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枱率跌消费额挫 “穷鬼套餐”打沉九毛九
这家中档连锁餐厅面临竞争对手推出的“穷鬼套餐”的冲击 重点: 九毛九警告,预计截至6月的半年利润将同比下降近70% 作为一家受欢迎的中档连锁餐厅,公司同时发布盈利预警和销售下滑公告后,股价下跌了11% 谭英 前几年,因旗下主打酸菜鱼的太二大受欢迎,九毛九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 但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922.HK)上周宣布,尽管收入略有增长,但预计截至6月底的六个月利润将大幅下降,这让投资者震惊不已。公司表示,预计上半年将录得营收30.6亿元,同比增长6.4%。但期内利润较上年同期的2.22亿元暴跌69.8%至6,700万元。 公司同时发布第二季度最新营运表现公告,指旗下主要连锁餐厅的翻台率、顾客人均消费、同店日均销售额均录得大幅下降。太二销售额下降18.1%,而较小的怂火锅的销售额的降幅更达到36.6%。九毛九连锁餐厅同店销售额也在这三个月间下降12.6%。 顾客人均消费的下滑同样令人担忧,其中太二的顾客人均消费从去年同期的75元,下降至二季度的69元,跌幅近10%。怂火锅的顾客人均消费为104元,而去年同期为113元。 投资者纷纷抛售九毛九的股票,导致该股在公告发布后的第二天下跌11%,随后两天股价继续下跌,公司将于下个月发布完整的中期业绩。 对之前凭旗下连锁餐厅大受欢迎而高歌猛进的九毛九来说,这份悲观的报告值得注意。去年,公司的收入增长了50%,达到60亿元,经调整利润增长了七倍,达到5.01亿元。太二的同店销售额增长18.3%,怂火锅和九毛九分别增长10.6%和7.4%。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九毛九将突然下跌归咎于消费者习惯转变,再加上上年业绩强劲,导致基数较高。它还自认随着收入开始疲软,未能继续保持早前的成本控制措施。 所有这些因素显然是导致公司处于困境的原因。在当前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九毛九的价格实在太贵,而消费者喜欢更经济实惠的选择,即所谓的“穷鬼套餐”,人均消费通常在40元至50元之间。 在经济繁盛时期不起眼的“穷鬼套餐”,现在甚至出现在广告宣传中,而且频繁登上中国的社交媒体。这个词可能起源于麦当劳13.9元的“随心配”套餐,但已经从西方快餐连锁餐厅扩大到到中国品牌,如奈雪的茶的9.9元早餐套餐,以及北京快餐品牌南城香的3元早餐套餐。就连米其林星级餐厅新荣记这样的高端品牌,也在采用这一策略。 增长放缓 中国的餐饮业仍在继续增长,但速度相较于之前大为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前五个月,餐饮收入2.1万亿元,同比增长5%,但远远落后于2023年5月35.8%的增幅。同样,2024年5月,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3.7%,远低于2023年5月的12.7%。 由于新冠疫情限制措施结束后,之前遭到压抑的外出就餐需求爆发,九毛九和许多同行在去年上半年实现强劲增长。公司去年新开180家餐厅,总数达到726家,不过今年开新店的速度有所放缓,上半年仅增加了45家门店。 尽管业绩突然下滑,但九毛九表示,它计划继续扩大太二酸菜鱼的规模,同时缩减怂火锅的规模。它依然保持在中国内地新增80至100家、在其他市场新增15至20家太二酸菜鱼餐厅的目标,而对怂火锅的开店计划,则从原本的35至40家减少至25家。 九毛九并非唯一陷入困境的餐饮企业。规模更大的海底捞(6862.HK)自5月将特海国际(9658.HK, HDL.US)剥离并在纽约上市后,海底捞股价也下跌了近40%。虽然特海国际的股价也下跌了,但跌幅相对温和,为17%。 在核心的中国业务没有回暖迹象的情况下,九毛九获得更好回报的一个可能的途径,是追随海底捞的步伐,最终剥离其国际业务。当然,它首先需要扩大规模。截至去年底,九毛九在中国境外仅有18家餐厅,均为太二酸菜鱼,分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和加拿大。如果能实现2024年的目标,到今年年底,门店数量将增至33至38家。相比之下,特海国际在3月底拥有119家餐厅。 去年,九毛九的太二酸菜鱼餐厅总收入增长了44%,达到44亿元,占总收入的75%。虽然公司尚未公布其海外门店的收入,但一些指标看起来还不错。 去年,海外太二酸菜鱼餐厅的翻座率为每天3.9次,而在中国国内为3.0次;海外门店的顾客人均消费为172元,是国内72元的一倍多。 随着股价暴跌,九毛九的市盈率(P/E)在过去两年大幅下降,目前为8.6倍,市销率(P/S)为0.66倍。与海底捞14倍的市盈率和1.55倍的市销率相比,明显较低。高盛最近将九毛九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下调了37%,并将目标股价从6.20港元下调至3.80港元,但仍维持对该公司的“买入”评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火锅品牌接力冲刺 九毛九盈利翻三倍
