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n sells Chindata, which operates infrastructure

简讯:贝恩资本40亿美元出售中国数据中心业务予本地买家

贝恩资本(Bain Capital)周三宣布,已同意以40亿美元将其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出售予深圳东阳光实业(600673.SH)为首的财团,这笔交易是中国历来最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出售案。 此次出售的资产原名为秦淮数据,是WinTrix DC集团的中国业务,标志着贝恩资本全面退出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该公告发布前,今年8月下旬曾有媒体报道数家企业竞购WinTrix中国资产,交易估值或达42亿美元。 贝恩资本2019年整合亚洲两项数据中心资产组建WinTrix,2020年推动秦淮数据在美国上市,后于2023年以31.6亿美元估值完成私有化。 伴随人工智能崛起推高算力需求,数据中心近两年已成为热门投资领域。与此同时,中国政策要求国内通信基础设施由本土企业和投资者持有,贝恩资本可能因此面临出售WinTrix中国资产的压力。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unevision profits jump but shares slump, near-term pressure against brightening skies

盈利上升股价跳水 新意网短期受压前景看俏

香港数据中心需求因人工智能与跨境数据流量而持续上升,推动新意网去年度收入增长10%,但新租用步伐放慢与融资成本压力仍令盈利承压 重点: 2025财年录得收入29.38亿港元,净利润年增8%至9.8亿港元 绩后股价急跌13.81%,但今年以来仍累升逾40%   李世达 随着人工智能推理、跨境电商与金融交易对低延迟数据处理的需求不断攀升,香港作为连接中国与全球的网络枢纽,其数据中心需求持续看涨。在这波趋势下,新意网集团有限公司(1686.HK)的最新业绩自然备受关注。 在截至2025年6月底止的财年,新意网收入29.38亿港元(3.76亿美元),按年增长10%。数据中心及相关设施服务仍是核心,按年增长11%至27.2亿港元。增长主要来自现有客户扩容,尤其是云端与AI推理相关需求。 新意网的业务模式以提供大型数据中心设施与互联服务为核心,属于“批发型”数据中心营运商。公司将机房容量出租给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电讯商及金融机构;所订的合约期长,租户稳定,确保收入可见度。 公司拥有多个数据中心,各自承担不同功能。柴湾的MEGA-i是香港最大、亦是亚洲互联最密集的数据枢纽;将军澳的MEGA Plus与沙田的MEGA Two分别服务跨国云端及AI高密度运算;荃湾的MEGA Gateway则邻近国际海缆登陆站,最新的MEGA IDC首期已投产,二期正在推进。 潜在用户增加 管理层透露,随着AI应用需要更贴近用户端部署,中国香港的地理与网络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实际订单。MEGA IDC整体出租率在财年内保持稳定上升,虽然短期新租用步伐略有放慢,但潜在租户的洽谈数量增加,显示后续需求仍然强劲。 盈利能力方面,期内盈利为9.79亿港元,按年增长8%,增速不及收入。公司解释,虽然数据中心业务带来稳定现金流,但净利增速受到融资成本大增的拖累。由于MEGA IDC一期投产后利息资本化减少,利息开支升至3.37亿港元,按年飙升53%,成为盈利增长的主要压力。不过,EBITDA仍上升至21.28亿港元,利润率由69%提升至72%,反映规模效应与成本管理依旧发挥作用。 公司并不避讳承认压力所在,公告直言,未来数年仍有大量新项目建设,包括MEGA IDC二期、沙田及荃湾项目,资本开支需求庞大。虽然母公司新鸿基地产提供支持,但在高息环境下,融资成本仍是短期股价波动的重要因素。 公司指出,这些设施的容量利用率正随着AI与跨境数据需求快速上升,成为推动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由于内地跨境数据审批趋严,使中国香港成为跨国企业与中资企业的“中转站”,国际金融机构亦偏好在香港处理敏感数据。这股结构性需求,推动不仅新意网,Equinix(EQIX.US)、Digital Realty(DLR.US)、中国移动国际(0941.HK)万国数据(9698.HK)等竞争者也在加码布局香港。 绩后股价暴跌 然而,市场却不认同,绩后首个交易日,新意网股价大跌13.81%,收报6.99港元,盘中一度暴挫逾16%,成交更急增至平日的八倍。 投资者主要忧虑新数据中心如MEGA Gateway与MEGA Two的出租进度能否维持高速,若容量利用率上升未如理想,将直接拖累收入增长;同时,高利率环境下,融资成本不断上升,也令市场对未来盈利承受力产生疑虑。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升逾40%,绩前表现亮眼,或许回吐压力在绩后集中释放。 从估值看,新意网现时市盈率约29.1倍,低于Equinix的75倍及Digital Realty的42.7倍,估值水平相对较具吸引力。而公司背靠新鸿基地产,在资金与土地供应上具备一定保障,亦减少了潜在的财务风险。若新项目能快速出租并带来正向现金流,估值有望被重估。…
Bain sells Chindata, which operates infrastructure

