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台积电首季净利增六成 客户未受关税影响
芯片代工大厂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SM.US; 2330.TW)周四公布最新业绩,首季收入8,392,5亿元台币(255.3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净利润3,615.6亿元台币,同比增长60.3%,创历史新高。 其中,来自高阶运算业务的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6%增长至59%,但智能手机业务则从38%降至28%。另外,五纳米制程业务收入比重从去年同期的37%降至36%,但三纳米制程业务则从9%增至22%。从地区看,公司有77%收入来自北美地区。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表示,目前客户行为并未因关税政策有任何转变,2025年营运展望不变,美元营收将增长24%至26%,预计AI需求仍然强劲。他提到,公司正加码美国投资,预估将有约30%的二纳米及以上产能将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 业绩公布后,台积电美股周四微涨0.05%,收报151.74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不管世界如何变 AI需要台积电
无法摆脱地缘政治压力的芯片大厂台积电,用亮眼的业绩证明了AI盛世仍在继续 重点: 台积电去年第四季度营收为268.8亿美元,按年增长38.8% 公司计划今年将资本支出增加到420亿美元新高 李世达 全球最大晶圆代工企业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330.TW; TSM.US)近日举行业绩发布会,各界期待他们回答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AI)热潮是否还会延续?第二个问题则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之际,台积电是否正在变成“美积电”? 第一个问题主要来自近期AI概念股逐渐降温,以及台积电先进封装技术CoWos(Chip-on-Wafer-on-Substrate)传出被英伟达(NVDA.US)“砍单”的传闻。CoWos目前是台积电独家封装技术,全部产能都用于AI相关产品。近几年,台积电不断扩厂增加CoWos产能,为的就是因应AI需求。 对此,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在投资人会议上作出澄清,强调不仅没有减少订单,反而还在增加。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同日则在台湾另一活动受访时解释,英伟达 Blackwell架构芯片正由CoWoS-S逐步转移到更高阶复杂的CoWoS-L制程,整体订单仍在成长。 另一个证明,就是台积电持续刷新纪录的业绩表现。最新出炉的财报显示,台积电去年第四季营收按年增长38.8%至8,684亿台币(268.8亿美元),股东应占溢利年增57%至3,746.8亿台币(113.7亿美元),不仅超越外界预期,且均创下历史新高。同期毛利率按年增加6个百分点至59%;纯利率年增4.9个百分点至43.1%。台积电2024年营收总额达到900.1亿美元,也是公司上市30年来的新高。 过去一年,台积电股价上涨了81%,超过台湾加权指数28.5%的涨幅,也创下该公司自1999年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去年前三季度,台积电在芯片先进制程的全球市占率高达92%。台积电的业绩,基本上能够反映当前半导体与AI领域的景气趋势。 看好未来 AI相关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去年第四季度,包含AI用途在内的高性能运算业务(HPC)贡献了公司53%的营收,环比增速达到19%。整个2024年,HPC业务占到台积电营收的51%,同比增速达到58%。在AI需求方面,包括AI GPU、AI ASIC和HBM控制器的AI加速器,其营收在台积电2024年总营收占比约15%至17%,公司预期今年会再增长一倍。 魏哲家在投资人会议上表示,受惠强劲AI相关需求及其他终端市场的温和复苏,整体半导体产业2025年将成长10%。 台积电也披露2025年一季度的营收指引为250至258亿美元,毛利率指引为57%至59%,在2025年营收增长24至26%的基础上,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能达到20%。 站在芯片制造技术的前沿,台积电计划在2025年将资本支出提升到380亿至42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台积电对前景乐观看好。 芯片小偷 台积电最大的不利因素,在于地缘政治风险。曾表示“台湾偷了美国芯片技术”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将对半导体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苹果、Meta、Google和Microsoft在内的科技业巨头,都对特朗普就职典礼委员会高额捐款的情况下,备受关注的台积电既没有捐款,也不会派高层出席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保持一贯低调作风。 