,已于2022年实现量产并完成百万台交付量。公司相关专利申请最早可追溯至2017年。其ATX系列属当前市场最畅销的激光雷达产品之一,获多家头部汽车品牌的定点合作。 图达通当前正处于上市进程中,公司去年12月宣布计划通过借壳香港SPAC公司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实现在港上市。上市计划本月早些时候获中国证监会批准,不过因此次诉讼蒙上一层阴影。 图达通创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硅谷,并在上海和苏州设有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TechStar公告文件显示,图达通2025年第一季度85.6%的营收来源于单一OEM客户。 根据TechStar今年8月向港交所提交的最新文件,灵雀E1X被列为图达通新一代远程激光雷达产品线之一,最大探测距离达250米。公司将灵雀系列定位为“聚焦城市中低速应用场景的中距紧凑型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最新灵雀E系列产品计划于今年量产。 图达通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530万美元,同比下滑3.4%,其中92%源于猎鹰系列产品。毛利率转正后,当季亏损收窄至1,480万美元(上年同期亏损4,040万美元)。8月公告披露,私人投资公开股票(PIPE)投资者已承诺在图达通与TechStar完成借壳上市合并交易的同时,以购入TechStar股份的形式,提供5.51亿港元(约7,100万美元)额外融资。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山东黄金首三季净利大增91%

黄金生产商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九个月,实现收入837.8亿元(118亿美元),按年增长25%,净利润按年大增91.5%至39.56亿元。 单计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70.17亿元,按年升27.3%;净利润为11.48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68.3%。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黄金价格上升及销量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统筹优化生产布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及营运效率,推动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提升。 截至9月底,公司总资产1,719.6亿元,按年增长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151.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9.1%。 山东黄金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33港元,升1.29%。该股过去六个月累升约4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ogness makes products for dogs

科技带动营增亏损收窄 多尼斯投资者不买账

尽管核心的宠物牵引业务陷入困境,这家宠物行业先驱正通过智能项圈、智能喂食器等产品提振业绩 重点: 多尼斯财报显示,截至6月的财年营收增长39.5%至2,070万美元,亏损收窄15.8%至510万美元 尽管最新财年智能产品增长强劲,这家宠物用品销售商的股价自年初以来已累计下挫75%   谭英 几十年前,16岁的陈四龙在东莞一家鞋带厂开启职业生涯。这座毗邻广州的工业城市有“世界工厂”之称。几经跨界尝试后,22岁的陈四龙2003年创办企业,专为鞋厂提供鞋带印染服务。由此,逐步拓展至登山扣生产领域,继而延伸至宠物牵引绳业务,最终于2008年创立现在的多尼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DOGZ.US)。 中国宠物经济方兴未艾之际,陈四龙精准把握市场机遇。这股浪潮初兴于千禧一代,如今持续受益于Z世代的强劲需求,该群体倾向养宠而非生孩子,并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全国宠物数量维持相对稳定,2024年约达1.24亿只。当前,新一轮增长正源于各类智能宠物产品及服务,它们赋予牵引绳、喂食器等传统品类科技元素。 2017年登陆纳斯达克后,多尼斯2022年借疫情催生的全球“宠物收养热”攀至巅峰。此后,公司深陷亏损泥潭、营收持续萎缩,伴随股价无休止下跌而一蹶不振。本月稍早公布的截至6月财年年报显示,宠物科技浪潮正为多尼斯注入新生活力。 关键指标表明,多尼斯正走向复苏,但核心宠物牵引绳业务仍显疲软。公司全年营收增长39.5%至2,070万美元,而以牵引绳为主的“传统宠物产品”的收入,同比下滑4.1%至860万美元,营收占比从上年60%降至41%。 同期,公司智能宠物产品阵营销售额飙升43.7%至630万美元,占总营收比重达30%。该类产品覆盖诸多领域,既有让外出的主人远程监护宠物的摄像头,也包括智能宠物喂食器。 在智能产品表现亮眼的同时,多尼斯应用于狗猫牵引绳、安全带的卡扣或锁扣(该公司称为“攀爬钩”的低技术产品)的销售额猛增逾三倍,至576万美元,占销售额比重达28%。 尽管营收整体增长,公司仍持续亏损。不过最新年度净亏损510万美元,较上年610万美元有所收窄,显示其在扭亏为盈道路上稳步推进。 多尼斯在销售重返高增长轨道后仍持续亏损,部分源于激烈竞争,尤其在宠物科技等新兴领域,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竞相压价。2022年至2025年,即便公司的传统产品销量微增0.3%,智能产品销量更大增61.7%,但两者售价均呈下滑态势;只有卡扣与锁扣逆势上涨,可均价仅提升0.3%。 财报发布后,多尼斯股价微涨,但此后回吐全部涨幅并进一步下挫,现较公告前水平下跌近20%。该股年内跌幅约75%,逆势于同期多数中概股强劲涨势,足见公司尚未令投资者信服其能脱离亏损泥潭,重获盈利能力。 现金流充裕 当然,多尼斯也有优势值得市场重新审视。受340万美元在建工程拖累上年数据后,今年现金储备近翻倍至1,280万美元。公司通过定向增资募资也显顺畅,包括今年募资590万美元及2024年募资490万美元。 陈四龙在最新财报中称美国关税尚未波及多尼斯,公司全年国际销售总额稳健增长35.4%至1,360万美元,但仍落后于国内销售额48.1%的增幅(达710万美元)。其中对美销售额从2024年280万美元,跃升至2025年450万美元,近乎翻倍。 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追踪科技初创企业的数据平台Tracxn显示,中国137家宠物科技企业中,前五强仅三家成功上市。多尼斯与波奇宠物(BQ.US)、天元宠物(301335.SZ)位列其中。另两家企业易宠、总部位于上海的Petkit小佩也有融资动向。 专注宠物食品、护理及社区电商的波奇宠物,自2020年上市后股价跳水,目前市值仅2,360万美元。公司困境与多尼斯在后疫情宠物潮衰退期的问题如出一辙,营收骤降且连续三年亏损。 天元宠物横跨宠物用品与食品领域,市值高达38.4亿元(5.4亿美元),公司2024年以27亿元营收远超另外两家上市公司。有别于同行,天元宠物近年持续盈利(尽管利润有所下滑)的独特性尤为突出。 占多尼斯总营收约三分之一的中国市场仍为其最大市场,由热衷科技的年轻群体、稳定增长的养宠率及生育率下滑共同驱动。与多尼斯类似,Petkit小佩生产智能联网喂食器、饮水机及猫用自动净味猫砂盆。两家企业均开发了可远程操控喂食器与猫砂盆,并追踪宠物位置的应用程序。 美国宠物经济的市场规模约1,510亿美元,美国家庭宠物拥有率达71%(即约9,400万户)。派读大数据发布的《2025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约3,002亿元。该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动力源自老龄宠物养护、人工智能咨询服务及强化人宠关系的体验型产品等新兴趋势。据Petkit小佩联合创始人兼CEO郭维学透露,公司自研AI健康助手,且近半数员工为研发人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alamove relaunches IPO

