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扩大团队增加成本 民生教育盈利大挫
最新:中国职业教育营运商民生教育集团有限公司(1569.HK)上周五发表盈利预警,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将较去年同期的3.07亿元减少约64%。 利好:该公司成本上升,源于对业务作出更大投资所衍生的相关成本,此举或有助增加未来收入。 值得关注:其盈利下降的主因,是扩大教学团队规模令教学团队的成本大幅上升、税费增加,以及旗下在线教育业务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深度:中国政府2021年推出教育“双减”政策后,教育行业深受打击,但职业教育却是官方一直鼓励的行业。随着官方明确奠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作为民办职业教育集团,民生教育的业务亦得以受惠。该公司过去三年的收入稳定维持在23亿元以上,但随着成本增加,其收入近年出现下降趋势。 市场反应:民生教育股价周一大挫,中午收盘跌11.2%至0.173港元,创52周新低。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中教利润重回增长 财务状况相对稳健
财报公布后,恰逢港股气氛转热,中教控股的股价持续上行 重点: 最近两年,中教控股已经暂缓收购新学校脚步,但半年来在新校区建设方面的资本开支高达20.3亿元 中教控股账上的现金储备总额为45.3亿元,有息负债率为24.7%,财务状况较为稳健 莫莉 在中国的教育类股票中,民办高职教育一向因学费高、收费周期长,而且销售费用低,被视为具有稳定收益的投资目标。即使在2021年中国政府的“双减”监管风波中,高职教育由于面向大学生而独善其身,在政策大力支持下,更获得资本青睐。但是,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放缓,行业内部竞争加剧,部分民办教育集团也陷入大幅并购扩张后,无力还债的困境。 作为港股民办高校市值最高、拥有学校最多的企业,中国教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教控股,0839.HK)有着“三本之王”的称号。上周五,这家企业公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的中期业绩。期内实现收入32.84亿元,同比增长18.3%,净利润也上涨9.6%至10.71亿元,重新回到增长轨道。 财报发布后,恰逢港股气氛转热,恒指连续上扬,截至上周五,中教控股的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上行,累计涨幅为11.5%,一扫过去半年来因净利润下滑带来的阴霾。中金、华西证券、东吴证券等券商均对中教控股的财报给出正面评级,中金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该企业内生增长稳健,截至2月29日,全日制新生人数按年增长8.5%至27.1万人,主要得益于提前扩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国际化产教融合等方面的投入。 从具体业务分部来看,由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组成的国内市场分部贡献了26.68亿元,同比增长19.2%,主要由国内市场的在校学生人数及学生平均收入增长带动;国际市场分部则表现平平,期内贡献收入1.05亿元,同比下降1.86%。 对于民办高等教育集团而言,学生规模和学生的平均学费是决定收入的两大关键指标。因此,收购相对成熟的学校是扩大学生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捷径。中教控股在2017年12月登陆港交所时,旗下仅有三间院校,此后通过多次融资,在2017年至2021年间收购至少11间学校,扩大公司业务规模。目前,中教控股不仅在中国境内拥有8所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四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澳大利亚和英国亦有高校布局。 虽然近两年,中教控股已经暂缓收购新学校的脚步,但是在新校区建设方面仍投入了大量资本。最新财报显示,期内公司的资本开支高达20.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6%,主要与兴建现有校区新楼宇以及山东省及广东省扩建容量相关,其中山东省的扩建是指烟台科技学院正在建设的新校区,一期的规划面积700余亩,计划于2024/25学年投入使用;广东省扩建则是指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在肇庆的新校区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一期和二期建设,正在新购入的372亩的土地上建设新校区第三期。 据东吴证券的报告,这些新校区建设完成后,预计可增加学生容量5.2万名,其中在2024/25学年,肇庆和烟台的学校新生学额将分别增加至1.28万人和8,154人,预计未来两个学校随着更多面积投入使用,在校生容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财务较同业稳健 近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希教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价值3.24亿美元的零息可转换债券违约,债权人在3月27日已经向香港法院提交清盘申请书。