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xue is a bubble tea chain

业绩劲升股价反跌 蜜雪冰城缘何遭冷遇?

分析师称,随着外卖平台承诺缩减折扣与代金券力度,这家新式茶饮龙头企业的营收及利润双增态势恐难以为继 重点: 公布今年上半年强劲的营收及利润增长后,蜜雪冰城股价当周累计下挫15% 助推蜜雪冰城及同行增长的中国外卖平台价格战正趋于缓和,预示着未来业务增速放缓   谭英 当白热化的非理性价格战在多行业轮番上演,“内卷”已成为当下中国的流行语。这一常被称为“恶性价格战”的现象,最新案例始于今年2月:互联网巨头京东宣布进军外卖市场,旋即撼动美团与饿了么的双寡头格局。 此轮外卖价格战,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2097.HK)成为赢家之一,其高性价比的冰淇淋、奶茶与咖啡产品,借力外卖骑手实现量价齐升。上周披露的中期财报印证这一利好: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9.3%至149亿元人民币(约合21亿美元),净利润跃升44.1%至27.2亿元。 不过,财报发布当周,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超15%,鉴于市场对上半年高增长的可持续性存疑,颓势或将延续。 高盛率先指出隐忧,称外卖平台高额补贴行将结束,蜜雪冰城的业绩增速将回归常态。该行在维持“买入”评级时称,7月全国外卖销售额增速较6月放缓已是“明确信号”,预示近期外卖战火渐熄。 按2026年的30倍预期市盈率计算,高盛将蜜雪冰城目标股价从599港元下调至570港元。大和证券则将目标价由608港元大幅调低至535港元,但仍维持“跑赢大盘”评级。大和认为,相比高定价竞品,蜜雪冰城对外卖平台补贴依赖度更低,持续吸引加盟商的能力,彰显其经营韧性。 蜜雪冰城的主打产品位居行业价格带底端,普遍定价在8至20元(约合1至3美元)区间。凭借雪王IP、甜筒冰淇淋与珍珠奶茶等明星产品,在中国市场收获庞大规模客群。此前战况激烈时,外卖优惠券叠加补贴可使甜筒冰淇淋实现零元配送到家,而蜜雪冰城不承担实际成本。 5月价格战高峰期,外卖单量激增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家头部科技外卖平台,要求“理性参与竞争”。至8月,三家平台已承诺规范经营,这既引发对蜜雪冰城未来外卖销售的担忧,也波及茶百道(2555.HK)、古茗(1364.HK)及沪上阿姨(2589.HK)等同行。 政策变动时机对四家连锁企业均不利,这些企业上周集中发布中期财报。作为行业龙头、且因低价策略堪称价格战最大受益者,蜜雪冰城股价受挫尤为明显。 上市后的超级明星 自今年3月在港上市募资4.44亿美元后,蜜雪冰城始终是市场宠儿。截至6月底,公司以加盟为主的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网络同比增长超20%,总数突破53,000家。今年上半年,向加盟商销售物料设备的主营业务收入达1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6%。 在过热的本土市场外,蜜雪冰城与同行也寻求海外增长,但公司国际化拓展更为审慎。因关停印尼、越南的低效门店,以及应对部分海外市场当地供应链问题,截至6月底,其在11个国家有4,733家门店,数量较去年末的4,895家有所收缩。 即便遭遇财报公布后抛售,蜜雪冰城股价仍较3月上市发行价翻番(上市首日一度暴涨43%)。茶百道、古茗与沪上阿姨情况类似,上半年业绩虽稳健,外卖价格战高峰期股价表现强劲,此后走势持续低迷。 茶百道上周披露,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至2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增长38%至3.26亿元。尽管如此,其股价之后一个交易日仍下跌4%。与蜜雪冰城相似,分析师对公司仍持相对乐观态度,雅虎财经调研的三家机构均给予“买入”评级。 古茗上半年营收增长41.2%至5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劲增逾一倍至16亿元。但与其他企业类似,财报发布后数日股价同样走低,即便雅虎财经的12位分析师全员给出“买入”评级。与蜜雪冰城相仿,相较今年2月在港上市募资2.32亿美元时,古茗股价迄今涨幅仍超一倍。 沪上阿姨也披露,上半年营收增长9.7%至1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提升20.9%至2.03亿元。与其他企业相仿,财报公布后数日其股价下跌约6%,但仍较今年5月上市发行价(募资2.73亿港元)高出约20%。 结论不言而喻,在近期外卖价格战终结引发的抛售潮后,四家茶饮企业估值有可能被低估。在当前民众青睐高性价比餐饮的消费环境下,不失为优质投资标的。这些企业虽尚未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但显然具备潜力。即便当前市盈率居高(蜜雪冰城32倍、茶百道21倍、古茗30倍、沪上阿姨39倍),经历此轮抛售后,仍值得深入研判。
Auntea Jenny makes premium tea

