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首录季度盈利 未来业绩将不再零跑?
零跑去年12月汽车交付量突破4万辆,随着交付量增加,公司业绩有望续看好 重点: 去年业绩亏损按年收窄33% 将推的B10型号,是打进低端市场的重点车款 刘智恒 狄更斯在《双城记》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对于中国电动车企,正处身在这个两极时代。好的时代是电动车已逐渐成为明日汽车的主流,坏的时代就是人人也想分一杯羹,竞争日趋惨烈,令行业成为杀戮战场。 电动车将主宰未来汽车市场已无容置疑,但赛道上百骏竞走,除了比亚迪(1211.HK,002594.SZ)及理想(Li.US)等一两家能暂时领跑,不少庞大车企先后掉队,威马的败走麦城,哪咤的折㦸沉沙,都反映市场的惨烈,哪家能够生存甚至弯道超车仍难说,但近期浙江科技零跑股份有限公司(9863.HK)的表现,确让市场刮目相看。 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收入大幅增长92%至321.6亿元,亏损按年大幅收窄33%至28.2亿元。去年第四季度业绩首度实现正数,获利8,000万元。去年公司交付汽车293,724辆,按年大升103.8%。 C系成爆款产品 业务及财务数据大幅改善,市场开始注意零跑,而公司前景确实具有一定优势。首先,零跑的市场触觉强劲,公司第四季度得以扭亏为盈,全因销量提升,而能取得耀目增长,与公司成功押中增程序的SUV不无关系。去年推出的C10及C16,都属纯电加程的双动力,迎合年轻及中产家庭,成为爆款产品,带动第四季整体销售大升。 去年第三季度销量才是86,165辆,但10月就38,177辆、11月是40,169辆,到12月更是42,517辆。公司全年累计交付近30万辆,超额完成2024年目标。零跑在增程序SUV上大致有理想的布局,占据一个颇大优势,足以成为桥头堡去作进一步开疆拓土及攻城掠地。 技术是零跑的另一优势,公司一直坚持全域自研,范围主要涵盖新能源车的一级零部件,自制率高于六成半,电子零部件实现全域自研。虽然自研起始的投资庞大,也影响车企造车进程,资金链容易出问题;但一旦成功,研发出独家而优质的技术,就有机会领跑对手。而且打下相关的基础,有更坚实技术去支持迭代演进,成本也可随之调降。 零跑做出LEAP3.0技术架构,命名为“四叶草”,实现具前瞻性的“四域合一”。即将座舱域、动力域、车身域和智能驾驶域集成在一起。 外有Stellantis内有一汽 出海是电动车企另一个拓展业务的市场,但说易行难,这方面零跑找对了合作伙伴。2023年克莱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入股零跑后, Stellantis在国际市场上全面与零跑合作,协助零跑在国际市场上建立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物流及零部件,以致汽车金融等。 在Stellantis的助力下,去年公司于欧洲已建立了350家网点,包括有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功能。有这家具规模的识途老马协助,零跑在出海上占据相当优势。 海外有Stellantis的扶持,近日在内地又与龙头车企第一汽车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协议,将展开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及零部件合作,并探讨资本合作的可行性。 从协议理解,零跑有望成为一汽在发展新能源车上的零部件供应商,此点将可提升零跑收入,也可藉此扩大零部件的规模效应,减轻及摊薄研发与制造的成本。 还有,一汽可能在资本上为零跑提供帮助,对于零跑这类造车新势力,烧钱速度惊人,资金流的重要,等同身体上的血液,有一汽这家财力充足的车企背书支持,无疑是加强了战斗力。 今年剑指50万辆 在经济疲弱及消费降级时期,10至15万元的电动车产品是兵家必争之地,零跑已瞄准此块肥肉,B系列的首款车型B10刚于3月上市,由具有更高集成和智能的LEAP 3.5架构打造,或作为打入细分市场的一路奇兵,成为公司新增长点。 零跑已具备一定条件,暂时的势头也渐入佳境。集团创始人朱江明曾对外称,电动车企年销量能达50万辆的才能活,100万辆才有活力,活到最后需要300万辆。他已为零跑2025年定下50万辆交付量,我们就密切注视公司今年销售走势,看看零跑能否真的迈进美好的年代。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去年盈利大插水 猫眼预告今年会转好
