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den signs new order limiting US investing in Chinese chips, AI

针对中国尖端科技 美国收紧投资限制

拜登总统新签署的一份行政令是华盛顿为阻止美国为人工智能和微芯片等敏感领域的中国初创企业提供资金采取的最新举措 重点: 拜登签署行政令,限制美国私募股权和风险资本投资微芯片和人工智能等敏感行业的中国公司 此举连同去年的类似举措,越来越多地吓跑美国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和有限合伙企业,它们曾经是中国科技行业最大的资金来源之一   阳歌 美国总统拜登新签署的行政令可能会重创中国科技公司,其最大的影响是切断这些公司在早期发展阶段所需的资金。尽管股市反应相对温和,或许是因为最新举措仅针对少数几个行业,但这一动作的影响,可能会比早期反应所暗示的要大得多。 据媒体报道,拜登周三签署的行政令旨在阻止美国投资资金流入中国的少数尖端高科技领域,包括半导体、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目前细节仍不明确,可能是因为很多细节仍在制定中。 相关限制适用于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公司,这表明此举旨在扼杀某些类型的早期中国科技初创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那些生产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产品的企业。 在芯片领域,该命令针对的是涉及芯片制造技术的公司,而不是芯片设计公司。这意味着中国的芯片制造设备和用于芯片设计的软件的制造商(这些产品目前由应用材料[AMAT.US]和新思科技[SNPS.US]等西方公司主导),将成为美国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的禁区。但这些资金或许依然能够投资真正的芯片设计公司,它们的数量要多得多。 人工智能的情况可能也类似,只有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技术的开发公司受影响。因此,面部识别人工智能开发商可能会被禁,而投资聊天机器人等更无关紧要的人工智能可能依然是允许的。这种含混不清或导致很多美国投资者因为怕惹上麻烦而彻底避开整个行业。 股票投资者似乎对最新命令并没有太惊慌,至少在过去几天里一直有关于它的传言。我们关注的两个基准指数,即在美国挂牌的MSCI中国ETF和香港的中国企业指数,周四实际上均小幅上涨,本周前四个交易日基本持平。 平静的反应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因于新命令重点关注的是拟上市公司,因此目前已经上市的公司应该不会受到影响。但此举最终可能会扼杀一些中国初创企业。以前在早期阶段,这些企业通常依赖的是西方资金。这最终会渗透到IPO市场,因为此类公司传统上是最有吸引力的美股IPO候选者,不过很多公司越来越多地前往中国香港和内地的两大A股市场。 不过,股票买家,尤其是大型机构买家,可能会三思而后行。这是因为上周有其他报道称,美国众议院的一个委员会已开始调查贝莱德等主要资产管理公司是如何利用指数基金等渠道,为美国投资者本不得投资的对中国公司的投资提供便利。 总之,在前总统特朗普和现任总统拜登的领导下,美国决心在可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的行业,切断流向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中国科技公司的资金。 担忧何来? 说实话,这些新举措对规模较小的散户来说应该不会太过困扰,因为他们有很多股票可以选择,而且买卖快速、方便。但对于动辄成百上千万投入的机构投资者来说,这有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 这种格局转变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出现在6月份,当时美国的风投巨头红杉资本宣布计划将其中国和印度部门分拆为独立公司,不再与加州的母公司挂钩。外界纷纷将此举解释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红杉资本试图与中国子公司保持距离,以避免因投资敏感领域而陷入麻烦,尽管红杉中国已经避开了人工智能等领域。 另一个可能会陷入麻烦的例子发生在2021年12月,当时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商汤(0020.HK)被迫在最后一刻推迟在香港上市,因为它的名字突然出现在美国的黑名单上,投资者不能购买其股票。该公司在略有推迟后成功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但自那以来,它的股票表现不佳——损失了一半以上的价值——主要是因为巨额亏损,但可能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美国投资者缺席,导致流动性较低。 