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8.HK
The newly floated biotech can boast big-name backers and counts more than a dozen biopharma heavyweights among its customers, but it is still awash with red ink.

全球收入排名前20的生物制药公司中,有16家是晶泰科技的客户,其股东背景星光熠熠

重点:

  • 过去三年,晶泰科技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66.7%,显示良好的业绩增长前景
  • 晶泰科技的客户留存率似乎不算很高,每年约有超过三成客户流失

 

 莫莉

近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AI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亦深深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AI制药重新成为热门赛道。中国AI制药赛道的头部选手晶泰科技(2228.HK),作为首家循港交所上市规则18C申请上市的专特公司、也是港股的“AI制药第一股”,获得投资者的支持,首日上市开高2.1%,中午收盘升幅更扩大至12.3%。

晶泰科技的热度从招股期间就已凸显,接获超额申购102倍,在景气度一般的香港新股市场中,表现堪称优异。晶泰科技以5.23港元定价,集资约9.9亿港元,上市市值约179亿港元,满足未商业化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市值达100亿港元的要求。

于2015年成立的晶泰科技,主要业务是通过量子物理的计算、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技术,为制药及材料科学行业提供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招股书显示,全球收入排名前20的生物制药公司中,有16家是晶泰科技的客户,公司还与辉瑞(PFE.US)、强生(JNJ.US)及德国默克集团(MRK.US)等很多世界领先的制药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晶泰科技的业务有两大板块,其一是药物发现业务,主要指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的发现和开发,其核心平台包括ID4智能化药物发现平台和XupremAb抗体研发平台,从合作项目中,晶泰科技可获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或特许权使用费等。其二是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例如:包括药物晶体形式筛选、晶体结构解析到结晶工艺开发等方面的固态研发服务,以及自动化化学合成服务,为制药及材料科学行业及其他行业的客户提供标准或定制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2021至2023年,晶泰科技的收入分别为6,280万元、1.33亿元及1.74亿元,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6.7%。这离不开2023年5月晶泰科技与跨国制药企业礼来(LLY.US)达成的大笔合作订单,根据协议,晶泰科技利用其特有的小分子药物发现平台 ID4Inno识别潜在候选药物,礼来将负责这些候选药物的临床和商业开发过程,这个超级订单的预付款和里程碑收益最高可达2.5亿美元,是中国AI制药单个药物研发管线金额最高的合作。

在2023年,晶泰科技的药物发现业务和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分別贡献了8,773万元和8,669万元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在药物发现业务中,约九成的收入来自于“被投资方客户”,即客户以股权交换而非现金支付的方式向晶泰科技付费。这种EFS(Equity for service)模式在医药外包(CXO)行业并不鲜见,维亚生物(1873.HK)就曾以该模式投资多家初创企业,但是当行业遇冷,公司手持的股份估值大跌,就会拖累业绩表现。晶泰科技在招股书透露,公司已经围绕上下游关键产业链和技术孵化和投资了数家创新型公司。

招股书显示,晶泰科技上市集资所得,约75%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及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包括升级基于量子物理的综合技术平台,构建生物医学垂直领域生成式AI模型、招聘人才等;约15%用于提升国内外商业化能力;另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业绩隐忧

作为AI制药的头部企业,晶泰科技在上市前已经完成了8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7.32亿美元,其中最后一轮融资在2021年7月进行,投后估值达到19.68亿美元。在AI概念加持下,晶泰科技股东星光熠熠,腾讯 (700.HK)是公司主要股东,上市前持股比例为13.7%,红杉中国、软银愿景基金、中国生物制药(1177.HK)、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US)等亦有份投资。本次上市更引入了8名基石投资者,包括恒基地产(0012.HK) 联席主席李家杰、百奥赛图(2315.HK) 、国盛资本等合共认购约3.4亿港元等值股份。

虽有大量明星股东加持,但晶泰科技的盈利似乎仍遥遥无期。过去三年,其亏损净额分别为21.37亿元、14.39亿元及19.14亿元。其中,公司的同期研发开支分别为2.14亿元、3.59亿元和4.8亿元,反映成本快速持续上升。

另一方面,晶泰科技的客户留存率似乎不算很高,在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别有75名、120名及187名客户,同期的客户留存率分别约为67.5%、51.4%及64.9%,说明每年有约30%的客户流失。相比之下,CXO行业的龙头药明康德(2359.HK; 603259.SH)的前十大客户留存率高达100%,用户粘性极高。

在AI制药赛道中,可与晶泰科技相提并论的,是准备冲击港交所上市的英矽智能,这间公司于2022年8月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投后估值为8.95 亿美元,远低于晶泰科技的市值。AI制药概念的确具有强大吸引力,但是当二级市场对盈利无期的生物科技企业信心渐失之际,投资者亦需要谨慎观望晶泰科技的业绩前景。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广和通申港上市获中证监开绿灯

无线通信模组制造商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300638.SZ)拟在香港的上市计划已在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备案登记,清除其上市进程中的一项主要障碍。此次IPO将使广和通成为在深圳和上海上市后赴港进行第二上市的中国企业群体中的最新一员。 据周四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网站上发布的备案文件,总部位于深圳的广和通计划向香港投资者出售不超过15,500万股。公司此前已在4月就香港上市事宜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并于5月更新了该文件。 根据公司最新的申请文件,广和通去年实现收入69.7亿元,较2023年的56.5亿元增长23%。同期,利润由5.65亿元增20%至6.77亿元。 广和通在深圳上市的股票今年以来上涨5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西普尼启动香港IPO 集资最多3.14亿港元

