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行业困境持续 建邦高科上市不逢时
即便业内很多下游企业陷入亏损,这家太阳能电池材料生产商去年仍保持了盈利 重点: 建邦高科申请赴港上市,去年收入增长了42% 这家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银浆的银粉供应商利润微薄,在太阳能行业仍处于危机之中,公司可能也会陷入亏损 阳歌 香港IPO市场目前可能很火爆,各行各业的公司在经历了三年的疲软后纷纷开始融资。但太阳能公司却明显缺席了本轮热潮,因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行业,正在经历供应严重过剩引发的痛苦回调。 尽管面临如此巨大阻力,建邦高科有限公司仍申请赴香港上市,试图凭借其领先的银粉生产商的地位吸引投资者。银粉可用于生产银浆,而银浆是所有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即使在鼎盛时期,建邦高科看上去也有点悬,因为产品高度商品化,导致利润率极低。在行业如此动荡的时期,公司可能难以激起投资者的太大兴趣。 虽然面临诸多动荡,建邦高科在过去三年仍保持盈利,至少以年为单位是如此。但上周五提交的上市文件并未按季度拆分数据,我们怀疑公司可能也和很多太阳能同行一样,在去年底和2025年第一季度陷入了亏损。 领先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晶科能源(JKS.US;688223.SH),以及多晶硅的龙头生产商大全能源(DQ.US;688303.SH),都印证这个行业的困境。两家公司在不久前的报告称,第一季度不仅净利润出现亏损,毛利润也陷入亏损——这意味它们的产品售价低于成本。 晶科能源和大全能源的股价今年迄今已下跌逾30%,目前接近五年来的最低点,行业困境可见一斑。周一,花旗将晶科能源的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两级至“卖出”,称该行业的困境看不到尽头,导致晶科能源的股价进一步下跌。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很难相信晶科能源和大全能源等下游企业不会向建邦高科这样的上游供应商施压,要求降价。 雪上加霜的是,近期银价持续攀升,抬高建邦高科自己的生产成本,侵蚀公司利润率。建邦高科披露,几乎占其全部生产成本的硝酸银价格,已从2020年的每公斤3,100元,涨至去年的每公斤4,000元,预计还将持续上涨,到2029年达到每公斤5,400元。 利润率下滑 建邦高科的优势之一是历史相对悠久,这帮助它占据了中国光伏银粉市场近10%的份额,成为国内最大的供应商。建邦高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建邦胶体材料有限公司在山东济南成立,专门生产彼时尚处于初期的新能源和先进材料。 该公司早在2012年就开始进行银粉研发了。2014年,它建成了中国最早的银粉生产线之一,但直到五年后的2019年才开始工业规模生产。2023年底,公司成为国内首批能够生产新一代太阳能产品(如PERC、TOPCon、HJT和xBC电池)所需高级银粉的公司之一。 随着行业一派繁荣,建邦高科的业务也蓬勃发展。上市文件显示,公司2023年收入增长58%,至27.8亿元,去年又增长42%,达到39.5亿元。正如前文所说,公司主要的材料成本硝酸银去年占收入的96.7%,略高于2023年的96.1%。 幸运的是,建邦高科不需要大量其他支出来运营业务,主要是因它的产品高度专业,客户数量有限,竞争相对较少。过去三年,公司的销售、营销和研发支出相对稳定,不过去年行政成本几乎翻了一番。 但即便翻了一番,行政成本规模也相当小,去年仅相当于收入的0.4%。能印证这一点的是,公司去年底的员工总数仅为93人,与上年持平,相比于2022年的84人没有增长多少。 硝酸银成本高昂,导致公司毛利率相当低,去年仅为3.4%,低于2023年的3.9%。过去三年,该公司每年都保持盈利,尽管利润规模微乎其微,去年仅为7,900万元。或许唯一比盈利规模更小的是建邦高科的现金,截至2024年底,其持有的现金总额仅为2,940万元,但这其实已经是前一年1,080万元的近两倍了。 说建邦高科是在冒险太过轻描淡写了,在行业持续承压的背景下,IPO筹集到的资金或许能为其带来一些急需的喘息空间。但我们还是认为,投资者不会对一家受困于行业重大变革的公司有太大的兴趣。 建邦高科的全球竞争对手之一同和控股(5714.T),目前的市盈率仅为10倍。建邦高科最大的客户之一聚和材料(688503.SH)的市盈率略高一些,为18倍。若估值介于两者之间,按去年的利润计算,建邦高科的估值将在1.5亿美元左右。 这意味公司可通过上市筹集约3,000万美元,这将为其提供部分急需的现金。说实话,我们认为投资者不会对这种上市太感兴趣,不过它可能会吸引一些着眼于长远的买家,他们不在意当前的低迷,看中的是这个行业未来重现光芒的一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概要:晶科能源上海上市子公司利润暴跌
这家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表示,由于价格暴跌,其持股58.6%的晶科能源上海上市子公司的利润在2024年下降了近99% 阳歌 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晶科能源(JKS.US)周五表示,其主要运营的上海上市子公司晶科能源(688223.SH),去年利润暴跌逾98%,原因是供应过剩,迫使公司及其同行大幅削减价格。 晶科能源表示,其上海上市子公司预计去年盈利8,000万元至1.2亿元,较上年下降近99%。除去一次性损益,这家上海上市子公司全年亏损7.5亿元至10.5亿元,处于亏损状态。 晶科能源持有这家上海上市公司约58.6%的股份,该公司并未提供其去年业绩的初步数据。此前美国上市的晶科能源报告称,2024年前三个季度,收入较去年同期的858亿元下降 16.6%至716亿元。该公司前九个月的利润暴跌86%至8.47亿元。 消息公布后,晶科能源股价周五在纽约下跌10%。