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造一车 黄宏生的最后一击
内地车企正藉生死存亡之秋,争取登陆资本市场是一条主要出路,创维汽车亦深明此理 重点: 创维汽车计划在港推出电动车,主打电动出租车 市场估计,创维准备明年在港上市 刘智恒 内地电动车企接连爆雷,先是10月时哪咤汽车要大手裁员瘦身,原CEO张勇突卸任,创始人方运舟再走上台前,高呼六大改革;这边火头未熄,另一边厢的极越汽车更糟糕,CEO夏一平在上海总部被员工围堵,向他追讨欠薪及补回相关福利。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猜猜谁将是另一家威马汽车时,创维汽车近日在港磨拳擦掌,为推出电动车作准备。创维汽车国际营销中心总经理齐奎源透露,是次在港推出的Skyworth K型号,料首年销售约100部。 相对电动车企动辄每月上万的销量,这个数目实在微不足道,然而有消息透露,香港推售主要是提升知名度,公司有意于2025年申港上市。 彩电大王要做汽车大亨 大家或许未听过创维汽车,但说到创维电视,内地几乎无人不识,创始人黄宏生更有“彩电大王”称号,创维汽车就是这位传奇创业家的“最后一击”。 黄宏生于1988年创办创维,力攻彩电市场,2000年成为中国三大彩电龙头,同年于香港上市。正当他踌躇满志时,却因挪用公款,于2006年被判入狱6年,人生由顶峰跌至谷底。 虽然锒铛入狱,却没打沉黄宏生的钢铁意志,相反他在狱中不断思索,出狱不久就决定进军电动车市场。2010年在南京成立开沃汽车,翌年通过重组南京金龙而打入汽车市场,主打商用电动车。其后他看清乘用车才是大方向,2017年成立天美汽车,2021年以2,800万元购入创维品牌。 然而黄宏生毕竟是外行人,没有造车经验,何况是电动车。好一段时间,创维汽车藉藉无闻,直至2023年,黄宏生一时的无心快语,将创维汽车推上风口浪尖。 事缘在一个车展发布会上,黄宏生说创维汽车的配置,可缓解高血压、提高免疫力,他本人的高血压及糖尿病都治好了。他甚至宣称开创维汽车,可延长寿命30年。黄宏生的言论让市场非议,甚至质疑是否“虚假宣传”。 面对老板的失言,创维汽车员工马上补救,急澄清说媒体断章取义,黄宏生只是分享个人养生之道等等。公司说一套,市场的解读又另一套,大家似乎并不买账。 年销量迟迟未达标 早前黄宏生又透露,已在电动车上投入100亿元,未来还会再投300亿元,争取让创维汽车进入全球十大。 理想归理想,现实还是残酷。电动车行业更是不折不扣的杀戳战场,已倒台的威马汽车就亏损了410亿元,更别说蔚来(9866.HK; NIO.US)自2014年成立已来,共烧掉近900亿元,黄宏生又能否在逆风中继续奋战? 电动车企要有盈利,首要是销量可达规模效应,市场以特斯拉(TLSA.US)在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盈利为例,当时季度销量达8.4万辆;理想(2015.HK; LI.US)在取得盈利时,季度销量也突破8万辆。因此粗略预计,月销量平均要在2.5万辆才可说有利可图。 长安汽车副总裁及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月前表示,电动车企毛利率要在15%,才能基本活下去。 按此分析,车企要做到年销30万辆,毛利率在15%水平以上,才可继续在市场立足。 我们看看创维汽车销量,根据SUV汽车网统计,2022年只销售16,417辆,2023年销量为18,630,今年首十一个月只有11,336辆,别说年销30万辆,就连2.5万辆也有一段路程。至于创维汽车是否有毛利,公司未有透露,但以目前销量,不出现毛亏已属庆幸。 出海发展尚在起步 车企另一出路或许是出海,精明如黄宏生怎会不知道。今年公司与沙特阿拉伯KAG集团签署十年战略合作,首阶段五年,合作业务规划达100亿元。KAG经营范围包括沙特皇室汽车交通运输、新能源汽车、以及沙特市政85%地下水利业务。 创维汽车又与泰国出租车协会、阳光资本、风神汽车及Westpac Trust…
持续烧钱的哪吒 急谋上市集资补血
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申请在香港上市,以其价格实惠的汽车瞄准国内外客户 重点: 寻求在香港上市的合众正在迅速消耗现金——从2022年的68亿元降至去年年底的28亿元 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海外收入在2023年迅速增长,但海外扩张可能进一步加剧其本就紧绌的财务状况 陈竹 随着曾推动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日益饱和,海外扩张已成为它们的一项关键战略。主力生产哪吒品牌的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朝这方向迈进的最活跃公司之一,在上周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的IPO申请中,它称这一转变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基石。 对于合众而言,上市的决定意义重大,因它希望筹集资金来支持其雄心勃勃的全球扩张计划。