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asic IPO

胎压有数盈利未明 琻捷电子要测试市场温度

凭借传感SoC的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琻捷电子正以高增长之姿敲响港交所大门 重点: 过去三年,公司收入由1亿元增至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3% 胎压监测SoC占公司收入约60%    李世达 在汽车世界里,最不被人注意的零部件,往往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胎压检测装置、电池温度监测,往往能在危急时刻避免严重意外的发生。这些关乎安全的资讯,全仰赖隐身于轮胎或电池之中的传感芯片。 汽车传感芯片制造商琻捷电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SENASIC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准备在香港资本市场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琻捷是一家专注于传感SoC(System on Chip)的半导体企业。SoC是一种将处理器、记忆体、通信模组及感测电路等多种功能整合到单一芯片上的设计。它的优点是体积小、功耗低、性能高,常用于手机、汽车电子与物联网设备中。 琻捷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尤其是胎压监测系统(TPMS)与电池管理系统(BMS)。申请文件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琻捷在2024年已是全球第三大、全中国第一大的无线汽车传感SoC供应商,市场份额达7.3%。 可想而知,这家公司的崛起,仰赖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几个趋势。 首先是新能源车的快速渗透。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电池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中国在2020年推出强制性标准,要求电池在热失控前能及时预警;而2026年即将生效的新规更进一步要求,在热失控后至少两小时内不得燃烧或爆炸。琻捷正是全球首批量产电池保护SoC(BPS SoC)的公司之一,抢先卡位这一政策红利。 时势造英雄 另一大趋势是汽车智能化与无线化。传统上,车内大量数据依靠线束连接,既增加成本也影响可靠性。无线电池管理系统(wBMS)的出现,有望彻底改变格局。根据行业预测,wBMS市场在2026年至2030年的年均增长率或高达270%以上。琻捷已提前推出符合新标准的产品,并开始在2025年录得wBMS相关收入,未来有望在这片蓝海市场夺得先机。 同时,中国汽车行业的“内卷”氛围也为琻捷提供了机遇。当车企陷入价格战压力时,对于性价比更高、供应安全性更强的本土半导体供应商需求反而提升。琻捷作为唯一能大规模供应TPMS SoC的中国企业,成功打入前十大整车厂的供应链,具备了不可忽视的替代效应。 这些趋势反映在公司的业绩上,呈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2022年,琻捷的收入为1亿元,至去年已攀升至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3%。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进一步增至1.7亿元,同比增长27.1%。毛利率亦逐步改善,由15.4%升至27.1%。 拆解收入结构可以发现,胎压监测SoC仍是最大支柱。2024年,这类产品收入占比达60%,2025年上半年维持在58%左右。BMS SoC收入贡献相对波动,但随着新能源车标准收紧,未来潜力巨大。USI SoC则在底盘、空调、制动压力等传感场景中广泛应用,长期维持约25%的收入占比。 成本压力抑制利润 然而,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短期内仍可能持续。申请文件显示,2022年,公司净亏损已达2.1亿元,至去年则维持在3.5亿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公司依然录得约1.4亿元的亏损。 管理层解释,亏损一方面源自业务规模尚未放大到能摊薄固定成本,另一方面来自每年约3至4亿元研发经费,车企的成本压力也压缩了利润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剔除金融工具估值波动、股份支付以及商誉减值等非经常性因素,公司的经营亏损其实已有收窄迹象。2022年的经调整亏损约为8,360万元,到2025年上半年则减至约1,570万元。这意味着,随着收入持续扩张和毛利率改善,琻捷的盈利拐点或许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