简讯:云工场料上半年多赚最多三成

IDC解决方案服务商云工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12.HK)周五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介乎1,400万元至1,6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230万元增长约14%至30%。 公司表示,盈利增长主要受惠于上市开支减少,以及持续推进的营运成本控制措施。 云工场主要提供网络数据中心(IDC)解决方案服务、边缘运算服务以及资讯通信技术(ICT)相关服务等。8月12日,公司宣布与香农芯创(300475.SZ)成立合资公司,开拓智能算力服务市场。 公司股价周五低开,至中午休市报4.22港元,升0.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世纪互联首季亏损扩大

数据中心运营商世纪互联集团(VNET.US)周三公布,首季度收入按年增长18.3%至22.5亿元(3.095亿美元),录得净亏损2.376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27%。公司称,亏损增加主要由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批发IDC业务收入按年大增86.5%至6.732亿元;零售IDC业务收入增长4.8%至9.683亿元,得益于批发收入的增长,公司IDC业务收入按年增长27.8%至16.4亿元。非IDC业务小幅下降1.4%至6.048亿元。 首季度,经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6.4%至6.824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0.4%,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世纪互联周三下跌10.76%报5.39美元。过去六个月仍上涨39.6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DS explores listing for data center property REIT

万国数据拟一拆三 力争资本遍地上市

公司可能会在明年分拆成三部分:一是中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一是中国内地的数据中心业务,还有一个是全球数据中心业务 重点: 据报道,万国数据正考虑一项计划,通过分拆包含中国房地产资产的REIT上市,筹集10亿元资金 公司似乎也在为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的分拆上市铺路 阳歌 2025年会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9698.HK)正式分拆成两个或更多部门的一年吗?随着一条新报道的发布,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越来越倾向于“是”。报道称,公司正研究将其中国房地产资产,以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方式上市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由很多部分组成的故事,首先是在中国,数据中心所有权和运营的敏感性,使得外国运营商基本被禁止进入。但同样是中国市场,国内企业(包括民营和大型国有电信公司)的激烈竞争亦十分炽热。因此,目前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几乎没有人在这项业务上赚到大钱。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新商业潜力。随着越来越多的计算任务转向远程处理,而不是依赖本地计算机,大量云计算能力的应用对数据中心容量的需求预计将会飙升。 与中国市场相关的负面因素,拖累万国数据和竞争对手世纪互联(VNET.US)的股价,两家公司是中国仅有在海外上市的纯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的股价在今年上涨了144%,但市销率(P/S)仍仅为2.73倍。世纪互联的情况更糟,只有1倍。