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蜕变岚图 借上市力冲电动车市
老牌车企龙头东风汽车通过私有化,将旗下新能源品牌岚图分拆上市,以增强在新能源车市的竞争力 重点: 岚图今年首七个月同比扭亏为盈 公司年初至8月累计销售8万辆车 刘智恒 孙中山先生有次路过钱塘江,目睹滚滚的江水感到震动不已,仿如人类历史的进程,遂大笔一挥,写下千古之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商业社会又何尝不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逐渐替代传统汽车,新能源乘用车在中国的渗透率从2020年的5.8%,急升猛进至2024年的44.4%,预计到2029年将进一步升至82.0%。 传统车企若不求变,只能面临被淘汰命运,老牌龙头车企东风汽车(0498.HK, 600006.SH)深明此道,不能再靠吃老本,需变身求存。近期东风母企东风公司透过吸收合并,一方面将东风汽车私有化,同时将旗下电动车品牌岚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透过股份分派形式分拆上市。 讲到岚图,要回溯至2018年,当年东风公司意识到汽车业的转变,着手启动东风56号项目,主力研究新能源汽车。到2021年岚图正式成立,名字取“蓝图”谐音,象征美好的规划和前景。 借东风 岚图借助东风的56年造车技术及资源优势,通过科技创新,短短几年已推出四款系列,包括中大型SUV的岚图FREE、MPV的岚图梦想家、中大型轿车岚图追光,及中型SUV的岚图知音。 过去三年,岚图分别售出19,409辆、50,285辆及80,116辆新能源汽车。今年截至8月底,累计售出80,185辆。 据灼识咨询,2022年至2024年,岚图的销量复合年增长率103.2%,是增速第三快的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销售日增下,岚图2022年至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60.52亿、127.49亿元及193.6亿元;今年首7个月的收入更达157.82亿元,同比增长90%。期内毛利率亦由2022年的8.3%提升至今年首七个月的21.3%。 伴随收入大增及毛利率提升,公司终扭亏为盈,今年首七个月录得4.79亿元盈利。趁着期内业绩改善,加上近期香港新股热,东风把握时机让岚图登上资本市场的舞台。 下好棋 东风这一着不失为一步好棋,新能源车势将主宰未来汽车市场,若岚图仍在东风这类旧经济企业底下,估值肯定会受拖累,甚至被长期低估。若能独立分拆上市,投资者对岚图的看法不一样,有利于提升其在资本市场的价值。 东风汽车私有化,将旧的业务剥离,东风可将资源集中于分拆后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上;而岚图也拥有一个独立的融资平台,可助力未来研发及业务发展。 再者,岚图以自家品牌独立上市,打着新能源汽车旗号,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及增强知名度,更对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有一定帮助。 竞争烈 不过,岚图目前的前景仍不太明朗。单就公司的汽车销售量,与多家新能源车企仍有段距离。今年首八个月,蔚来(9866.HK, NIO.HK)累计交付16.6万辆、理想(2015.HK, LI.US)交付26.3万辆、小鹏(9868.HK, XPEV.US)交付27.2万辆、零跑(9863.HK)亦近32.9万辆,更别说领头羊比亚迪(1211.HK, 002594.SZ)的286万辆。相比下岚图只售出8万辆,实难项一众对手之背。 要知道,岚图在东风汽车的关系下,有相当销量是来自大企业客户,单以一般零售客户来说,暂时仍远远落后于一众新能源车企。 缺个性 虽然岚图一直标榜其产品外型,现实却是毁誉参半,市场时有批评声音,指岚图缺乏辩识性,始终没有爆款车型。公司引以为傲的梦想家,就被指车型有点笨拙;至于轿车系列的外观,被指毫不出众,若与小米(1810.HK)的电动车比较,更大为逊色。…
行业简讯:多家主流车企承诺缩短供应商帐期至60天内
在中国官方多次重申反对汽车行业价格战的背景下,自周二晚间起,中国多家主流车企先后宣布,自即日起对供应商支付帐期统一压缩至60天以内,以促进产业链资金高效流转,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此举被视为行业反“内卷”的最新举措。 据财新报道,目前已作出相关宣布的车企包括一汽集团、东风汽车(0489.HK)、广汽集团(2238.HK,601238.SH)、赛力斯(601127.SH)、吉利汽车(0175.HK)和长安汽车(000625.SZ)。紧接着比亚迪(1211.HK;002594.SZ)、奇瑞汽车也在周三跟进,名单或再增加。 比亚迪在微信公众号称,此举是为落实国家及相关部委就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将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品质发展”。 