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目三闯港交所 财务数据欠稳定
从事仿真测试技术的赛目科技,两次申港上市未成功,近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 重点: 公司去年盈利按年升近一成至5,500万元 净利润率持续下跌,应收账则不断上升 刘智恒 自动驾驶是近年汽车业研发的大趋向,产业链上百骑竞走,家家企业需资金支持研发,在资本市场上市集资是最佳的途径。去年底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知行汽车科技(1274.HK)在港上市后,今年初主营激光雷达的速腾聚创(2498.HK)亦成功登陆港股,而研发自动驾驶芯片技术的黑芝麻智能亦已在港递交上市申请。至于专营仿真技术的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经过两次申港上市碰壁后,近日再递交上市申请。 赛目科技主要从事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并提供相关测试、验证和评价等解决方案。所谓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配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制动器等,通过通信及网络技术整合而成的汽车。 要确保自动驾驶技术的成功发展及安全保障,总离不开大规模路测数据,前期必须经过充分测试验证。赛目科技透过两款核心产品Sim Pro及Safety Pro,为自动驾驶汽车企业或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仿真测试的产品及服务。 行业中的领头羊 据上市申请文件披露,按2023年的收入计,赛目科技是中国ICV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达约5.3%,亦是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市场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约为5.9%。 公司成立于2014年,及后经过多轮融资,当中不乏大投资者的身影,包括属华为背景的哈勃投资、中信证劵、北京顺义、北京基石及京纬恒润等,至于工信部旗下的赛迪集团,通过赛迪检测持股28.1%。2022年完成A+轮融资后,当时估值23.32亿元。 从2021至2023年间,赛目科技的收入及盈利均有所增长,收入分别是1.07亿元、1.45亿元及1.76亿元;盈利是3,775万元、5,033万元及5,548万元。连续的增长,除了公司的技术优良外,主要是大行业在稳步上扬。 无可否认,在智能驾驶技术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所推动下,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约12亿元增至2023年的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7.8%,预期到2030年将进增至约279亿元,自2024年起计,复合年增长率为33.6%。 净利润率每况愈下 公司站在一个前景理想的行业,亦有强劲投资者支持,然而发展至今,赛目科技的财务数据表现仍然不稳定,其中净利润率的趋向不断下行,过去三年分别是35.1%、33.5%及30.4%。公司则解释,各年度的下跌,有时是因为行政开支或研发开支的增加,又或是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引致。不过,令人担忧的是公司在申请文件中也预期,截至2024年度的净利润率将续下降。 至于毛利率,虽然整体毛利率按年升5.3个百分点至70.9%,但主要的产品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的毛利率却出现颇大的跌幅,由2022年的96.7%下跌29.7个百分点至去年的67%。只不过靠其它业务或产品去拉升整体的毛利率。 另外,公司去年的的收入虽有逾两成增长,事实是部分有依赖政府的补助。去年来自政府的资助为3,134万元,较2022年的917万大增2.4倍。公司在申请文件中也预期,今年来自政府的补助会减少。 应收款倍增 现金流方面,去年虽然在营运上录得经营现金流5,046万元,但在2021及2022年,均录得经营现金流出181万及641万元,可见集团在此方面存在不稳定性。 特别过去几年贸易应收款额持续增加,由2021年的4,942万元增至去年的1.66亿元,增幅逾2.4倍;期内的贸易应收款的周转天数,亦由113.2天增至317.5天,多出204.3天。公司解释,是因收入增加,以及多数项目于年度最后一季完成,时间问题仍未能结清。 从财务数据分析,公司未来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包括利润率持续下滑、政府补贴减少,以及应收账款及周转天数能否改善等,对于投资者来说,确会引起担忧而倾向抱观望态度。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知行汽车 成也吉利败也吉利
