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iling temporarily in the water battle: Can CR Beverage turn the tide?

“水王之战”暂落下风 华润饮料能否力挽狂澜?

去年底才上市的华润饮料,在市场内卷及农夫山泉的狙击下,上半年度派出一份倒退的成绩表 重点: 华润饮料中期收入跌近两成,盈利下跌近三成 公司在饮料赛道上,远远落后于农夫山泉   刘智恒 中国内地饮品市场庞大,当中以饮用水的赛道最为激烈,去年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成功在香港上市,一度让一哥农夫山泉(9633.HK)寝食难安,急祭出多项针对措施,务求要将对手扼杀于萌芽阶段。 经过一番厮杀,两大龙头的中期业绩似已告诉市场高下立判,暂时来说,农夫山泉先胜一仗,公司收入增长15.6%至256亿元,赚76.2亿元,同比升22%。反观华润饮料,期内收入下挫18.5%至62.1亿元,盈利更大跌近29%至8.05亿元。 若以水类产品计算,农夫山泉中期的销售94.4亿元,同比升10.7%,分部业绩的表现更为亮丽,同比劲升42.8%至33.5亿元。相反华润饮料的包装水饮品收入大跌,跌23%至52.5亿元。 进击的钟睒睒 华润饮料包装饮用水销售下跌,不得不提钟睒睒下的一步狠棋。去年为打击华润饮料的纯净水“怡宝”,农夫山泉在主打的“红瓶装天然水”外,毅然推出“绿瓶装的纯净水”,更以9.9元12瓶的超低价去竞争,目的自然是抢夺对手的市场,打击华润饮料的王牌产品,以动摇对手根基。 钟睒睒的算盘是即使农夫山泉在水的业务受影响,但在其它饮料业务上,农夫山泉一直领跑,足够支持他去打一场水战,不惜以本伤人,先将对手打压下来。 面对农夫山泉的来势汹汹,华润饮料确实有点招架不住,钟睒睒掀起绿水大战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果要健康,就喝红色的,如果要口味,就喝绿色的。” 他的潜台词不外乎是:农夫山泉主打红色包装瓶的天然水,对身体有益健康,绿色的纯净水只是味道较甜;我们农夫山泉一直讲的是健康,只不过消费者有不同口味,我们才再出产纯净水,将选择权交回消费者。言下之意,是指绿色纯净水未如红色天然水般对身体有益处,间接冲着华润饮料旗下的王牌怡宝纯净水而来。 经过一轮绿水之战后,钟睒睒见成功打击了对手的命脉,又开始大幅减低对绿瓶的渠道补贴,将资源调回红瓶天然水,毕竟红瓶才是农夫山泉的拳头产品,在公司的饮用水业务收入占比,亦从去年下半年的70%回升至今年上半年的80%。 得水源得天下 华润饮料除了在战略上被农夫山泉打得有点难以招架外,农夫山泉拥有的优势就是水的命脉——水源。包装水只要有优质水源地,几可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农夫山泉多年前已深耕水源布局,今年新增湖南八大公山、四川龙门山、西藏念青唐古拉山,至今在全国布局15个主要水源地。 华润的怡宝采取自建与代工模式,虽然已在水源上加把劲,武夷山大包装生产线于今年首季投产,下半年计划增设2家工厂,自建的浙江工厂预计第四季投产。但要明白,获取优质水源是要经过许多手续及符合一系列标准,华润饮料一时三刻难以追赶。 亦因为有自家水源,成本可以较低,加上农夫山泉销量大,规模效益显著,毛利率能长期优于华润饮料,前者过去三年维持在55%至60%水平,后者始终难以超越50%。 输掉第二增长曲线 华润饮料在水战上处处落下风,公司寄望第二增长曲线去推动业绩,那就是饮料产品,包括茶、果汁及功能饮料等。今年上半年来自饮料产品的收入达9.55亿元,同比增长21.3%,占总收入的15.4%。 虽然期内饮料产品有明显升幅,但仍然难望农夫山泉项背。后者今年上半年度来自茶饮的收入已达100.9亿元,增长近19.7%,收入超越包装水;功能饮料收入近29亿元,同比增长13.6%,果汁收入更升21.3%至25.64亿元。很明显,在水之外的第二赛道上,农夫山泉亦是远远抛离华润饮料。 事实上,论到饮料,华润不但品类不及农夫山泉,亦没能打造出王牌产品,相反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及NFC果汁,消费者也耳熟能详。 按目前情况,我们暂看不到华润饮料有赶过农夫山泉的能耐,在策略、资源及第二赛道上也有不如,因此你饮水不饮农夫山泉没问题,要买水股就似乎要买龙头了。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oconut water giant if abandoning Singapore for Hong Kong, while coming up against the IPO deadline in a VAM agreement

