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红牛从神坛拉下来 东鹏申港上市放眼海外
东鹏饮料在内地上市后股价节节上升,近期拟进军香港资本市场,有望成为功能饮品第一股 重点: 公司的功能饮料销量,连续4年位列中国第一 去年盈利大增63%至33.3亿元 刘智恒 自从农夫山泉(9633.HK)的创始人钟睒睒成为中国首富后,市场开始发觉,原来饮料市场是可以那样赚钱,盈利是何等丰厚,不是吗,股神其中一只爱股可口可乐,不就是屹立百年而不倒的企业。 早于三十多年前,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5499.SH)创始人林木勤就看 到饮料市场大有可为,2021年公司在内地市场上市,股价至今升幅超过4.6倍, 近日挟着内地功能饮料龙头的威势,申请在香港上市,市传集资金额达10亿美元。 三年利润倍升 根据上市申请文件,东鹏2022年至2024年的收入,由85亿元增至15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5%。三年间盈利分别为14.4亿元、20.4亿元及33.6亿元。集团的毛利率分别41.6%、42.3%及44.1%。 自2021年至2024年,按销量计,东鹏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增长到2024年的26.3%。 所谓功能饮料,主要在于抗疲劳及提神。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软饮行业零售额为1.3万亿元,当中功能饮料增长最快,从2019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8.3%,高于同期软饮品的4.7%。预计至2029年,功能饮料市场规模达2,810亿元,由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1%。 从倒闭到龙头 东鹏饮料创立于1987年,属国有企业,主要生产凉茶饮料。要知道九十年代中国的凉茶界有王老吉,东鹏在巨人底下简直没法仰视。2003年国有资本撤出,时任销售总经理的林木勤决定接手,经过多年的打拼下,他将濒临倒闭的企业,打造成国内功能饮料的龙头。 林木勤的成功,在于看准产品的切入点,他知道凉茶斗不过王老吉、水又被娃哈哈及农夫山泉垄断,汽水更有可口可乐这座横亘的大山,只有功能饮料这个市场还可放手一博。虽然红牛当时开始壮大,但市场仍有颇大空间,竞争者又不多,于是决定要在此赛道大展拳脚。 东鹏当时推出的功能饮料,曾被指模仿红牛,东鹏那句:“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口号,根本就源自从红牛那句:“困了,累了,喝红牛”。不过涉抄袭的同时,林木勤在关键一着仍是下对了棋。他的策略是“往下打”,不光价格远低于红牛,针对的区域也在下沉城市,不挑一线城市与红牛正面交锋,先建立自己的桥头堡才谋定后动。 林木勤聪明之处,在于洞察市场变化的能力,他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深明在线营销的威力,以及年轻人市场的重要。于是在电视剧、综艺,网剧和游戏中,东鹏都作出大量投放。最高明是,选择用微信来进行流量的沉淀。 红牛的消 东鹏的长 然而,成功有时也要讲一点儿运气,东鹏能成老大,全赖红牛的内斗。众所周知,红牛曾手执中国功能饮料的牛耳;1995年拥有红牛的泰国天丝集团跟华彬集团合作,将产品带入中国,高峰时市场份额超过九成,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可2016年,天丝集团与华彬就红牛的商标使用时间出现争拗,双方对簿公堂,在两位合作方互斗下,红牛发展停滞不前。至2021年华彬败诉,东鹏刚好成为全国功能饮料销售一哥,同年更于内地上市。 去年底,东鹏已覆盖全国近40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实现全国近100%地级市覆盖。 不过,光一个中国市场,又怎容得下林木勤的雄心;他不甘心只做内地功能饮料龙头,已将目光朝向海外。因此寻求香港上市集资,不但可充实资本作扩展之用,同时可短时间提升市场知名度,有利集团去开疆拓土,攻城掠地。 东鹏在招股书上明言,集资所得将完善产能布局和推进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互动,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另外,着力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探索潜在投资及并购机会。 东鹏在内地A股的市盈率为40倍,香港没有相类的功能饮品股,若以农夫山泉的30倍,华润饮料(2460.HK)的20倍比较,取其中位数25倍计算,东鹏估值约在830亿港元水平。