报道指出,自2023年以来,车企为了降低成本而向上游供应商传递压力。在选择供应商时,车企一般追求低价中标,还会要求供应商每年按一定比例降价。国内主要汽车企业的财报则显示,2024年向供应商付款的账期普遍在120天以上。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日发文指出,去年起多家主流车企要求降价10%以上,已远超可接受范围。有部分车企往往延迟几个月才透过企业汇票支付货款,将本该自己承担的融资压力和融资成本转嫁上游供应商,导致钢厂资金压力倍增,为行业带来严重冲击。 据该协会此前公布,2024年重点钢铁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0.71%,较2023年的1.32%下滑超过4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长安与东风合并重组告吹
传闻近四个月的长安汽车与东风集团重组计划宣告落空。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00625.SZ)周四公告称,其母公司兵装集团的汽车业务将分拆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资委继续履行实控人角色。同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489.HK)亦公告暂不参与资产和业务重组。意味着由国资委主导的汽车央企整合计划大幅“缩水”。 据财新报道,原重组构想为兵装集团军品并入兵工集团,汽车业务与东风合组一家新的汽车央企,拟定名“中国南方汽车集团”,公司总部位于长安汽车所在地重庆。但双方在话语权、人事安排及总部选址等问题上分歧明显,加上地方政府介入,重组最终未果。 报道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重组原以长安汽车为主导,冀激活东风体系,但重组过程中内部阻力与博弈升温。分析指出,汽车央企难以靠合并突围,国资委放弃主导两家汽车央企重组,令其继续保持独立发展,意味着汽车行业兼并重组将主要由市场竞争决定。 消息公布后,周四长安汽车收升3.34%至12.98元,东风集团大跌14.45%至3.61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智驾领域的黑马 黑芝麻能否跑出?
这家智能汽车技术制造商的股价,自去年8月上市以来一直低于发行价,落后近期上市的而上升强劲的同业 重点: 黑芝麻智能去年收入增长约52%,不过下半年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 由于产品被两款量产车型采用,公司去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显著提高 阳歌 近期上市的智能驾驶科技股中,黑芝麻智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533.HK)正成为一匹黑马,以争夺投资者青睐。去年8月上市六个月后,因投资者担心其客户群规模相对较小,截至本周一股价较上市价下跌约10%。 这些投资者似乎从公司周一晚发布的盈利预告中获得一定鼓舞,推动黑芝麻股价周二的早盘中上升了3.5%。除其他信息外,公告显示,公司去年下半年继续取得强劲的两位数收入增长,不过增幅不及上半年。 即使是在这一波反弹后,该股仍较IPO价格低约6%,使其在新上市的智能驾驶技术公司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些公司的股票自上市以来几乎全部上涨。地平线机器人(9660.HK)自去年10月底上市以来,股价上涨了约80%,而佑驾创新(2431.HK)自去年12月IPO以来,股价上涨了近60%。 在美国,近期上市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WRD.US)股价涨幅领先,自去年10月上市以来几乎翻了一倍,而小马智行(PONY.US)则上涨了近30%。 那么,为何黑芝麻在同业中相对落后,这种情况真的正常吗?我们稍后会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但在这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最新盈利预告吧。 黑芝麻表示,预计2024年全年营收将在4.5亿元(约合6,200万美元)至5亿元间,以此区间中位数计算,将较去年的3.13亿元增长约52%。减去之前公布的上半年数据后,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营收增长43%左右,增幅强劲,但较上半年69%的增幅有所放缓。 公司表示,预计全年净利润约为1亿元,扭转去年同期亏损48.6亿元的局面。摘去上半年的数据后,公司去年下半年亏损约10亿元。但大部分亏损似乎与非现金项目有关,公司没有给出不含这些项目的预测。 收入增长的原因相当标准,主要因包括汽车芯片和片上系统(SoC)在内的智能驾驶产品销量增长。