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PP.US
Zepp makes health watches

过去两周,这家可穿戴健身设备制造商的股价翻倍有余,在经历连续三年营收萎缩后,其业绩似乎将重返增长轨道

重点:

  • Zepp Health股价过去两周内涨逾一倍(主要在上周录得涨幅),公司预测二季度营收将增长30%,为三年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 公司正从小米的代工厂商,转向发展自有品牌Amazfit

阳歌

两周前,我们报道了医美平台新氧科技(SY.US)股价年内飙涨四倍(涨幅主要在上个月录得)的案例。如今,可穿戴设备制造商Zepp Health Corp.(ZEPP.US)或正经历相似轨迹,股价在过去两周内翻倍有余,其中大部分涨幅在上周录得。

尽管两者或许只是GameStop式的迷因股(迷因股股价异动源于缺乏财务支撑的投机性买入),但更有可能存在深层变化。简言之,我们认为这两家企业或标志着,部分长期在华尔街遇冷的中概股,正迎来初现端倪的复兴浪潮。

告别连接独立诊所与消费者的旧有平台模式,新氧因其转型直营医美中心的战略,获得投资者关注。Zepp似乎也有亮眼故事可讲,包括即将实现2021年以来首次营收增长。

此番重生,源于Zepp摒弃昔日的商业模式,不再依据授权协议为手机巨头小米代工可穿戴设备。取而代之的是,公司正全力打造自有品牌Amazfit。这条转型之路虽极具挑战,但随着Zepp的营收重拾增长,终究开花结果。

更宏观看,新氧与Zepp的案例或反映出投资者认知转变,他们或许意识到,对所有中概股一概而论的严苛态度有失偏颇,并承认部分企业值得深入审视。我们此前讨论过的中企赴美IPO寒冬,或为另一诱因。当市场鲜见大型中概新股上市,投资者或开始在现时的股份中,寻觅璞玉浑金。

即便经历近期大涨,Zepp的市销率(P/S)仍仅为0.46倍,虽较3月水平翻倍,估值仍处低位。新氧3月底市销率同样低至0.42倍,但经大幅拉升后飙升至2.13倍。相较全球可穿戴设备巨头佳明(GRMN.US)的6.4倍市销率,两者估值仍有显著差距,表明股价或存可观上行空间。

自2018年赴美上市以来,Zepp历尽艰辛。彼时,其以“华米”之名立足市场,命运与手机巨头小米深度捆绑。后者除手机业务外,也通过授权协议与Zepp等企业合作销售各类电子产品。上市之初,小米产品贡献Zepp约三分之二营收。

摆脱依赖小米

然而,Zepp迅速察觉对小米的依赖既限制发展潜能,又导致毛利率远逊于自有品牌企业。毅然决定转型,并于2021年将公司名由“华米”更名为Zepp,标志着战略转向正式落地。

此后,公司來自小米产品的销售额持续下滑,毛利率则逆向提升,从2019年约25%升至去年第一季度的37.3%。虽然仍大幅落后于佳明58%的毛利率,但再度佐证,若Zepp能在全球运动手环市场确立重要地位,盈利水平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据市场调研机构SNS Insider数据,该市场规模庞大,去年总值约61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预计2025至2032年销售额将以15%的复合增速扩张,期末有望达到2,300亿美元。

Zepp及其Amazfit品牌目前尚属市场新锐,但作为不到百美元平价产品的领跑者,正快速崛起。如前所述,因主动“去小米化”,公司近年营收骤降,从2022年6.14亿美元回落至去年的仅1.83亿美元。

随着与小米加速切割(今年一季度小米产品的相关销售占比仅6%),营收大跌态势近两季度已显著趋缓。一季度营收同比微降3.6%至3,850万美元。更重要的是,公司预测二季度将实现约30%的营收增长,这将是2021年以来首次同比增长。

Zepp首席财务官邓成(Leon Deng)在5月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们认为,年内剩余时间营收增速必将持续上行。” 他续称:“诸位也关注到公司毛利率提升进程稳步推进,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Zepp将重拾增长归功于两款新品:季内发售的Amazfit Active 2与3月末推出的Bip 6。这两款平价可穿戴设备均获市场普遍好评。公司指出,新品上市初期均遭遇供应瓶颈,预计6月底前可全面解决。

不过,Zepp一季度仍处亏损状态,净亏损额达1,970万美元,上年同期则为1,480万美元。

Zepp着重强调其销售与制造版图日益多元化,称当前产品已销往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市场,但仅透露美国市场占销售额约15%,暗示主要市场仍在中国。制造端则布局中国与越南两地(后者为对冲中美贸易战),并称正探索在“北美自贸区”进行生产的可能性。

眼下,我们暂且按兵不动,观察Zepp股价能否延续新氧的涨势,这或许标志着市场对这家公司重拾信心。尽管经营状况确有改善迹象,但投资者或许仍需见证至少一两个季度的稳健增长及扭亏为盈,才愿意对其给予长期肯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白酒消费减弱 珍酒李渡预告上半年少赚24%