椰水一哥if弃星选港 对赌协议要冲死线

椰子水品牌if创立12年,已成内地及香港销量一哥,近期要向资本市场进军 重点: 公司去年盈利按年增长近一倍 对赌协议下,要赶在2026年底前上市   刘智恒 中国饮料市场庞大,卖水的龙头有农夫山泉(9633.HK)及华润饮料(2460.HK)的怡宝,凉茶有加多宝及王老吉、功能饮品以东鹏及红牛为领头羊,至于近几年流行的椰子水,泰国的if已手执牛耳之位。 2013年泰国人Pongsakorn Pongsak创立if品牌,主力生产即饮天然椰子水,并将其引入中国市场。经过12年发展,if母企IFBH Pte.Ltd.计划进军香港资本市场,近日已递交上市申请。 根据申请文件,公司2024年的收入为1.58亿美元,较2023年大升80%。去年盈利3,332万美元,按年劲升98%。公司的收入中,椰子水占比达95.6%;集团去年毛利率,由2023年的35.5上升1.7个百分点至37.2%。 IFBH以轻资产模式运营,委托代工厂负责制造,代工厂要向IFBH认可的椰农及采集商采购椰子水。IFBH通过与各地分销商合作,藉后者的渠道将产品流向市场。至于仓配流程等,则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合作。 赢在一个塑料瓶 If能在市场打出一条光明大道,当然有许多成功要素,但主要一步棋,竟是以塑料瓶装载椰子水。骤眼看你会以为没什么大不了,但当你想明白椰子水的特质,就会发觉这确是一大妙招。 椰子水的卖点是天然健康,清甜解渴,其汁液就像水,以塑料瓶装载,可让消费者直接看到清澈的椰子水,心里就认为从椰子中取出没两样,感觉是天然产品,无添加,更健康。 正如农夫山泉为凸显其水的天然,经常挂在嘴边说自己的工作不就是天然水搬运工;以百分百椰子水为卖点的if,标榜的其实就是把椰子里的水汁装起来卖给你,其营销方法跟农夫山泉强调的卖点如出一辙。 消费者对if的天然卖点极受落,到2020年if已成内地椰子水的一哥,销量更连续五年位居榜首,市场占有率达34%,大幅抛离第二位的竞争对手。在香港市场更是一骑绝尘,自2019年开始,已连续九年销量第一,市占率达到60%。 2026:对赌死线 公司原计划在新加坡上市,最终却急转弯,选择香港作为资本赛道。公司解释,在港上市可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及企业形象,从而吸引客户、业务伙伴及战略投资者。而且公司的主要市场在内地及香港,港交所与内地的联系紧密,选择香港更为恰当。 去年3月15日,公司与Aquaviva订立股份认购协议,后者同意认购125,000股新股,占扩大股份约11.1%,涉资1,750万美元。同时,Aquaviva亦获IFBH大股东Pongsakorn Pongsak授出一项认沽期权,若IFBH未能于2026年12月31日上市,投资者有权按每年12%的回报率计算,向Pongsakorn Pongsak行使认沽权利。 目前Aquaviva 已解散清盘,并将股份分配予三名股东,分别是淡马鍚旗下的Fullerton、Oasis Partners及10BIF Ltd。 强劲品牌护城河 虽然明年底是上市最后期限,但相信要在死线前完成上市,对IFBH问题不大。首先,其所处的椰子水为饮料中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灼识咨询,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预计从2024年的10.93亿美元,以19.4%的复合年增长率升至2029年的26.5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上,椰子水亦从2024年的5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8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1%。 另外,市场方兴未艾,竞争者虽不断涌现,然而if已成功建立饮品的形象,打造了自家的品牌,市场认受性十分强,后来者要分一小杯羹不难,要抢夺if的江山及冲破其护城河,殊实不易。 一个产品有多成功,只要看看市场的模仿者有多少,心里就有一个大概。电商平台上,曾先后出现了TF、LF…
Trouncing the once invincible Red Bull, Eastroc Beverage is now seeking Hong Kong IPO to aid its global expansion