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按年下跌23%,在线电影票务平台猫眼娱乐受影响,但公司预告今年会转佳 重点: 公司预计去年盈利最多下跌逾八成 哪咤票房创纪录,猫眼因而受惠 刘智恒 疫后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出现报复式反弹,防疫措施一旦解除,人们都跑到街上消费,看电影更是最大娱乐,电影票房受带动而大升。然而,当热情过去后,电影票房渐回归正常,加上经济疲弱,人们不愿作无谓消费,2024年电影票房就按年出现逾两成调整。 在此环境下,中国最大的在线电影票务平台猫眼娱乐(1896.HK)自然首当其冲,业务直线下滑。公司发盈警,预计去年的收入将介乎40.5亿元至41.5亿元,较2023年下跌12.8%至14.9%;股东应占溢利更大幅下跌78%至83.5%,至1.5亿元至2亿元。 票房下滑出品失利 公司表示,盈利下滑是内地票房收入下跌,观影人次亦按年下跌22.3%至10.1亿,特别是下半年,电影总票房同比下降35.1%,其在线电影票务因而受到不利影响。 另外,集团深度参与的部分影片票房,表现并不及预期,使娱乐内容业务的盈利按年大幅下降。 至于演出市场的业务则保持增长态势,期内该业务收入及GMV均创历史新高,更远超行业增速。但因这项业务相对占比不高,而上面的两大业务却遭到市场及表现失利影响,导致公司盈利大幅下挫。 然而,猫眼娱乐对今年的情况较乐观,公司指出,今年截至2月26日,全国电影总票房已超过222亿元,而春节档期亦刷新纪录。公司更透露,有份参与发行或出品的影片,包括《时间之子》已定档,而《长安的荔枝》、《得闲谨制》、《水饺皇后》等多部影片也在稳步推进,并择机上映。 猫眼看好今年业绩,很大程度建基于新春票房的表现,而新春票房能创下佳绩,全在哪咤一部电影扛起整个市场。《哪咤之魔童闹海》票房迭创佳绩,不单成为全中国最卖座电影,更打入全球十大票房纪录,成史上最卖座动画电影,目前票房已超140亿元,已等同去年内地电影票房的三分之一。 成功电影的“偶发性” 猫眼娱乐在线上售票的市场占有率达六成,电影票房上升,公司的收入就能水涨船高。但一部哪咤的成功,能否持续下去?市场是否不断有超优质电影出现,并非猫眼可以控制。而且哪咤的空前受欢迎,始终带有“偶发性”或幸运成分,要再创佳续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要再有再一部如此卖座的电影,相信是难中之难。 事实上,疫后的电影票房渐回归正常,从2021年的470亿元,到2022年疫情严峻而跌至300亿元,2023年疫后重启增长至550亿元,去年回调至425亿元,可见电影票房在一个正常的情况下,年度票房也在400至500亿元水平。猫眼作为最大在线票务销售平台,在此水平要取得突破性收入并不容易。 至于猫眼另外的一项主要收入,即电影发行及出品,亦仰赖是否能有爆款的影片,公司实在难以掌握,最终能带来多少收入及盈利,难以预料。特别是电影的成功,很难有一套方程式,虽然若能包含某些元素,例如著名演员、导演及编剧,配以美术布景等,能提高成功率,但现实很多时候并没保证,甚至失败者比比皆是。 经济下滑估值不平 最重要目前经济情况并非理想,人们消费自然会较谨慎,纵使电影一张票价只是区区数十元,但当许多电影上影不久,也可在网上平台观赏,若非特别热爆电影或重要节日档期,在社会经济气氛不理想的情况下,观众也不用心急进场看首轮电影。因此在下沉经济之际,对电影票房亦构成一定的影响。 猫眼娱乐现时的市盈率约9倍,而公司大股东光线传媒(300251)因哪咤原因,股价炒高到达140倍,并不足以参考。考虑到猫眼2024年盈警预期业绩只有1.5至2亿元,即是市盈率将上升至30至40倍,估值不算便宜。而投资猫眼这类电影相关股份,稳定性较低,可预测度较困难,并非长线的机构投资者心头好。 哪咤在电影中说的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在电影相关企业想做到这点,只能说:“太难了”。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十年造一车 黄宏生的最后一击
内地车企正藉生死存亡之秋,争取登陆资本市场是一条主要出路,创维汽车亦深明此理 重点: 创维汽车计划在港推出电动车,主打电动出租车 市场估计,创维准备明年在港上市 刘智恒 内地电动车企接连爆雷,先是10月时哪咤汽车要大手裁员瘦身,原CEO张勇突卸任,创始人方运舟再走上台前,高呼六大改革;这边火头未熄,另一边厢的极越汽车更糟糕,CEO夏一平在上海总部被员工围堵,向他追讨欠薪及补回相关福利。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猜猜谁将是另一家威马汽车时,创维汽车近日在港磨拳擦掌,为推出电动车作准备。创维汽车国际营销中心总经理齐奎源透露,是次在港推出的Skyworth K型号,料首年销售约100部。 相对电动车企动辄每月上万的销量,这个数目实在微不足道,然而有消息透露,香港推售主要是提升知名度,公司有意于2025年申港上市。 