在此之前,美国总统拜登在卸任前夕公布最新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可能将现时的限制措施从7纳米级以下的先进制程技术,延伸至16纳米的成熟制程,势必再度限缩台积电对中国大陆供货的能力。 另外,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今年初已正式启动量产4纳米芯片,台经济部门官员表态,不会再对先进制程在美投资设限。不少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在特朗普可能的施压下,台积电会将更多先进产能搬迁到美国。令“台积电”成为“美积电”。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魏哲家的回答是:“门都没有。”即使更多先进产能到海外投资,最前沿的研发和最初的量产都必须在台湾才能实现。 芯片与小笼包 他用台湾知名餐厅鼎泰丰的小笼包作比喻,称小笼包是一种需要高技术水平和专注力的食品。鼎泰丰不尝试涉足所有餐饮领域,只专注特定产品,做到极致,他认为台积电的芯片也是如此。 他举例,美国光是要建4纳米厂产线就要比台湾多两倍时间,而且美国做不出来台湾所需的化学品等级,如果要做出来,价格是台积电原本购买价格的5倍。 他强调,台积电每两年半就技术就要改进一次,整个生产线设计就要改变,但是在美国,任何改变都要先停下来,把图画好,申请、批准之后再继续做。因此最先进的产能,必定会和研发一起留在台湾。…
简讯:台湾不再对先进芯片制程赴美设限
台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郭智辉上周六表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330.TW; TSM.US)是否在美投资最先进的2纳米制程,由企业自己决定。意味着台湾当局不再对先进制程赴美投资设限。 为保护台湾芯片制造领先地位,台湾当局过去对半导体先进制程赴中国大陆及美国设厂采取“N+1”或“N+2”的原则(差距一个世代或两个世代)。郭智辉对此表示,如今时代不同,企业应根据能否获利自己做决定。他强调,2纳米先进制程投资高达300亿美元,不确定性高,台积电将会非常审慎。 台积电计划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立三座晶圆厂。首座晶圆厂已于今年上半年开始量产4纳米制程芯片;第二座晶圆厂除了3纳米技术,亦将生产2纳米制程芯片,预计2028年量产;第三座晶圆厂则预计在2030年前开始生产2纳米芯片。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传美要求台积电停止向中国大陆客户供应AI芯片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美国商务部已致函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330.TW; TSM.US),要求自本周一(11日)起停止向中国大陆客户提供7纳米以下制程芯片,这些芯片用于AI加速器和绘图处理器(GPU)。 知情人士表示,台积电收到美方的信函后,已通知受影响客户周一起暂停出货。报道称,这是美方首次被揭露采取类似做法。美国商务部对此拒绝发表评论。台积电发言人也拒绝置评,仅表示台积电是一家守法的公司,致力于遵守所有适用的规则和法规,包括适用的出口管制。 几周前,台积电曾通知美国商务部,称发现其制造的一款芯片被用于华为AI处理器。台积电随后暂停向涉事的芯片设计公司算能科技(Sophgo)出货。 台积电在全球先进制程芯片市占率高达92%。该公司近日公布10月营收达3,142亿元台币(697亿元),月增24.8%,年增29.2%,创下历史新高。台积电台股股价周一下跌0.46%至1,085元台币。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半导体业务疲弱 ASMPT下季难有起色
ASMPT第三季纯利同比大跌98%,由去年同期的6.17亿港元,暴跌至约1,280万港元,连续5个季度下跌。 重点: 经济疲弱及电子产品终端市场需求不振,限制集团客户群的资本支出,半导体业务短期难有起色 第四季度销售收入指引介乎3.9亿美元至4.6亿美元之间,以其中位数计同比跌23.2% 罗小芹 半导体封装设备及解决方案龙头ASMPT Limited(0522.HK)今年第三季(7至9月)总销售收入同比下跌23.8%,至34.7亿港元,主要受行业持续疲弱影响,半导体解决方案及SMT(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两大分部的销售收入均减少,导致盈利急跌至1,280万港元,较去年同季的6.17亿港元大跌97.9%;亦较第二季的3.08亿港元下挫了95.9%。 最受市场关注的新增订单总额为29.6亿港元(3.79亿美元),按年减少18.3%,按季亦跌1.8%;截至今年9月底止,未完成订单总额为9.22亿美元。期内一间领先高密度基板制造商,由于现有产能的消化速度逊预期,取消了其面板沉积设备的个别订单,导致新增订单总额由按季上升约6%,倒退成下跌1.8%。毛利率方面,受不利的产品组合、销量影响及就存库期较长的存货作出拨备,由第二季的40.1%,下降至34.2%,并主要源自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 ASMPT 的股价在业绩公布后曾有小幅上涨,但接下来的几天却不升反倒跌。 该股较 7 月的高位下跌了约 20%,较 2021 年最高价更下跌了近一半。 