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S.US

这家白茶种植商的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上涨了50%,因它为投资者带来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扩张故事

重点:

  • 闽东红的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增长强劲,因公司筹集的资金相对较少,只有700万美元
  • 公司将利用IPO收益作为大规模扩张的资金,种植面积将增加50%

阳歌

让开,珍珠奶茶。

闽东红集团有限公司(ORIS.US)刚在纳斯达克奉上了一种新茶饮,这种茶远比在香港上市的茶百道(2555.HK)和奈雪的茶(2150.HK)等公司推出的茶饮传统。投资者似喜欢闽东红种植和销售白茶的业务,周四,也就是首个交易日,该股上涨了50%。

公司以每股4美元发行175万股,集资较少,只有700万美元。老虎证券是唯一承销商。

与竞争异常激烈的茶饮行业不同,尽管中国有数千年的茶叶种植历史,传统中国茶叶饮品在公开市场上的代表相对较少。如今,中国更关注推动微芯片和自动驾驶等高科技发展,在中国政策驱动的国内金融市场上,留给这种传统茶叶生产商的集资空间很小。

但由于行业的分散性,这类公司仍具有很大潜力,因种植茶叶需要高海拔,通常是在山区,许多小生产商在相对偏远的地区经营。闽东红集团值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所处的白茶细分市场,与更常见的绿茶和红茶相比,白茶在中国以外的地方相对不知名。

白茶具有抗氧化性能,并且与其他类型的茶相比加工程度较低,因而口感更细腻。据闽东红集团的招股说明书称,中国白茶市场的增长速度远快于整体茶叶市场。招股说明书中的第三方数据显示,中国白茶销售额从2017年的29亿元增长了两倍多,达到2021年的91亿元,相当于每年增长32.8%。预计到2026年,这个数字将进一步增长至年销售额160亿元。

按数量计算,白茶叶的销量也从2017年的21,800吨增至2021年的70,500吨,年增长速度达到了34.1%。相比下,招股说明书显示,期间中国国内茶叶整体销量从180万吨增至230万吨,年增幅6.1%,速度要慢得多,即使到2026年,预计也只达到280万吨。

闽东红集团自己的增长远没有那么惊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土地供应有限的制约。公司与福建省柘荣县当地的村庄签订合同经营茶园,那里属于山区,以全年气候温和、降雨充沛闻名,有利于茶叶种植。它与宅中乡和黃柏乡的村委会签订了合同,密切合作。

这种安排在中国很常见,因在中国土地通常由村委会控制,因此与这些村委会保持良好关系,对事业成功至关重要。这种安排也给闽东红这样的公司和其他农业企业带来一大风险,因中国的土地使用政策不断变化,今天允许做的事情,可能明天就不让做了。

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这一风险时表示:“据我们的中国法律顾问告知,我们相信宅中乡和黄柏乡的村委会有权代表相关村庄的种植户。”

大规模扩张

正如我们前面所指,由于茶园规模的限制,闽东红的收入和利润在过去两年一直相对稳定。去年,公司的总收入为2,410万美元,与2022年的2,430万美元基本持平。公司的净利润也相当稳定,2022年为1,190万美元,去年是1,150万美元。

简单计算一下就会发现,对于这类传统公司来说,闽东红的毛利率相当令人羡慕,从2022年的52%略微上升至去年的53%。如果公司能够扩大业务并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利润水平应该还会继续提高,这又让我们回到了土地限制的问题上。

公司指出,在过去两年里,它收到的订单实际上超过了它所能完成的数量,迫使它在2022年和2023年拒绝了价值约9,200万元的业务。公司计划通过大规模扩张来解决这一问题,这将是其IPO所募集资金的重要用途。我们还应注意到,就其规模而言,闽东红是一家现金相当充裕的公司,截至去年底,现金储备为3,670万美元,远高于前年的2,570万美元。

公司目前在柘荣县约72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种植茶叶。不过,它与经营所在的两个村庄签订了意向书,获得再种植350万平方米土地的权利,这将使其土地种植面积增加约50%。该公司表示,土地收购将花费约8,760万元,资金将来自其现金流和上市集资所得。

公司还在筹建一个新的茶叶加工厂,将需要约500万美元的土地购置费﹐以及73万美元的建设和装备采购费。即公司新购农田和建新厂总共将花费约1,800万美元,考虑到其目前的现金储备和正现金流,这个金额看起来完全可以承受。

