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s Market

老龄化与少子化 人们更愿为“毛孩”掏钱

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增加了中国民众的情感需求,与宠物作伴的人口逐渐增长也带动宠物消费市场快速扩张    头豹研究院 相较于为自己消费,如今的中国民众似乎更愿为宠物掏钱。据京东官方数据,2024年“双十一”开售首日,京东平台的宠物业务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2.1倍。另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国内宠物用品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10%,达到2.47万家。 中国宠物市场的快速崛起背后,既有宏观经济复苏的推动,也反映了社会结构变化对消费需求的深刻影响。头豹研究院发布《2024年中国宠物用品行业概览》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升至15.4%,老龄化加剧催生了老年群体对宠物作为生活伴侣的需求,而不婚化与少子化亦带动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毛孩子”代替孩子成为小家庭的重要成员,满足情感需求。 报告指出,中国宠物(犬猫)数量由2017年的8,746万只增长至2023年的12,155万只,2018至20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另外,年轻宠主占比逐步提升,2023年“90后”宠物主占比达46.6%,“00后”宠物主占比为10.1%。宠主对宠物的角色定位发生转变,单只宠物消费的提升带动整体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增加,宠物犬单只消费由2017年的1,946元增长至2023年的2,875元,宠物猫单只消费由2017年的1,483元增长至2023年的1,870元。 随着宠主对宠物生活质量的重视,“家人”是宠物主赋予宠物的首选角色,更乐于为宠物购买宠物用品与宠物服务,提高宠物的生活质量,有望带动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从“谷子经济”到“宠物经济”,中国股市中与情绪消费相关的板块,有望成为中国消费故事的新亮点。不过,宠物用品公司的股票似乎没有受到相应的关注。其中赴美上市波奇宠物(BQ.US)因为市值大幅缩水,已于2023年自纽交所主板退市,另一家多尼斯(DOGZ.US)则连年亏损、营收下滑。 报告指出,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一些具有品牌优势、产品质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可能会脱颖而出。中国宠物用品本土企业多以代工起步,积累的产品研发优势、生产工艺优势、质量管控优势和对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逐步建立起企业自主品牌,未来随着本土品牌崛起,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头豹研究院中国是行企研究原创内容平台和创新的数字化研究服务提供商,拥有近百名资深分析师,联系方式:CS@leadleo.com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Miniso

