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连锁奈雪的茶正面临市场不同的挑战

新闻概要:剔出恒综高管离任 奈雪前景仍未明朗

这家茶饮连锁企业被剔除出恒生综合指数 刚又宣布高管离职 余特莉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中国茶饮市场中,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2150.HK)周三宣布元老级员工、首席运营官邓彬辞职。公司称,自2016年加入奈雪的邓彬因“个人原因”离职,但未有公布继任者。 此次人事变动发生前数日,奈雪的茶与多家传统消费及医药股在恒生综合指数(HSCI)季度调整中被剔除。尽管负面消息频出,奈雪的茶股价在周三午盘仍上涨近19%。 截至午间休市,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茶百道(2555.HK)股价亦涨超5%至10.04港元,而新上市的古茗(1364.HK) 微涨近1%至11.06港元。 茶饮股逆势上涨,或许部分得益于茶饮龙头蜜雪冰城赴港上市的积极市场情绪。据报道,蜜雪冰城IPO零售部分获超额认购逾2,500倍,创下港股新纪录。公司计划发行约1,710万股,募资约34.5亿港元(约4.44亿美元)。 奈雪的茶于2021年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登陆港股,一度被视为行业领军者,但近年采取特许经营模式扩张的对手已后来居上。相比之下,奈雪的门店以自营为主。 来自蜜雪冰城、古茗等品牌的压力已反映在奈雪疲软的业绩中。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9%至25.4亿元(约3.5亿美元),净亏损4.35亿元,逆转上年同期6,600万元的盈利。 自营模式下的拓店速度也令奈雪的门店数量被对手甩开,截至去年9月,自营店1,531家、加盟店353家。 蜜雪、古茗、茶百道和沪上阿姨等头部品牌均以加盟模式快速扩张——截至2024年9月,蜜雪冰城门店超4.5万家,稳居中国门店数与销量双冠,其99%以上为加盟店;古茗2023年底门店超9,000家(同比增35%),自营店仅7家,99%收入来自加盟店。 尽管周三股价反弹,但过去一年奈雪股价仍累计下跌超50%,反映在茶饮红海竞争中,市场对其前景的担忧。当前奈雪的股价约1.50港元,较17.50港元的上市定价缩水逾90%,而投资者可选择的其他茶饮股增多,或进一步限制其回升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古茗集资近16亿 內卷严峻乏吸引力

茶饮古茗控股有限公司(1364.HK)周二公开招股,发售近1.59亿股,香港公开发售1,586万股,每股招股价介乎8.68港元至9.94港元,每手400股,一手入场费4016.1港元,集资最高约15.77亿港元。2月7日截止招股,并于12日正式挂牌。 2021至2023年,古茗的盈利分别为2,013万元、3.87亿元及10. 6亿元。去年首三季度,公司盈利近11亿元,按年上升11%。 近年茶饮业内卷严峻,面对激烈竞争,香港上市的两家茶企业绩表现又不理想。去年4月茶百道(2555.HK)上市,首日已较定价12.8港元下挫27%,之后股价持续不振,至今仍未重上定价水平。近期又有多家茶饮企业正申港上市,当中更有规模最庞大的蜜雪冰城,市场要投资茶饮,选择多的是,古茗是次招股,肯定面对颇大压力。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tea chain that sells fruity and milky brews in China’s smaller cities has been dubbed a cheaper version of the upmarket Heytea brand.

收入依赖加盟商 古茗冲击“茶饮第二股”

