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6.HK 600596.SHG
Suntien focuses on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wind farms

这家风电场运营商表示,由于控制新项目上的支出,风力发电量在下半年趋于稳定

重点

  • 新天绿色能源称其绿色发电量去年下降0.93%,较上半年核心风电业务3.57%的降幅有所收窄
  • 由于利用率和电价下降,去年上半年公司风电和太阳能业务利润下降10% 

 

阳歌

都怪风。

这是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956.HK; 600956.SH)去年早些时候给出的说法,当时公司在2024年中期业绩中,将其核心风电场表现不理想归咎于风力不佳。现在,中国领先风力发电场运营商新天绿色能源发布最新业务显示,风力似乎再次增强,有助提高公司在年底的业绩。

新天绿色只是中国众多受到国家支持的企业之一,它们竞相打造中国的绿色能源行业,以响应北京在该领域的雄心壮志。

最新年报显示,公司业务在下半年似乎趋于稳定,此前其风力发电量在上半年下降了3.57%,公司归咎于平均风速的下降。从全年来看,其总发电量(绝大部分来自风能) 1,412万兆瓦时,降幅有所改善,只是0.93%,反映下半年的利用率有所提高。

截至6月底,新天绿色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为6.36吉瓦,相当于去年中国总计520吉瓦装机容量的1.2%左右。公司还经营着规模要小得多的太阳能业务,但仅占其发电量的不到2%。

中国过去几年一直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能,努力实现先前宣布的目标,即到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据国家能源局称,仅去年一年,中国太阳能容量就比2023年增加了45%,总容量达到887吉瓦。相比之下,截至2023年底,美国的太阳能装机容量仅为139吉瓦。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8%,使全国总装机容量达到520吉瓦。

这两个数字的总和约为1.41太瓦,已经超过了中国之前提出的目标,即到2030年使风力和太阳能容量达到1.2太瓦。

新天绿色的最新数据和之前的数据,反映中国绿色能源雄心的很多方面,包括发展迅速,以及实际产生收入的新发电量相对较低的比例。虽然新天绿色已获准继续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其风电资产组合,但公司似乎正放慢新建速度,以便更好地管理已经建成的项目。

正如我们之前所指,新天绿色称去年其绿色能源业务发电量为1,412万兆瓦时。但当年的交易电量(大概意味着其实际售出的电量)要小得多,只有589万兆瓦时,仅占总发电量的42%左右。该公司指出,2024年交易电量在发电量中的占比,将比上一年提高0.57个百分点。然而,卖不出超过一半的电似乎反映出效率严重低下。

建设速度放缓

所有这些都表明,新天绿色似乎建得太多太快,毫无疑问,它得到了公司总部所在地河北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目前超过70%的风电装机容量就位于河北。现在,它专注于提高风电场的运营效率,尽管它面临来自国家支持的其他同行的竞争压力,这些同行也在类似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这些竞争压力反映在新天绿色能源去年售出电力的平均上网电价上,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5%,至每千瓦时0.43元。

新天绿色在去年的中期报告中表示,去年1至6月新增风电控股装机容量64.5兆瓦,到6月底,装机容量仅增加了1%至6.36吉瓦。同一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新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场的支出急剧下降,从一年前的12.3亿元下降43%至7.08亿元(9,800万美元)。

尽管新天绿色能源和它的同行在许多方面都面临阻力,但它们似仍在绿色能源领域找到了强劲的业务。10月发布的第三季度数据更新显示,公司去年前三个季度的收入增长了20%,达到158亿元。但在显示类似增长的中期报告中,公司承认这些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卖出了更多的天然气所致。

新天绿色70%以上的利润来自风能和太阳能业务,在上半年18.9亿元的总利润中,该业务贡献了12亿元。不过,新能源发电业务的利润同比下降了10%,新天绿色能源将其归因于利用小时数减少。

周一是新天绿色发布全年业绩更新(未包括任何收入和利润预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它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波澜不惊。不过,该股最近的水平接近两年半以来的高点,或许是因投资者对公司在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如此高的盈利能力感到惊讶。分析机构对公司的看法也相当积极,雅虎财经调查的七家分析机构中,有六家将其评级为“买入”。

这种乐观情绪,部分可能归因新天绿色市盈率(P/E)相对较低,只有6.8倍。相比之下,国外同类型企业的市盈率要高得多,NextEra Energy(NEE.US)为22倍,Enel SpA(ENEL.MI)为14倍,这两家公司更专注于商业运营,发的电大部分都卖出去。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Robotics stocks in vogue again as Youibot rushes to list

