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汽车电池原料金属锂的生产商,将以3,100万美元收购钽铌生产商稀美资源16.7%的股份

重点:

  • 赣锋锂业将以2.4亿港元收购钽铌生产商稀美资源16.7%的股份
  • 该收购交易将使赣锋锂业的业务多元化,并对锂价飙升带来的丰厚利润加以利用

安柯伦

五年前,几乎没有人知道锂是什么。现在,这个曾经的小众金属炙手可热,价格涨上了天。这种柔软的银白色金属价格在12个月内飙升了逾400%,汽车电池制造商和新能源发电站都在竞相购买有限的供应。在享受着创纪录的收入和充裕现金的同时,领先的锂业公司正忙于寻找并购机会,以增加供应,实现多元化发展。

赣锋锂业(1772.HK)也赶上了这波红利,去年利润增长了三倍,可以说是不差钱。该公司上周表示,将斥资2.4亿港元(2亿元),收购另外两种稀有金属钽和铌的生产商稀美资源控股有限公司(9936.HK)的16.7%股份。赣锋锂业称,该交易将对其现有资源项目产生“潜在的协同效应”,贡献投资收益,提供新的利润来源,提高赣锋锂业的核心竞争力。

赣锋锂业表示,虽然这笔交易会产生现金流出,但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的营运资金。它还表示,未来的财务回报意味着收购的风险是值得的。在这笔交易中,赣锋锂业将以每股4港元的价格收购稀美资源的6,000万股新股。

上周五早盘,稀美资源的股价受此消息影响上涨逾17%,随后涨势回落,收盘涨幅超过5%。赣锋锂业的股东并不为所动,公司股价当天勉强录得1%的涨幅。

稀美资源对交易感到满意,公司董事表示,该交易代表着筹集资金和扩大股东基础的机会。该公司规模远小于赣锋锂业,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稀美急于筹集更多现金并引进这样一个不仅有钱,还有其他资源和经验的大合作伙伴。稀美目前市值约为1.8亿美元,还不到赣锋245亿美元市值的零头。

 “预期建议认购事项将促进本集团在钽铌业务方面的发展并提升本集团的整体竞争力,”稀美资源在其上周的公告中称。

值得注意的是,赣锋的认购价比稀美宣布交易前的最后收盘价低了9.7%。不过,稀美表示,这个价格是经公平磋商后达成的,考虑了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展望及公司前景等多项因素。

稀美当然可以利用这笔交易带来的现金,最新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它自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仅为1.7亿元,低于一年前的1.86亿元。这意味着赣锋的新注资将使其现金储备增加一倍以上。

美味的小鱼

稀美是全球主要的钽铌生产企业。钽铌是两种相对稀有的金属,虽然不同,但总是一起被发现。全球约75%的铌产量用来生产高强度钢合金,用于管道、交通基础设施和建筑应用。钽则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硬盘和心脏起搏器的电子电容器。

稀美跟赣锋比起来,只是一条小鱼,不过味道可能相当美味。我们在前文提到过,赣锋有大量现金可以实现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在锂价飙升的推动下,该公司在2021年实现收入超110亿元,是2020年的两倍。该公司去年的净利润增长了410%,达到54.1亿元。

赣锋总部在江西,拥有三大业务板块:锂化工事业部、锂电池事业部、海外事业部。去年,超过81%的收入来自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加工服务。78%以上的客户位于中国大陆。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的快速发展,大幅提振了以锂和锂化合物为关键成分的大功率电池的需求。 

 “行业逐渐从供需平衡转变为供应紧张的状态,”赣峰在两个月前发布的2021年财报中表示,该公司“将得益于公司的先发优势,不断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

锂的价格已经从2022年2月的高点回落,但每吨仍在45.7万元左右。这是一年前的四倍多,当时完全看不出要突破每吨10万元的水平。

赣峰的工厂年产2.8万吨碳酸锂、7万吨氢氧化锂和2,150吨金属锂。在此基础上,你可能会说,赣锋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当有利的位置。毕竟,该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锂产业价值链,涵盖锂和锂化合物的提取、加工、生产和回收。

但投资者可不是容易满足的群体。本周早些时候,该公司股价超过100港元,高于本月早些时候约86港元的52周低点,但距离去年8月创下的每股170港元的一年高点,仍然相去甚远。在这方面,赣锋并非独此一家,锂相关企业的股价都是全面下跌。这是因为许多锂都是以当时商定的价格出售的,并不一定反映出当前的价格。此外,在俄乌战争的推动下,宏观事件和市场情绪普遍压低了股价。

赣锋的历史市盈率约为14倍,看起来相对便宜。相比之下,本土竞争对手天齐锂业(002466.SZ)的历史市盈率更高,为24倍。在海外,国际竞争对手Pilbara Minerals (PLS.AX)和Albemarle(ALB.US)的历史市盈率甚至更高,都在100倍左右,这或许反映了世界上不同地区对锂的重视程度,也是生产商价值的不同体现。 

赣锋入股稀美的可能性,代表着它向核心业务领域以外迈出了一步。其他稀有金属的市场正在升温,而且鉴于供应不足和全球需求强劲,没有显示出减弱的迹象。对赣锋来说,这次收购有双重效果:一是实现业务多元化,进入另一个利润丰厚的领域;二是可以花掉锂价飙升带来的部分收入和利润。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Precision Tsugami makes infrastructure

