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捷安康曾9轮融资 事隔三年再冲港交所
这家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的药企,至少要等到2026年才有望进入商业化回报阶段 重点: 药捷安康过去十年的主要业务收入来自一项对外授权合作,但该合作已于去年终止 公司2023年2月完成最后一轮D+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45.9亿元,并且第二次申请在港股上市 莫莉 随着创新药高估值泡沫破灭,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上市的脚步去年曾明显放缓。不过,在A股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不断收紧之际,相对活跃的港股市场成为众多内地企业、尤其医药公司的重要募资渠道。近期,药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一次递表失效三年后,第二次向港股发起冲刺。 初步招股文件显示,药捷安康是一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目前暂无商业化上市产品。公司拥有6款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候选药物管线,以及一款处于临床前研究的管线。 其中,研发进展最快的核心产品Tinengotinib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在中国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此后或将提交上市申请。换言之,药捷安康至少要等到2026年,才有望进入商业化回报阶段。 这款Tinengotinib是独特多靶点激酶(MTK)抑制剂,有潜力治疗胆管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胆道系统癌症等各种复发或难治、耐药实体瘤。招股文件称,Tinengotinib是针对胆管癌世界首个、而且唯一一个针对FGFR抑制剂复发或难治性胆管癌患者,并已进入注册性临床阶段的研究药物。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胆管癌患者人数约28万人,当中约25.2%的胆管癌患者出现FGFR变异,对于一款抗癌药来说,约7万人的市场规模并不算大。 在这个有限的市场中,Tinengotinib还面临其他已上市的竞争对手。目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三种FGFR抑制剂用于胆管癌的治疗,中国市场则仅有信达生物(1801.HK)引进的佩米替尼获批用于治疗胆管癌。招股文件称,获批准的FGFR抑制剂,无法解决对前代FGFR抑制剂的耐药性,因此Tinengotinib或将满足FGFR抑制剂耐药后的临床需求。 药捷安康成立于2014年,公司现任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吴永谦2016年入股公司,两年后Tinengotinib开始启动在美国的一期临床试验,此后研发进展加速。现年61岁的吴永谦拥有逾27年生物医药行业经验,曾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担任四环医药(0460.HK)的首席科学家,亦有医药企业管理营运经验。 收入靠对外授权 由于暂无产品收入,药捷安康过去十年的主要业务收入,来自一项对外授权合作。2020年8月,公司与韩国LG Chem达成对外授权合作,LG Chem以总计3.5亿美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获得TT-01025在中国和日本以外的全球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2022年4月,TT-01025针对健康受试者的一期临床试验结束,试验结果显示其具有安全性和良好耐受性,但是LG Chem与药捷安康在2023年终止了这项合作,招股书并未披露具体原因。 自从吴永谦2016年接手公司以来,药捷安康的融资步伐不断加速,几乎每一年都引入新的投资者,共完成9轮融资。从最初的融资3,000万元,到最高的D轮融资6.43亿元。2023年2月,药捷安康完成最后一轮D+轮融资,筹集了2.6亿元,投后估值达到45.9亿元。 从药捷安康的股东背景来看,不少资金为南京的政府及产业基金,例如公司所在地的江北基金、南京鹰盟等,同时亦有中银资本等机构投资者。 药捷安康持续融资的原因在于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在2022年和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4万元和118.1万元,由此可见,前述与LG Chem的合作并未给药捷安康带来太多收入。然而,2022年和2023年的亏损,分别为2.52亿元和3.43亿元,其亏损主要来自研发支出。截至去年底,公司手持的现金及其等价物余额仅有4.97亿元,按当前的管线进度,未来研发开支还将继续增加。 因此,药捷安康寄望于在港股上市后获得更大规模的融资支持。招股文件称,IPO融资所获资金的61%将用于核心产品Tinengotinib的研发,20.4%将用于其他管线产品的研发,8.6%将用于组件商业化网络,其余10%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药捷安康尚未披露招股详情,但港股市场对于无上市产品的未盈利生物企业的估值并不高。例如,2020年上市的嘉和生物(6998.HK)已有一款获批上市产品,但到2023年仍没有营收,其最新市值仅有5亿港元,远低于当年上市的115亿港元。因此,药捷安康如果希望以超越最后一轮估值的市值在港股上市,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