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bo is a social media app

业绩停滞客量下跌 微博前景进退两难

中国最早的社交媒体公司之一,在其最新季报中表示,因其85%的收入仍依赖广告,大部分主要业绩指标持平 重点: 微博第四季度收入下降1%,核心的广告业务下降4%,被规模较小的增值服务的增长部分抵消 雅虎财经调查的21位分析师中,超过一半对公司给予的评级为“持有”甚至更差,反映对其股票和重振前景的能力持悲观态度 阳歌 要怎么走,微博? 分析师和投资者最近似乎都对微博股份有限公司(WB.US;9898.HK)犹豫不决。微博是中国最早,也是存在时间最久的社交媒体公司之一,开始是模仿Twitter,也就是现在的X。很多人可能会说,和X一样,微博目前也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革,而要这么做,以一家远离公众视线的私营公司,而不是上市公司的身份可能会更好。 微博的困境体现在上周四发布的最新季度业绩中,业绩重复近年来经常出现的一个论述,即一家公司陷入了停滞。原来的Twitter于2009年在中国被禁,之后微博爆发,但此后过了这么多年,微博现在仍依赖广告来获得大部分收入,本季度广告收入占比85%。 这块业务最近表现平平,第四季度实际上下降4%,从上年同期的4.04亿美元降至3.86亿美元。公司本季度的整体收入,从上年同期的4.64亿美元下降1%,至4.57亿美元,得益于另一个主要收入来源——增值服务增长了18%。 投资界对这家公司的复杂态度,反映在分析师对公司看法不一上。在雅虎财经调查的21位受访者中,有十位将微博评级为“持有”,一位评级为“表现不佳”,一位评级为“卖出”。这些非常悲观的数字表明,很多人认为微博在短期内很难出现转机,无论是业务还是股价。尽管如此,仍有八位将其评级为“买入”,只有一位将其评为“强力买入”,或许是长期担任公司董事长的曹国伟或首席执行官王高飞的亲戚吧。 公平地说,微博一直在尝试实现多元化,与中国最新的“宠儿”竞争,后者在为喜欢的网络名人打赏、直播电商和虚拟物品销售等收入来源中找到了金矿。相反微博基本上只有一招,专注在线广告市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抖音和小红书等大受欢迎的新来者,只会让这个市场变得更加拥挤。 公司多年来一直由董事长曹国伟领导,他是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家的代表人物,这个群体还包括阿里巴巴的马云和腾讯的马化腾。但曹国伟最近已退任非执行职位,让年轻一代接手,现任首席执行官王高飞就是其中的代表。 但在公司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王高飞最多也只能大谈特谈哪些行业,从中国近期针对消费者的刺激措施中受益,而措施正推动这些行业增加广告支出。他表示,数码产品和电商行业从这些刺激措施中得到了提振,而包括美妆、个人护理和奢侈品在内的大多数其他领域,仍在苦苦挣扎。 他还推介这季度推出使用最新人工智能模型的新版微博智能搜索,这是效仿其他中国公司,展示自己如何利用这项热门技术推动业务发展。 全面陷入停滞 我们已经介绍过微博营收进入停滞期的情况,反映在其他数据上。在第四季度,微博的月活用户从去年同期的5.98亿微降至5.9亿。在此期间,日均活跃用户从2.57亿略微升至2.60 亿。 唯一没有持平的主要指标是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8,320万美元骤降至890万美元。但非GAAP利润(通常不包括基于股票的薪酬和其他非现金项目)实际上从7,640万美元增至1.07亿美元。 为了保持投资者的兴趣,公司继过去两年中两度进行一次性派息后,又宣布了一项新政策,即每年定期支付股息。最近的一次将是2024年度派发2亿美元,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份(ADS)0.82美元,按最新股价计算,这等于是7.5%的可观回报。因此,如果你喜欢分红,那么这只股票就很适合你。但如果你喜欢增长,可能就要另寻他股了。 市场对公司看法不一,这反映在它的股价上。周四,微博财报公布后,该股下跌了3.2%,但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它不仅收复了全部失地,还略有上涨。即便如此,其最新收盘价10.9美元仍较2014年首次公开募股时的17美元低了36%,当时微博还是一家相当热门的公司。 微博的母公司新浪曾是中国最早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后来在微博成为其主要资产后,新浪作为一个多少有些多余的实体进行了私有化。2021年时,微博似乎也将走上同样的道路,当时有报道称,微博董事长曹国伟正与一家未具名的上海国有投资方,洽谈将公司私有化的事宜,这笔交易对微博的估值可能约为200亿美元。 现在,曹国伟或许希望那笔交易当初能够达成就好了,因自那以后,微博的市值已缩水至仅27亿美元。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随着中国公司的股票整体遭遇抛售,微博股价已下跌了约80%。在过去六个月里,随着中国股市反弹,微博股价回升了约50%,不过这看起来更像是应验了那句老话“水涨船高”,而不是市场对微博投下的信任票。 尽管股价有所回升,微博的市盈率(P/E)仍只有9倍,远远低于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US)的25倍以及国内同行、微信母公司腾讯控股(0700.HK)的31倍。坦率地说,微博可能已到了难以挽救的地步,就如同最初的X(原Twitter)一样,后者也像是一艘正在下沉的船。但要想求得长期生存的机会,像Twitter那样进行私有化,并在公众视野之外对公司进行全面改革似乎势在必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mid disappointing performance of newly-listed tech stocks, Shanghai Able Digital Science & Tech unlikely to be aggressive on valuation