机器人股继续热炒 优艾智合赶风口上市

在国家致力扶持下,机器人产业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优艾智合也不甘人后申港上市 重点: 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升27.6% 过去三年半累计亏损近8.4亿元   刘智恒 股票市场从来不缺故事,去年炒卖炽烈的人工智能,今年这股热风已吹到机器人股,几家业内龙头已接连在港上市,股价亦节节高升。看到这个风口,专注于移动操作机器人的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已递交香港上市申请。 优艾智合是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所谓“具身智能”,是指有行动的一种智能系统,主要基于物理实体,能够与物理世界进行感知和交互。 在“具身智能”下,又分为智能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前者主要是具有物理的身体,并能够与物理世界构成感知、思考、交互和行动的能力。它可以是轮式、轮带式、复合型、甚至机械臂类型的机器人。后者是除了制造得像人外,功能和思考行为都模拟人的一种机器人,是具身智能体的最佳载体。 按功能区分,机器人又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自主移动机器人,主要负责移动和感知,在环境中自主穿梭。二是移动操作机器人,即在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基础上,增加机械臂的操作功能。第三类是协作机器人,专注于与人类协同,强调在安全前提下的互动和协作。 投资者星光熠熠 优艾智合则主力发展具身智能的移动机器人,主攻工业范畴。公司由90后张朝辉成立,张是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生,2017年带着几位师弟南下深圳创业。经过一番探索,张朝辉决定主力针对智能制造领域和智能巡检领域,成为半导体及电子制造、电力行业、能源冶炼等多个场景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花了四年时间,优艾智合成为国内工业移动机器人行业中一家头部企业,期间又获得众多星级投资机构入股,分别有海纳华、蓝驰创投、孙正义的SBVA、SOSV 、深圳松禾、IDG旗下的Sharp Dynasty等。 收入上升亏损扩大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由7,790万元增至2.55亿元,但亏损持续不断,分别为2.35亿元、2.6亿元及2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27亿元,同比上升27.6%,却亏损高达1.4亿元,同比扩大36%。即过去三年半,收入纵使持续上升,亏损却迟迟未能改善,累计亏损达8.4亿元。 公司的负债情况也在持续扩大,负债净额由2022年的8.59亿元,增至去年的13.74亿元,今年上半年更上升至15.4亿元。 期内,经营活动也持续录得现金流出,虽然去年经营现金流出情况已有改善,从2022年的负1.73亿元降至负7,946万元,但今年上半年又再回升,出现经营现金流出1.06亿元,同比扩大67%。 毛利率改善行业前景佳 优艾智合虽持续亏损,负债高企及现金流出,但好消息是公司的毛利率逐渐改善,过去三年分别为11.2%、26.1%及35.2%。今年上半年更升至38.1%,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反映公司能将制造成本调低,以及渐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理想,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去年全球移动操作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92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569亿元,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60.4%。中国的市场规模在2024年为34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620亿元,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2.3%。 从报告所示,反映市场正处高速发展,而去年在中国,按收入计算,优艾智合在该业务领域位居第一,市场占有率达7.1%。当市场在持续向上,作为龙头的优艾智合肯定可以成为一大受惠者。 现时香港上市的机器人股中,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若按市销率计算,最高为越疆(2432.HK)的72倍,优必选(9880.HK)与地平线(9660.HK)均在55倍水平,黑芝麻智能(2533.HK)约28倍,极智嘉(2590.HK)为17倍。我们可剔除估值过高的越疆,而优必选与地平线的规模远大于优艾智合,因此以黑芝麻及极智嘉为参考,取其中位数约22倍计算,估值可超过50亿港元。 当然,今年香港新股市场热爆,加上优艾智合又在市场的风口,有国家政策扶持,成功上市应无悬念,只要定价不过高,短炒获利机会甚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轩竹生物招股 集资约7.8亿港元

四环医药(0460.HK)分拆的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5.HK),于本周一公开招股,共发售6,733.4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11.6港元,一成作公开发售,每手入场费5,858.5港元,集资总额达7.8亿港元,本月10日截止认购,15日开始在港挂牌。 公司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当中包括三项NDA批准资产,一项个药物项目处于NDA注册阶段,以及一项目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等。 轩竹生物仍处于亏损阶段,2023年的净亏损达3亿元,去年更高达5.56亿元,主要因行政开支大幅增加,以及支付去年上市申请开支。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为1.11亿元,跟去年同期相若。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ery zooms out of the IPO gate. Now, it needs to show investors its longer-term value