公司还提到车路云一体化芯片等新兴领域的销售收入增长,并指出此类销售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 坦率说,有关收入增长,黑芝麻智称其为“预期”增长。因此股价的上涨可能反映投资者对公司继续增长的信心,或许反映投资者认为其股价被低估。 采用率上升 分析完这份并没有那么与众不同的盈利预告后,我们会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看看,为什么黑芝麻智能在上市后股价相对差劲。在这里,我们需要先指出的是,尽管上市后它的股价有所下跌,但其市销率(P/S)仍然高达32倍。这低于地平线机器人的41倍,但比佑驾创新的18倍高出不少。 不过,似乎可以说,投资者对黑芝麻智能的印象不如它的部分同行。投资者犹豫不决的一大原因,似乎是公司进入智驾领域的时间较晚,导致其产品在量产汽车中的应用稍稍落后于竞争对手。 公司在去年8月发布的中期财报显示,其产品已被至少两款量产车型采用,其中包括吉利旗下领克的一款车型,以及国企巨头东风的一款车型。公司称,截至去年中,它赢得16家汽车制造商及一级供应商的23款车型订单,但这些合同通常是针对研发中的汽车,其量产潜力尚不确定。 地平线机器人的招股说明书中,没有透露有多少量产车型采用了它的产品。但该公司指出,这些产品被27家车企用于超过285款车型,远远高于黑芝麻智能的订单总数。从这个指标来看,佑驾创新似乎是最强劲的,截至去年中,共有94款车型,采用它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另一个可作比较的关键是毛利率,通常是衡量公司产品独特性和高科技水平的指标。去年上半年,地平线机器人以令人羡慕的79%的毛利率领跑同业,佑驾创新在三家公司中排名垫底,仅为14%。 黑芝麻2024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50%,处于中游水平。但2021年从36.1%渐下降至2023年的24.7%后,去年上半年毛利率的增幅就相当引人注目,公司表示主因是领克和东风汽车开始量产。随着来自这两家客户,以及其他一些新增量产车型的大量订单不断涌入,下半年毛利率可能会继续提高。 总言之,黑芝麻之所以只能成为一匹黑马,似乎主要因它进入智能驾驶领域较晚,因此仍在努力向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尽管去年下半年的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最新盈利预告显示,其收入仍在稳步增长。这意味公司下个月公布2024年最终业绩时,投资者将会寻找其恢复加速增长的迹象,而如果黑芝麻能证明其产品在车企中越来越受欢迎,投资者可能会对其投以信心一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东风长安公布重组 传两家公司将合并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市的车企,同时宣布重组计划,引发外界猜测两家大型国有汽车制造商可能正准备合并。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489.HK)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000625.SZ)周一分别在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表示,其国有母公司正计划与其他国有企业进行重组。同一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在执行由政府出来策划的行动时,通常同时发布此类公告。 东风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周二飙升26%,而长安的股价上涨4.7%。中国汽车行业需要整合,因全国约有六家主要生产商和许多较小的生产商,存在大量过剩产能。但利益相关者不愿放弃对地方经济有重要贡献者的企业控制,整合一直未能实现。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首11个月东风汽车累计销售下跌逾1成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489.HK)周四公布,首11个月汽车销量为170.45万辆,同比下跌11.1%。乘用车下跌12.7%,商用车则跌3%。期内新能源车销售则持续做好,累计销售约35.3万辆,同比上升近11%。 另外,公司附属的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00006.SH),首11个月累计销售13.97万,同比轻微下降1.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蜂巢能源再获大笔融资,加速改变业内格局
最新一轮融资使这家成立3年的电池制造商今年的融资总额达到31亿美元,它们全部来自中国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