这家主打二三线城市的中国新式茶饮店,被称为“廉价版喜茶” 重点︰ 截至去年底,古茗在全国共有9,001家分店,但只有6家属于自营,其余全属于加盟店 该公司去年首9个月赚9.9亿元,同比增长2.65倍,主因公允值变动亏损大幅减少   裴梓龙 几年前,奈雪的茶(2150.HK)与喜茶掀起了中国年轻人新式茶饮热,前者更乘势于2021年成功在香港上市。由于茶饮市场投资门槛低、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吸引各路人马纷纷创办新品牌。 新式茶饮产品种类接近,价格战自然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有效方式,但此举加剧了“内卷”,但也同时迎来了上市潮。自去年8月茶百道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最近被称为“茶饮界拼多多”的蜜雪冰城,以及“廉价版喜茶”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也正式申请在港股上市。 去年11月,本网站的文章《蜜雪冰城赢在一个字︰平》,拆解了蜜雪冰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主打果茶、奶茶及咖啡的古茗,其发展策略与蜜雪冰城接近,主打中国二三线城市,也同样靠加盟商快速抢占市场,并靠便宜杀出一条血路。 古茗的招股文件显示,该公司截至去年底已有9,001家分店,更自称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但这个第一看来有点取巧。 古茗在招股文件解释,中国现制茶饮店分为平均价不低于20元的高端市场;产品平均价格在10元以上且在20元以下的大众市场;以及产品平均价在10元以下的低价市场。以古茗去年192亿元产品销售总额(GMV)及门店数量计算,公司只在“大众市场”排名第一,在全部价格的市场则排名第二。 古茗去年的整体GMV比2022年增长37.2%,门店数量也增加了35%。然而在9,001家分店中,只有6家属于自营店,其余都是加盟店,而且接近79%的门店都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 事实上,古茗的主要收入不是卖茶饮,而是来自加盟商,包括向加盟商卖货及设备,以及收取加盟费。公司2021年收入达43.8亿元,2022年增长26.9%至55.6亿元,去年首9个月收入达55.7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及设备的收入约44.8亿元,加盟管理费服务收入约10.8亿元,而来自自营门店销售的收入只有946.8万元,意味越多加盟商加入,公司收入才能持续增加,因此其业务表现是高度依赖加盟商。 不过,古茗加盟商获利水平还是不错。招股文件显示,在经营古茗门店超过两年的加盟商中,平均每个加盟商管理3.1家门店,而古茗的单店GMV在2021年约为220万元,2022年增长至约230万元,去年约为250万元。去年,加盟商单店的经营利润为37.6万元,单店经营利润率为20.2%,比同期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市场估计单店经营利润率约10%至15%为高,难怪能吸引加盟商。 面临同业价格战 一直深耕下沉市场的古茗,正面对市场全力挤压,一来要面对在中国有超过3万家分店的蜜雪冰城;另一方面,还要面对“老大哥”奈雪的茶和喜茶全面进攻下沉市场抢生意,例如喜茶在2022年将所有产品价格减至30元以下;奈雪的茶也推出一系列9至19元的“轻松系列”产品。去年8月,奈雪的茶更启动“周周9.9元”活动,其后喜茶也加入战局,这还没计算掀起“9.9元战幔”的瑞幸咖啡(LKNCY.US)和库迪咖啡等其他饮品店。 古茗这次上市传闻集资3亿美元,目的看来是想获得足够“弹药”作战,包括加强数字化管理及供应链管理效率,其次是市场营销和加强品牌形象,以及建立密切的加盟商团体等。 该公司近年受到资本垂青,于2020年3月和6月分别引入了龙珠、红杉、美资对冲基Coatue及Abbeay Street的投资,分别持有公司上市前8%、4%、1%及0.2%股份;至于创办人王云安持股43.2%,并透过一致行动安排控制公司79.5%股份。 靠加盟商维持高速增长的古茗,整体盈利表现不错,过去几年都有钱赚。2021年全年获利2,014万元,翌年大赚3.87亿元,去年首9个月再同比增长265%至近10亿元,但主要是因为公允值变动亏损由2022年同期的3.1亿元,大幅减少至2,167万元,但撇除这个因素,其经营利润仍增长63.3%。 目前谁能成为港股“新式茶饮第二股”尚未可知,但回看作为“第一股”的奈雪的茶股价表现,市场对这个板块的看法并不乐观。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以每股19.8港元登陆港交所,市值高达323亿港元,但其股价一路向下,近期已跌至3港元水平,市值只剩下50多亿港元。 从估值上看,奈雪的茶预测市盈率约25倍,古茗去年首9个月赚9.9亿元,假设全年获利13.2亿元,如果以25倍市盈率上市,上市市值将高达328亿元,相当于360亿港元。但以港股目前的疲软表现,加上未来将有更多茶饮企业准备上市集资,要说服投资者以如此高的估值入股,恐怕难度不低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