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银幕影院巨头称,虽然2020年上半年其他指标已经接近疫情前的水平,但每块银幕的票房仅为疫情前的一半

重点:

  • IMAX China在2021年上半年恢复盈利,虽然收入和利润都低于疫情前水平
  • 公司的每块银幕票房比2019年下降一半,凸显出疫情前供大于求的现状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的影院运营商

阳歌

中国成功控制住新冠疫情一年来,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领域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但这对影院运营商等特定行业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在IMAX China Holding Inc.(1970.HK)——专事影院大银幕的IMAX Corp在中国的子公司——的最新财报中,在疫情之前已经有所表现的行业衰退再次成为焦点。

在新冠疫情期间,影院运营商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受打击最重的行业之一,为了减少病毒传播,许多影院被迫关门,或者大幅度压缩经营规模。对许多中国的连锁影院来说,开门都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结果。它们从2020年一月末起就被勒令停业,直到2020年夏天才被允许开始重新营业。

在涵盖2021年上半年的最新财报中,IMAX China指出,在此期间“观众已再次光临影院(尤其是IMAX影院),…观众人数与疫情前相若”。

它在报告中以大量篇幅谈论疫情对业务的影响,以及之后的恢复情况。但有一个它说得不多的事实是:中国的影院运营商由于供大于求,以及在数年爆发式增长之后市场趋于成熟,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呈现出衰退。

投资者们近来似乎格外关注这样一个事实:“业务恢复正常”未必是好事。周二,在财报发布之前,香港上市的IMAX China收于9.67港元的历史低点。财报发布之后,该股在周三早盘上涨9%,意味着或许数字还没有人们担心的那么糟。

不论你如何来解读它,这家公司的情况看起来都不是那么乐观。IMAX China其实并非一个影院运营商,而是给其他公司运营的影院安装它标志性的大银幕。因而,它可以被视作中国高端娱乐市场的晴雨表。

在7月19日,IMAX China曾发布一则正面盈利预告,这让它的股价短暂地上涨。但是随着人们认清现实,恢复正常未必是什么值得兴奋的事情,这些涨幅很快消失。即便是周三涨到了10港元,它的交易价格也只是2015年香港上市31港元每股发行价的约三分之一。

我们稍后会考察公司的总收入和盈利数字,它们接近但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不过,一个更为重要的数据或许是每块银幕的票房收入,这相当于影院行业的“同店销售额”。

中期报告显示,公司今年前六个月的每块银幕票房为18.5万美元,比起许多影院关闭的2020年同期的1.1万美元要高出很多。但是和2019年前六个月——疫情前最后一个具有可比性的报告阶段——的每块银幕37.9万美元相比,它仅仅是一半。

恢复盈利

每块银幕票房的大幅下降与其他相对正面的整体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上半年录得1920万美元利润,扭转了去年同期3520万美元的亏损,实现扭亏为盈。最新数据仍明显低于IMAX China在2019年上半年报告的2400万美元利润,这是疫情暴发前的最后一个可比时期。

同样,它上半年收入增长了8倍,从上年同期的670万美元增至5340万美元。与利润一样,最新的营收数字接近但仍比2019年上半年5930万美元的疫情前水平低10%左右。

IMAX China指出,今年前6个月,配备IMAX大银幕的影院安装和维护活动大致处于疫情前水平。该公司在报告的展望部分表示,预计总体技术销售和维护收入“将与2019年全年水平基本持平”。

归根结底,IMAX China是在一个非常困难的市场中运营,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这个市场正在迅速放缓。疫情前新开大量影院,也加剧了这种不利形势,据《Variety》不久前报道,2019年每块银幕的整体收入已经从前一年的21.1万美元暴跌至13.3万美元,降幅超过三分之一。

另一个会对IMAX China造成很大影响的因素,是该公司对好莱坞大片的依赖,这些片子通常是为大银幕观众制作的。虽然中国已基本恢复正常,但多数西方市场的影院在今年上半年基本还是处于关闭状态,这导致许多好莱坞电影公司推迟发行重头戏,要等形势好转再说。

“新冠肺炎疫情前,好莱坞影片通常占IMAX票房销售约 70%,”该公司表示。“由于美国电影、影院及娱乐市场重新开业,本集团认为好莱坞影片的发行日期将于2021年下半年恢复正常。”

作为高端市场的运营商,IMAX China可能比其他主流的中国影院运营商略微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因为它专注于那些希望获得增强体验的消费者,而这些体验是在家里通过电视和电脑观看影片无法获得的。对其产品的需求似乎确实在回升,该公司报告说它在今年上半年安装了23块新银幕,接近2019年上半年疫情前的30块。

按照目前的股价,以该公司2019年的利润(看起来可能与今年的盈利差不多)为基础,IMAX China的市盈率(PE)约为10倍。它的母公司IMAX Corp.预计要到明年才能恢复盈利,根据分析师对2022年的平均预测,该公司的市盈率将为19倍。这可能意味着IMAX China的股价会有上涨空间,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好莱坞电影何时恢复上映,以及中国在疫情方面的控制情况。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美丽田园料中期纯利年增不少于35%

美容与健康管理集团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2373.HK)周一公布,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不少于14.5亿元(2.02亿美元),按年增长不少于27%;净利润不少于1.7亿元,按年升幅不少于35%。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双美+双保健”的高毛利商业模式持续优化,提升收入结构与毛利率表现,同时“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轮驱动战略带动业务规模扩大及市场占有率提升,推动规模效应持续释放,令净利率稳步上升。 美丽田园周一高开1.3%,至中午休市报29.55港元,转跌0.84%,股价今年以来仍升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361度二季度销售佳 零售电商齐齐上