相比之下,全球运营商Equinix(EQIX.US)和Digital Realty的市销率都在10.5倍左右。 与中国境内更为复杂的情况相比,境外对数据中心的整体乐观情绪,可能是推动万国数据分拆成三大部分的主要动力。一个是中国境内数据中心的运营商,一个将是以这些数据中心所处的房地产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另外将是该公司的全球资产。 彭博新闻社的最新报道,主要集中在该公司的房地产投资信托部分。报道称,万国数据正与顾问公司合作,以确定潜在投资者,对分拆中国数据中心物业资产,以房地产投资信托模式上市的兴趣,其规模最高可达10亿元。彭博报道称,此次上市最快将于明年进行,但没有透露上市地点。 但考虑到中国数据中心的敏感性日益增加,再加上彭博引用的融资目标以人民币计算,我们猜测该公司上市地点可能是深圳或上海的中国A股市场。从增长角度来看,这样的上市对投资者来说不会太令人兴奋,至少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不会。但它将提供稳定的股息,我们预计万国数据将支付约6%的股息率,以保持投资者的兴趣。 谋拆国际业务 这样的分拆,将使万国数据成为其中国数据中心业务的100%所有者,以及其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的少数股东。由于我们前面提到的原因,国内业务并不太令人兴奋。据其最新季报显示,今年三季度,该业务创造了26.2亿元的收入,占万国数据总收入的88%。但季度内中国业务同比增长6.1%,只能说表现平平。 相比下,随着万国数据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建立新的数据中心,该公司在2021年才推出的国际业务一直在迅速增长。随着该业务的发展,三季度国际业务的收入增长了六倍多,从上年同期的4,930万元增至3.63亿元。 截至9月底,国际业务的运营面积达到51,862 平方米,大约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它还在迅速扩建,目前在建面积达114,319平方米。更重要的是,该公司目前国际业务的运营面积签约率为99.3%;在建面积预签约率为93.9%,高于一年前的78.5%。 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万国数据一直表示,它的目标是将国际业务分拆成一家独立的公司,但它没有透露细节。在3月宣布为国际业务筹集了5.87亿美元的资金,该部分业务的估值为8.45亿美元。这笔交易使万国数据持有国际业务56%的股份,其余44%由包括博裕资本和高瓴资本持有。 继3月份的融资后,它又在10月底进行了规模更大的10亿美元融资,国际业务的估值升至13亿美元,较半年前增长了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的融资,将万国数据在国际业务中的所有权降至37.6%,公司表示将不再把该业务纳入其财务业绩,也不再有权任命公司董事会的大多数成员。 所有这些似乎都表明,万国数据希望将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与其核心的中国业务明确分开,很有可能让其作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从而获得与Equinix和Digital Realty类似的市销率。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国际公司进行公开募股,地点很可能放在美国或新加坡,然后它再将国际业务剩余37.6%的股份,作为特别股息分给现有投资者。万国数据也有可能继续持有这37.6%的股份。 总言之,投资者面前可能会出现三个选择。寻求稳定但缓慢回报的人,可以选择投资在中国上市的房地产投资信托,主要通过定期的股息支付获取收益。那些希望押注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人,可以透过万国数据在香港或美国上市的股票进行投资,不过该公司最终可能会从美国退市。而希望押注其国际业务巨大潜力的人,可以在其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时进行投资。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DS seeks investors for international ops