钟睒睒炮轰价格战 激进定价策略惹争议
亿万富翁钟睒睒抨击低成本电商平台拼多多,以及短视频网站抖音,是激烈价格战的推手 重点: 农夫山泉批评中国激烈的价格战,但事实其定价策略也相当激进 由于遭遇了一系列公关挫折,2024年上半年,公司核心的包装水业务收入下降了18.3% 陈竹 瓶装水巨头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9633.HK)的创始人、中国首富钟睒睒将矛头对准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后者在中国商界越来越普遍。他最近的尖锐言论凸显了激进降价的破坏性,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减慢导致需求放缓,大幅降价已成为一种关键的生存策略。 11月19日在江西一家工厂参观时,钟睒睒对低成本电商平台发出了尖锐批评,尤其是对拼多多(PDD.US)。拼多多低至极限的价格冲击到整个行业。钟睒睒说,“互联网平台让价格体系下来,尤其是拼多多这样的价格体系,对中国品牌、对中国的产业是一种巨大伤害。” 钟睒睒提出一个引起越来越多行业领袖共鸣的问题,即长期的价格战会严重损害每个企业的健康。这种持续的降价不仅侵蚀了利润率,还削弱了企业投资产品创新和开发的能力。 钟睒睒并不是唯一批评拼多多的人,拼多多还运营着针对西方市场的低价跨境电商网站Temu。该平台因利用自己的市场主导地位压低价格,以牺牲商家的盈利为代价,优先考虑为消费者省钱而在中国遭到广泛批评。今年早些时候,这种策略达到了临界点,当时几家中国商家抗议Temu激进的价格控制和处罚性罚款,这些实际上剥夺了他们的利润。 话虽如此,考虑到农夫山泉自己在瓶装水市场激进的定价策略,钟睒睒的批评也显得有些无力。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对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华润饮料 (2460.HK)发起了激进的价格战,暴露出钟睒睒在公开立场上的自相矛盾。 事实上,钟睒睒的抨击也可能是一种战略尝试,旨在转移人们对农夫山泉今年面临的几项挑战的注意力。其中之一发生在2月,当时钟睒睒因参加宗庆后的追思会而受到批评。宗庆后是中国最著名的早期企业家之一,因创立娃哈哈集团而闻名。 此事再次点燃了存在已久的行业紧张局势,引发了针对钟睒睒个人的网络攻击。网友提出了一些敏感的问题,包括指控他儿子是外国国籍,以及声称农夫山泉的茶饮包装展示“日式元素”——中国民族主义者经常用这一招,以攻击模仿外国的对手。 在第二天,也就是11月20日的另一场活动上,钟睒睒继续发动媒体攻势,升级公开言论,批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呼吁他负责任地使用该公司旗下的平台,如抖音和今日头条。钟睒睒强调了这些平台在塑造舆论方面的力量,似乎试图将农夫山泉最近遭遇的公关挑战,归咎于有影响力的大型媒体平台。 农夫山泉大降价 在抨击拼多多的第一场活动上,钟睒睒宣称农夫山泉会努力改变自己的定价结构并逐步提高价格,表明他将降低在行业价格战的火力。然而,他却故意忽略了农夫山泉,在引发这场价格战中所扮演的角色。 今年4月,农夫山泉推出了一个新的纯净水品牌,作为对其传统上关注矿泉水的补充,新产品定价不到1块钱。这款新产品采用了绿色包装,意在与该公司传统的红色包装区分开来,有效地在市场上推出了一款新的低价选择。 公司相对高端的红色包装传统定价在2元左右,近几个月也大幅降价,在一些城市的价格甚至低至1.1元一瓶。与此同时,《南方都市报》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一些地方,新的绿瓶报装、售价只要0.8元。 农夫山泉咄咄逼人的定价策略迫使主要竞争对手,如怡宝的制造商华润饮料(2460.HK)和娃哈哈也纷纷跟进。例如,12瓶怡宝的价格为11.9元,相当于每瓶0.99元。而同样一件娃哈哈纯净水只需9.9元,即每瓶0.83元。更广泛地说,价格战已经将中国的瓶装水价格降至每瓶不到1元,回到十年未见的价格水平。 钟睒睒是否会兑现提价承诺还有待观察。不过,目前的降价策略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该公司最新的中期报告来看,即使在大幅降价后,农夫山泉核心的包装饮用水的收入,在上半年仍下降了18.3%至85亿元。 公司没有认真检讨自己的定价策略,而是将这一下降归咎于自2月份以来,网上出现了大量针对农夫山泉和钟睒睒的舆论攻击和恶意诋毁,声称这些负面言论“对品牌及销售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农夫山泉能否降低价格战的激烈程度,还取决于其竞争对手,尤其是华润饮料。