知行汽车第二度申请在港交所上市,但市场质疑它九成以上收入来自单一客户 重点: 今年上半年,知行汽车收入5.4亿元,按年增长51% 公司已获得15家客户的定点函 刘智恒 自动驾驶,有人又称为无人驾驶,是近年汽车产业的热门话题,电动车龙头特斯拉(Tesla, TSLA.US)更在自动驾驶押下重注,行政总裁马斯克今年在上海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已非常接近没有人类控制的状态,甚至扬言,今年底将可做到全面的自动驾驶。 这边厢有人摇旗呐喊,那边则有人大泼冷水,比亚迪(1211.HK)董事长王传福年初时在投资者会议上说:“都是扯淡,都是忽悠,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自动驾驶只是被资本裹挟和炒作的一个概念,最终就是一个高级辅助驾驶”。 无人驾驶究竟是明日趋势,还是天方夜谭,暂时难下判断,但辜勿论如何,投资者已将大量资金投放在自动驾驶或相关产业上,想必是认为行业大有可为。 为理想弃高薪厚职 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创始人宋阳,对自动驾驶深信不疑,甚至放弃高薪厚职,身体力行去追寻梦想。 宋阳1996年毕业于北京机械工业学院,获机电工程学学士,并在2005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电子信息工程学硕士学位。2004年开始在博世汽车工作,10年间历任高级工程师、被动安全工程部科长,及先进驾驶员辅助部门经理等职务。2014年转到百利得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担任总经理。 从宋阳履历看,毫无疑问是一位扎实的技术人员,对行业有深度了解。他眼见汽车业的发展大势,认为自动驾将是未来大趋势,于2016年毅然辞职,创立知行汽车,专攻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为车企提供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选中赛道,加上宋阳背景,创业后接连获得至少8轮投资,当中不乏大基金的身影,包括理想汽车(2015.HK; LI.US)、明势资本、国家混改基金、国中资本、建银国际、中银粤财、华强创投,招商启航等。从初轮投投资后的8,500万元估值,到最后一轮融资估值的33亿元,几年下来,公司估值上升38倍。 站在自动驾驶的风口,加上星光熠熠的投资者,下一步自然是要上市,透过资本市场大干一番。知行汽车曾于今年4月向港交所递表,但无功而回。根据最新递交的上市申请文件,公司2020至2022年的收入,分别是4,770万元、1.78亿元及13.3亿元。今年上半年收入5.43亿元,亏损近1亿元,但相比去年同期亏损3亿元,亏蚀已大大收窄。 市场庞大无限憧憬 一如许多新创科技企业,创始阶段的亏损不是问题,主要还是看行业未来。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趋势下,预计中国自动驾驶市场将保持显著的增长势头。预计到2035年,中国及全球的自动驾驶市场(包括乘用及商用车的软硬件以及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规模将分别超过11,000亿元及31,000亿元。 再细分赛道,中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2022 年的市场规模预计为98亿元,其中33亿元来自第三方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供应商。预计至2026年,整体规模将达到645亿元,2022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化增长率为60.1%。由此可见,市场正处于上升态势。 知行汽车在当中占有一定份量,按2022年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销售收入计算,该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第三方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6.2%。 市场增长虽然迅速,知行汽车在行业又占前列之位,集团收入亦连年增长,但不少投资者对公司最大的疑虑,莫过于集团的客户过份集中,甚至近乎单一。 吉利占收入九成半 从2021年6月起,知行汽车获吉利聘为非独家供应商,专为旗下电动车品牌“极氪”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2021至2022年,以及今年上半年,来自吉利收入贡献占比分别是53%、96.4%及95%。简单讲,没有吉利,知行汽车几乎没有收入。 知行汽车在上市申请文件中也坦言:“鉴于我们的大部分收入,集中于吉利集团,倘吉利未来决定终止或减少与我们的合作,可能导致对我们业务、财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更进一步说:“我们无法保证吉利集团继续与我们合作,或将不会减少与我们的业务。近年来,吉利集团开始内部开发其车型的各种自动驾驶能力,亦与其他提供商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既然知道问题所在,知行汽车也希望减低对吉利的依赖,经过努力,近期获得15家客户的定点函,包括长城汽车(2333.HK; 601633.SH)、奇瑞汽车及东风汽车(0489.HK; 600006.SH)等,他们已经或预计向知行采购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及相关产品。 不过,所谓定点函并非一份必然的合约,正如知行汽车说,并不保证客户会以有利的价格,大量购买其服务及产品,甚至不一定会购买,而且该定点函亦有可能被终止。…
知行汽车背靠吉利 藉收入狂飙争上市
