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 acknowledges receipt of first US IPO listing application

威美控股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赴美上市候选企业,正在按照中国对所有寻求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要求的新申请流程推进

重点:

  •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表示,已收到威美控股赴美上市的申请
  • 这则通知表明,持续两年的中国公司赴美上市暂停可能很快就要结束了,或释放数十亿美元的新IPO

 

阳歌

上海的威美控股有限公司名字听上去相当普通。同样毫无新奇之处的,是它的业务——为纺织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

但上周出现在中国证监会网站上的一份公告里后,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所承载的含义,可能远非其名字和业务所能比拟。在周三的一则简短通知中,中国证监会称,它已于5月30日收到威美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提出的赴美上市申请。

这是自3月31日新规定生效以来,中国证监会首次发出此类涉及中国公司寻求赴美上市的通知。新规要求所有希望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必须首先获得国内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观察人士将此通知解读为,恢复美国上市的申请已悄然开始走中国证监会的审批程序,首批公司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获得批准。

这样的发展最终可能会打破两年多来的僵局——一度源源不断的中国公司赴美上市近乎停止。此前三十年里,这列横跨太平洋的IPO列车曾帮助数以百计的中国企业在纽约上市,包括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BABA.US;9988.HK)和京东(JD.US),以及领先的搜索引擎百度(BIDU.US;9888.HK)和类似Twitter的微博(WB.US;9898.HK)等大牌企业。

这是一段相当长的历史了。我们稍后再来详细介绍。但最重要的是,中国公司在纽约IPO的恢复或将释放大量被压抑的需求,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引发数十亿美元的新上市。

当然,自从美中双方在2021年年中对中国公司在纽约新上市猛踩刹车以来,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年全球IPO市场进入深度冻结状态,因此我们很可能不会看到很多中国公司在纽约上市,即便它们依然可以这么做。以前涌向纽约的中国民营企业现在有了许多其他同样有吸引力且争议较小的选择,可以在离家更近的地方上市。

尽管如此,纽约对许多中国公司来说始终比两个主要的替代选择(港交所和中国内地两个纳斯达克式的市场,后两者满足之前涌向纽约的高增长初创企业的需要)有吸引力。

最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提供的流动性远高于其他替代选择,包括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几乎所有大中型机构投资者。它还有着相对简单的注册制上市体系,并提供中国境内通常更难实现的外币。

持续两年的僵局可能很快就会被打破的迹象,可能是上周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大幅上涨的一个因素,从中国ETF-iShares MSCI (MCHI.US)上涨 9%这一点中可见一斑。此轮上涨背后更大的不相关因素可能是,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最新会议发出的信号,种种迹象表明,北京可能终于准备采取更积极的行动来扶持中国疲软的经济。

两年的沉默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将在本文的后半部分回顾使我们走到这一步的历史。我们还将仔细研究一下威美控股有限公司。

IPO暂停两年是太平洋两岸的力量共同所致。美国方面,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对于在怀疑中国公司存在违规行为时,无法获取其会计记录从而进行调查感到失望。中国的担忧则落脚于数据安全,因为它担心拥有大量数据的中国大公司在美国上市可能会导致美国政府获取这些数据,从而危及国家安全。

大约一年前,美国和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信息共享协议,美国的担忧得到了解决。在目前的试行阶段,该协议得到了双方的积极评价。中国通过设立申请程序解决了自己的担忧,该程序于3月31日正式启动,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威美控股有限公司IPO申请备案的通知。

选择威美控股有限公司作为首家可能恢复在纽约上市的公司似乎并非巧合。这是因为它非常普通,没有争议,从事的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不太可能构成任何国家安全风险。威美控股有限公司自己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对自己非常有信心,它已于4月底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并于5月中旬进行了更新

文件显示,该公司规模相当小,寻求筹集约1,500万美元(1.07亿元),市值达到5,000万美元左右。它的收入也相当普通,增长速度也不是太快,去年增幅15%,约1.15 亿元。

事实上,中国证监会迄今已发布了10份中国企业寻求海外上市的通知。但威美控股有限公司是第一家明确寻求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其他几家公司都瞄准了不那么敏感的港交所。自新的申请程序启动以来,已有近100家公司提交了海外上市申请,其中约四分之三的企业将目标对准了香港,其余的则寻求赴美上市。

威美控股有限公司是第一家重新启动中美IPO列车的公司,这似乎颇为合适,因为它既传统,又带点高科技成分——它的定位是纺织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商。

在某种程度上说,该申请的批准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因为监管机构可能会认定,这样的上市不会带来任何国家安全风险。如果接下来有一家规模更大、更注重技术的公司走通这条新的IPO道路,那么下一个重大步骤将会到来。这才是更为典型的情况,大型中国科技公司过去往往瞄准纽约上市,筹集的资金往往在1亿美元或更多。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盈收下滑 汽车之家大幅裁员

汽车交易服务平台汽车之家(ATHM.US;2518.HK)周四披露,受中国车市持续低迷影响,首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0%。在面临市场持续疲软,公司过去一年间已裁减约五分之一岗位。 截至3月底的首季度,汽车之家实现营收14.5亿元,低于上年同期的16.1亿元。其中媒体服务收入同比下跌26%至2.42亿元,线索服务收入下降11%至6.45亿元。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0%,从3.8亿元跌至3.41亿元。 业务承压之际,汽车之家持续通过人员优化控制成本。截至3月底员工总数为4,345人,较上年同期的5,420人减少20%。公司美股周四收跌0.8%,年内累计跌幅约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百度Apollo携手神州租车 将推出自驾车出租服务

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自动驾驶平台,与中国最大租车平台神州租车(Car Inc.)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出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租赁”服务。 这项新服务将允许用户按需求透过神州租车平台,预约Apollo自驾车,灵活安排时间,覆盖城市地标及旅游热点,特别针对长者、无驾照旅客及行动不便人士设计。 百度指,双方将在多个城市文旅场景中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形成应用模型。另预计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双方将根据特定场景共同定义产品,根据用户反馈迭代升级。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八大基石投资者力撑 绿茶招股集资12亿

内地餐厅营运商绿茶集团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1.68亿股,一成公开发售,招股价每股7.19港元,集资约12.1亿港元,本月13日截止认购,16日挂牌。 公司表示已引入八名基石投资者,当中包括无钖紫鲜及Action Chain等,合共认购6.73亿元股份。 绿茶起源于杭州,截至2024年底餐厅数目达493家,覆盖28个省市地区,去年集团收入为38.4亿元人民币,按年升6.9%;盈利按年升18.5%至3.5亿元人民币。 是次集资所得,约63.3%用于扩展餐厅网络,26.3%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5.4%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5%则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国业绩拖累 百威亚太首季利润劲挫近两成

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1876.HK)周四公布,2025年首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5%至14.6亿美元。尽管多数市场实现稳健增长,仍难抵消中国区业务的下滑。 当季净利润同比下跌18%,由去年同期的2.87亿美元降至2.34亿美元。 中国营收同比减少12.7%,导致亚太地区西部整体营收下降11.7%。而在韩国市场双位数增长的拉动下,亚太地区东部营收同比得以增长11.7%。 公司称:“2025年第一季度,我们在亚太地区的业务部分抵消中国的挑战。但仍受到主要运营地区和即饮渠道持续疲软影响,而占我们约四分之一的中国市场库存销量亦下跌。” 财报发布后,百威亚太股价周四收跌1.8%至8.31港元,目前股价处于52周波动区间中位。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