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放缓殡葬审慎 福寿园预告亏损
这家中国顶级殡葬服务商今年上半年陷入亏损,延续去年全年营收利润双降态势 重点: 福寿园预计上半年亏损最高达2.6亿元,引发公司股价大跌9% 这家殡葬服务商坐拥283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其中近半位于上海,显示其仍拥有充足空间服务客户 谭英 距中国每年的中元节不足一个月之际,这家殡葬服务商似乎理所应当地传来坏消息。福寿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1448.HK)上周发布的盈利预警犹如不祥之兆,宣告今年上半年将录得2.35亿元(约合3,270万美元)至2.65亿元亏损,与去年同期近3亿元盈利形成强烈反差。 公司将颓势归咎于消费支出谨慎、税务成本上升及部分资产进行减值拨备。受惊投资者随即抛售股票,致使次日股价重挫9%。当周,伴随分析师预测下半年将现反弹,公司股价后来趋稳。不过,年内累计跌幅仍达13%左右,显示尚未搭上今年中国股市的反弹列车。 福寿园堪称中国分散型殡葬服务市场的龙头企业,其墓园及殡仪设施遍布17个省、市及自治区的主要城市。其所在市场于2021年平均单次殡葬支出达3.7万元,约占家庭平均年收入45%。在福寿园业务活跃的富裕城市,此项支出更为高昂,去年北京墓穴平均价格8.31万元,上海达9.99万元,深圳为6.41万元。 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企业创立于1994年,2013年上市时正值经济繁荣期,投资者争相涌入高速发展的殡葬市场,令其IPO获超额认购,并吸引凯雷等知名机构入股。然而,伴随中国经济告别多年高速增长转入放缓通道,市场情绪已大相径庭。 此次盈利预警延续了去年的颓势。去年,全年营收同比下降21%至约21亿元,利润骤降53%至3.73亿元。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因疫后需求集中释放,其利润及营收曾创历史峰值。 尽管投资者或受最新财报数据短暂冲击,乐观因素犹存。中国社会快速老龄化,使60岁以上人口去年达3.103亿(占总人口22%)。这为殡葬市场注入活力,去年死亡人数增至1,093万的历史新高,带动市场规模预估增长6.2%至43亿美元。据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 2030年有望扩大至60亿美元。 2021年底拥有13,879家运营主体的殡葬市场中,福寿园兼具规模优势。作为行业龙头,其近10亿美元市值已是上市同行安贤园中国(0922.HK)的20倍。 今年虽陷入亏损,福寿园延伸市盈率(P/E)19倍、市销率(P/S)3.31倍,仍显著优于安贤园中国7倍市盈率及1.53倍市销率。雅虎财经调研的五位分析师中,四位给予福寿园“买入”或“强力买入”评级,并预期下半年将现反弹。 土地储备雄厚 墓地用地稀缺等利好因素也支撑福寿园。公司披露去年末可用于墓穴销售的土地面积约达283万平方米,虽较2023年微降,但足以满足长期需求。更重要的是,其近50%营收源于上海。这座中国金融中心坐拥全国最高地价,令其沪上及周边资产尤具价值。 福寿园宣称正尝试缩减用地规模,但短期内是否出售墓园资产尚不明确。节地型的高层立体墓园及数字化祠堂日益普及,北京市政府更要求缩减30%殡葬用地。福寿园响应集约用地号召,去年推出中国首座虚实交互的数字家祠,一举成为行业先驱。该设施融合数字祠堂、逝者数字复现,以及三维家族传承档案等多项功能。 公司还运营“元宇宙陵园”,用户可在虚拟空间进行牌位供奉、沐浴祈福等传统祭奠仪式。 福寿园营收下滑折射出,经济持续两年下行,消费者在支出方面显得顾虑。为顺应时势,公司正重塑品牌定位,自称既是“殡葬及生命科技服务提供商”,也是“殡葬业发展和变革的探索者、参与者”。 福寿园也强调火葬取代土葬、骨灰寄存塔陵的新趋势,正催生市场对殡葬服务的“海量需求”。2021年中国火化率已达58.8%,全年火化遗体近600万具。该公司称伴随城镇化深入,这一比例将持续提升。面向环保意识更强的年轻客群,其也着重宣传拥有包含尖端技术的“环保型”火化设备业务。 2017年,福寿园实施战略转型,重点发力“生前契约”。此类服务广受欢迎,去年签约量达20,229份,同比增幅14.2%。据年报披露,公司正探索整合安宁疗护、哀伤辅导及“情绪干预”的生前契约套餐。 福寿园还采取高分红策略托市,去年宣派股息总额每股0.5474港元,股息率约达16%。今年4月,更宣布授权回购最多10%股份。但此类措施近期收效甚微,福寿园或需为核心业务注入新活力,方能重获投资者青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