将红牛从神坛拉下来 东鹏申港上市放眼海外

东鹏饮料在内地上市后股价节节上升,近期拟进军香港资本市场,有望成为功能饮品第一股 重点: 公司的功能饮料销量,连续4年位列中国第一 去年盈利大增63%至33.3亿元   刘智恒 自从农夫山泉(9633.HK)的创始人钟睒睒成为中国首富后,市场开始发觉,原来饮料市场是可以那样赚钱,盈利是何等丰厚,不是吗,股神其中一只爱股可口可乐,不就是屹立百年而不倒的企业。 早于三十多年前,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5499.SH)创始人林木勤就看 到饮料市场大有可为,2021年公司在内地市场上市,股价至今升幅超过4.6倍, 近日挟着内地功能饮料龙头的威势,申请在香港上市,市传集资金额达10亿美元。 三年利润倍升 根据上市申请文件,东鹏2022年至2024年的收入,由85亿元增至15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5%。三年间盈利分别为14.4亿元、20.4亿元及33.6亿元。集团的毛利率分别41.6%、42.3%及44.1%。 自2021年至2024年,按销量计,东鹏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增长到2024年的26.3%。 所谓功能饮料,主要在于抗疲劳及提神。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软饮行业零售额为1.3万亿元,当中功能饮料增长最快,从2019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8.3%,高于同期软饮品的4.7%。预计至2029年,功能饮料市场规模达2,810亿元,由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1%。 从倒闭到龙头 东鹏饮料创立于1987年,属国有企业,主要生产凉茶饮料。要知道九十年代中国的凉茶界有王老吉,东鹏在巨人底下简直没法仰视。2003年国有资本撤出,时任销售总经理的林木勤决定接手,经过多年的打拼下,他将濒临倒闭的企业,打造成国内功能饮料的龙头。 林木勤的成功,在于看准产品的切入点,他知道凉茶斗不过王老吉、水又被娃哈哈及农夫山泉垄断,汽水更有可口可乐这座横亘的大山,只有功能饮料这个市场还可放手一博。虽然红牛当时开始壮大,但市场仍有颇大空间,竞争者又不多,于是决定要在此赛道大展拳脚。 东鹏当时推出的功能饮料,曾被指模仿红牛,东鹏那句:“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口号,根本就源自从红牛那句:“困了,累了,喝红牛”。不过涉抄袭的同时,林木勤在关键一着仍是下对了棋。他的策略是“往下打”,不光价格远低于红牛,针对的区域也在下沉城市,不挑一线城市与红牛正面交锋,先建立自己的桥头堡才谋定后动。 林木勤聪明之处,在于洞察市场变化的能力,他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深明在线营销的威力,以及年轻人市场的重要。于是在电视剧、综艺,网剧和游戏中,东鹏都作出大量投放。最高明是,选择用微信来进行流量的沉淀。 红牛的消 东鹏的长 然而,成功有时也要讲一点儿运气,东鹏能成老大,全赖红牛的内斗。众所周知,红牛曾手执中国功能饮料的牛耳;1995年拥有红牛的泰国天丝集团跟华彬集团合作,将产品带入中国,高峰时市场份额超过九成,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可2016年,天丝集团与华彬就红牛的商标使用时间出现争拗,双方对簿公堂,在两位合作方互斗下,红牛发展停滞不前。至2021年华彬败诉,东鹏刚好成为全国功能饮料销售一哥,同年更于内地上市。 去年底,东鹏已覆盖全国近40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实现全国近100%地级市覆盖。 不过,光一个中国市场,又怎容得下林木勤的雄心;他不甘心只做内地功能饮料龙头,已将目光朝向海外。因此寻求香港上市集资,不但可充实资本作扩展之用,同时可短时间提升市场知名度,有利集团去开疆拓土,攻城掠地。 东鹏在招股书上明言,集资所得将完善产能布局和推进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互动,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另外,着力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探索潜在投资及并购机会。 东鹏在内地A股的市盈率为40倍,香港没有相类的功能饮品股,若以农夫山泉的30倍,华润饮料(2460.HK)的20倍比较,取其中位数25倍计算,东鹏估值约在830亿港元水平。

