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黑芝麻上市翌日股价微涨
最新:自动驾驶芯片制造商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533.HK)周四在港交所主板挂牌,全日股价大挫27%至20.45港元,该股在周五稍微反弹,周五高开5.4%至21.55港元。 利好:该公司藉着上市成功筹资9.5亿港元,将用于未来研发工作及提高商业化能力。 值得关注:该公司在香港的公开发售部分反应并不热烈,只获得约1.5倍超额认购。 深度:港交所去年在其上市规则中新增18C章节,放宽对“特专科技公司”的上市要求,只要市值不低于100亿港元,即使未“商业化”,都可以申请上市,以吸引缺乏利润但具有良好增长潜力的企业。成立于2016年的黑芝麻智能,主力生产自动驾驶汽车芯片,即使过去三年的亏损接近100亿元,但由于去年的收入超过3亿元,今年获港交所批准上市,成为继晶泰科技(2228.HK)后,第二间藉18C章上市的公司。 市场反应:黑芝麻智能的股价在周五中午收市涨5.6%至21.6港元,但仍比上市价28港元低22.9%。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港IPO半年筹131亿 市场料下半年转活
香港股市一向是企业集资重要地之一,但近年受港股疲软拖累,集资额持续萎缩 重点︰ 今年上半年仅30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当中欠缺大型IPO,总集资额只有131亿港元,同比下跌27% 机构预计下半年本港IPO市场将转趋活跃,全年有80只企业在港上市,总集资额约800亿港元,重回世界头5位 裴梓龙 港股上半年表现疲软,拖累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开发行)市场不佳。今年上半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的企业只有30家,当中29家在主板上市,总集资额只有约131亿港元,比去年同期下跌27%,不止跑输美国两大交易所,甚至不及印度股市,反映香港投资气氛仍然审慎,导致新股融资规模较小。 上半年香港欠缺大型IPO,集资额最大已经是茶饮股茶百道(2555.HK)的26亿港元,其次是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供货商速腾聚创(2498.HK)的约11亿港元,其余大部分公司集资额连10亿港元都不到。 独立股评人邹家华分析道,上半年IPO市场不佳,主要是受利率持续高企影响,他说︰"市场原以为美国今年开始减息,但上半年不似预期,导致香港利率也在高位,影响集资气氛,加上各地政府监管比较严格,影响投资者意欲,最重要是经济复苏缓慢,行业复苏不一,在股市疲弱下企业上市估值不会高,就算想上市,管理层都要考虑估值,尽可能希望在股市反弹时获得较高估值。" 虽然上半年在港股上市的企业不多,然而IPO投资者首天获利比例却相当不错,30只IPO中,有20只首日股价都高于招股价,获利率达66.7%,当中表现最好的是中国电信网络支持及信息及通信技术(ICT)集成服务供货商经纬天地(2477.HK),上市第一天大涨1.64倍;涨幅第二大是香港建造股泓基集团(2535.HK),首天收市价比招股价高1.36倍,另外有6间公司首天涨幅高于30%。 截至7月5日,上半年30只IPO中累积升幅最多的是长久股份(6959.HK),累涨3.8倍,跌幅最大是天津建发(2515.HK),累挫52.4%,另外有15只IPO已跌穿招股价。 为争取更多IPO来港股上市,港交所(0388.HK)一直放宽对企业上市的要求限制,去年3月31日已推出“18C章”,主要针对未开启商业化、或处于商业化初期的科技型创业企业,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等“特专科技”,为这些科技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机会。 “18C”首股成功上市 上半年港股迎来第一只“18C”上市公司晶泰科技(2228.HK),集资额约9.9亿港元,首日上市比招股价高约10%,表现尚算不错;至于第二家“18C”企业也正在密锣紧鼓,并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家就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货商黑芝麻智能,市传将集资最多23亿港元,小米(1810.HK)更是股东之一。 展望下半年,多家机构都预计香港IPO市场将好过上半年,最大原因在于美国利率很大机会下调,刺激资金回港,带动IPO市场。罗兵咸永道指出,目前有超过100家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部分已在中证监成功备案,当中也不乏大型公司,如果下半年市场情绪持续改善,有机会出现集资超过50亿港元的IPO,全年有约80家企业在港上市,总集资额达700至800亿港元,而信息科技及电讯服务、人工智能及零售、消费品及服务行业将是市场焦点。 德勤中国同样估计全年会有约80只新股在港上市,总集资额在600至800亿港元。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认为,内地政府接连推出刺激经济措施,下半年经济将表现强劲,提高投资者信心,加上美联储在第三至第四季度减息机会大,资金回流香港,将进一步提高流动性及估值。 至于安永和毕马威都预计,在下半年香港IPO转趋活跃下,港股全年总集资额有望重回全球首五位。毕马威认为,除了内地企业,近月港府一直与中东保持积极交流,港股有望成为中东企业海外上市地。事实上,市场也正关注,已在沙特阿拉伯上市的石油企业沙特阿美,下半年或许将来香港上市,届时势必成为市场焦点。 “下半年还有周六福、哪咤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曹操出行、美的集团与华润饮料等,这些都是市场比较关注的大型新股。不过作为投资者,目前香港IPO只能以短炒为主,我会看保荐人素质,例如中金国际、中信建投、海通国际保荐的,我认为会较理想。”邹家华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港交所引科技初创上市 但公司素质恐良莠不齐