中国白酒生产商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亿至25.5亿元,预计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公司于6月推出全新战略性旗舰产品,并着力提升核心市场渗透率、加快渠道周转,同时积极扩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场,期望于下半年带来销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拥有“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等白酒品牌,产品涵盖酱香型、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品“珍酒”去年销量为12,284吨,为连四年下跌。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但随后回升,至中午休市报7.09港元,升3.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子不语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电商企业子不语集团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称,受惠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及运营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逾30%。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至2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6亿元增长30%至40%。预计期内净利润达1亿元至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40万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将强劲营收增长归因于“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设”,并称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也推动了利润提升。 子不语集团股价周三平开报3.51港元,股价年内累计跌幅约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网上游戏商博雅互动国际有限公司(0434.HK)周二发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下跌,盈利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据去年经重列盈利3.13亿港元计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亿港元至2.35亿港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较预期减少,以及因购买加密货币,令银行存款减少,使期内的利息收入比预期为低。 博雅周三开盘跌4.1%报7.5港元,公司年初以来股价跌逾6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uishang is a bank

徽商银行盈利背后的隐忧:竞争炽烈息差收窄

这家区域性银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8%,远低于资产扩张速度,凸显强烈的息差压力 重点: 截至今年6月末,徽商银行资产总额同比增长约17%,但营业收入仅微增2.2%,净利润上涨3.8% 中国央行为刺激经济持续降息,银行业面临严峻息差压力 梁武仁 在超长经济放缓周期冲击下,中国银行业多重承压。纵然使尽浑身解数,如今也难以交出亮眼成绩单。以华东地区重要城商行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698.HK)为例,该行上周五试图通过盈利预告“解释”最新利润增长,但困扰全行业的沉疴痼疾依然待解。 这份公告让投资者提前一睹今年上半年徽商银行的财务表现,用“积极”字眼制造利好氛围,似以巨额利润增长相诱。 细读公告,恐难掩失望。虽然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较年初劲增约12%,较上年同期增约17%,主体贷款业务扩张迅猛,但上半年以贷款利息为主的营业收入,仅同比上升2.2%至210亿元,净利润微升至93亿元,涨幅仅3.8%。 徽商银行以华丽辞藻“解释”中报业绩,将“向好业绩”归因于“始终坚守金融本源,全力服务实体经济”,还罗列诸多成绩。 资产扩张与利润增速的巨大鸿沟昭然若揭:在央行连续降息刺激经济的背景下,该行信贷业务息差承压明显。 净息差压力并非徽商银行独有。中国银行业衡量利差的净息差(NIM)指标已整体承压多时。理论上来说,利率下行可降低存款成本以维稳息差,但同业白热化竞争等因素正影响这种动态平衡。 经济不振时,贷款需求趋弱,银行间竞相杀价争夺优质客源。为吸引更多借款人,尤其是财务状况良好的客户,银行会下调贷款利率,但这会侵蚀其利润空间。自2019年(疫情前的最后一年)以来,竞争因素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日益加大。当年,监管机构引入了一套机制,使贷款利率与市场需求更加紧密地挂钩。 去年,徽商银行净息差较2023年缩窄17个基点至1.71%,而2019年该指标高达2.51%,显示已苦战息差下行多年。 息差并非当下唯一痛点。经济困境使贷款违约风险攀升,银行风控承压。这一方面,作为华中地区最大城商行的徽商银行,资产质量指标优于中小同业。 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仅0.98%,较去年末基本持平。相较之下,总资产规模为其一半的宜宾市商业银行(2596.HK)不良率尽管逐年下降,去年末仍达1.68%。泸州银行(1983.HK)的不良率则为1.19%。 徽商银行由十几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合并组建而成,其规模优势或有助于在吸引大型、财务稳健企业的过程中,维持较低的不良率。该行主要面向企业客户,而非个人借款人,后者本身风险更高。中国的国有银行主要向其他国有企业放贷来维持较低的不良率,后者在还款出现困难时,通常可获得地方政府或其他国有企业驰援。 借款方承压 然而,财报暗藏隐忧。去年,对困境企业的贷款重组量同比增9%;且潜在劣变贷款,即关注类贷款大增62%,占比升至1.13%,显示客户群经营压力正持续累积。 2020年,该行曾因接管包商银行四家分行引发关注。这家内蒙古银行前年破产,成为二十年来首例被接管的商业银行。这意味着,徽商银行在疫情动荡期既要化解自身风险,又需处置四家包商分行的遗留问题。迟至去年,该行仍向第三方转让约7.01亿元包商系不良资产。 尽管盈利预告成色不足,公告后两个交易日,徽商银行股价仍涨超5%。眼下投资者对任何利润增长都持“饥渴”心态,此轮上涨存在内在逻辑。 不过,徽商银行的估值仍处洼地:市盈率(P/E)仅3倍,市销率(P/S)1.3倍,市净率(P/B)更低至0.3倍。该估值水平甚至不及宜宾市商业银行——后者市盈率达21倍,市销率5.2倍。 市场对徽商银行前景的冷淡态度不难理解:只要经济下行周期延续,任何利润增长,尤其是疲软增长引发的乐观情绪,终将快速消退。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