2021年,受惠欧美疫后反弹刺激,加上华为禁令加剧产业链的担忧,下游客户增加库存等因素,带动半导体行业进入一轮“超级周期”,台积电(TSM.US,2330.TW)等晶圆厂持续上调资本支出,封测厂也纷纷扩产,ASMPT的封装设备因此迎来旺盛需求,带领集团销售收入及盈利分别创下219.5亿港元及31.8亿港元新高。 然而,2022年以来,在地缘政治冲突、贸易紧张及通胀压力影响下,整体消费意欲受到抑制,令半导体行业陷入严峻的下行周期。ASMPT适时推进整体业务转型,因应5G通讯、AIOT、自动驾驶、智慧家居、高性能计算等下游市场的发展,对晶片产品集成度需求进一步提升,传统封装技术已逐渐无法满足部分市场需求,公司及时把产品组合导向先进、高增长和足迹较少的先进封装(AP)市场。时至今日,已拥有业内涵盖半导体及SMT最全面的先进封装解决方案。 第三季内,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销售收入同比大跌28.7%至约15.7亿港元,分部亏损1.1亿港元,新增订单总额按年跌10.9%至约13.3亿港元,成绩差强人意;唯一亮点是新增订单总额按季录得4.4%温和增长,但管理层坦言只是零星需求,全面复苏仍未可见。 季内,SMT解决方案分部销售收入亦开始转弱,同比下跌19.3%至19亿港元,分部盈利2.58亿港元,同比更大跌44%;新增订单总额亦按年减少23.5%,至约16.4亿港元。三项指标齐转差,是由于高端配置及印刷设备的销售收入下降,如非先进封装(AP)设备的增长抵销部分负面影响,降幅可能会更大。 就终端市场应用而言,受惠于汽车和工业市场的强劲需求,季内半导体解决方案新增订单总额主要来自先进封装及汽车终端市场应用;汽车及工业应用合计亦贡献SMT解决方案近一半的销售收入,汽车和工业的销售收入贡献持续占ASMPT销售收入的最高比例。此外,人工智能相关伺服器应用的需求亦有所提升。 长远业务仍乐观 管理层在绩后表示,现时集团收到来自领先行业公司的订单,并在第四季持续看到来自通用人工智能的先进封装需求。他相信全球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及高性能计算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将推动先进封装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增长。然而,短期受制于疲弱的经济及电子产品终端市场需求,行业库存调整期将继续延长,并限制集团顾客户群的资本支出。综合上述因素及季节性影响,集团预期2023年第四季度的销售收入将介乎3.9亿美元至4.6亿美元之间,以其中位数计按年及按季分别减少23.2%和4.2%。 长远而言,凭藉其独特兼广泛的产品组合,集团对其前景及增长潜力依然保持乐观。而汽车电动 化、智能工厂、绿色基础设施、5G、物联网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增长推动的高性能计算的长期结 性趋势,亦加强了集团的信心。为支持日益数码化互联的世界,愈来愈多的组织在为日益多样化的全球供应链做好准备。集团相信上述趋势将促使资本性支出的增长。 目前ASMPT股价相当于预期市盈率14.3倍,略低于台积电的15.2倍,相对中芯国际(0981.HK, 688981.SH)的预期市盈率为41.3倍,ASMPT似乎值博率更高,但基于行业仍处于下行周期,需要等待半导体应用的新增长出现,股价才能进入升轨。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美“芯片法案”遏华发展 回流本土生产非易事
美国阻止高科技芯片出口中国,同时大力推动芯片制造业本地化,但当中的努力可能会白忙一场 买方研选 美国上周二宣布收紧对华出口先进芯片的限制,以进一步压制中国超级计算器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空间。为防止先进的美国芯片通过第三国进入中国,美国还要求芯片制造商获得许可证,才能向其他几十个受美国武器禁运限制的国家发货。 回顾简称“芯片法案”的《芯片与科学法》,是第117届美国国会颁布的一项联邦法规,由总统拜登于去年8月9日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提供了数百亿美元资金,以促进美国半导体的研究和制造,并阻止中国取得美国的芯片高端技术。 美国制定《芯片法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法案的内容大致包括:通过补贴建立半导体生产的激励措施,同时禁止拿到联邦补贴的企业在中国扩产先进制程的芯片。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补贴的方式推动半导体制造产业链回流,同时通过限制投资的方式,降低中国在半导体先进制程领域的经济活动及发展进程。 补贴不是新鲜事,很多产业发展之初、产业链还未发展完全的时候,政府都会以补贴协助建立产业循环。当产业规模具备经济性时,产业发展具备相对比较优势,行业就进入了自我发展的循环之中,人才、产业链、资本、技术投入随之形成生态。 《芯片法案》生效一年多以来,白宫报告显示,企业共宣布1,660亿美元(1.2万亿元)的半导体与电子设备投资,美国全国宣布50多个半导体建设项目。从短期效果来看可以说是十分显着,但长期来看,要说能实现半导体制造环节回流美国,仍然不应特别乐观。 人力成本太高 从半导体全球产业链的分布来看,过去美国在半导体的设计、核心IP、半导体设备制造等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半导体制造环节依赖亚洲。这样的产业链格局背后是相对比较优势的作用。台积电(TSM.US)创始人张忠谋曾公开表示,以台积电在美国奥勒冈设厂25年的经验来看,在美国发展晶圆制造的成本太高、太过浪费,美国为了制造业本地化所做的努力将白忙一场。 