新闻概要:沪上阿姨通过上市聆讯 料将启动香港招股

这家茶饮连锁品牌若上市后,本轮茶饮企业上市潮暂告一段落,累计募资金额近20亿美元 阳歌 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周三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标志着这家企业将成为近期中国新式茶饮上市潮的收官之作。通过聆讯后,公司已在港交所网站上载聆讯后资料。 此前报道称沪上阿姨计划募资约3亿美元。在同类企业中,其募资规模相对较小——霸王茶姬(CHA.US)上周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资逾4亿美元;头部品牌蜜雪冰城(2097.HK)今年在港IPO募资约5亿美元;古茗(1364.HK)则募资约2.5亿美元。 这些新股上市后表现强劲:古茗和蜜雪冰城股价较发行价均翻倍有余,霸王茶姬上市首周涨幅稍逊为10%。三家新上市公司当前市盈率倍数均达30倍以上。若参照此估值水平,沪上阿姨基于2024年净利润的估值约为100亿元。 所有新股均获得散户投资者超额认购,意味着品牌热度及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市场的庞大规模。但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消费需求减弱叠加行业竞争白热化,多家企业近期正面临经营压力。 总部位于华北的沪上阿姨深耕下沉市场,其门店约半数分布于三四线城市。蜜雪冰城同样主攻下沉市场,产品均价多控制在10元以内。 藉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各大连锁品牌门店网络均达数千家规模。截至去年末,沪上阿姨门店数达9,176家,较2022年底的5,307家显著增长。 伴随规模扩张与市场繁荣,沪上阿姨2023年营收同比激增逾50%至33.5亿元。但随着市场降温与竞争持续,去年营收微降至32.8亿元。盈利表现呈现相同趋势:2023年净利润同比翻倍至3.88亿元,去年回落至3.29亿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古茗扩张茶百道收缩 中国茶饮市场风云变幻

古茗控股有限公司(1364.HK)周五发布年报显示,去年营收同比增长14.5%;而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555.HK)则在竞争白热化的新式茶饮市场中录得相近幅度的营收下滑。 根据其今年2月登陆港交所的首份年报,古茗2024年实现营收87.9亿元,较2023年的76.8亿元有所增长。该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30.6%,净利润则增长36.9%至14.8亿元。2024年古茗净增门店913家,截至年末门店总数达9,914家,上年同期为9,001家。 与此同时,茶百道周五披露,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4%至49.2亿元(2023年为57亿元)。其毛利率下滑3.2个百分点至31.2%,年度净利润同比骤降近60%至4.72亿元。该公司年内净增门店594家,截至2024年末门店总数达到8,395家。 截至周一午盘,古茗股价下跌6.2%至16.28港元,但仍较9.94港元的IPO发行价上涨64%。茶百道股价午盘微跌0.45%至8.93港元,较去年4月17.50港元的发行价已下跌约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蜜雪冰城公开招股 茶饮龙头集资35亿港元

茶饮企业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 (2097.HK)于周五公开招股,每股招股价202.5港元,将发行1,706万股,共集资34.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20,454.22港元,本月26日截止,下月3日挂牌。 截至去年9月底止,收入186.6亿元,按年上升21%,盈利达34.9亿元,按年上升45.2%,毛利率达32.4%。期内共有45,000家门店,覆盖中国及海外十一个国家,共售出71亿杯饮品。 茶饮业"内卷"严峻,多家茶企盈利下跌甚至出现亏损,古茗(1364.HK)刚于本月初在香港上市,首天下跌6.4%,近日才收复失地。现时行业龙头蜜雪冰城到港上市,集资后进一步提升供应链及产品、扩大产能及加强品牌,业内竞争肯定更激烈,势将进入汰弱留强的时代。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蜜雪冰城通过港交所聆讯 料3月初挂牌

中国茶饮业巨头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上周五披露聆讯后资料集,这表明其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挂牌上市。据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蜜雪冰城计划2月底为IPO进行账簿管理,3月初正式挂牌,集资额5亿美元。 根据聆讯后资料集,截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为46,479家。2024年,蜜雪冰城门店网络实现出杯量约90亿杯,同比增长约21.9%。终端零售额约583亿元,同比增长约21.7%。2024年首9个月,公司净利为35亿元,按年增长42.3%。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仅以截至2024年9月底的门店数量计算,蜜雪冰城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现制饮品企业。 蜜雪冰城的竞争对手古茗(1364.HK)上周三正式在港交所挂牌,这是睽违近一年后再度有内地茶饮企业登陆港交所。古茗在香港IPO中净筹集17.2亿港元(2.2亿美元),本地发售获得近195倍认购。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本地发售获194倍认购 古茗首挂跌6.4%

内地茶饮品牌古茗控股有限公司(1364.HK)周三在港交所挂牌,开报10港元,较招股定价9.94元高0.06元或0.6%,成交近4.8亿港元。股价午后由升转跌,一度跌逾10%,全日收报9.3港元,跌6.4%。 古茗公布,香港公开发售获194.87倍认购,一手(400股)中签率100%。按回补机制,香港公开发售股份增至7,930.6万股,占发售总数43.48%。国际发售录得15.03倍认购。最终发售价9.94港元为上限定价,共计发行1.82亿股,集资净额17.21亿港元。 古茗主要贩售新鲜茶饮饮料,截至去年9月底,古茗在全国开设9,778门店,其中80%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2024年前9个月,古茗的收入增长至64.4亿元,同比增长15.6%,但同店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下降4.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Dayao is crafting a new story for the young