后者上个月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筹集了6.49亿美元,资金相对充裕,可能更愿意将价格维持在当前水平以获得市场份额。 华润饮料上周五收盘价为11.26港元,较首次公开募股价格下跌了22%,与农夫山泉今年迄今为止27%的跌幅类似。这可能反映投资者对瓶装水市场价格战升级的担忧。 尽管农夫山泉面临困难,但它的市盈率 (P/E)相当强劲,为28倍,远远领先于华润饮料的17倍。这种偏好可能源于农夫山泉更加多元化的业务模式,茶饮料已成为该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今年上半年,农夫山泉的茶饮料业务增长了59.5%,使该业务的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从25.8%增至38%。相比之下,华润饮料仍然严重依赖瓶装水,这使其在持续的价格战中更容易受到影响。 总言之,不可否认的是,价格战已成为中国商业格局中一个日益突出的特征,涉及消费品、汽车和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农夫山泉对这一策略的公开批评,为缓解压力迈出了可能具有建设性的第一步,但说总比做容易得多,尤其是当你的竞争对手可能不会跟进的时候。 此外,农夫山泉目前将问题归咎于他人的做法,不太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公司真正需要的是以透明的方式,处理自身的市场行为,通过真正的企业责任重建信任,并展示对可持续商业实践的承诺,将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置于短期竞争收益之上。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决战农夫山泉 华润要做龙头水股
内地瓶装水品牌怡宝母企华润饮料,据传获准在港交所上市,其与农夫山泉间的龙头之争也全面升级 重点: 华润饮料是中国最大饮用纯净水企业,市占率达32.7% 农夫山泉重返纯净水赛道,针对意味明显 李世达 中国纯净水龙头怡宝母企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正冲刺港股上市,据传已获港交所通过,集资额至多10亿美元(72.5亿元)。华润饮料上市势将挑战农夫山泉(9633.HK)在港股饮用水领域独霸的局面。 华润饮料是华润集团旗下的饮料公司,后者是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央企业,属世界500强企业。今年4月22日,华润饮料正式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并于7月10日获中国证监会的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备案通知书显示,华润饮料拟发行不超4.06亿股。 截至目前,华润集团旗下已拥有八家港股上市公司、九家A股上市公司。若成功上市,华润饮料将成为集团第18家上市公司。 华润饮料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蛇口龙环公司。1990年,蛇口龙环从香港引入瓶装水概念,以中文“怡宝”及法文“C'estbon”作为品牌商标,在全国推出瓶装纯净水。1996年,公司被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全面收购,2001年换成如今的“绿瓶”包装。 怡宝去年销146亿瓶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3年零售额计算,华润饮料已成长为中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企业,市场份额约18.4%;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饮用纯净水企业,市场份额约32.7%,是第二大企业的近四倍,超过第二至第五的纯净水公司零售额总和。 根据申请文件,2023年,公司卖出146亿瓶“怡宝”品牌纯净水,零售额达到了395亿元。除怡宝外,公司还拥有“至本清潤”、“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及“佐味茶事”等13个品牌。 2021至2023年,华润饮料的收入分别为113.4亿、126.2亿、135.2亿元;毛利分别为49.7亿、52.6亿、60.4亿元;年内利润分别约为8.6亿、9.9亿、13.3亿元。 