闽东红在首个交易日的大幅上涨,与周四MSCI中国小型股指数3.2%的跌幅形成鲜明对比,并使它的市值达到约1.32亿美元。即使在上市首日大幅上涨后,该公司的市盈率仍相对较低,仅为13倍。大多数类似的茶叶生产商(其中许多来自印度)的市盈率都要高得多,比如CCL Products (CCL.NS)市盈率为34倍,Goodricke Group(CCL.NS)的市盈率为22倍。这可能预示着闽东红的股价有很强的上行潜力,因它为西方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型茶饮股。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国泰十月客货运量齐升

国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运营数据,国泰航空及香港快运于上月共接载逾320万人次旅客,按月增21%;货运量则超过15万吨,按月增长12%。 国泰顾客及商务总裁刘凯诗表示,受惠于国庆黄金周及中秋节等多个假期,十月初由内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闲出行需求显著增长。加上香港举行多个大型展览,吸引来自多个长途市场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载客率高86%﹐创近年同月新高。 国泰航空于本月开通每日往返长沙的直航服务,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大利亞阿德莱德的季节航班;而香港快运将于本月下旬,开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国泰开市升0.8%报11.69港元,过去一年股价由低位升4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简讯:创新实业首挂收升32%

电解铝生产商创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挂牌,股价大幅上涨。公司以每股10.99港元发行5亿股,位于发行价区间上限,共集资53.1亿港元。 该股开盘报15.2港元,较发行价上涨38%。在周一午盘交易时段,股价虽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本次公开发售,香港本地投资者认购部分超额逾400倍,国际配售超额认购约为18倍。 创新实业披露,今年前五个月,实现营收72.1亿元,同比增长22.6%。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亿元。公司计划将约半数集资用于扩大海外产能,包括建设铝电解槽熔炼设施;另有40%资金将用于建造绿色能源发电站及采购相关设备。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简讯:博泰车联悉售阿维塔股权 套现6,244万元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上周五公布,旗下非全资子公司湖州创晟驰铭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已与芜湖恒和三号创投基金签署协议,出售所持电动车制造商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0.24%股权,作价约6,244万元(877.84万美元)。交易完成后,博泰将不再持有阿维塔任何股权。 此次交易是公司过去半年连续数次减持阿维塔股份的延续。博泰在今年港股IPO前后,分别出售合计0.67%及0.04%股权,加上是次出售,累计已处置0.91%持股。公司表示,交易可锁定投资收益并改善现金流,同时降低因公允价值波动对短期业绩带来的不确定性,并将所得款项用作一般营运资金。集团预计出售税前亏损约834万。 阿维塔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聚焦高端智能电动车的制造企业,核心股东为长安汽车及宁德时代,华为则作为合作伙伴,为期提供智能辅助驾驶算法、智能座舱等智能化部件。早前有媒体报道,阿维塔曾计划今年10月在香港递交上市申请,但并未实现。 博泰车联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79.4港元,转升5.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onten makes power chips