中国贵金属手表品牌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83.HK),周五起至下周三进行招股,计划全球发行1,060万股H股,每股作价介乎27港元至29.6元,集资额最高达约3.14亿港元(4,400万美元),每手100股,入场费2,989.85港元。 公司表示,拟将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及提升品牌影响力及知名度。还将用于透过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以推动业务持续增长,以及用作营运资金或一般企业用途。 该股预期9月29日挂牌。平安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西普尼是中国的黄金表壳手表及黄金表圈手表设计商、制造商和品牌拥有人。收入主要来自销售以旗舰自主品牌“HIPINE(西普尼)”金表。2024年,公司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净利润下跌5.3%至4,934.8万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Human rolls out Aha World for kids

出海三年未见成效 洪恩联手Cricket谋突破

这家教育科技企业与美国儿童媒体品牌建立新联盟,相较其早期全球化的策略更具发展潜力 重点: 历经三年的全球化战略后,洪恩近日与美国儿童出版商Cricket Media合作 受中国本土市场需求疲软影响,洪恩收入已连续两年下滑,此次合作或有助公司重拾营收动力   阳歌 在本土经济增长乏力、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出海”正成为中国企业新风向。然而,跨境商业布局常是知易行难,宣布新品研发或战略合作,远比从这些举措中实现盈利更为轻松。 这或许能解释市场对北京洪恩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H.US)最新战略合作声明的平淡反应。公司与美国儿童杂志出版商Cricket Media达成协议,后者的历史可追溯至1973年。公告发布后,周四洪恩股价应声下跌3.6%,双方将融合高科技元素,共同推动Cricket的经典内容迈入21世纪。 需要指出,洪恩同日还发布了最新季报,部分市场消极反应或源于此。作为中国教育娱乐领域的资深企业(前身可追溯至网游公司完美世界),财报喜忧参半,虽延续营收下滑态势,但实现逾一年来首次盈利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洪恩股价近来表现强劲,年内累计涨幅约80%,此轮涨势也呼应多只中概股的集体反弹。随着众多企业从2021至2022年监管风暴中脱困,教育板块在本轮复苏中表现突出。 新合作前景颇具亮点,洪恩凭借获得美国儿童文学领域的成熟品牌背书,不仅包括积淀逾半个世纪的资料库,还将共享其销售渠道资源。 洪恩的全球化布局始于2022年推出bekids应用品牌,此后又推出融合娱乐元素提升学习趣味性的Aha World系列。最新季报披露了Aha World的近期进展,后文将详细阐释。 不过,核心问题在于,洪恩正式出海三年后,全球化业务仍未形成重要创收支柱。最新财报未提及海外营收数据,且今年4月公布的2024年年报仍称收入“主要来自中国”。 合作中双方将基于美方海量内容库开发产品,洪恩发挥数字化专长,打造寓教于乐的互动学习产品。首款合作产品Reading Stars被定义为创新平台:“儿童通过阅读赚取星星,构建个性化城市,在迷你游戏中检验知识储备,体悟阅读本身就是奖赏”。 新项目的进展仍有待观察,但其潜力确已超越洪恩早期自研的bekids与Aha World,这些项目因缺乏Cricket Media的本土化资源而受限。 营收承压 考虑到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的营收跌势在今年二季度持续蔓延,洪恩过去一年的股价飙升略显异常。2021年抛售潮下的中企,渐出现估值修复,投资者正寻觅经营稳健的公司。 即使经历全年上涨,洪恩市盈率仍维持在12倍的合理区间,远低于网易有道(DAO.US)33倍及粉笔(2469.HK)34倍的估值水平。洪恩的市销率1.32倍表现较佳,与有道1.33倍基本持平,但仍落后于粉笔2.23倍。 估值折价部分源于营收滑坡,该趋势在二季度延续,营收同比降7%至2亿元(约2,8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2.15亿元。尽管跌势未止,但最新降幅较一季度11%及2024全年10%的跌幅有所收窄,预示公司可能在今年末或2026年初重回增长轨道。 多数核心指标同步下行,月活用户数降3.5%至2,372万。营收成本罕见上升,1.6%的增幅拖累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70.5%降至67.8%。但两项指标仍居相对高位,表明企业盈利能力依然稳健。 公司营运成本同比压降12.5%,彰显费用管控决心。其在客户应收款追缴上也取得进展,递延收益及客户预付款项从2023年末近3.2亿元降至2.4亿元。 最终成效体现在净利润端,二季度净利润3,190万元,高于上年同期的2,470万元,此为公司逾一年来首次实现盈利同比增长。 洪恩还重点推介了数项新举措,其海外品牌Aha…

简讯:超额2,660倍 劲方医药首挂午收升逾倍

生物制药公司劲方医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595.HK)周五首日在香港挂牌,开盘即升116%报44港元,之后股价在此上落,中午收报44.06港元。 公司发售8,924万股,每股售价20.39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2,662倍,国际配售超额38倍,集资净额16.7亿港元。 由于在研发活动上作出大量投资,加上股份权益赎回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劲方医药2023及去年分别录得亏损5.1亿及6.78亿元,今年首四个月仍亏损6,660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