简讯:毛戈平开市大升六成 一手赚1,800港元

内地化妆品牌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1318.HK)周二首日挂牌,公司开市报47.65港元,较招股定价高近60%,未计使费一手赚1,785港元。 毛戈平的公开认购反应十分理想,录得超额认购918倍,孖展冻结资金约1,560亿港元,击败华润饮料(2460.HK),成为今年港股“冻资王”。另外,国际配售超额29倍。 是次毛戈平发售7,058.82万股H股,当中一成在港公开发售,公司以上限的29.8港元定价,集资达到23.3亿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Nongfu's Zhong Shanshan opposes price war

钟睒睒炮轰价格战 激进定价策略惹争议

亿万富翁钟睒睒抨击低成本电商平台拼多多,以及短视频网站抖音,是激烈价格战的推手 重点: 农夫山泉批评中国激烈的价格战,但事实其定价策略也相当激进 由于遭遇了一系列公关挫折,2024年上半年,公司核心的包装水业务收入下降了18.3% 陈竹 瓶装水巨头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9633.HK)的创始人、中国首富钟睒睒将矛头对准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后者在中国商界越来越普遍。他最近的尖锐言论凸显了激进降价的破坏性,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减慢导致需求放缓,大幅降价已成为一种关键的生存策略。 11月19日在江西一家工厂参观时,钟睒睒对低成本电商平台发出了尖锐批评,尤其是对拼多多(PDD.US)。拼多多低至极限的价格冲击到整个行业。钟睒睒说,“互联网平台让价格体系下来,尤其是拼多多这样的价格体系,对中国品牌、对中国的产业是一种巨大伤害。” 钟睒睒提出一个引起越来越多行业领袖共鸣的问题,即长期的价格战会严重损害每个企业的健康。这种持续的降价不仅侵蚀了利润率,还削弱了企业投资产品创新和开发的能力。 钟睒睒并不是唯一批评拼多多的人,拼多多还运营着针对西方市场的低价跨境电商网站Temu。该平台因利用自己的市场主导地位压低价格,以牺牲商家的盈利为代价,优先考虑为消费者省钱而在中国遭到广泛批评。今年早些时候,这种策略达到了临界点,当时几家中国商家抗议Temu激进的价格控制和处罚性罚款,这些实际上剥夺了他们的利润。 话虽如此,考虑到农夫山泉自己在瓶装水市场激进的定价策略,钟睒睒的批评也显得有些无力。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对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华润饮料 (2460.HK)发起了激进的价格战,暴露出钟睒睒在公开立场上的自相矛盾。 事实上,钟睒睒的抨击也可能是一种战略尝试,旨在转移人们对农夫山泉今年面临的几项挑战的注意力。其中之一发生在2月,当时钟睒睒因参加宗庆后的追思会而受到批评。宗庆后是中国最著名的早期企业家之一,因创立娃哈哈集团而闻名。 此事再次点燃了存在已久的行业紧张局势,引发了针对钟睒睒个人的网络攻击。网友提出了一些敏感的问题,包括指控他儿子是外国国籍,以及声称农夫山泉的茶饮包装展示“日式元素”——中国民族主义者经常用这一招,以攻击模仿外国的对手。 在第二天,也就是11月20日的另一场活动上,钟睒睒继续发动媒体攻势,升级公开言论,批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呼吁他负责任地使用该公司旗下的平台,如抖音和今日头条。钟睒睒强调了这些平台在塑造舆论方面的力量,似乎试图将农夫山泉最近遭遇的公关挑战,归咎于有影响力的大型媒体平台。 农夫山泉大降价 在抨击拼多多的第一场活动上,钟睒睒宣称农夫山泉会努力改变自己的定价结构并逐步提高价格,表明他将降低在行业价格战的火力。然而,他却故意忽略了农夫山泉,在引发这场价格战中所扮演的角色。 今年4月,农夫山泉推出了一个新的纯净水品牌,作为对其传统上关注矿泉水的补充,新产品定价不到1块钱。这款新产品采用了绿色包装,意在与该公司传统的红色包装区分开来,有效地在市场上推出了一款新的低价选择。 