运动品牌361度国际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二季度营运概要,主品牌产品及童装品牌均同比上升10%。至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整体流水同比亦录得20%增长。 公司表示,已进一步深化落实“科技赋能产品创新升级”战略,针对多样化市场需求持续推出新品,进一步深化“专业化、年轻化及国际化”的品牌定位。 期内,分销商于广州、长沙、天津、上海及大连等地增设39家361度超品门店。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的超品门店数量达49家。 周一361度平开报4.99港元,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升近18%。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irrus Aircraft primed for new financing as its thinly traded stock surges

股价倍升流通量低 西锐飞机融资是时候

西锐飞机大股东减持股份,套现近7亿港元,料公司有机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重点: 过去半年,西锐股价升幅逾倍 母企被列入美国制裁名单的阴霾渐淡化   刘智恒 作为香港市场第一只飞机制造股,西锐飞机有限公司(2507.HK)自去年7月上市后,并不受市场注目,但随着今年股价的飞升,开始渐渐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公司大股东中航通飞香港亦趁机减持手上股份。 西锐发公告,中航通飞香港于7月3日以每股39.98港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折让8%),出售1,750万股西锐股份,占总发行股本的4.78%,套现近7亿港元。出售完成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由原先的84.97%跌至80.18%。 减持翌日,西锐股价即时受压,开市后一度跌7.4%,但仍力守在40港元关口,收市报42.15港元,只跌3%。似乎大股东的减持,对股价的实际影响没原先估计严重。抗跌力强的背后,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西锐的投资价值。 上市受尽冷待 先说说西锐的前世今生,中航通飞香港的母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称中航工业),于2011年从美国的Klapmeier兄弟手上,购入Legacy Cirrus的70%股权,公司有两条飞机产品线,一是SR2X系列,主要供零售客户使用的单引擎活塞飞机;另外是愿景喷射机,供零售客户或在较小范围内包机运营之用。 中航工业接手后,西锐业务蒸蒸日上,其中SR2X系列飞机于过去23年间,一直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单引擎活塞机。西锐早有上市打算,岂料2021年,美国将中航工业列入制裁清单,虽说西锐未被列入其中,市场还是对此有保留,毕竟美国政府态度阴晴不定,来自当地的质疑声音亦从没停过。 因此西锐去年中在港招股时,就受到市场冷待,公司发售5,488万股,只占发行股份的15%,公开发售的更只有548.8万股,占发行股份的1.5%。 最终公开发售超额仅0.56倍,国际配售亦只超额0.57倍,结果以近下限27.5港元定价,集资净额只有13.92亿港元。当时公司引入五名基石投资者,购入8.51亿港元股份,持股量为8.5%。 有望坐上融资快车 西锐的实际集资极为有限,而且五大基石投资者分别是国调基金二期、太仓高科、常熟东南、无锡建发新投及无锡金投,没有国际机构投资者的身影,也没有内地著名私募基金,很大机会只是为支持西锐上市的友好。撇除基石投资者,公司实际在市场流通的股份只有6.5%。 上市首半年,股价长期在20港元水平徘徊,一度更跌至低位16.718港元,较上市价低近四成。可幸是半年后锁定期完结,未见基石投资者大手抛售。相反,踏入今年2月,西锐股价开始如飞机升空,一飞冲天,上月高见47.45港元,较上市价高73%。 股价已大幅上升,加上市场流通量低,今次大股东减持股份,预计公司未来有机在市场进行集资行动;毕竟去年上市融资规模小,如透过股份配售,除可增加资金配合未来发展,亦可将市场流通量提升;若能引入机构投资者,更能进一步优化股东组合。 盈利续增估值合理 事实上,西锐的业绩大有资本吸引投资者。2021至2023年间,收入分别为7.38亿美元、8.94亿美元及10.68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3%;盈利7,240万美元、8,810万美元及9,110万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2%。 2024年的收入按年升12%至12亿美元,盈利大增32.5%至1.2亿美元。公司表示,期内的飞机交付量达到731架,按年增加23架。另外,新增订单更增加114架。订单量增加之下,预期今年的业绩表现可以持续。 至于一直威胁西锐的地缘政治问题,今年特朗普上场后的关税战,对西锐未有影响;即使母公司早已位列黑名单,至今西锐未受牵连。投资者见过了一段时间,西锐未被美国针对,原先的戒心逐渐放下,加上眼见业绩连年增长,都开始对西锐另眼相看。 现时西锐的市盈率约16倍,竞争对手Cessna的母公司德事隆(TXT.US),在美国的市盈率约19倍,相较下西锐并不算高,加上公司今年业绩有望续增长,现价仍具值博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简讯:丘钛科技料上半年盈利增长150%

手机镜头制造商丘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78.HK)周四公布,预期于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综合溢利,较2024年同期的1.15亿元(1,600万美元)增长约150%至180%。 该公司称,预期综合溢利明显增长,主要由于期内应用于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模组之规格继续提升,令集团中高端产品的销售比重继续提升,并进一步改善毛利率。此外,集团指纹识别模组产品的销售数量较同期增长约59.7%,销售数量和产品结构的双重改善令得指纹识别模组产品的销售收入明显增长,毛利率有所改善;以及一家联营公司新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所改善。 今年6月,丘钛科技摄像头模组销量达3,434.8万套,按年增长4.1%,指纹识别模组销量1,390万套,按年增长7.3%。 公司股价周五高开4.22%,至中午休市报10.68港元,升2.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