这家中国第二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供货商申请到港股上市,吉利汽车是其最大客户,贡献逾96%营收 重点: 知行汽车科技2021年实现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商业化量产后,收入出现几何级数增长,当中绝大部分来自吉利汽车 未来还有多只自动驾驶概念股计划上市,意味该公司将面临更多竞争 陈嘉仪 新能源汽车股低迷之际,一批自动驾驶概念股排队进场,能否掀起新一波投资热潮? 继自动驾驶汽车雷射传感器生产商禾赛科技(HSAI.US)2月登陆纳斯达克筹集1.9亿美元(13亿元),成为继滴滴出行(DIDIY.US)以来,规模最大的赴美上市中概股后,中国第二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供货商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也在4月初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市场消息透露,该公司计划筹资最多3亿美元(20.6亿元)。 知行汽车科技是一家开发自动驾驶软件和算法的公司,专注于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据初步招股文件援引的研究数据,按2022年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销售收入计算,它是中国第二大第三方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6.2%。 该公司近年收入以几何级数上升,从2020年的4,766万元,于短短两年间狂飙27倍至13.3亿元。虽然营收增速惊人,但依然未能获利,过去三年合共录得逾8.4亿元净亏损。 未能获利 如果扣除非运营相关的亏损金额,过去三年的经调整亏损则分别为3,567万元、3,413万元及1,687万元,出现轻微改善迹象。不过,公司在招股文件预期,于可预见未来将产生重大开支及持续亏损。 知行汽车科技的业务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线;另一部分是智慧前视摄像头(iFC)产品。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是L2级至L5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关键组件,负责融合并处理来自摄像头、雷达及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感知数据,以作出驾驶决策,并触发车辆中的执行器。 该公司第一个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于2020年首次实现商业化,至去年分部收入达12.5亿元,占总收入94.5%。至于另一项业务是以实惠价格向整车厂(OEM)提供基于其核心算法的iFC解决方案,智能前视摄像头能够收集及分析环境数据、识别路况及导航车辆。 该公司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向OEM销售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较知名的客户包括吉利汽车(175.HK)、长城汽车(2333.HK; 601633.SH)与东风汽车(600006.SH)等,交付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超过10万台。不过,最大客户吉利于2021及去年贡献营收9,500万元和12.78亿元,占总收入高达53%和96.4%,高度集中于单一客户的风险,引来市场关注。 该公司与吉利自2020年10月开始合作,当时就研发L2++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展开合作,翌年L2++的项目正式量产。其后,知行汽车科技成了吉利旗下产品、尤其是极氪系列的主要供货商之一,去年产品主要装配在极氪001上,今年又被选为极氪009供货商,并已于2023年1月交付,预计全年将带来可观收入。 毛利率低 去年,吉利汽车新能源车销量达32.9万辆,同比增长逾300%,知行汽车科技收入水涨船高,但仍无法扭亏,问题症结在于毛利率偏低,更由之前两年的20%左右,到去年减少至8.3%。公司解释主因是由于自2021年10月开始量产的高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SuperVision毛利率较低。 比较2月上市的禾赛科技,毛利率虽然也从2019年的70.3%,下降到去年前三季度的44%,但仍明显高于前者。 知行汽车科技提供两条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线,一条是与Intel(INTC.US)分折出来的Mobileye(MBLY.US)合作开发的SuperVision辅助驾驶导航方案,知识产权属于Mobileye;另一条是自主设计的iDC系列,包括iDC Mid及iDC High两种产品。 Mobileye自2018年起跟吉利达成合作,SuperVision系统的自动驾驶控制单元是向Mobileye采购。随着供应给吉利的SuperVision产品增加,去年对Mobileye的采购额由2021年的7,840万元,暴涨10.8倍至9.22亿元,占总采购额69.2%;因此,关键组件成本增幅远超期内的6.4倍收入增幅,拉低了整体毛利水平。 知行汽车科技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客户和供货商深度合作,致其议价能力大降,一旦与吉利的合作出现问题,可能出现巨大营收危机。虽然该公司已开始通过与汽车行业的其他OEM客户合作,以扩大及丰富客户及产品群,但仍面临绝大部分销售收入来自吉利集团的集中性风险。 该公司在申请上市前曾进行9轮融资,筹集约9.2亿元。新能源车巨头之一理想汽车(2015.HK; LI.US)旗下北京车和家于2017年Pre-A轮融资时入股7%,并在B-1轮跟投,但随后6轮未有再增资,目前持股已摊薄至4.5%;其他投资者包括明势资本、讯飞创投、招商启航和中国国有企业混改基金等。 该公司融资成本从Pre-A轮每股0.7元升至2022年下旬的16.2元,估值也从8,500万元飙升38倍至33亿元。按最新估值计算,其市销率约2.5倍,与禾赛科技最新的8.69倍相比,估值明显较低。 更值得留意的是,除了知行汽车科技之外,自动驾驶领域还有赛目科技、文远知行、智加科技等公司计划上市,有兴趣投资自动驾驶赛道的投资者不愁没有选择,这可能会影响知行汽车科技将来上市的市场反应。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