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育转型素质培训 盈利再踏进高增长轨道
上半年财报显示,卓越教育集团在“双减”政策后调整经营策略,盈利能力正逐渐恢复,今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大幅提升 重点: “双减”前的学科类教培贡献了公司近九成收入,如今素质教育在营收中占比升至四成 卓越教育推出“研学游”产品,希望在千亿市场中分一杯羹 莫莉 今年暑假,中国的“研学”市场持续升温,孩子们不是在课外班上奋笔疾书,就是在户外参加“校外课堂”。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内需、促进消费,8月初中国政府发布的最新政策中,教育培训消费成为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的重要抓手,市场猜测“双减”政策后,针对学科类教育的严监管可能出现转机,申万教育指数一度连涨九日。 在教育行业一片利好之下,中国华南地区教培龙头企业卓越教育集团(3978.HK)股价也接连上行,年初至今已大涨近七成。上周四,卓越教育发布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在“双减”政策后调整业务策略,令盈利能力逐渐恢复,收入同比上升68.1%至3.17亿元,实现经调整净利润5,441万元,同比大涨168.9%。虽然,这与2021年同期10.96亿元的收入仍相距甚远,但利润的明显恢复,证明卓越教育的全面转型的成果已经显现。 在2021年7月中国官方“双减”政策公布前,卓越教育主要面向K-12的学生推出课外教育活动,主攻小班辅导和个性化辅导的学科类教育培训。2021年上半年,这两部分业务贡献了公司近九成的收入。然而,“双减”之后,卓越教育全面终止K9学科培训服务,将业务重心转向为复读备战中考或者高考的初中、高中学生提供全日制复习,以及为K-12学子推出素质教育课程,同时提供职业教育以及高中生课后辅导等教育类课程。 从财报来看,卓越教育的全日制复习项目取得较大进展,上半年贡献收入1.24亿元,同比增加19.7%。2000年,卓越教育最初的业务就是为高考生提供全日制的复读备考班,2005年,卓越中考学校成立,公司开始为复读中考的初中毕业生提供全日制备考课程。在“双减”政策中,学科类培训深受打击,但全日制的复读班却得以保留。 非学科类教培需求大 在其他教培企业道择转型做电商、卖教育硬件之际,卓越教育坚持走非学科类教培的转型道路。公司推出了聚焦文学、逻辑思维、科学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产品,开设了“卓越编程”、“奇趣小记者”、“思考星球”、“文学美育”、“双语文化” 等9大课程,这些产品亦于2022年成为广东省首批通过教育主管部门非学科鉴定的素质类产品。2024年上半年,素质教育分部的收入大增321%至1.18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2023年上半年的14.8%大幅提升至36.9%。 此外,卓越教育还推出了“研学游”产品,让孩子在研学过程中突出培养的思维和能力。近年来,中国研学游市场十分火爆,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研学游的市场规模约为1,469亿元,同比增长61.6%,预计2026年将达到2422亿元。 千亿规模的市场,已经吸引了教育龙头企业新东方(EDU.US; 9901.HK)旗下的新东方文旅等教培机构,以及各类旅行社入局。这类研学项目不仅是带孩子旅行,同时也需要安排专业的研学导师辅导,对于卓越教育这类在学生、家长群体中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培机构而言,在获客方面有更大竞争优势。 8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当中提到要提出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开放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虽然一度被市场解读为对于学科类培训的严格监管有望放松,但实际上文件中主要提到的是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以及引进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监管政策的力度似乎暂无根本性的改变。 不过,多间教培机构近期公布的财报显示,该行业的营收和利润都已得到显著修复。在美股上市的好未来(TAL.US)近期公布了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的第一季度财报,期内实现营收4.14亿美元,同比大涨50.4%,并顺利扭亏为盈。 当前卓越教育的市盈率约为17倍,新东方在港股的市盈率约36倍,或显示卓越教育的估值偏低。即使国内整体消费不景气,围绕教育的消费需求依然相当强劲,已成功转型素质教育赛道的卓越教育值得投资者关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