万国数据洽引私募 为拆国际业务铺路

据报道,这家数据中心运营商正在洽谈,拟把快速扩张的国际业务的部分股份出售给高瓴和博裕等几大投资者 重点 万国数据计划通过出售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的部分股份,筹集最多6亿美元资金,其国际业务部门在马来西亚运营着多个数据中心,并计划进军印度尼西亚 这笔资金将让几个全球投资者获得万国数据国际业务的多数股份,这可能会为它国际业务的分拆铺平道路 阳歌 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9698.HK)会成为下一家将国际业务从国内剥离的公司吗? 随着公司确认为了获得资金,正就出售其年轻的国际业务部分股份进行谈判,这问题开始隐现。万国数据在11月召开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正在寻求投资者,计划在今年一季度完成筹资计划。 因此,当彭博新闻周一报道称,高瓴、博裕和鼎晖正就提供这些资金进行洽谈时,并不让人感意外。万国数据确认“已就有关其国际业务的潜在交易,与几家私募股权进行讨论”,但没有透露具体名字。 这些顶级区域私募股权投资者的兴趣,不仅体现了万国数据作为一家经营相对良好的公司的吸引力,也体现了人工智能激发一大波数据中心需求的巨大潜力。这类投资对高瓴、博裕和鼎晖这样的中国私募来说也是明智的,它们越来越多地在经济放缓的中国本土市场外寻找目标。 根据彭博新闻社的报道,投资者将带来5亿至6亿美元的资金。万国数据之前表示,将出售国际业务的少数股权,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些私募股权将通过投资获得万国数据国际业务20%至35%的股份。 这意义重大,因为这种投资会让其国际业务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国际化,不像整个公司那样,仍然由创始人黄伟牢牢控制。根据万国数据的最新年报,新加坡数据中心运营商ST Telemedia全球数据中心,目前持有万国数据31.8%的股份,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持股3.6%。 因此,出售国际业务20%至35%的股份,意味着国际业务一半以上的股份,将由这两家新加坡实体加上新入局的私募持有。这很可能会为分拆国际业务铺平道路,这家公司或会设在新加坡,将实现万国数据的两个关键目标。 一方面,它可以把增长较快的国际业务,从原来的中国业务分拆出来,让国际业务能够凭借更大的潜力,获得更高的估值。同时,此举也将断绝国际业务与中国之间的联系,缓解客户对将数据托管在一家中国公司的数据中心的担忧。 投资者似乎喜欢更宏大的故事,不过他们现在总体上对万国数据并不是特别有兴趣。彭博新闻社的报道发布后,该公司在香港挂牌交易的股价周一上涨了18%,同一天在纽约挂牌的股票也上涨了22%。但即便是经历了这一轮上涨,该股今年迄今仍下跌约14%,并且过去52周下跌了一半以上。 暗淡的中国市场 估值方面,中国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与全球同行之间的差异相当惊人。万国数据目前的市销率只有0.86倍,而国内同行世纪互联(VNET.US)更低,只有0.22倍。相比之下,全球领先的Equinix (EQIX.US)和Digital Realty (DLR.US) 分别为10倍和8倍,这才符合大家对高增长公司的预期。 就此来说,巨大的差距要直接归因于中国和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差异。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目前处于“修正”阶段,作为行业最大客户之一的云服务提供商,正在放弃大量没盈利的业务,​​专注于规模更大、能带来丰厚利润的用户。 相比之下,就竞争程度而言,全球的云市场更为健康。这一点体现在我们前面提到的四家公司的利润上,万国数据和世纪互联在过去三年里都在亏损,而Equinix和Digital Realty同期一直保持盈利。 那么,万国数据的国际业务究竟包括哪些,让投资者如此兴奋?公司的全球足迹都落在了东南亚,这是很多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起点。公司2021年利用ST Telemedia提供的数据中心容量,在新加坡提供服务,并于去年第三季度,在马来西亚柔佛州正式启用了首个自营设施。 它计划在去年年底前,投入另一处规模类似的设施,并已在柔佛州购买了一处土地。公司还与印尼的主权财富基金INA签署合资协议,在该国建立数据中心。 随着马来西亚业务的发展,公司去年海外业务的资本支出预计在40亿元,超过其为中国业务规划的35亿元。公司尚未公布2024年的国际资本支出计划,不过我们预计数字可能会与去年的40亿元持平或更高。因此它需要从新投资者那里筹集现金,而后者似乎很乐意向万国数据的这部分业务注入资金。 公司去年12月宣布,已从多家马来西亚大银行处获得12.7亿林吉特的绿色融资信用,可见金融界似乎对帮助万国数据,为其出海提供资金兴趣浓厚。如果万国数据决定分拆国际业务并让其单独上市,那么新投资者及股票买家数量可能会扩大。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itdeer, Canaan move into AI