过去52周,该股下跌了23%,预期市盈率仅为5。 去年,全行业产能大幅增加,导致太阳能电池板价格暴跌,公司及其同行受到重创,导致供应严重过剩。晶科能源去年10月表示,考虑到产能大幅增加,预计到2024年底,其太阳能晶圆、电池和模块的年总产能将达到345 GW,是三年前101.5 GW产能的兩倍多。 美国上市的晶科能源报告称,受价格下跌影响,去年第三季度其营收同比下降23%至245亿元,尽管该公司当季太阳能电池组件出货量增长14.7%。随着价格下跌,公司当季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9.3%下滑至15.7%。 中国已经生产全球绝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鼓励该行业的发展。由于许多公司的利润蒸发,一些公司陷入亏损,中央政府已介入,试图通过鼓励公司闲置部分产能来支撑价格。 政府的干预措施最近有助于稳定价格。分析师预计,晶科能源将报告其2024年全年收入下降约20%。但他们预计该公司今年的收入将恢复增长,雅虎财经调查的六位分析师预测平均增长 8.8%。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地缘政治迭加低流动性 中欧通未能起飞
中国最近采取多项举措,推动企业在英国和德国上市,但缺乏流动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仍然是重大障碍 重点: 新一届工党政府有意改善中英关系,中国企业通过与伦敦的五年股票互联互通机制上市可能因此受惠 由于流动性低,中国企业仍对欧洲股市持谨慎态度,今年尚没有新企业通过与伦敦、苏黎世或法兰克福的互通互联机制上市 沈如真 12月初在上海举行的一个中英投资会议上,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中国区首席代表乔恩·爱德华兹,向寻求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发出邀请。他用普通话向听众表示:“如果您想在欧洲或中东发展业务,我们认为伦敦证券交易所是您的最佳选择。” 他指出,伦敦证券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流动性强,投资者群体多元。在向担心即将上任的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可能带来障碍的公司做推销时,他指出,“如果因为地缘政治问题而不想在美国上市,那你可以来伦敦。” 在他进行此番推销的一个月后,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计划于1月初访问北京,旨在建立更紧密的金融联系。此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官员也在近期访问了伦敦、德国和瑞士,以促进合作。 交流活动的加强,凸显中国和欧洲都希望加强商业和金融往来,因双方都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并且都在为特朗普上任后可能爆发的贸易战做准备。特朗普威胁,要对中国和欧盟出口到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关税。 但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尽管经过数年的努力,但鼓励中国公司在欧洲的英国、瑞士和德国市场上市的几项机制均收效甚微。2024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通过该机制在三个国家上市,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程序严格,很多中国公司对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失去兴趣。这些公司也因流动性不足而对瑞士望而却步,转而前往它们传统的首选境外上市目的地中国香港和纽约,这些地方的IPO市场正在复苏。 很多中国公司可能还担心越来越动荡的地缘政治风向。过去两年,中欧关系因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而动摇,在这场冲突中欧盟坚定地支持乌克兰。 贸易方面,欧盟还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45.3%的关税,因欧盟坚持认为中国向汽车行业提供不公平的补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强调此举的间接危害,警告征收关税的决定,给中国在欧盟的运营和投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诞生于“黄金时代” “沪伦通”机制于2019年启动,允许中英两国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存托凭证(DRs)在对方交易所上市。它诞生于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当时跨境贸易和投资急剧增加,而且每年都会举行高层经济和金融会谈。 然而,在时任首相苏纳克于2022年宣布结束与中国的“黄金时代”后,该计划迅速失去了势头。 目前只有六家中国公司通过沪伦通机制在伦敦挂牌,而且自化工企业永太科技(002326.SH)于2023年7月上市以来,没有新的公司在伦敦上市。其他上市公司包括长江电力(600900.SH)和华泰证券(601688.SH)。该机制尚未吸引到任何英国上市公司出售中国存托凭证,在中国A股市场进行交易。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下个月将对北京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旨在重启近年来遭冻结的高层经济和金融会谈。据《金融时报》报道,会谈将聚焦金融服务,还将讨论恢复“沪伦通”机制。 