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计划”出师未捷 百果园出了什么问题?
吃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红利的好时代已渐过去,今年上半年内地消费疲弱,零售或饮食相关股份业绩大跌,水果零售商百果园在市场阴霾中表现失色 重点: 集团中期盈利大跌近七成 加盟店数量较去年底减少70间 刘智恒 “质量首选、全球领先、全球果王”。这番豪情壮语是今年初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411.HK)公布的“十年计划”定下的目标,如此激动投资者心灵的未来蓝图,非但没有刺激股价破位而上,反倒是接连下挫,年初至今股价从高位暴跌逾七成,令一众市场人士大跌眼镜。 当时市场估计,集团上市时定下的禁售期结束,或许有股东大手抛售手上股票,导致股价大幅下挫,实属个别事件。但问题是,股东为何急不及待要大手大手地抛售手上股份? 百果园上月发出的盈利预警,大家已开始有头绪,近日中期业绩发布,情况明白不已。中期盈利大跌66%至8,851万元,收入亦下跌11%至55.9亿元。 100万变90万 百果园的经营模式很简单,是靠不断吸收加盟店,再为加盟商提供水果供应而获利,成败关键在于加盟商的数量,以及每家分店的销售金额。 根据中期年报,截至6月底,百果园的加盟分店6,011间,同比增加了66间,但来自加盟店的总收入,却较去年下跌15%,即是加盟店增加,却未能带动收入上升。 问题出在哪?原来加盟店的平均半年收入只有9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00万元相比,减少约13.7%。集团归咎是中国消费者的整体消费能力下降,导致加盟门店的销售额减少。 另一方面,若再仔细看,加盟店数量与去年底的6,081家相比,实际是减少了70间。事实上,过去几年百果园的收入已有点上升乏力,2021年至2023年间,收入为102.89亿元、113.12亿元及113.91亿元。 百果园十年计划中的第一步目标,是要进一步拓展门店数,提高终端零售额,暂时看应是折㦸沉沙。目前市场情况,别说要提升加盟店数量,能不减少或许已是万幸,可以预见,百果园下半年情况难以乐观。 开支持续上升 收入下跌之余,开支却未能同步减低,上半年因行政人员数目及员工薪金上升,管理费用由去年同期的1.47亿元增至今年的1.69亿元,上升14.9%。销售方面因要加强促销及举办活动,费用较去年同期增22%至2.97亿元。 让人担忧的是,在许多行政开支等未能减省下,百果园要节流,结果是将研发费用缩减,集团将研发团队成员减少,令半年开支减少10.5%至6,630万元。成本是省了一点点,问题研发是企业的未来,非不得已不应减少,反之应要适量调升,特别今天讲求技术的年代。 公司又经常将资金投入理财产品上,今年7月初斥资2.3亿元向北京银行认购产品,旋即于同月4日又向中信银行购入1.75亿元产品。虽然有闲置资金用作短期稳定投资未尝不可,但公司不好好利用资本发展本业,是否代表公司对本业前景有怀疑,不敢投入资金,或是管理层的能力问题,要靠收息获取回报。 投资者有保留 去年八月时大股东及董事长余惠勇与妻子徐艳林,将3.7%百果园股权质押予上海浦东银行,换取3.8亿元贷款,公告没解释借款有何用途。至今年一月,余氏夫妻续与上海浦东银行订立新的股份质押协议。对押股一事,市场也有戒心,担忧大股东的财务是否出问题,会否影响公司? 此外,集团执行董事及常务副总经理焦岳在今年5月至6月间,多次减持公司股份。港交所股权披露显示,焦岳的持股量由7.43%跌至6.96%,合共出售750万股,沽售价每股由3.28至2.9港元,粗略估计套现逾2,200万港元。高管不断减持股份,又怎能让股民投以信心一票。 百果园早前申请H股全流通,八月初刚获中国证监会发出备案通知书,六名股东持有的3亿股,将可以在港股市场公开买卖,占总发行股本20.17%。市场供应增加,对股价无疑构成一定压力。 十年后的百果园是否一如余惠勇所言成为全球果王,暂时未敢论断,但几位大股东早前订立一年新禁售,明年4月就到期,投资者不得不留意会否触发新一轮抛售潮。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