简讯:津上精密预告年度利润急升

机床制造商津上精密机床(中国)有限公司(1651.HK)周二公告称,预计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将实现净利润7.8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亿元增长约60%。 公司指业绩增长因中国制造业信心恢复,带动汽车、气动液压及一般机械加工领域支出增加。公告补充:“本集团推进全员参与的降本增效改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为日本津上精密专于中国的子公司,津上精密在周二午间业绩发布后,股价应声上涨9%。目前价格处于52周区间的中位水平。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复星医药增持复宏汉霖至63.43%

复星医药(2196.HK)周一公布,于4月11日至17日期间,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收购子公司复宏汉霖(2696.HK)合计2,103.43万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购价24.6港元,约占股份总数3.87%,涉资共计5.17亿港元。 复星医药表示,今次增持是基于对复宏汉霖发展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并拟以自筹资金支付本次增持对价。今次增持完成后,集团持有复宏汉霖的股权比例将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复星医药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复宏汉霖,但今年1月遭少数股东反对而失败。过去六个月,复宏汉霖股价上升65.5%,来到36.5港元左右。 复宏汉霖股价周二早盘上涨,至中午收市报37.95港元,升11.7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从玉智农发盈警料去年盈转亏

从事农业种植及销售的从玉智农集团有限公司(0875.HK)周一发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净利润转为净亏损,预计蚀1.3亿元,而2023年则有盈利5,140万元。 公司表示,期内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减少,同时又确认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相反2023年则有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的回拨。 从玉智农周二开市没起跌,报0.58港元,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从高位下跌超过7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oconut water giant if abandoning Singapore for Hong Kong, while coming up against the IPO deadline in a VAM agreement

椰水一哥if弃星选港 对赌协议要冲死线

椰子水品牌if创立12年,已成内地及香港销量一哥,近期要向资本市场进军 重点: 公司去年盈利按年增长近一倍 对赌协议下,要赶在2026年底前上市   刘智恒 中国饮料市场庞大,卖水的龙头有农夫山泉(9633.HK)及华润饮料(2460.HK)的怡宝,凉茶有加多宝及王老吉、功能饮品以东鹏及红牛为领头羊,至于近几年流行的椰子水,泰国的if已手执牛耳之位。 2013年泰国人Pongsakorn Pongsak创立if品牌,主力生产即饮天然椰子水,并将其引入中国市场。经过12年发展,if母企IFBH Pte.Ltd.计划进军香港资本市场,近日已递交上市申请。 根据申请文件,公司2024年的收入为1.58亿美元,较2023年大升80%。去年盈利3,332万美元,按年劲升98%。公司的收入中,椰子水占比达95.6%;集团去年毛利率,由2023年的35.5上升1.7个百分点至37.2%。 IFBH以轻资产模式运营,委托代工厂负责制造,代工厂要向IFBH认可的椰农及采集商采购椰子水。IFBH通过与各地分销商合作,藉后者的渠道将产品流向市场。至于仓配流程等,则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合作。 赢在一个塑料瓶 If能在市场打出一条光明大道,当然有许多成功要素,但主要一步棋,竟是以塑料瓶装载椰子水。骤眼看你会以为没什么大不了,但当你想明白椰子水的特质,就会发觉这确是一大妙招。 椰子水的卖点是天然健康,清甜解渴,其汁液就像水,以塑料瓶装载,可让消费者直接看到清澈的椰子水,心里就认为从椰子中取出没两样,感觉是天然产品,无添加,更健康。 正如农夫山泉为凸显其水的天然,经常挂在嘴边说自己的工作不就是天然水搬运工;以百分百椰子水为卖点的if,标榜的其实就是把椰子里的水汁装起来卖给你,其营销方法跟农夫山泉强调的卖点如出一辙。 消费者对if的天然卖点极受落,到2020年if已成内地椰子水的一哥,销量更连续五年位居榜首,市场占有率达34%,大幅抛离第二位的竞争对手。在香港市场更是一骑绝尘,自2019年开始,已连续九年销量第一,市占率达到60%。 2026:对赌死线 公司原计划在新加坡上市,最终却急转弯,选择香港作为资本赛道。公司解释,在港上市可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及企业形象,从而吸引客户、业务伙伴及战略投资者。而且公司的主要市场在内地及香港,港交所与内地的联系紧密,选择香港更为恰当。 去年3月15日,公司与Aquaviva订立股份认购协议,后者同意认购125,000股新股,占扩大股份约11.1%,涉资1,750万美元。同时,Aquaviva亦获IFBH大股东Pongsakorn Pongsak授出一项认沽期权,若IFBH未能于2026年12月31日上市,投资者有权按每年12%的回报率计算,向Pongsakorn Pongsak行使认沽权利。 目前Aquaviva 已解散清盘,并将股份分配予三名股东,分别是淡马鍚旗下的Fullerton、Oasis Partners及10BIF Ltd。 强劲品牌护城河 虽然明年底是上市最后期限,但相信要在死线前完成上市,对IFBH问题不大。首先,其所处的椰子水为饮料中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灼识咨询,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预计从2024年的10.93亿美元,以19.4%的复合年增长率升至2029年的26.5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上,椰子水亦从2024年的5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8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1%。 另外,市场方兴未艾,竞争者虽不断涌现,然而if已成功建立饮品的形象,打造了自家的品牌,市场认受性十分强,后来者要分一小杯羹不难,要抢夺if的江山及冲破其护城河,殊实不易。 一个产品有多成功,只要看看市场的模仿者有多少,心里就有一个大概。电商平台上,曾先后出现了TF、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