发行5.5亿美元股票挂钩证券 名创优品海外重金开路

转型成功的名创优品,近期宣布发行5.5亿美元股票挂钩证券,加快海外扩张脚步 重点: 公司发行股票挂钩证券5.5亿美元,并订立看涨期权价差交易 第三季度,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则增长39.8%至18.1亿元    李世达 “谷子经济”(Goods Economy)在中国大行其道,积极开发IP产品的快时尚设计师品牌名创优品(9896.HK; MNSO.US),正在加快海外拓店的脚步。近日,公司宣布发行本金总额为5.5亿美元(约42.9亿港元)、2032年到期的股票挂钩证券,期限7年,票面年利率为0.5%。 根据公告,证券兑换的初始行使价定为64.395港元,较前一个交易日(1月6日)收市价格溢价26.14%。由于发行股票挂钩证券通常意味着摊薄股权,对股价带来压力。因此消息公布后,名创优品股价下跌5.2%,过去一周则下跌了12.44%。 不过,名创优品实际上已为摊薄效应预作准备。根据公告,公司将订立看涨期权价差交易,包括下限看涨期权及上限看涨权证。下限看涨期权由对手方授予名创优品看涨期权交易,由名创优品酌情行使,行使价为每股64.395元,与上述股票挂钩证券行使价相同。 至于上限认股权证,则由名创优品授予看涨期权价差对手方,由对手酌情行使;行使价为每股约102.1元,较名创优品前一个交易日的收市价51.05元,有高达100%溢价。 公司表示,是次交易集资净额约4.57亿美元,相当于约35.54亿港元,其中50%将用于海外门店网络扩展、供应链优化与发展、品牌建设及推广、额外海外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另外50%用于股份回购。 野村认为,本次集资有助公司增长及股东回报,因此上调美股目标价7%,由26.3美元升至28.1美元,维持“买入”评级。花旗则持不同看法,认为相关证券结构复杂,或会令投资人困惑,在股价高位下发行,将令市场产生短期负面情绪。 前三季海外收入增长近四成 与半年前相比,名创优品市盈率(P/E)从19倍增长到24倍,已高于无印良品品牌运营商良品计划(7453.T)的22.5倍,以及BJ批发俱乐部(BJ.US)的23倍,显示市场持续正面看待公司的发展策略。 根据第三季度业绩,名创优品收入按年升19.3%至45.2亿元,经调整净利年增6.9%至6.8亿元。期内,毛利率按年提升3.1个百分点至44.9%。最大亮点仍在于海外增长,按市场划分,内地业务收入按年增长8.7%至27.1亿元;海外业务收入则增长39.8%至18.1亿元。 2024年前三季,名创优品门店增至7,186间,按年净增773间,当中海外新增门店占449家,占比接近六成。目前,内地门店共有4,250,当中仅29间为直营店,其余4,221均为加盟店;海外门店则共有2,936间,直营及加盟店分别为422间及2,514间。 公司业绩的成长与惊人的拓店速度,与当前低迷的消费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对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来说,这种发展似乎早有预料。 名创优品的逆势增长,显然受到去年爆火的“谷子经济”所带动。“谷子”由英文“Goods(商品)”音译而来,指的是带有二次元IP的徽章、玩偶、公仔、立牌等衍生周边产品。尽管这些产品制造成本不高,却因搭载动漫IP而具备收藏价值甚至情绪价值,广受二次元爱好者的欢迎,一些限定产品在二手市场甚至可炒到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价格。 兴趣消费赛道 叶国富很早就看到这股潮流。他曾在一次讲话中说,“消费目的是什么?是开心,是美好,更是愉悦的体验”按照他的定义,消费者已从低价消费、性价比消费进化到“兴趣消费”,现在的消费者不只看商品功能,更看重商品带来情感和情绪上的价值。 因此他将原本定位为低价杂货店、被批评为山寨大创百货(DAISO)的名创优品,转型为IP联名集合店,大手笔搜集迪斯尼、史努比、芭比、哈利波特、宝可梦等上百个IP角色授权,复制在马克杯、绒毛玩偶、枕头、发夹、文具等各种用品上,让消费者乐此不疲地掏腰包买单。 他们还发现,全球消费者在IP商品上的价格敏感度更低。在中国,门店客单价约为38元,但在美国却可高达150元。因此增加海外门店数量、签约更多IP,就是再明确不过的目标。 名创优品看好“兴趣消费”与“谷子经济”的成长潜力,正在加速海外扩张的脚步,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令他们开心的产品。只要顾客开心,股东就会更开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oods Economy

吃谷吧! 连接二次元千亿市场

谷子经济成为中国消费市场去年最大的亮点,购买动漫周边的年轻消费者,正在重塑消费格局    李世达 尽管宏观经济上看,中国消费市场仍然疲弱,但对年轻消费者来说,这不意味着他们会停止寻找“小确幸”。 2024年,“谷子经济”一词在中国爆火,“谷子”由英文“Goods(商品)”音译而来,指的是带有二次元IP的徽章、玩偶、公仔、立牌等衍生周边产品。二次元世界指的是由二维平面图像作品构成的世界,通常包括所谓的“ACGNC”,即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小说Novel与角色扮演Cosplay。 由于具有收藏价值,一些成本仅数元的“谷子”,在二手平台上可能被炒至数千元甚至数万元。这个市场有多火爆?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预计未来数年仍将呈持续增长态势,到2029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3,089亿元。 随着谷子经济的发展,一系列“行话”也油然而生。例如根据IP来源地,谷子可分为“国谷”或“日谷”;不同品类或材质,可分为“吧唧”(英文Badge音译)、公仔、亚克力、纸制品等;购买谷子则叫“吃谷”,买谷子的地方叫“吃谷地”、“谷子店”。 对于“吃谷人”来说,“吃谷”不只是购买商品,而是获取情绪价值。这些“谷子”成为二次元世界连接现实世界的纽带,让“吃谷人”在苦涩乏味的日常中,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谷子经济显然是2024年最大的惊喜。在A股市场,Wind数据显示,“谷子经济指数”从去年7月1日起稳步上扬,至去年12月涨幅达35.01%。在港股市场,潮玩代表泡泡玛特(9992.HK) 去年狂涨3.5倍;名创优品 (9896.HK)去年也涨了一成。 近日,掌握奥特曼、变形金刚等知名IP的拼搭角色类玩具商布鲁可(0325.HK)在港交所公开招股,获得6,000倍认购,申购额度达8,774亿港元,创下港股历史第三高纪录,可以说相当疯狂。 从产业本质看,谷子经济并非新事物,近年的快速崛起和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力有关,“90后”、“00后”的他们更愿意为情怀和热爱买单。根据《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4.9亿人。随着更多的资本运作与新玩家入场,更多IP授权被开发,这个市场相信还会持续增长。 李世达,咏竹坊编辑。他的联络方式:shihtalee@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