科技新股表现失色 卓越睿新估值难进取

卓越睿新易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下半年业绩通常较上半年强。 重点: 卓越睿新主打高等教育数字化市场,投资者包括新浪及百度等 知识图谱业务增长劲,但上半年亏损扩大   白芯蕊 每年底都是企业赶上市旺季,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提供商的上海卓越睿新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也更新上市申请文件,为进军本港上市做足准备。 卓越睿新成立于2008年,由王晖及其配偶葛新在中国成立,主攻高等教育数字化业务,2013年推出“智慧树”品牌,2016年获新浪等投资者入股,翌年客户服务及支持中心数量超过100个,2020年更获得百度集团 (9888.HK; BIDU.US)入股。 据上市申请文件,大股东王晖及葛新合共持有38.44%股权,新浪为第二大股东,持有17.9%股权,第三是百度,持股达10.06%。 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主要针对教学活动,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及教学评价的信息化。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表示,以总收入计算,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达1,140亿元,与2019年相比,复合年增长达10.4%。到2028年,整个市场规模料将扩大至1,665亿元,即2023年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9%,意味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市场持续增长。 平均客户收入增近35% 卓越睿新目前已开发超过33,000个数字化课程,服务及产品涵盖教育部认可的12个学科门类及92个专业,按收入计,更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市场的第一位。 公司主要由两大业务组成,包括数字化教学内容服务及产品,和数字化教学环境服务及产品,集团在2023年客户数量达1,422个,每名客户平均收入45.92万元,按年升34.7%,数字化教学内容服务及产品为该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占集团2024上半年总收入的87.1%。 所谓数字化教学内容服务及产品,是指满足高等教育机构需求,卓越睿新从在线课程开发开始,帮助客户将传统教学内容转换为数字形式,涉及向学生提供更具互动性、吸引力及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包含数字化课程开发、知识图谱开发及虚拟仿真开发。 此业务的收入模式,通常要求客户支付合同总额一定比例作为预付款,在服务及产品交付及验收后,才会支付余额,数字化课程价格范围约每门为10,000元至100,000元。 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也进军数字化教学市场。卓越睿新于知识图谱业务利用AI技术,透过云端或线下传输,为客户度身订造所需的教学软件,涉及工程、医学教育等核心科目,例如为医学生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每套课程达100,000元至150,000元,带挈集团知识图谱2024上半年收入大增7.7倍。 第二大业务数字化教学环境服务及产品,占卓越睿新总收入的12.8%,旗下包含云LMS(学习管理系统)及数字化教室建设。云LMS让用户根据所涉及应用场景,利用个人计算机(PC)或移动设备应用程序,以管理及创建简单及互联的教学流程,收费方式是以订阅功能模块数量来衡量,订阅费用介乎每年50,000元至200,000元。 全年盈利机会大 不过,卓越睿新业务会受季节性影响,原因是客户主要为中国高等教育机构,通常每年首季落实采购计划及预算,因此只给予一定比例作为预付款,随着客户一般在下半年进行验收流程,之后才支付余额,故每年上半年确认的收入及交付服务与产品较少。 除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外,政府补助减少,也导致卓越睿新在其他收入减少。另一点要留意是该公司分销及销售开支大幅增加32.9%至1.04亿元,但同时收入却只增长18%至2.41亿元,因此卓越睿新2024上半年业绩“见红”,最终令2024上半年亏损按年扩大八成至1.09亿元。 其实,卓越睿新2023年也同样出现上半年亏损情况,但到全年业绩仍录盈利,原因是前文所描述,下半年确认收入比上半年多,按此规律下,估计2024全年集团业绩仍有望录得盈利。 整体来讲,卓越睿新处高增长行业,但近期港股大市气氛普通,新股市场表现各异,尤其科技股表现较差,最受关注是多点数智(02586.HK),首日挂牌便大幅潜水54.3%。 更何况,教育股总体预期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在港股气氛仍未炽热,作为教育科技股的卓越睿新,招股估值不能太高,否则或会重蹈多点数智“深潜”的命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igital learning firm Shanghai Able targets tech upgrade