彩电大王要做汽车大亨 大家或许未听过创维汽车,但说到创维电视,内地几乎无人不识,创始人黄宏生更有“彩电大王”称号,创维汽车就是这位传奇创业家的“最后一击”。 黄宏生于1988年创办创维,力攻彩电市场,2000年成为中国三大彩电龙头,同年于香港上市。正当他踌躇满志时,却因挪用公款,于2006年被判入狱6年,人生由顶峰跌至谷底。 虽然锒铛入狱,却没打沉黄宏生的钢铁意志,相反他在狱中不断思索,出狱不久就决定进军电动车市场。2010年在南京成立开沃汽车,翌年通过重组南京金龙而打入汽车市场,主打商用电动车。其后他看清乘用车才是大方向,2017年成立天美汽车,2021年以2,800万元购入创维品牌。 然而黄宏生毕竟是外行人,没有造车经验,何况是电动车。好一段时间,创维汽车藉藉无闻,直至2023年,黄宏生一时的无心快语,将创维汽车推上风口浪尖。 事缘在一个车展发布会上,黄宏生说创维汽车的配置,可缓解高血压、提高免疫力,他本人的高血压及糖尿病都治好了。他甚至宣称开创维汽车,可延长寿命30年。黄宏生的言论让市场非议,甚至质疑是否“虚假宣传”。 面对老板的失言,创维汽车员工马上补救,急澄清说媒体断章取义,黄宏生只是分享个人养生之道等等。公司说一套,市场的解读又另一套,大家似乎并不买账。 年销量迟迟未达标 早前黄宏生又透露,已在电动车上投入100亿元,未来还会再投300亿元,争取让创维汽车进入全球十大。 理想归理想,现实还是残酷。电动车行业更是不折不扣的杀戳战场,已倒台的威马汽车就亏损了410亿元,更别说蔚来(9866.HK; NIO.US)自2014年成立已来,共烧掉近900亿元,黄宏生又能否在逆风中继续奋战? 电动车企要有盈利,首要是销量可达规模效应,市场以特斯拉(TLSA.US)在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盈利为例,当时季度销量达8.4万辆;理想(2015.HK; LI.US)在取得盈利时,季度销量也突破8万辆。因此粗略预计,月销量平均要在2.5万辆才可说有利可图。 长安汽车副总裁及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月前表示,电动车企毛利率要在15%,才能基本活下去。 按此分析,车企要做到年销30万辆,毛利率在15%水平以上,才可继续在市场立足。 我们看看创维汽车销量,根据SUV汽车网统计,2022年只销售16,417辆,2023年销量为18,630,今年首十一个月只有11,336辆,别说年销30万辆,就连2.5万辆也有一段路程。至于创维汽车是否有毛利,公司未有透露,但以目前销量,不出现毛亏已属庆幸。 出海发展尚在起步 车企另一出路或许是出海,精明如黄宏生怎会不知道。今年公司与沙特阿拉伯KAG集团签署十年战略合作,首阶段五年,合作业务规划达100亿元。KAG经营范围包括沙特皇室汽车交通运输、新能源汽车、以及沙特市政85%地下水利业务。 创维汽车又与泰国出租车协会、阳光资本、风神汽车及Westpac Trust…
持续烧钱的哪吒 急谋上市集资补血
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申请在香港上市,以其价格实惠的汽车瞄准国内外客户 重点: 寻求在香港上市的合众正在迅速消耗现金——从2022年的68亿元降至去年年底的28亿元 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海外收入在2023年迅速增长,但海外扩张可能进一步加剧其本就紧绌的财务状况 陈竹 随着曾推动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日益饱和,海外扩张已成为它们的一项关键战略。主力生产哪吒品牌的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朝这方向迈进的最活跃公司之一,在上周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的IPO申请中,它称这一转变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基石。 对于合众而言,上市的决定意义重大,因它希望筹集资金来支持其雄心勃勃的全球扩张计划。公司希望全球扩张计划能帮助其从小鹏汽车(XPEV.US; 9868.HK)、理想汽车(LI.US; 2015.HK)、零跑汽车(9863.HK)和极氪(ZKR.US)等一众亏损的中国上市电动汽车制造商中脱颖而出。 在IPO时机上合众可能别无选择,筹集的资金可能有助巩固其紧绌的财务状况。它还可用这些资金来支付海外工厂的费用,这是其高风险海外扩张战略的关键部分。 说合众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一点也不为过。