公司希望全球扩张计划能帮助其从小鹏汽车(XPEV.US; 9868.HK)、理想汽车(LI.US; 2015.HK)、零跑汽车(9863.HK)和极氪(ZKR.US)等一众亏损的中国上市电动汽车制造商中脱颖而出。 在IPO时机上合众可能别无选择,筹集的资金可能有助巩固其紧绌的财务状况。它还可用这些资金来支付海外工厂的费用,这是其高风险海外扩张战略的关键部分。 说合众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一点也不为过。从上市文件来看,公司去年底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28亿元,较上年的68亿元减少了一半以上。这么剧烈的下降,主要是亏损已从2021年的48亿元扩大至去年的69亿元。 我们稍后会深入介绍该公司的全球扩张战略,但首先来看看,合众在中国庞大但竞争激烈的国内电动汽车市场中的地位。 合众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NEV)确定为战略产业,并开始提供丰厚的补贴,以促进其发展后涌现的首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2018年推出哪吒品牌后,公司的增长开始起飞,哪吒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神话人物,以年轻人的勇敢和正直等令人钦佩而闻名。 哪吒迅速赢得市场份额,并在2022年达到顶峰,销量超过15万辆,成为中国新兴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中最畅销的品牌。它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瞄准了平价电动汽车市场。2018年至2022年售出的哪吒电动汽车,大部分补贴后的价格在10万元以下。 哪吒在过去几年,开始通过增加更昂贵的车型来实现产品多样化。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是2023年4月推出的哪吒GT,起售价17.88万元。 对合众来说遗憾的是,战略转变恰逢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开始打激烈的价格战。这场价格战由美国巨头特斯拉(TSLA.US)于2023年初发起,此后不断升级,导致比亚迪(1211.HK)等其他大公司,以及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等初创公司的加入。价格战迫使哪吒的最新车型,与目前充斥市场的10万元至20万元价格的其他车型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增长停滞 此后,合众一直难以保持增长势头,2023年,哪吒全系的销量同比下降约16%。上市文件显示,哪吒2023年在中国仅售出105,278辆,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仅为1.2%。 面对国内的困难,合众开始更加注重海外扩张。2021年,它与泰国国家石油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首次进军海外市场。 合众全球扩张的一个核心要素是,在关键市场进行本土制造,而不仅仅是出口它在中国制造的汽车,这种做法往往颇受外国政府的欢迎。公司目前有三家海外工厂,两家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已经投产,还有一家在马来西亚,已于今年初开工。 和很多采用类似的本地化策略的中国车企一样,合众打算通过减少运输费用,以及降低进口关税来降低成本。这种策略还能让合众避开美国和欧洲对中国发货的车辆征收的反倾销税。 合众在全球市场上的积极进取已初显成效。公司海外收入从2022年的2.41亿元激增至2023年的16.2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区区1.8%增长至12%。 但进一步的海外扩张,无疑将加剧其财务压力,因这种扩张需要大量新投资。中国本土科技媒体虎嗅网的一份报告引用的数据显示,长安汽车在泰国投资的一家工厂耗资20亿元,而广汽集团的子公司广汽埃安在泰国设立的另一家工厂耗资13亿元,这种财务负担可见一斑。 虽然海外市场可能会让合众的业务重回更强劲的增长轨道,但国内市场依然至关重要,因那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至少目前如此。为了吸引并留住投资者,合众必须证明自己有能力扭转目前国内销售额两位数下滑的趋势,同时在持续的价格战中,保持成本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据本土科技媒体36氪报道,该公司在2024年前五个月,售出了43,564辆哪吒品牌汽车,仅相当于其全年销量目标30万辆的14.5%。 出口情况稍好一些,今年前五个月,合众向海外出口了16,458辆哪吒品牌汽车,保持了2023年以来的势头。这个数量使合众在新势力车企中位列第一。尽管如此,公司仅完成了其年度出口目标的16.5%,这表明就连海外扩张可能也开始失去动力了。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