这家靠酸菜鱼打出名堂的连锁品牌盈利大反弹,上半年同比多赚近三倍。 重点︰ 九毛九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逾五成,印证了后疫情时期中国餐饮业的强劲反弹 旗下“怂火锅”品牌营收大升3.3倍,成为最新增长引擎 裴梓龙 在中国严厉的新冠“清零”政策下,2022年绝对是餐饮业“艰难的一年”,不少连锁品牌苦苦支撑,甚至关闭部分分店来减少损失。随着官方取消限制,推动消费复常,苦忍了接近两年的食客们闻风而动,不少人呼朋唤友、扶老携幼外出吃饭,餐饮业终于迎来了春天。 在中国经营多个酸菜鱼及火锅品牌食肆的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922.HK)上周二公布上半年业绩,期内收入同比增长51.6%至28.79亿元,净利润更大幅上升2.9倍至2.22亿元,正好印证了餐饮业在后疫情时期的明显复苏势头。 业绩公布翌日,九毛九股价反而下挫4.6%,虽然之后一个交易日大幅反弹7.5%,但近月股价仅与52周低点相距不远,多少反映投资者对该公司前景仍然未敢乐观。 大华继显(香港)策略师杨韵锐解释说,由于九毛九7月已经发表盈利预喜,最终公布的业绩与盈喜预告的数据接近,对投资者来说没有任何惊喜,缺乏催化股价的作用,“但值得留意的是,公司管理层维持核心餐厅太二全年新增133家新店的目标不变,由于上半年开店进度落后,意味下半年将加快扩张,有助发挥中央厨房及供应链优势。” 为把握中国疫后消费复苏机遇,九毛九上半年一共新增67家餐厅,包括46家“太二”、16家“怂火锅”、一家“九毛九”餐厅及四家较新的品牌“赖美丽烤鱼”等。截至6月30日,公司共有621家门店,当中496家是太二、43家是怂火锅、75家是九毛九,另外7家其他品牌餐厅。 作为集团核心品牌的太二,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7.3%至21.9亿元,但其增幅仍远逊收入大增331%的怂火锅,而怂火锅的收入更已达到3.52亿元,超越了九毛九的3.18亿元,成为第二大品牌;至于三大品牌的翻台率都有所提升,太二的翻台率由2022年同期的3.8升至4.3、怂火锅由3.4增至3.9,九毛九则由2.6微升至2.8。 从各项数据来看,怂火锅的表现看来鹤立鸡群,难怪管理层透露,除了扩张太二品牌外,将继续投入更多资源在怂火锅。“怂火锅对公司未来很重要,因为它的人均消费比太二高,有助增加对整体收入和毛利率的贡献。”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说。 人均消费下降 但值得留意的是,中国火锅市场十分饱和,怂火锅的最大竞争者,无疑是海底捞(6862.HK)、呷哺呷哺(0520.HK)和蜀大侠等主要连锁集团,因此怂火锅上半年也不得不调整菜单,藉着降低价格吸引中低档消费者市场,导致其人均消费由去年同期的130元,微降6.9%至121元;至于太二的人均消费也由去年同期的78元减至75元,公司不讳言减价是“考虑到市况及行业竞争格局等内部及外部因素”。 管毅宏于2005年创立九毛九,2010年转型连锁餐厅,经营九毛九西北菜,到2015年成立太二品牌,利用酸菜鱼主打年轻人市场,最终一炮而红,成为公司核心收入来源。但他也深明单一品牌难以长久经营,自2019年开始奉行多品牌策略,在三年间先后推出“那未大叔是大厨”、怂重庆火锅及赖美丽烤鱼等细分品牌。 核心品牌太二经过8年的高速扩张,管毅宏也意识到它可能正在时尚年轻人群中失去光彩,由以往的高速增长变为稳步上升,甚至选择到海外开店寻找出路;从怂火锅的营收表现来看,它可能已接下了太二的重任,成为集团最新增长引擎。 九毛九的最新预测市盈率约31.6倍,与火锅连锁龙头海底捞的31.4倍接近,但远高于规模较小的呷哺呷哺的15.2倍,反映投资者看好大型连锁餐厅能藉着规模效应取得更大优势,因此愿意给予较高估值。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4%至24,329亿元,可见九毛九的51.6%增幅明显领先整体市场。多家大行都建议买入该股,但却因为较保守的增长预测,而稍微调低目标价。高盛认为九毛九的基本面保持稳健,但估计核心太二品牌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的同店销售额,分别只能回到疫前水平的85%及90%,维持“买入”评级,但目标价由18港元下调至17.6港元,意味约有三成潜在上升空间。 交银国际和富瑞也建议“买入”九毛九,前者参考鉴于怂火锅的发展,加上认为该公司海外扩张有一定潜力,对其看法维持乐观,目标价20.5港元;至于富瑞则将九毛九目标价由18港元下调至17.1港元,主因是上半年消费复苏比预期疲弱,而下半年情况仍需视乎整体经济表现,但认为九毛九旗下的餐厅有一定竞争力,看好公司继续聚焦扩充店铺及改善运营效益。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