科大讯飞(002230.SZ)和海康威视(002415.SZ)等其他很多中国公司也被美国列入黑名单,而美国众议院的最新调查显示,任何试图找到变通办法继续投资这些公司的美国投资者最终都可能陷入困境。 然后,还有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问题,涉及向大型风投和私募股权公司提供实际资金的有限合伙企业。其中许多都是美国的,通常包含一系列公司,从保险公司到养老基金和大学等不一而足。 这些有限合伙企业不仅为美国的私募股权和风投提供资金,还为许多非美国公司提供资金,例如中国的高瓴资本。但这些美国资金来源正越来越多地对关注中国的投资者敬而远之,它们更倾向于避开华盛顿未来的行动可能会带来的任何潜在风险。 从数字上可以明显看出,美国投资者变得越来越谨慎。路透社援引PitchBook的数据称,去年美国对中国企业的风投总额只有97亿美元(702亿元),不到2021年329亿美元的三分之一。此外,据路透社报道,美国风险资本今年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投资只有12亿美元。 虽然其他资金来源,尤其是来自中国国内和中东等其他地区的资金,必然会填补部分资金缺口,但它们无法取代西方投资者撤离所造成的巨大缺口。这最终将沿着食物链向下传递,导致曾经对中国的增长故事趋之若鹜的股票投资者所能选择的热门投资品种越来越少。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ns momentum

国内资金加上行业“三剑客” 中国孑然发展人工智能2.0

在全球巨头因害怕陷入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而避开人工智能领域之际,前谷歌高管李开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投资人之一 重点: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现在主要由国内较小的投资者提供资金,国际和国内主要参与者都在与这个敏感的行业保持距离 三名前微软高管李开复、陆奇和沈向洋已成为一些最有前途的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主要投资者    阳歌、余特莉 当谈到人工智能的投资时,或者更准确来说,像OpenAI的ChatGPT的内容生成和大型语言模型(LLM)相关领域的人工智能2.0版本的发展里,中国正在迅速形成“都是自家人”的局面。 这当然不是因为北京方面缺乏热情,它欢迎外来者投资充满活力的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该行业似乎每天都会催生有趣的新初创企业。相反,地缘政治让很多跨国风投和私募股权公司望而却步,担心自己的投资可能成为华盛顿主导的制裁的牺牲品,制裁已经给该行业蒙上了阴影。 因此,支持中国很多年轻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资者名单,开始看起来像是一张全是中国人的“全家福”,其中一些最热情的投资者来自国有行列。相当一大部分资金正在通过三位接受过西方培训的行业老兵进入这个行业,他们起步于微软和谷歌等外国巨鳄,后转向百度等中国本土巨头,最终自立门户。 我们稍后再回来看李开复、陆奇和沈向洋的故事,在中国他们的名字已经成了人工智能的代名词,其中李开复的最新动作是,他上周在北京正式透露他最新创业项目的名字叫“零一万物”。  我们提到的这“三剑客”都知道遵循政府信号的重要性,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人工智能行业,特别是内容生成和大型语言模型,这些将是未来很多行业的动力。在中国,顺应这种风向会大大增加成功的机会,为慷慨的政府资助打开大门,从补助到税收减免,以及来自寻求讨好政府的国有和民营机构的资金。 上个月,中国重申必须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这对中国工业体系现代化至关重要。尽管起步较晚,但中国仍制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到2030年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超级大国。 它肯定需要迎头赶上。市场研究公司Preqin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累计投资总额仅为40亿美元,与美国266亿美元的投资总额相比,只是一个零头。面对美国对它认为可用于军事目的行业主导的扼制措施,这场追赶游戏可能会变得愈发困难。 此类围堵已经让中国成为先进微芯片全球领导者的前景变得黯淡。虽然不太明显,但类似举措导致中国资历最老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商汤(0020.HK) 2021年在香港IPO的计划推迟,且几乎泡汤。