嘉楠耘智及比特小鹿 借AI对冲加密币波动

随着核心加密货币业务陷入亏损,两家公司都在寻求发展与AI技术相关业务 重点: 比特小鹿表示,它为从事人工智能的客户提供云服务,获得英伟达供应芯片 加密货币矿机制造商嘉楠耘智,计划成立一个独立部门,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芯片制造业务       梁武仁 加密货币业务由热变冷后,商业模式要怎么调整?可以转向下一个热门领域,这里要说的是人工智能(AI)。至少这是我们关注的两家加密货币相关公司嘉楠耘智(CAN.US)和比特小鹿(BTDR.US)的最新做法。 在因数字资产价格波动而遭受打击之后,两家公司的新尝试看上去都相当谨慎。与很多中国企业在本业务遭打击时,往往会进行剧烈业务转型相比,它们的选择可以说相对温和。 上周四,运营加密货币挖矿平台的比特小鹿表示,将与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DA.US)联合推出人工智能云服务,在目前的人工智能微芯片领域,英伟达可以说是最热门的品牌。根据此次合作,比特小鹿将成为英伟达合作伙伴网络中的首选云服务提供商,这意味着比特小鹿的新加坡数据中心,将成为英伟达产品支持的人工智能云服务的首批供应商之一。 两天前发布的最新季报中,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矿机制造商之一的嘉楠耘智简单提到,正进行内部重组,以便让人工智能业务成为一个独立运营的部门。公司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称公司正在寻求创建一个单独的人工智能部门,后者甚至可能会独立融资。除了制造加密矿机的核心业务外,嘉楠耘智还制造人工智能应用芯片。 “鉴于过去几个月人工智能行业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一直在对人工智能业务的未来进行战略性探讨,”嘉楠耘智首席执行官张楠赓表示。 “根据目前的行业和市场环境,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业务的发展应该走更明确、更独立、更长远的方向。”  两家公司发展人工智能相关业务的努力非常明智,因为与这项热门新兴技术相关的服务和产品带来的收入,可以帮它们很好地对冲加密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 比特小鹿本就在为加密货币挖矿提供托管服务,因此它应该可以重新调整计算资源的用途,将其用于云服务等人工智能应用。同样,开发人工智能专用芯片与嘉楠耘智之前的主业也并非云泥之别,加密货币矿机也会用到芯片。与中国科技企业中有时会出现的彻底转型(往往是为了度过艰难时期而做出的孤注一掷的尝试)相比,这些转变与它们本身的核心业务关联性更强。 两家与中国有关联的加密货币挖矿公司第九城市(NCTY.US)和比特矿业(BTCM.US),就是彻底转型的例子,前者最初是一家游戏运营商,后者是一家在线彩票销售商。 加密寒冬 尽管近期各种加密货币呈涨势,但数字资产生态系统下的所有企业恐怕都明白,在漫长的加密寒冬中,业务的多元化何其重要。嘉楠耘智最新的季报说明了这一冰冷的现实。最新财报显示,由于矿机销量下降,其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77%,至3,300万美元。 该公司拥有自己的挖矿业务,它的收入也出现了类似的下滑,因为在哈萨克斯坦的挖矿业务,要遵守新法规而临时停产,另外,美国的一个项目合作伙伴又违反合同。 尽管收入大幅下降,嘉楠耘智的成本下降速度却远低于30%,部分原因是存货和预付款项的减值增加了。所以,它的营业费用实际上升了。因此,嘉楠耘智在三季度出现了亏损,而去年同期还实现了少量净利润。 比特小鹿的情况要好一些。该公司上个月发布的季度业绩显示,通过部署算力生产更多虚拟货币并提高托管容量,公司期内收入同比增长约14%至8,730万美元。尽管净亏损大幅收窄,但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 对这两家公司来说,最近的一个亮点是数字货币的反弹。比特币今年上涨了150%以上,人们越来越乐观地认为,目前的价格水平是可持续的。对于价格飙升,有一些令人信服的解释。 首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会批准首只现货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许多人认为,这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因为它等于是在监管层面正式批准了与虚拟货币挂钩的投资产品。此外,预计将于明年发生的“比特币减半”,将减少新进入市场的比特币数量,从而有助于推高比特币的价值。 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给嘉楠耘智和比特小鹿带来业绩的好转,它们可能会将未来的部分利润,用于开发其他收入来源,如人工智能相关产品,以对冲未来加密货币的回调。 尽管加密货币市场近期出现看涨情绪,但嘉楠耘智管理层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还是表现出了谨慎的态度。 “我相信,与三季度相比,四季度已经出现了改善的迹象,”嘉楠耘智投资者关系总监克拉克·苏西(Clark Soucy)表示。“然而,我们不应期望价格和(交易)量双双上升的最理想情况会很快出现。基于上述总体形势,我们对2023年四季度的前景持高度谨慎的态度。” 考虑到加密市场波动的历史记录,这种谨慎可能是有道理的。比特小鹿和嘉楠耘智的所有收入,目前都与加密货币活动有关,意味着两家公司在刚刚启动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嘉楠耘智股票目前的市销率只有0.6倍,比特小鹿的要高一些,但也不尽如人意,约为1.8倍,这还是在与英伟达合作的消息传出后,其股价出现了大幅上涨之后的情况。从长远来看,两家公司提高估值最可靠的办法是减少对虚拟货币的投入,而进军人工智能似乎是开始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