公司相对高端的红色包装传统定价在2元左右,近几个月也大幅降价,在一些城市的价格甚至低至1.1元一瓶。与此同时,《南方都市报》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一些地方,新的绿瓶报装、售价只要0.8元。 农夫山泉咄咄逼人的定价策略迫使主要竞争对手,如怡宝的制造商华润饮料(2460.HK)和娃哈哈也纷纷跟进。例如,12瓶怡宝的价格为11.9元,相当于每瓶0.99元。而同样一件娃哈哈纯净水只需9.9元,即每瓶0.83元。更广泛地说,价格战已经将中国的瓶装水价格降至每瓶不到1元,回到十年未见的价格水平。 钟睒睒是否会兑现提价承诺还有待观察。不过,目前的降价策略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该公司最新的中期报告来看,即使在大幅降价后,农夫山泉核心的包装饮用水的收入,在上半年仍下降了18.3%至85亿元。 公司没有认真检讨自己的定价策略,而是将这一下降归咎于自2月份以来,网上出现了大量针对农夫山泉和钟睒睒的舆论攻击和恶意诋毁,声称这些负面言论“对品牌及销售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农夫山泉能否降低价格战的激烈程度,还取决于其竞争对手,尤其是华润饮料。后者上个月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筹集了6.49亿美元,资金相对充裕,可能更愿意将价格维持在当前水平以获得市场份额。 华润饮料上周五收盘价为11.26港元,较首次公开募股价格下跌了22%,与农夫山泉今年迄今为止27%的跌幅类似。这可能反映投资者对瓶装水市场价格战升级的担忧。 尽管农夫山泉面临困难,但它的市盈率 (P/E)相当强劲,为28倍,远远领先于华润饮料的17倍。这种偏好可能源于农夫山泉更加多元化的业务模式,茶饮料已成为该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今年上半年,农夫山泉的茶饮料业务增长了59.5%,使该业务的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从25.8%增至38%。相比之下,华润饮料仍然严重依赖瓶装水,这使其在持续的价格战中更容易受到影响。 总言之,不可否认的是,价格战已成为中国商业格局中一个日益突出的特征,涉及消费品、汽车和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农夫山泉对这一策略的公开批评,为缓解压力迈出了可能具有建设性的第一步,但说总比做容易得多,尤其是当你的竞争对手可能不会跟进的时候。 此外,农夫山泉目前将问题归咎于他人的做法,不太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公司真正需要的是以透明的方式,处理自身的市场行为,通过真正的企业责任重建信任,并展示对可持续商业实践的承诺,将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置于短期竞争收益之上。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华润饮料招股集资50亿港元

包装饮用水生产商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今天公开招股,共发售近3.48亿股,当中约3,826万股在港公开发售。招股价每股介乎13.5至14.5港元,一手200股,每手入费用2,929港元。 股份于本周五截止认购,并在下周一定价,下周三挂牌。是次最高集资额50.4亿港元。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企业,旗下的品牌“怡宝”,2023年在饮用纯净水产品中的销售位列第一,零售额达395亿元。今年首四个月,集团盈利4.46亿元,同比增长2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ina Resources Beverage vowing to be the No.1 in the packaged drinking water business