其他因禁止美国供应商和投资者参与中国AI行业的制裁而陷入困境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包括语音识别公司科大讯飞(002230.SZ)、人脸识别公司依图科技和视频监控公司海康威视(002415.SZ)。 像商汤这样的老牌公司早在这一波制裁浪潮开始之前就已经成立,高通、软银和淡马锡等西方大公司都是它IPO前的投资者。但上周申请在香港IPO的自动驾驶AI初创公司黑芝麻智能等新公司的投资者,听起来更像是一个国内名不见经传投资者的名录,包括东风资产管理、汉能投资集团、兴业银行和扬子江基金等。 自家人的自家事 虽然以中国经济的体量,发展本土的人工智能产业不缺钱,但如果没有必要的专业技能,一切都是不可能的。这正是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三剑客”的用武之地。 李开复可以说是“三剑客”当中最知名的一位,他自己有一家名叫创新工场的风投公司。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前不久,作为其中国业务负责人的李开复离开谷歌,而就在那前后,他创办了创新工场。在加入谷歌之前,李开复曾在微软担任高层管理职位,“三剑客”都有在这家公司工作的经历。而且他们也都是在美国接受过教育。 创新工场的官网显示,它目前管理着约30亿美元的资产,投资了中国科技领域的400家公司。其最引人注目的人工智能投资包括位于青岛的创新奇智,以及澜舟科技。 最新一家受到李开复孵化的人工智能公司叫零一万物,这是他的第七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它希望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开拓出一片天地,该领域今年随着OpenAI的ChatGPT迅速崛起而成为新闻热点。OpenAI也是一家与微软有关系的企业。零一万物的目标是建立专注于大型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工程和多模式自然语言处理的团队。该公司表示,它已经实现百亿参数规模的模型内测,正往300到700亿参数规模扩大。 接下来就要说到中国出生的陆奇了,他曾在微软和雅虎工作,2017年因加入中国领先的搜索引擎百度而登上了新闻头条。他在百度担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负责该公司的发展,包括自动驾驶项目。但仅仅一年之后,他就突然离开了百度。随后,他短暂地为Y Combinator工作,但在这家美国科技孵化器放弃进军中国市场的计划后,陆奇又离开了这家公司,并于2019年11月创办了自己的孵化器和投资公司奇绩创坛。 上个月,陆奇透露奇绩创坛已经投资了258家公司,其中包括136家人工智能驱动的初创企业。据Crunchbase的数据,奇绩创坛的最新一笔投资是在5月为跨越星空科技进行的种子轮融资,该公司正在开发一款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的人工智能助手。 “三剑客”中的第三位就是沈向洋,与李开复和陆奇相比,他略微不同,没有风投领域的经历。同样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沈向洋在微软工作了23年,先是在微软的研究部门和必应项目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领导其整体全球战略和更广泛的研究工作(包括人工智能)。 沈向洋最显著的成就发生在他漫长的微软任职时期。其中之一是由微软的亚洲人工智能团队开发的“小冰”,该团队是微软在全球最大的独立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小冰”是一个性格外向、说普通话的人工智能框架,具有少女的时髦个性。小冰使用通过微软必应搜索引擎收集的数据进行训练,目前在全球拥有6.6亿用户,触达全世界4.5亿台智能设备。 2020年,微软将小冰分拆为一家独立公司,并任命沈向洋为董事长。在去年11月的一轮融资中,这家新独立的公司筹集了约1.4亿美元的资金。 除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之外,另一个让全球大投资者敬而远之的因素可能是缺乏简单的退出策略,由于西方的禁令,很多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可能在华尔街或其他国际市场不受欢迎。这意味着李开复、陆奇和沈向阳可能都需要寻找其他上市地点,以收回投资并拿到自己追求的巨额回报。最近大量涌现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最终可能会成为失败者也可能引发人们的担忧。 面对这些限制,他们最好的选择可能是在香港或中国国内A股市场上市。 但即使是这些,挑战也不会少,因为很多西方投资者可能会避开它们在香港的股票,而且他们可能被迫等待很长时间,因为有很多的本土初创企业都渴望在中国的A股市场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