港交所出台宽松的新规则,允许早期“特专科技公司”在主板上市 重点: 港股市场计划吸引“特专科技公司”的上市新规,允许没有任何收入的初创公司上市,只要它们满足最低市值要求 产品未经市场验证的新上市公司,可能多年均无法产生销售和利润,并有机会迅速失去价值 梁武仁 港交所(0388.HK)在吸引中国企业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这次的目标是可能充满潜力但渴望资金的小型科技初创公司。此类公司对投资者可能也颇具吸引力,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机会,可以较低的成本尽早买入前景看好的公司。但此举也可能因为引入了一批新的劣质股票,包括一些从未盈利过的股票,而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多年来,美国一直允许此类中国科技初创企业上市,这为香港可能会经历的情况提供了教训。很多这样的公司最终未能起飞,而且以退市收场,但在此之前都失去了大部分价值,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然而,很多投资者依然认为值得冒险,因为他们希望在股价还便宜的早期阶段,能买入下一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或美团(3690.HK)。 上月底,港交所实施了针对“特专科技公司”的宽松规则,允许它们按照新增的第18C章规则在主板上市。此举是在持续数月的努力之后出台的,包括征求机构投资者、上市申请人、会计师事务所和行业协会等不同团体的意见。 专门为科技公司增加一个全新的章节,是港交所的最新努力,以便吸引那些往往收入或利润不足,但增长潜力巨大的特定行业公司前来上市。大多数公司通常必须具备这种收入和盈利能力,才能在主板上市。香港做出此举之际,正值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这可能会让年轻、脆弱的中国科技初创公司对在美国上市三思而行,而美国目前是它们首选的境外IPO目的地。 港交所在2018年首次对上市规则进行了全面调整,以减少对某些行业的限制,此举主要是让内地企业受益,尽管这并不是它宣称的目的。 当时,该交易所创建了第8A章,允许“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哪怕它们是中国公司中常见的双重投票权架构。它还新增了第19C章,为已经在其他全球性市场上市的公司,提供了在港二次上市的途径。这两项举措为此前因双重投票权架构而选择在纽约、而非香港挂牌的阿里巴巴二次来港上市铺平了道路。 2018年,该交易所又新增了第18A章,欢迎此前因缺乏收入和利润而不具备主板上市资格的生物科技公司。从那时起,已有50多家公司利用该规则上市,但它们大多数的股票代码都有一个标记“B”,向投资者提示高风险。 去年初,港交所允许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俗称SPAC)合并的方式借壳上市,近年来在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均流行以该方式挂牌。 欢迎“未商业化”公司 最新的第18C章的一大亮点,是允许“未商业化”公司申请IPO,哪怕它们没有收入,只要它们的市值达到或超过100亿港元(88亿元)。“已商业化”公司,也就是最近一个财年产生了至少2.5亿港元收入的公司,最低市值要求更降至60亿港元。 新规适用于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企业,但该交易所并未更具体地说明如何量化这种潜力。第18C章中的公司可以提供下一代信息技术,如云服务和人工智能,以及先进的硬件、软件或材料。新能源、环保或食品和农业科技领域的企业,也可以通过第18C章的途径进行IPO。 因为第18C章意在吸引正在成长的企业,所以它要找的是那些非常注重研发的企业。最近一个财政年度收入低于1.5亿港元的初创企业,应将至少一半的运营支出用于研发,而年收入在1.5亿至2.5亿港元之间的公司,该比例则可以低一些。 有意思的是,商业上成功、但不直接依赖于产品销售或新技术应用的技术驱动型公司,却被港交所排除在外。其中包括仅通过交易费用产生收入的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加密货币挖矿服务供应商,其收入可能会因算力的利用率而有所不同。 新规确实有一些为了确保一定程度的质量控制而制定的标准。被归为“商业化”的公司必须有年收入增长的记录,并为可能因不可控因素而出现的销售下滑预留准备金。此外,寻求按照第18C章规定上市的公司,必须在提交申请的至少一年前,从经验丰富的独立投资者获得大量资金。 然而,不受任何收入限制的未商业化公司,却难以保证在短期内产生大量销售额,更别说利润了。而且显然,一家公司缺乏收入的时间越长,其股票承受的压力就越大。 以按照第18A章规定于2018年在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华领医药(2552.HK)为例,该公司尚未公布任何收入,其股价自挂牌以来,已下跌超过57%。 即使是拥有商品化产品的公司,如果无法大幅提高销售额,也可能难以维持其价值。市值60亿港元、年销售额2.5亿港元,这是对这批IPO申请者的最低要求,相当于24倍市销率。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如果没有急剧的收入增长,可能难以连续多年维持下去,而这无论如何都会拉低市销率。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按照第18C章申请IPO的公司会大量涌现,它们会努力向投资者推销自己的前景,希望证明它们具备成为下一家阿里巴巴的潜力。因此,决定是否相信一家公司的增长故事的责任,将重重地落在投资者身上,这需要格外用功,尽力在中国源源不断的科技初创企业中区分优劣。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