90亿全售股权 龙腾半导体借殻中联发展上市

在早前拟投资区块链公司的交易最终未能成事后,皮革制造商中联发展已签署谅解备忘录,拟收购龙腾半导体 重点: 中联发展已同意收购龙腾半导体,预估金额最高可达90亿港元 若交易达成,很可能构成龙腾半导体的借壳上市,因其规模远大于持续亏损的中联发展   阳歌 如果皮革行业行不通,区块链也不奏效,那下一步该做什么? 对中联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264.HK)来说,答案似乎是功率半导体。公司上周五宣布一宗带有“小虾米对大鲸鱼”意味的交易:它计划收购一家规模远大于自身的企业。稍作推敲便不难看出其本质,若最终交易达成,将等同于让这家位于陕西西安、从事功率半导体制造的龙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透过借壳方式在香港上市。 之所以要强调“若最终完成”,是因为从市场反应来看,这宗交易是否能落实仍存在相当变数。消息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周一),中联发展股价于早盘上下波动,最终收市升6.8%。 以皮革产品为主业的中联发展,目前市值仅约10亿港元(1.28亿美元),与其最新签署的MOU中提出、收购龙腾半导体所需的45亿至90亿港元相比,几乎不成比例。公司称,收购款项将透过现金、发行新股或两者混合方式支付。 但从中联发展的体量与财务状况来看,公司截至6月底的现金仅131万港元。几乎可以肯定,若要完成这笔收购,势必要大量发行新股,而这等同于将公司控制权拱手让予龙腾半导体。在公告中,中联发展表示,计划收购龙腾半导体100%股权,其中包括由龙腾董事长兼单一最大股东徐西昌持有的约 24.81%股份。 对于中联发展而言,这笔交易的确合理。其现有业务发展停滞,急需一次彻底转型。公司的收入规模极小,且连续三年下滑,从2022年的5,600万港元 跌至去年仅2,200万港元,直到今年上半年才重回增长。 公司的盈利与资产负债状况更为糟糕,自2021年以来便持续亏损,今年上半年亏损760万港元。而公司6,350万港元的流动负债超过其2,170万港元流动资产约两倍。过去一年,中联发展已四度向投资者配股集资,累计集资约7,000万港元,而且均以折让价格出售,以维持营运所需资金。 中联发展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一直“寻求扩展业务”,并指新签署的MOU,让其有三个月时间与龙腾半导体商讨并达成最终协议。公司称:“集团相信,建议收购事项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 失败的区块链交易 投资者之所以保持怀疑,其中一个原因可能与中联发展今年8月宣布的另一宗「潜在的转型交易」有关,当时公司计划进军热门的区块链领域。根据该项交易,中联发展同意以现金及股份支付1亿港元,收购RWA平台NVTH Ltd.的20%股权,而该公司的主要经营实体为杭州科杉。公告中将科杉形容为一个「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 今年以来,涉及区块链、加密货币及RWA的交易在香港公司中相当普遍,许多企业希望借助加密市场升温的热度吸引关注。中联发展的股价在8月公告发布翌日即飙升68%,其后在炒作推动下更于数日内累计翻倍。然而科杉的实际业务规模十分微小,甚至比中联发展还小,2024年收入仅246万港元。 但是到了9月底,中联发展宣布该笔交易不太可能在9月30日期限前完成,但仍试图延续其区块链叙事,称公司仍在「积极考虑开展Web3与数字资产业务」。 令人意外的是,在宣布交易大概率告吹后,公司股价并未大幅回落。现时股价仍比科杉项目公布前高出约90%。或许投资者意识到,公司正在寻找一个转型方向,能够彻底改变其体量有限、缺乏增长动能的皮革业务,而龙腾半导体的收购恰好符合这一逻辑。 如今,中联发展似乎透过龙腾半导体找到了这笔“潜在的转型交易”,而功率半导体本身,也确实是未来数年极具增长潜力的领域。龙腾半导体的核心产品——功率半导体,主要用于控制电流流动,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能耗损失,对能量转换及高效电源管理至关重要。这类晶片正快速成为新能源汽车与绿色电站中的关键元件,而这两大领域都处于高速增长轨道上。 然而,龙腾半导体在这个市场中仍属相对小型的参与者。全球主要晶片制造商,包括英飞凌(IFX.DE)、德州仪器(TXN.SU)及博通(AVGO.US)等,都已深度布局功率半导体。根据龙腾半导体的官网,公司去年开始运行一条采用8吋晶圆技术的先进产线,并于今年早些时候获政府批准兴建该产线的第二期。 公司网站亦显示,龙腾拥有逾600名员工及1,000名客户,在西安、上海及德国设有研发中心,但其主要业务看来仍集中于中国境内。不过,Pitchbook的资料则有所不同,指龙腾仅有135名员工,尽管该资料可能已过时。Pitchbook还显示,龙腾自2009年成立以来共进行五轮融资,总额仅6,250万美元,若考虑到半导体行业的高资本门槛,这个规模可谓非常有限。 目前外界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龙腾半导体的财务资料,不过,一旦中联发展控与其签订最终合并协议,这基本等同于龙腾透过借壳方式上市,相关数据应会陆续公开。我们对这笔交易是否能最终落实并不抱太高期望,成功机率或许只有一半;但若收购价格合理,其成功可能性仍有机会高于先前的科杉投资案。毕竟,中联发展控股显然急需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而龙腾半导体亦无疑希望借助这类借壳上市方式,取得通往全球资本市场的途径。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