现任工党政府已将改善对华关系作为其主要外交政策目标之一。事实上,据报道,电商快时尚品牌Shein正与伦敦证交所商谈在伦敦上市事宜,此前该公司在首选目的地的纽约遭受遇冷。这样的上市最早或将于明年进行,可能会筹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成为中国公司在欧洲规模最大的上市。 瑞士项目同样进展缓慢 重启后的沪伦通将面临的困难,也反映在中国和瑞士的互联互通项目上,这是连接中国公司与欧洲证券交易所历史第二悠久的项目。在中国企业最初争相在瑞士证券交易所(SIX Swiss Exchange)上市之后,由于交易清淡,中国企业基本上放弃了这一渠道。 迄今为止,共有17家中国企业在瑞士证交所上市,其中包括乐普医疗 (300003.SZ)和电池制造商欣旺达(300207.SZ)。但它们的全球存托凭证交易几乎不存在,股票往往在数周甚至数月没有任何股票易手。 这类瑞士全球存托凭证交易的价格也经常低于上海上市的同等股票。导致套利交易员经常将这些全球存托凭证(GDR)交换成包含的A股股票,他们可以在中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从而迅速获利。最后一家在瑞士上市的中国企业是星源材质(300568.SZ),时间是一年前的2023年12月。 天顺风能(002531.SZ)和三花智控(002050.SZ)本月都以市场条件发生变化为由,取消在瑞士上市的计划,十多家中国公司也做出了类似决定。三花智控在另一份声明中称,该公司目前计划在香港上市。 深圳上市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300750.SZ)原本也计划在瑞士上市,现在据报道也在考虑赴港上市,预计将筹集至少50亿美元。“随着香港IPO市场持续向好,投资者信心日益增强,香港作为上市目的地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毕马威中国合伙人刘大昌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未来在法兰克福? 与此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称其最近带领一些中国上市公司不仅去了英国和瑞士,还去了德国访问,促进在这三个国家的跨境上市活动。…
简讯:晶科能源扩大股票回购方案
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JKS.US; 688223.SH) 为了支撑其股价,周三宣布扩大和延长其股票回购方案。公司早于2022年7月启动了2亿美元的股票回购方案,截至 12月11日已回购价值1.345亿美元的股票。 公司表示,董事会周二批准将该方案的规模增加1.5亿美元,使总额达到3.5亿美元。公司还表示,董事会将该方案延长12个月,到期日为2026年6月30日。 由于产能过剩,导致太阳能电池板价格低迷,晶科能源及其同行的股价目前处于低位。晶科能源的股价今年已缩水四分之一,目前其预期市盈率仅为6.5,市销率仅为0.1。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晶科能源季度纵扭亏为盈 按年仍大挫98%
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JKS.US; 688223.SH)周三表示,在二季度陷入亏损后,第三季度恢复盈利。但由于太阳能电池板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暴跌,其收入继续下降。 根据最新财报,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3%至245亿元。第三季度利润为2,250万元,扭转了上季度的1.007 亿元的亏损,但仍远低于去年第三季度的13.2亿元利润。 公司最新季度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4.7%至25.9兆瓦,但低于上季度的36%增幅,主要是新太阳能发电场的建设近年开始放缓,期内需求也在放缓。晶科的美股在周三公布业绩后上涨近5%,但今年以来股价仍下跌了31%。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晶科寻找融资的故事 德国发GDR集资6亿美元
这家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在上海上市的子公司,计划在法兰克福出售不超过1亿股全球存托凭证(GDRs),筹集最高6.33亿美元 重点: 在上海上市的晶科能源股份,计划通过在德国发售GDR筹集逾6亿美元,并利用资金在中国和美国市场扩张 相较其在上海的交易价格,公司的GDR发售价折扣幅度较大 阳歌 如果美国投资者不看好你,或许德国投资者会看好你。 这似是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JKS.US)的最新想法,公司刚刚宣布通过在中国上市的主要子公司,将发行GDR来筹集资金。晶科能源控股周一表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88223.SH)将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发行GDR,出售不超过1亿股,筹集最多45亿元。 这个故事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包括在美国上市的晶科能源控股和在上海上市的晶科能源股份估值差距较大。晶科能源控股目前持有晶科能源股份58.6%的股份,但新股发行后,其持股比例将被稀释至53.3%左右。 另一个重要故事是,为什么这家公司(我们统称晶科,代指两家分别在美国和上海上市的实体)要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筹集资金。中国大约三年前推出了GDR计划,鼓励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在海外筹集更多资金,目前德国、瑞士和英国都有一些这样的中国公司上市。 