从上市文件来看,公司去年底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28亿元,较上年的68亿元减少了一半以上。这么剧烈的下降,主要是亏损已从2021年的48亿元扩大至去年的69亿元。 我们稍后会深入介绍该公司的全球扩张战略,但首先来看看,合众在中国庞大但竞争激烈的国内电动汽车市场中的地位。 合众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NEV)确定为战略产业,并开始提供丰厚的补贴,以促进其发展后涌现的首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2018年推出哪吒品牌后,公司的增长开始起飞,哪吒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神话人物,以年轻人的勇敢和正直等令人钦佩而闻名。 哪吒迅速赢得市场份额,并在2022年达到顶峰,销量超过15万辆,成为中国新兴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中最畅销的品牌。它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瞄准了平价电动汽车市场。2018年至2022年售出的哪吒电动汽车,大部分补贴后的价格在10万元以下。 哪吒在过去几年,开始通过增加更昂贵的车型来实现产品多样化。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是2023年4月推出的哪吒GT,起售价17.88万元。 对合众来说遗憾的是,战略转变恰逢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开始打激烈的价格战。这场价格战由美国巨头特斯拉(TSLA.US)于2023年初发起,此后不断升级,导致比亚迪(1211.HK)等其他大公司,以及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等初创公司的加入。价格战迫使哪吒的最新车型,与目前充斥市场的10万元至20万元价格的其他车型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增长停滞 此后,合众一直难以保持增长势头,2023年,哪吒全系的销量同比下降约16%。上市文件显示,哪吒2023年在中国仅售出105,278辆,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仅为1.2%。 面对国内的困难,合众开始更加注重海外扩张。2021年,它与泰国国家石油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首次进军海外市场。 合众全球扩张的一个核心要素是,在关键市场进行本土制造,而不仅仅是出口它在中国制造的汽车,这种做法往往颇受外国政府的欢迎。公司目前有三家海外工厂,两家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已经投产,还有一家在马来西亚,已于今年初开工。 和很多采用类似的本地化策略的中国车企一样,合众打算通过减少运输费用,以及降低进口关税来降低成本。这种策略还能让合众避开美国和欧洲对中国发货的车辆征收的反倾销税。 合众在全球市场上的积极进取已初显成效。公司海外收入从2022年的2.41亿元激增至2023年的16.2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区区1.8%增长至12%。 但进一步的海外扩张,无疑将加剧其财务压力,因这种扩张需要大量新投资。中国本土科技媒体虎嗅网的一份报告引用的数据显示,长安汽车在泰国投资的一家工厂耗资20亿元,而广汽集团的子公司广汽埃安在泰国设立的另一家工厂耗资13亿元,这种财务负担可见一斑。 虽然海外市场可能会让合众的业务重回更强劲的增长轨道,但国内市场依然至关重要,因那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至少目前如此。为了吸引并留住投资者,合众必须证明自己有能力扭转目前国内销售额两位数下滑的趋势,同时在持续的价格战中,保持成本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据本土科技媒体36氪报道,该公司在2024年前五个月,售出了43,564辆哪吒品牌汽车,仅相当于其全年销量目标30万辆的14.5%。 出口情况稍好一些,今年前五个月,合众向海外出口了16,458辆哪吒品牌汽车,保持了2023年以来的势头。这个数量使合众在新势力车企中位列第一。尽管如此,公司仅完成了其年度出口目标的16.5%,这表明就连海外扩张可能也开始失去动力了。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