虽然从申请清盘到清盘令的颁布之间尚有复杂的法律程序,但高职教育赛道的投资者仍然感到风声鹤唳,中教控股、民生教育(1569.HK)的股价也在3月下旬接连下挫。 相比同行,中教控股的财务状况更加稳健。财报显示,截至2月29日,中教控股账上的现金储备总额为45.31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及债券为89.33亿元,其中短期负债约为15亿元,长期负债为74.25亿元。此外,在今年3月28日之前,中教控股已经将2024年到期的23.55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全部赎回,目前有息负债率为24.7%。 不过,受到师资和教学投入的增加,以及新校区和楼宇投入使用导致折旧费用增高的影响,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减少1.4个百分点至56%。中教控股的市盈率约为8倍,略高于民生教育的市盈率7倍,位于行业中上水平。 虽然当前公司现金状况稳定,但是长远来看,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加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增加,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学费普遍偏高的民办高校性价比不如公办学校,恐怕将受到更大冲击。中教控股作为民办高教集团的龙头,能否依靠规模效应抵抗行业下行的风险,值得投资者长期观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东方成功“复活” 乘势进军旅游业
新东方教育上财年扭亏为盈,更抓紧国民的庞大旅游需求,计划进军文旅事业 重点: 新东方教育在短短一年间华丽转身,上财年净利润达1.77亿美元,扭转2021-22财年亏损11.88亿美元的弱势 集团近日成立旅游公司,计划开拓“直播+旅游”新机遇 罗小芹 本来从事教育培训服务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EDU.US; 9901.HK),过去两年因国家教育部门实施“双减政策”,关停K-9学科培训和K-12线上课程业务,令公司截至2022年5月的财年录得11.88亿美元(84.8亿元)巨额亏损。幸好创始人俞敏洪破釜沈舟转攻直播带货,旗下东方甄选(1797.HK,前称新东方在线)在电商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加上教育“老本行”的新业务取得佳绩,带领集团走出谷底。 新东方上周三公布截至今年5月的最新财年业绩,显示公司扭亏为盈,录得1.77亿美元净利润,意味在短短一年间成功华丽转身。虽然全年营收同比减少3.5%至29.98亿美元,创近5年新低,但其6.3%的经营利润率,对比上一财年的-31.6%出现明显改善,首席财务官杨志辉更扬言感到兴奋。 单看第四财季,新东方的营收更同比增加64.2%至8.61亿美元,并获得约2,900万美元净利润,主要受惠于教育新业务收入提升、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带动营收增加。 管理层在业绩快报中指出,由于疫后需求强劲,第四财季出国考试准备以及出国咨询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加约52%及6%;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则同比增长约34%,而学校及学习中心的总数也回升至748间。教育新业务势头也不俗,非学科类辅导业务在约60个城市开展,在第四财季吸引了62.9万学生报名:智能学习系统及设备也在约60个城市中采用,季内活跃付费用户达9.9万个,带来优于预期的利润。 反观上半财年带领集团起死回生的直播电商,业绩快报却未有列出数据,只提及东方甄选带动收入增加,在业务及财务方面表现突破,在增加产品种类及规模上取得显著进展,以及在不同省份举办现场直播活动,有效提升社群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及喜爱,并为客户提供更佳的体验及文化知识。 由于集团预告2024财年一季度净营收总额在9.83亿美元至10.06亿美元之间,同比增加32%至35%,推动其港股由业绩前的39.8港元,连涨三日至最高46.5港元,累积升幅达16.8%。券商富瑞表示,新东方的新产品需求强劲、竞争宽松,加上政策风险降低,将其目标价由55港元上调至67港元。 然而,放眼国内整个直播电商生态,都存在流量见顶、增长疲软的问题,加上中国近年经济增长降速,国民消费更趋审慎,直播电商市场交易增长率由2018年高达589.5%,逐年递降至去年的48.2%。因此该业务能否继续成为推动新东方业绩及股价向上的引擎,市场可能存在怀疑。 作为新东方的重要增长引擎,东方甄选1月中发布的2023财年中期业绩显示,在2022年6月至11月的6个月里,其商品交易总额(GMV)达到48亿元,抖音账号关注人数为3,520万,抖音上已付订单数量共有7,020万张。然而,根据海通证券资料,今年一季度里,东方甄选日均GMV已跌破2,000万元,意味期内GMV只有18亿元,可能反映其增长已失速。 