奇瑞冲出IPO起跑线 亟需展现长期价值

这家中国领先的汽车出口品牌于9月25日挂牌上市,融资逾10亿美元,其股价在前三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4% 重点: 奇瑞股票自上周IPO以来取得稳健开局。与其国内最大竞争对手相比,市盈率仍有上升空间 维持高增速将成为这家车企的首要挑战——正是这种增长态势使其跃居中国汽车出口榜首,并成为今年国内第六大新能源车销售商   阳歌 奇瑞汽车(9973.HK)以发行价区间上限定价成功募资逾10亿美元,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车企IPO,市场为之振奋。而现在考验真正来临:作为中国本土汽车出口领头羊,奇瑞必须持续向长线投资者证明,为何其仍是在国际巨头与本土劲敌混战的全球汽车红海中的优质标的。 估值维度显示,投资者已给予公司较强信心。但着眼长远,奇瑞须维持令人艳羡的增长动能——近期的出口规模对增长贡献很大。在中国市场饱受产能过剩与激烈竞争困扰的态势下,随着利润率承压,公司还需证明能实现长期盈利。 年内出口量突破关键临界值——占比超总销量一半——已成为奇瑞持续实现强劲双位数增长与盈利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国最早出海的车企之一,公司自2003年起稳居汽车出口榜首。但本土竞争对手亦在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意味着中国车企的海外角逐将日趋白热化。 奇瑞股票上周四登陆港交所首日收涨3.8%。此次上市共募资91.5亿港元(11.8亿美元),获得本地与国际投资者踊跃超额认购。 上市三天后,该股收报32.02港元,较30.75港元发行价上涨4.1%,对应市值约240亿美元。参照来看:国内龙头车企上汽集团(600104.SH)与奇瑞体量相当,市值约1,940亿元人民币(270亿美元);美国巨头通用汽车(GM.US)580亿美元的市值则超出奇瑞两倍有余。  但按市盈率衡量,基于2024年利润的约12倍估值而言,奇瑞仍有上升空间——因为国内另两家头部民营汽车产商的市盈率,比亚迪(1211.HK; 002594.SZ)港股为22倍、吉利汽车(0175.HK)为20倍。 这样的对比显示了奇瑞向同行更高估值水平靠拢的向上空间,但这仍意味着奇瑞需保持基本面稳健以证明其长期潜力。随着奇瑞开启上市公司新征程,任何失误都可能对该潜力构成压力。 出口劲旅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奇瑞位居中国汽车销量第五。其同期销量同比劲增22%至860,126辆——在前十厂商中增速位列第二(多数厂商增速不足12%)。 据其微信公众号月度销量快报:8月奇瑞汽车销售的242,736辆汽车中,主品牌奇瑞占比约三分之二,另一主力品牌捷途(Jetour)贡献约22%。总部位于安徽的奇瑞汽车贡献了其母公司奇瑞集团约95%的销量,旗下还拥有星途(Exeed)、iCar、智界(Luxeed)等品牌。 出口与新能源车的双重优势构成奇瑞最核心的竞争壁垒——这也正是中国车企增长最迅猛的两大领域,也是对投资者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8月奇瑞集团出口量同比增长32.3%至129,472辆创单月新高,海外销量首次超越国内,占当月总销量242,736辆的过半份额。为推进出海战略并抵御未来贸易风险,公司已在马来西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并于越南和泰国新建合资工厂。 新能源车板块增速更为可观:奇瑞集团8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飙升53.1%至71,218辆,占当月总销量30%。国内市场上,据乘联会统计,公司新能源车销量年内前八个月同比激增64%至309,025辆,攀升至全国第六。 相较而言:同期新能源龙头比亚迪国内销量仅增5.5%,特斯拉销量则实际下滑6.9%。 这些业绩表现如何体现在核心财务指标上?2025年一季度奇瑞总营收同比增长24%至682亿元人民币,增速虽强劲但较2024年有所放缓。增速放缓部分是因为席卷中国车市逾年的价格战拖累全行业价格下行。在此背景下,奇瑞汽车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4.9%降至12.4%。 通过成本管控,特别是行政管理支出骤降40%,公司充分对冲毛利率下滑影响,研发支出则基本持平。最终奇瑞当季盈利达47.3亿元(去年同期24.8亿元)几近翻番,较2024全年37%的利润增速显著提升。 但成本管控终非长久之计,对研发等需持续投入方能保持领先的领域尤甚。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价格战令所有竞争对手同样面临利润下滑。2025年有关部门对缓解汽车等领域价格战采取更积极的举措。若政策见效,则将惠及整个汽车行业。而奇瑞的核心优势仍在于其出口实力,以及国内外新能源车业务的快速增长。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表品牌西普尼首挂 半日大升248%

中国金表品牌西普尼(2583.HK)周二在香港首日挂牌,开市即升183.7%报84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升,中午收市报103.1元,升248.31%。 公司发售1,060万股,每股29.6港元,为上限定价,本地发售录得2,504.9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获得2.9倍超额认购,集资净额2.68亿港元(3,400万美元)。 西普尼主要销售自主品牌“HIPINE”黄金表壳及表圈手表,并为国内知名珠宝品牌提供ODM及加工服务。2024财年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期内溢利4934.8万元,跌5.3%。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以及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