单看2023年,华润饮料营收年增约7.1%,年内利润增长34.3%;而同期农夫山泉营收达426.7亿元,按年大增28.4%,股东应占溢利则年增42.2%。毛利率方面,同期华润饮料毛利率为44.7%,也低于农夫山泉的59.5%。 与娃哈哈或农夫山泉不同,华润饮料营收几乎完全仰赖卖纯净水。根据申请文件,公司过去三年营收有超过九成收入来自包装饮用水,其余饮料营收合计占比不到一成。而饮用水业务占农夫山泉比重已降至不到一半。 就在华润饮料递表翌日,主打天然水赛道、已经24年不卖纯净水的农夫山泉,突然宣布重操旧业开卖纯净水,而且包装设计还是和怡宝“撞衫”的绿色。不仅如此,多年未接受专访的农夫山泉老板、中国首富鍾睒睒,近日也出现在央视节目中,回应外界一系列问题。 钟睒睒不做又做 对于为何又卖纯净水,钟睒睒称,“‘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广告,就是写给农夫山泉纯净水的,后来我们发现天然水对健康好,所以才改生产天然水,可是天然水是不甜的,跟广告词对不上了。” “我们痛定思痛,决定兑现‘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承诺,生产纯净水,把选择的权力,交还给消费者。”钟睒睒说。他提醒消费者,“如果要健康,就喝红色的,如果要口味,就喝绿色的。” “兑现广告词”相信只是一小部分原因,围堵对手或许才是目的。重卖纯净水后,农夫山泉掀起了一场价格战,中国瓶装水重回“一元时代”。毛利率高、无糖茶饮收入大增的农夫山泉,似乎有本钱低价厮杀,其他品牌只能忍痛割肉。 不过农夫山泉今年以来股价已下跌34%,市盈率降到25倍左右,这也影响到华润饮料的上市估值。彭博早前报道,原本华润饮料估值目标达60亿美元,但潜在投资者寻求低于这一水平,主要原因就是农夫山泉股价大幅下滑。 尽管估值受到影响,但上市动作显示华润集团对怡宝市占率及品牌影响力有更大企图心,或将对饮料业务有更多布局。考虑到怡宝的品牌价值与母企的雄厚实力,相信具备一定的市场吸引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美国加紧“去中国化”, 新能源汽车洗牌加速——中概股Bulletin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官方制造业PMI2月份继续呈萎缩趋势 ▷ 拜登称美国已开启对进口中国新能源车的调查 ▷ Bamboo Works发布2023年度特别报道 ▷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 ▷ 高合汽车岌岌可危 本周中概股评分:50/100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宏观 外企暂停新投资 在美国商会华南分会发布的一份最新调查中,显示出了 “去中国风险”趋势的发展。有40%的受访外国企业表示,在未来三年内他们没有计划在中国进行额外投资——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比例。这一数据点出现在2023年,中国外国直接投资(FDI)达到30年来的低点之后。 造成这个趋势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是经历了中国严格的新冠疫情控制措施,让大部分公司产生了恐惧。现在,随着中国国内市场在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后迅速降温,许多公司也要对在中国投资三思而后行。 制造业活动再次萎缩 不仅是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新投资持谨慎态度。最新的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2月份继续呈现萎缩趋势,这已是连续第五个月,从1月份的49.2略降至2月份的49.1。这一数字在50以下意味着行业收缩。 至少部分疲软可能归因于季节性因素,因为许多工厂在2月份因春节关闭了数周,去年春节是在1月份。经济及其振兴措施几乎肯定将成为本周晚些时候两会的主题。 中概股休整 在经历了龙年初的三周猛涨后,中概股似乎开始了短暂的休整。我们关注的主要指数在此期间大约上涨了10%。然而,上周恒生H股指数下跌了0.6%,iShares MSCI中国ETF下跌了0.7%,而恒指下跌了1%。 这场年初的涨势似乎主要基于希望而非实质原因。在本周的两会上,北京可能会宣布一些重大的新刺激措施。一个重要的信号将来自2024年GDP增长的目标,这将表明其支持经济的积极程度。 》》行业 美国阻击中国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