获新浪百度青睐 智慧树母企港股拼上市

拥有27,000门在线高教课程的卓越睿新,是内地最大高教网课内容制作商,期望通过港股上市增强研发能力,争取高教数字化领先地位 重点: 公司去年营收6.5亿元,按年增长62% 公司在全国高教数字化内容制作市场收入排名第一       李世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数字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旗下拥有“知到APP”、“智慧树”两个知名在线教育平台的上海卓越睿新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农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对于许多中国大学生来说,他们熟悉的“智慧树”有两类,一是小时候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会播放动画片的幼教节目《智慧树》,另一则是需要上课交作业的网课平台“智慧树”,无论哪一种都让他们印象深刻。如今,越来越多学校将在线教育平台课程列作选修课程,学生必须完成这些课程才能获得学分。 2008年于上海成立的卓越睿新,透过“智慧树”网上平台与“知到APP”,提供数字化教学内容及数字化教学场景。简单来说,公司一方面为高教机构提供教育场景数字化服务,另一方面也提供在线教学课程内容供学生学习。这两项都是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点业务。 百度新浪持股超10% 教育数字化的大旗,吸引了互联网公司与投资机构布局。根据申请文件,在2015年到2020年间,卓越睿新先后完成五轮融资,吸引到新浪(SINA.US)与百度(9888.HK;BIDU.US)等机构投资者青睐。以最新一轮融资结果估算,公司估值超过23亿元。 截至递表前,新浪是卓越睿新最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为17.9%,百度为第二大,持股比例为10.1%。其余股东还包括达泰资本、联创资本、澄迈新日等。 依靠多年深耕,卓越睿新在教育数字化市场上占据靠前位置。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3年卓越睿新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市场所有公司中,收入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3.4%;而在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教学内容制作市场所有公司中收入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6.2%。 申请文件显示,卓越睿新上线的数字化课程超过27,000门,涵盖教育部认可的12个学科门类及92个专业。其中有513门课程获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并获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中评为“金课”,在中国高教教学数字化市场按收入计的前五大参与者中排名第一。 毛利率超过60% 从业绩来看,尽管近年营收出现波动,去年仍实现了大幅增长。2021年至2023年,卓越睿新的营收分别为4.2亿元、4亿元和 6.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2%。毛利分别为2.1亿元、1.8亿元和3.9亿元,对应毛利率为51.1%、44.1%和60.7%。 股东应占盈亏方面,在2022年录得亏损5,910万元后,去年实现8,142万元溢利,成功扭亏为盈。 对于毛利率的提升,公司表示是由于优化项目管理流程,使交付效率得以提高,业务规模扩大产生的规模经济,以及推出高利润率的新产品。 客户涵盖多家重点院校 卓越睿新的客户主要是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学院、职业学校,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92个城市设有236个客户服务和支持中心,覆盖中国绝大部分省、市及自治区。 尤其是获国家评选为“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和“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学校,更是其重点客户(称为“灯塔客户“)。2023年卓越睿新共有231名“灯塔客户”,占所有“双一流“、“双高“计划学校的75.9%。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这些重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支出,是一般学校的二至四倍。 透过不断向客户销售新产品,不断加大客户的平均消费力度及留存率,是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2023年,不同业务的重叠客户达到346名。平均每位重叠客户的收入从2021年的76万元增长到101万元。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教育数字化市场是个快速增长的市场。按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市场收入计,前五大公司合计仅占12.6%的市场份额,显示市场竞争相当激烈。 面对较大的竞争压力,公司坦言可能需要降低服务及产品的价格以保持竞争力,而客户也可能要求更大的价格优惠,对于公司的收入、盈利能力与财务状况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拥有大量课程内容是卓越睿新的优势,但作为一家教育数字化的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是拓展市场份额与维持话语权的关键。然而去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亿元,仍低于销售开支的1.7亿元,似乎更看重销售。公司表示,上市筹得资金将用于研发及客户服务。未来是否能够持续推出高利润的新产品,提高用户体验与满意度,将是杀出重围的关键。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快讯:广告收入下挫 微博净利润降65%

最新:微博股份有限公司(WB.US,9898.HK)周四公布今年第二季业绩,期内收入同比减少22%至4.5亿美元(31.2亿元),净利润大降65%至2,830万美元。 利好:受惠持续优化成本费用并提升效率,该公司第二季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营运利润率为32%,比第一季的29%有所改善。 值得关注:该公司期内广告及营销收入同比减少23%至3.86亿美元,占整体收入约85.7%。 深度:被称为“中国版Twitter”的微博是新浪公司旗下提供微部落格形式的社群媒体网站,201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挂牌,并于去年底在港交所完成第二上市。该公司去年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同比上升33.6%与36.7%,反映公司经历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高峰后,于低基数效应下出现反弹。踏入2022年,受累新冠变种病毒株于全国各地爆发,加上宏观经济不稳定,令集团两大收入支柱──广告及增值服务收入下挫,拖累上半年转盈为亏。 市场反应:微博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周五走势向下,中午收市跌3.4%至153港元,比去年12月的上市价272.8港元低43.9%。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