决战农夫山泉 华润要做龙头水股

内地瓶装水品牌怡宝母企华润饮料,据传获准在港交所上市,其与农夫山泉间的龙头之争也全面升级 重点: 华润饮料是中国最大饮用纯净水企业,市占率达32.7% 农夫山泉重返纯净水赛道,针对意味明显 李世达 中国纯净水龙头怡宝母企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正冲刺港股上市,据传已获港交所通过,集资额至多10亿美元(72.5亿元)。华润饮料上市势将挑战农夫山泉(9633.HK)在港股饮用水领域独霸的局面。 华润饮料是华润集团旗下的饮料公司,后者是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央企业,属世界500强企业。今年4月22日,华润饮料正式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并于7月10日获中国证监会的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备案通知书显示,华润饮料拟发行不超4.06亿股。 截至目前,华润集团旗下已拥有八家港股上市公司、九家A股上市公司。若成功上市,华润饮料将成为集团第18家上市公司。 华润饮料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蛇口龙环公司。1990年,蛇口龙环从香港引入瓶装水概念,以中文“怡宝”及法文“C'estbon”作为品牌商标,在全国推出瓶装纯净水。1996年,公司被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全面收购,2001年换成如今的“绿瓶”包装。 怡宝去年销146亿瓶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3年零售额计算,华润饮料已成长为中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企业,市场份额约18.4%;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饮用纯净水企业,市场份额约32.7%,是第二大企业的近四倍,超过第二至第五的纯净水公司零售额总和。 根据申请文件,2023年,公司卖出146亿瓶“怡宝”品牌纯净水,零售额达到了395亿元。除怡宝外,公司还拥有“至本清潤”、“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及“佐味茶事”等13个品牌。 2021至2023年,华润饮料的收入分别为113.4亿、126.2亿、135.2亿元;毛利分别为49.7亿、52.6亿、60.4亿元;年内利润分别约为8.6亿、9.9亿、13.3亿元。 单看2023年,华润饮料营收年增约7.1%,年内利润增长34.3%;而同期农夫山泉营收达426.7亿元,按年大增28.4%,股东应占溢利则年增42.2%。毛利率方面,同期华润饮料毛利率为44.7%,也低于农夫山泉的59.5%。 与娃哈哈或农夫山泉不同,华润饮料营收几乎完全仰赖卖纯净水。根据申请文件,公司过去三年营收有超过九成收入来自包装饮用水,其余饮料营收合计占比不到一成。而饮用水业务占农夫山泉比重已降至不到一半。 就在华润饮料递表翌日,主打天然水赛道、已经24年不卖纯净水的农夫山泉,突然宣布重操旧业开卖纯净水,而且包装设计还是和怡宝“撞衫”的绿色。不仅如此,多年未接受专访的农夫山泉老板、中国首富鍾睒睒,近日也出现在央视节目中,回应外界一系列问题。 钟睒睒不做又做 对于为何又卖纯净水,钟睒睒称,“‘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广告,就是写给农夫山泉纯净水的,后来我们发现天然水对健康好,所以才改生产天然水,可是天然水是不甜的,跟广告词对不上了。” “我们痛定思痛,决定兑现‘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承诺,生产纯净水,把选择的权力,交还给消费者。”钟睒睒说。他提醒消费者,“如果要健康,就喝红色的,如果要口味,就喝绿色的。” “兑现广告词”相信只是一小部分原因,围堵对手或许才是目的。重卖纯净水后,农夫山泉掀起了一场价格战,中国瓶装水重回“一元时代”。毛利率高、无糖茶饮收入大增的农夫山泉,似乎有本钱低价厮杀,其他品牌只能忍痛割肉。 不过农夫山泉今年以来股价已下跌34%,市盈率降到25倍左右,这也影响到华润饮料的上市估值。彭博早前报道,原本华润饮料估值目标达60亿美元,但潜在投资者寻求低于这一水平,主要原因就是农夫山泉股价大幅下滑。 尽管估值受到影响,但上市动作显示华润集团对怡宝市占率及品牌影响力有更大企图心,或将对饮料业务有更多布局。考虑到怡宝的品牌价值与母企的雄厚实力,相信具备一定的市场吸引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