因此,导致美国半导体制造环节相对比较弱势的,是居高不下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各式各样的相关法规,这一点长期难望改善。 即使短期来看可能也存在诸多挑战,从影响成本中最重要的人力成本因素来看,美国本土的半导体行业投资增加,也会产生相应的人才需求,但半导体行业的从业人员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人才缺口将人力成本进一步抬升。 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报告显示,新增半导体的本土投资在一年内催生了4.4万个就业岗位,由于半导体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培养时间偏长,其中有大量的岗位人才缺乏。SIA预测,拉长来看,到2030年,即使培训周期最短的技术工人,仍将有两万个缺口。如果再考虑到美国本土制造环节的大量投产对于全球供给的冲击,半导体制造业回流的过程可谓任重而道远。 本文辑录自机构投资者研究共享平台“买方研选”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华为破围堵第一击 美急谋对策续打压
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横空出世,为中国突破美国高科技围堵带来一丝曙光,但可能因此惹来美方更严厉的制裁手段。 重点: 外媒引述美国官员指,最快10月初更新对中国出口人工智能(AI)芯片和半导体生产设施的限制 华为使用了自主研发的7纳米通讯芯片麒麟9000s,作为搭载手机的引擎,性能直逼4纳米工艺的高通骁龙888 罗小芹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旗舰手机Mate 60 Pro,最大亮点是搭载了由同系芯片设计公司海思开发的7纳米通讯芯片麒麟9000s,性能直逼4纳米工艺的高通骁龙888。在美国对华半导体产业强烈打压下,为何内地企业仍有能力制造7纳米工艺的芯片?这正是业界最感兴趣的地方。 2019年5月美国以“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为由,将华为及70家关联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切断华为使用欧美高科技的渠道。 华为显然是美方重点打击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头号对象,业界估计中国半导体产业落后美方约8至10年,但在Mate 60 Pro的处理器平台麒麟9000s横空出世前,这个代差被缩窄至4年,美方担心围堵中国高科技已经出现很大缺口。 包括TechInsights在内的知名半导体市调机构所发布的拆机报告,虽然Mate 60 Pro采用了中芯国际(0981.HK,688981.SH)代工的14纳米工艺,但添加了由台积电(TSM.US)开发的N+1或N+2技术,使芯片性能接近7纳米级别,甚至部分技术指标逼近5纳米。 麒麟9000s是芯片组(Chipset),拥有CPU、多个GPU绘图处理器、神经网络处理器及5G调解器,通过一些特殊工艺将14纳米提升至7纳米,性能上与高通4纳米的骁龙888芯片已可一拼。要留意的是,麒麟9000s是上代DUV光刻机制造的产品,骁龙888则使用更先进的EUV光刻机制造, DUV要制造7纳米芯片会面对巨大挑战,所以很难在量产上保持高良率。 早于EUV光刻机面世前,台积电于2017年通过N+1模式开始量产7纳米芯片,至2020年公司已量产10亿片,以DUV制造7纳米芯片,成本要较EUV高三成,所以台积电自2020年起放弃DUV,转移专注EUV生产,2017年底台积电前资深工程师梁孟松加入中芯后,由于中芯受美国制裁,中芯与其他内地科企向荷兰ASML(ASML.US)下单的5部EUV光刻机,全部都未能付运,于是梁孟松倡议的N+1模式重新受中芯重视。 不过,中芯希望借DUV突破美国围堵再受刁难,近月美国拜登政府对华制裁不断升级,早前宣布禁止美籍公民、绿卡持有者及美国企业都要被禁止向在华的DUV光刻机提供维修服务。 今年8月底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四天,华为趁她访华期间宣布推出Mate 60 Pro,一方面是中方突破美国高科技制裁的宣示,另方面也想抢占苹果公司(AAPL.US)于9月12日推出iPhone 15 Pro的先机,甚至有网民二次创作将雷蒙多扮成华为机的代言人,雷蒙多其后接受访问时称,美国政府虽然未有证据显示华为有量产高端晶片的能力,但她重申美方仍有很多制裁手段。 美将实施新限制 近日路透社引述美国官员的独家报道,拜登政府已知会北京,最快10月初更新对中国出口人工智能(AI)芯片和半导体生产设施的限制。该名官员称,提前示警是试图稳定这两大经济体紧张关系的一种政策决定。 自去年9月底该部门对中俄(包括香港)实施高端AI芯片(主要供应商为Nvidia及AMD)的禁售令,该禁令目的是避免此类芯片被用作军事用途。另外,美方亦联同荷兰及日本实施对华半导体生产设施的限制。如今实施限制已过一周年,是时候进行限制更新,一般相信美国商务部会推出更辣的版本。 华为虽然受到制裁,但它却是高通最大客户之一。据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指出,去年华为向高通采购2,300至2,500万片芯片,今年采购量提升至4,000至4,200万片。高通先前获得美国特别许可证,可向华为出售芯片,不过仅适用于一些不太先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