迎接庞大国民需求 业务新引擎面对增长瓶颈,新东方不得不积极重新制定长期战略策略,并实行一连串举措,以提升长期可持续发展。随着新冠疫情结束,国民的旅游需求一下子爆发,令2023年成为观光旅游的反弹复苏年;更值得留意的是,最近“直播+旅游”行业发展迅速,大量用户观看旅游相关的直播后,在在线直接预约和交易,为新东方衍生了庞大商机。 今年以来,该公司旗下东方甄选远赴全国各地开展现场直播带货,不仅销售农产品,还有意展现各地自然风光。至于5月的“山西之行”前往了包括太原、大同、朔州、忻州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实地带货100多款山西好物,总销售额突破7,500万元。7月更由俞敏洪亲自带队,开展了甘肃专场直播活动,这场直播总观看量接近5,000万人次,相关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突破了2亿次。 根据企查查应用程序显示,新东方于7月19日,以注册资本10亿元成立北京新东方文旅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旅游业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文艺创作和互联网销售等。 不过,与此前就有的国际游学和国内营地等以青少年为对象的项目不同,新东方文旅的业务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随着文旅业务正式上马,配合作为新东方骨干的教育和直播业务,除了业务较多元,更覆盖全年龄的客户群,让它较其他教育股有更深的护城河。 新东方的市盈率约58.8倍,同样开拓直播电商领域的思考乐教育(1769.HK),市盈率仅为14.4倍,从前者拥有较高溢价,可能反映其规模较大的正面影响外,也意味投资者对俞敏洪的转型大计愿意投以信任一票。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高途转型初现曙光 大手笔回购振股价
这家教育机构的收盘价连续30个交易日平均低于1美元,已收到纽交所的退市警告,公司决定回购支持股价
转战线下业务录巨亏 粉笔科技节流求上市
这家主打公务员考试及职业培训的教育机构,第二次申请在港交所上市
快讯:行政销售开支上升 民生教育少赚12%
最新:中国职业教育运营商民生教育集团有限公司(1569.HK)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业绩,期内净利润同比减少12%至3.39亿元,不派中期息。 利好:虽然报告期间面对新冠疫情于国内多地爆发的考验,但受惠学费及住宿费收入增加,该公司的收入仍同比上升2.9%至12.74亿元。 值得关注:该公司半年的行政开支、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增长逾10%,加上融资成本增加22%,是净利润减少的主因。 深度:中国政府去年7月推出教育“双减”政策,教育行业深受打击,但职业教育却是官方一直鼓励的行业。随着今年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官方明确奠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作为民办职业教育集团,民生教育的业务亦得以受惠,去年收入更同比大升116%至23.94亿元,净利润更急增超过三倍至5.77亿元。该公司近年更收购了多家在线教育公司的主要股权,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之一。 市场反应:民生教育股价周四向下,中午收盘软3.2%至0.61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区间。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快讯:新东方教育转型 或明年踏入收成
最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EDU.US; 9901.US)周二晚间公布截至2月底止第三财季业绩,期内收入大减48%至6.14亿美元(40.3亿元),并转盈为亏,录得1.22亿美元(8亿元)亏损额。 利好:创办人及主席俞敏洪在报告中表示,公司剩余的主要教育业务—─出国考试准备和出国咨询业务的收入仍录得15%增长,而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收入也大升约59%。 值得关注:为配合中国政府的“双减”教育政策,该公司截至2月底的学校及学习中心在一年间减少了778间,仅余下847间。 深度:自从中国政府推出教育“双减”政策,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及培训负担,校外学科培训行业遭遇重大冲击,除了收入大减,不少公司股价更已大挫九成以上。俞敏洪曾透露,新东方已裁减6万名员工,并承担近200亿元的解雇、员工补偿与退租费用。为了继续生存,公司把业务转型至智能学习系统、举办游学与研学营、直播带货、电影和艺术,甚至设计与制造芯片。在这份最新的季度报告中,俞敏洪预计这些新业务能从下个财政年度起提供收入,并深信它们会为公司带来光明未来。 市场反应:新东方的美股周二下挫6.3%至9.75美元;其港股周三开盘下跌5.7%,其后走势趋稳,中午收市更倒升0.4%至7.88港元,但与过去一年的高位相比,该股已失去94%的市值。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