新闻概要:拉拉科技实现两位数增长 海外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这家物流服务供应商表示,将重启香港IPO,计划在进一步拓展中国同城货运市场的同时,加速进军全球物流市场   余特莉 物流巨头拉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Lalatech)27日提交的最新上市申请文件,显示上半年营收及关键运营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海外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带动整体收入结构进一步多元化,延续稳健上升势头。 拉拉科技运营两大物流品牌: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采用Lalamove,中国內地市场使用货拉拉。公司采用平台模式,通过整合海量承运商资源在线连接商户与司机,满足即时或预约货运需求。其一体化“闭环”平台可管理从下单支付到匹配、追踪及结算的全流程交易。该模式使其成为全球闭环“商品交易总额”(GTV)最大的物流供应商,去年以53.3%的份额主导该细分市场。 公司最新招股书显示其上半年GTV同比增长17.7%,从2024年同期的约50.7亿美元增至约59.7亿美元。当期内全球履约订单量达4.55亿,较去年同期的3.39亿单同比提升34.3%。 拉拉科技上半年营收同样保持强劲增长,同比攀升31.8%至9.346亿美元,经调整利润达2.716亿美元。其海外营收同比增长34.3%至8,89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6,620万美元),占营收总额比例由9.3%提升至9.5%。截至6月末,平均月活商户数达1,970万,平均月活司机数为200万。 Lalamove于2013年在中国香港创立,次年即同步进军东南亚及中国内地市场。此后持续拓展其他海外市场,包括拉美、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截至6月末,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4个主要市场逾400座城市,凭借行业经验成功在多地复制其商业模式。公司表示,东南亚及拉丁美洲仍是未来投资布局及提升市占率的核心区域,同时计划今年进军中东等其他市场。 以GTV计,2024年海外同城道路货运市场规模约为中国市场的三倍。据招股文件披露,东南亚和拉美市场2024年合计实现1,243亿美元GTV,预计将以年均4.1%的增速增长,到2029年达1517亿美元。 拉拉科技表示,作为公路货运行业数字化领域的先行者,凭借其技术基础设施优势,公司在深耕核心同城业务的同时,亦可拓展城际货运市场。截至今年6月,超过70%的首次使用城际货运服务的商户是使用其同城货运服务的现有客户。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