但目前在这三个国家上市的几十家中国公司中,几乎所有公司的交易都很清淡,交易间隔往往长达数天甚至数周。与公司A股市场的估值非常相似,这可能是GDR颇具吸引力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同时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或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估值差距通常很大,香港和美国的国际投资者对同一家公司的估值,往往远低于上海和深圳的国内投资者。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晶科只是众多因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财务状况越来越糟糕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商之一。这情况导致价格暴跌,许多公司陷入亏损。晶科就是其中之一,第二季度录得净亏损1.01亿元,不过经调整后仍保持盈利。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详细说说前面提到的各个问题,首先是在美国上市的晶科能源控股,与在中国上市的晶科能源股份之间的估值差距。 由于行业目前的困境,晶科能源控股今年股价下跌了45%,目前市值约为10亿美元,市盈率仅为5.9倍。相比之下,晶科能源股份今年股价基本保持不变,市值为860亿元,约合120亿美元,市盈率为19倍。 这个市值意味晶科能源控股持有的晶科能源股份58.6%的股份价值约70亿美元,相当于晶科能源控股自身市值的七倍。这表明中国投资者显然比美国投资者更看重晶科,也是为什么最新融资由在中国上市的晶科能源股份,而不是在美国上市的晶科能源控股进行。而且,由于购买GDR的人非常有限,他们对中国公司的估值往往与国内A股投资者大致一致,因此GDR的交易价格,很可能远高于晶科在纽约挂牌交易的美国存托凭证(ADSs)。 交易清淡 尽管新发行的GDR,可能会以晶科在上海上市的股票相似的高估值进行交易,但该公司似乎也为新股发售准备了折扣,或许是因此次融资规模相对较大。 我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晶科称新发行的GDR最高将占其扩大后股本的10%,按照晶科能源股份最新市值860亿元计算,新发行的GDR价值约86亿元。但这次募集到的资金总额约45亿元,远远低于86亿元的价值,这意味公司是在以相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价格的较大折价出售GDR。 或许是感觉到这一点,宣布融资消息后的第一天,晶科在上海上市的股票在周二早盘交易中下跌了约5%。 晶科并不是因期待法兰克福成为该股的主要新市场而出售股票,这是因为大多数在GDR计划下交易的中国公司交易量都非常小。根据雅虎财经的数据,在法兰克福上市的两家公司——君实生物(688180.SH; 1877.HK; 8SJ.F)和长江电力(600900.SH; CYZB.F)的股票,经常数周都没有一笔交易,后者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有七笔交易记录。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谁购买这些新发行的GDR(我们怀疑可能主要还是中国投资者),他们这么做可能都是为了获得较大的折扣,并不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卖出股票。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一点是,晶科将如何使用这笔资金,以及公司自身的现金状况。在最新公告中,公司表示将利用这笔资金在山西修建一家工厂,并对其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已有六年历史的工厂,进行大规模扩建。美国这个项目尤其值得关注,因它应有助于晶科继续在这个重要的市场上销售产品,即便美国对中国造的太阳能组件进口限制越来越多。 晶科的现金相对充裕,截至6月底持有139亿元现金,约合20亿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披露的现金规模较三个月前的176亿元下降了约20%。这似乎表明,在行业面临困难之际,公司如今对现金储备的依赖加强了。 总而言之,晶科利用其在上海上市的公司和GDR计划作为融资工具的做法,看起来相对精明,这使它能够实现此次新股发行的收益最大化。通过在交易近乎不存在的德国发行GDR,该公司也不必担心这些新股会很快涌入市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中国厂商逃不了 美征东南亚太阳能电池板关税
据彭博周二报道,美国商务部对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设定了初步关税,此前美国制造商抱怨,该类产品获中国政府支持。当时为规避美国对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中国厂商转往东南亚地区设厂。 新关税既针对特定国家,也针对特定公司。据彭博报道,在马来西亚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征收9.13%的关税,而在泰国生产的征收23.06%。在具体针对的公司中,晶科能源 (JKS.US; 688223.SH)在马来西亚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征收3.47%的关税,而晶澳太阳能 (002459.SZ)在越南生产的将征收2.85%。 分析师告诉彭博,指最终关税低于许多观察行业人士的预期。但他们补充,新关税率只是初步,最终可能会更高。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