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端压力大减 “免税一哥”渐入佳境
与上海、北京机场签署租金补充协议后,中国中免成本端压力大减,但民众消费力能否提升,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重点 中国中免去年多赚33.5%,收入同比升24.2%至675.8亿元 第四季度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大增275.6% 李世达 尽管跨境旅行防疫措施已悉数取消,旅客数量快速恢复,但内地旅游消费市场始终弥漫“旺丁不旺财”气氛。1月8日,内地免税巨头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1880.HK;601888.SH)公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以超出市场预期的业绩表现为消费市场带来曙光。 根据业绩公告,2023年中国中免实现收入675.8亿元,同比增加了24.2%,股东应占溢利67.2亿元,同比增长了33.5%。其中第四季度收入167.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15.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1.1%及275.6%。 受到好成绩带动,翌日中国中免A股、H股分别大涨6.39%及4.17%,一扫去年以来股价大跌的阴霾。 新协议大减租金压力 此前,公司于2023年12月26日发布公告,宣布与北京、上海机场分别签订租金补充协议,订定机场免税店租金计算方式,大幅减轻中国中免的租金压力。 根据新协议,首都机场T2、T3航站楼和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对中免商城的提成比例分别由47.5%、43.5%、42.5%统一调整为按不同品类在18%至36%之间取值。按照实际情况,分成比例大约在20%至25%之间。较原有比例大幅下降 保底经营费方面,首都机场由每年约30亿元降至不到6亿元;上海两机场由原来的年均约61亿元,降至年均约7亿元。其中上海机场自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新协议,首都机场则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在整体市场疲弱的情况下,租金成本决定了公司的获利水平。2023年上半年,中国中免收入358.6亿元,同比增长29.7%,但股东应占溢利却下降1.83%至38.7亿元。 公司在回复传媒查询时直言,新协议对业绩会产生正面影响,近期旅游出行热情不断攀升,但未来公司的业绩等方面还将取决于消费能力。 免税消费尚未恢复 2022年中国中免营业收入有63%来自海南。目前公司在海南拥有六家离岛免税店,包括目前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的免税商业综合体海口国际免税城和三亚国际免税城。2023年末,CDF三亚国际免税城C区正式开业,是全球首个专营高端美妆香水的独栋商业综合体。 海口海关统计,2023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金额437.6亿元,同比增长25%,人均消费6,478元,同比下降22%。今年元旦假期首日,离岛免税销售金额1.82亿元,同比增长7%,但人均消费6,843元则按年降20%,免税消费依旧处于疲软状态。 汇丰指出,中国中免盈利下调周期可能结束,租金压力在第四季度达到顶峰。短期内政策是主要催化剂,公司股价取决于海南自贸区政策是否在2025年落地。该政策的不确定性限制了盈利的上行空间。汇丰对其H股和A股均维持“买入”评级,但下调中国中免H股目标价13.7%,从135港元至116.5港元。 布局市内免税市场 在旅客消费降级的趋势下,中国中免也开始布局“市内免税市场”。2023年3月,中国中免宣布以12.3亿元增资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持有49%股权。 这项交易最大的意义,在于中国中免将拿到“入境后市内免税牌照”,并且一次性揽获中出服在上海、北京、杭州、重庆等共计12家市内免税店。 与出境前市内免税牌照针对将出境的外国人不同,“入境后市内免税牌照”针对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入境后180天内可限额购买免税品,购买额度5,000元,且可以现场提货。 2020年2月28日出台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健全免税业政策体系,将服务出境居民提升至服务境外人士同等位置,有利于实现出境本国居民市内免税消费新场景。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长期来看市内免税市场合理预期区间为1,010亿元至1,524亿元。相当于另一个“海南离岛免税”。花旗则称,随着外出旅游增长势头加速,料针对市区的免税政策或今年内推出,有望成为中国中免下一个催化剂。 机场补充协议的签署、海南新免税商场开业,以及盈利回升,中国中免在2024年有了好的开始。经历去年大幅下跌,公司预测市盈率已跌至30倍,与前年收购海旅免税的海汽集团(603069.SH)56倍相比,中国中免的估值更吸引人。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4年内地入出境旅游市场的复苏将进一步加速,全年入出境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2.64亿人次及1,070亿美元。在多项利好叠加下,人民币一旦转强及免税店政策进一步放宽遇,中国中免主盈利能力将持续恢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