中国老男孩的“酒替” 大窑如何说好新故事

近年掀起热潮的大窑汽水,被传拟在香港上市,虽然公司随即否认,但市场对这家内蒙古公司的未来仍有无限想象 重点: 2022年收入32亿元,按年增50% 公司否认赴港上市传闻,强调以经营发展为主 李世达 农历新年到来,资本市场迎来一波餐饮行业上市潮。其中,近年成为饮料市场新宠儿的汽水品牌大窑,其生产商内蒙古大窑饮品有限公司也被点名拟赴港上市,不过随即被公司否认。 据彭博报道,大窑正与顾问合作,最快下半年赴港上市,寻求筹集至多5亿美元(约36.3亿元)资金。不过,大窑在响应传媒查询时就否认有关消息,称公司以经营发展为主,暂未考虑上市。 尽管大窑已澄清了上市传闻,但外界对这家公司的好奇并未消减。 大窑的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的呼和浩特八一饮料厂,1996年被创始人王庆东收购后,以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大窑文化命名,创建了大窑饮料品牌。凭借低单价大份量定位,大窑汽水快速打开市场,成为内蒙古区域饮品代表品牌之一。成立以来,公司陆续打造“大窑嘉宾”、“大窑橙诺”、“大窑荔爱”及“大窑冰畅”等不同口味的畅销产品。 背后的男人们 与其他品牌瞄准一般消费者的策略不同,大窑的成功,离不开背后的“一群男人”。 在大窑发迹的内蒙古,男性饮酒比例超过60%,与黑龙江、辽宁等东北省份位居全国领先。东北汉子爱喝酒,酒局应酬多,王庆东却注意到“不喝酒”的需求。 一些男性基于开车、健康等因素不能饮酒,而拿着可乐瓶碰杯面子又挂不住,于是王庆东将汽水包装成啤酒的样子,以绿色玻璃瓶装、520毫升大份量为卖点,成为酒桌上的“仿真酒”,搭配“喝酒不开车,开车喝大窑”的广告词,大窑成功让汽水也能喝出“微醺”的感觉。 大窑很清楚自身产品适合佐餐与社交的定位,因此锁定餐饮渠道进行销售。根据官方披露数据显示,大窑85%以上的销售额来自餐饮渠道。 然而,餐馆食店一般将饮料价定得颇高,大窑为要推高销量,选择对餐饮业让利,一瓶520毫升装大窑汽水,官方零售价6元,但餐饮店提货价不到2.5元。那么食店在销售时,即使提价也不会太过份,让食客愿意花费在饮料上,从而提升大窑的销量。 2021年,大窑启动品牌营销升级,“大汽水、喝大窑”这句广告词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地铁站循环播放。还请来电影《战狼》男主角、深具硬汉形象的吴京作为品牌代言人,在每一瓶汽水上印着吴京的形象,让消费者每一次举瓶都像在与吴京碰杯。 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让公司业绩提升到新高度,据媒体披露,大窑汽水2022年营收为32亿元,按年增50%,其营业额是陕西品牌冰峰的10倍、北京品牌北冰洋的3倍。 一路向南 怀着雄心壮志的大窑,目前已在内蒙古、宁夏、吉林、辽宁、安徽、陕西及山东设有七座智能工厂,一路南下朝全国市场迈进。2023年11月,大窑在官方微信号发布了向华南市场发展的计划。2024年提出“北商南援”计划,将依靠北方经销商,分批次、分阶段向南推进。 不过,主打低价实惠与情绪价值的大号汽水,能否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还有许多疑问。首先,可口可乐(KO.US)与百事可乐(PEP.US)占据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份额超过八成,剩余的两成,大窑必须与冰峰、北冰洋、健力宝、元气森林等品牌竞争。 另外,大窑依靠的是较低的成本与较大的让利,与其他品牌相比,大窑汽水不含果汁,口味依靠香精调味,在健康当道的趋势下亦较为不利。而一款北方饮料要送上南方人的餐桌,还要先过王老吉、天地壹号与椰树椰汁这几关。 在搞定了中年男人的需求之后,大窑正试图说好年轻人的故事。农历新年是餐饮消费的高峰期,大窑在北京三里屯巨幅广告屏幕上轮流放送新春主题广告,以电子音乐和强烈的色彩为主轴、用年轻人的语言打出新口号“有汽就出,疯感十足”,希望将品牌知名度提升到新高点。 港股市场上,包括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等新茶饮品牌正在冲刺上市,而去年上市的新茶饮品牌中,茶百道(2555.HK)目前市值约142亿元、市盈率约16.8倍,但股价自上市以来已下跌近40%,显示话题度与股价不一定成正比,这看在大窑眼中,或许是个重要的讯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