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6.HK
New Horizon moves into the black, sees big potential in CerviClear

“癌症早筛第一股”上半年收入翻了两倍多,更录得经调整利润

重点:

  • 诺辉健康上半年录得6,130万元经调整利润,主要受益于旗下三款产品收入飙升
  • 该公司的管理层认为,旗下居家宫颈癌筛查产品宫证清推出后,增长空间将会非常庞大

 

莫莉

当许多未盈利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尚在资本市场寒冬中挣扎时,一些通过港交所18A章上市的优秀公司已经破茧成蝶,率先实现盈利,“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6606.HK)便是当中的佼佼者。

周一,诺辉健康公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不仅收入同比大增265%,更宣布扭亏为盈,录得6,130万元经调整利润,表现远胜去年同期的1.06亿元经调整亏损。

这是诺辉健康第一次录得中期盈利,以及首次实现过去12个月经常性盈利,并且较之前预期目标提前一年实现盈亏平衡;去年下半年,该公司首度录得经调整利润约106万元。相比传统癌症早筛技术,诺辉健康的产品不仅具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也在便捷性、无痛安全、低时间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

在商业化团队发力后,诺辉健康的业绩进入高速增长期。最新财报显示,公司的业绩指针全面上扬,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265%;毛利大增304%至7.5亿元,毛利率也从2022年同期的82%大幅升至90.9%。相反,销售及市场开支占总收入的比例,则从86%下降至69.4%,反映成本效益提升。

财报发布后,诺辉健康股价次日高开4.9%,但全日先涨后软,收盘跌1.6%至17.24港元,未能一扫近日股价下跌的阴霾。上周三,在诺辉健康财报发布前的静默期内,网上流传出一份财经媒体发布的《关于诺辉健康财务资料造假的调查报告》,该报告自称通过走访调查及分析推测,认为诺辉健康的销售数据存在水分。当天诺辉健康的股价一度大挫,收盘跌幅收窄至6.9%。

对此,诺辉健康立即采取行动,首先在港交所公告指控该报告信息严重歪曲事实,表明将采取法律手段追责并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同时,诺辉健康亦召开电话交流会,对于报告中提及的销售量、单价等多项内容进行响应。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诺辉健康亦详细披露了旗下三大明星产品的收入、发货量、销售毛利润等具体业绩数字,响应了有关质疑。

核心产品增长迅速

目前诺辉健康旗下拥有三大商业化产品,其中有“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证”之称的结直肠癌筛查产品常卫清,是销量增速最快的核心产品。作为早筛产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常卫清早筛证的核心评价标准是肠癌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进展期腺瘤的灵敏度。回顾上半年,常卫清贡献收入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66%。常卫清上半年出货量约为53.9万份,收入确认量约为42.9万份,毛利率更是上升至91.5%。

需要注意的是,常卫清收入确认的模式与一般的检测试剂、医疗器械不同,公司会先发货给不同的管道,只有当消费者完成取样并寄回给实验室、完成检测报告后,公司才会确认这笔收入,并开启收款流程。由于部分消费者并没有完成取样寄回,所以出货量与收入确认量存在差异。这种完成检测后才收款的销售模式,也让诺辉健康的应收账款看起来较高。诺辉健康CEO朱叶青表示,从过去几次半年报的资料来看,当期的实际回款总是比上期应收账款要大,说明回款正在良性循环,再加上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应收账款并不会对发展造成负担。

此外,中国首款便隐血自测器噗噗管实现收入1.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0.9%。去年1月获批上市的中国首款自检幽门螺杆菌筛查产品幽幽管,也实现2.06亿元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47.4%。幽幽管作为一款售价百元级的快速医疗消费品,上半年销售毛利为1.9亿元,毛利率更是高达94.2%。

作为中国癌症早筛行业的引领者,诺辉健康在多元化商业化模式上做了许多探索。由于三款商业化产品的属性有差异,诺辉健康也在医院管道、消费医疗和民营体检管道同时布局。常卫清最初的主要销售管道是民营体检中心,如今转变为民营医院和诊所为主的医院管道,已准入民营医院、小区医院、诊所和门诊部累计近1,000家,公立医院准入约300家。噗噗管和幽幽管则主要以消费医疗管道为主,包括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公司、以及京东、天猫等互联网平台等。

新产品聚焦宫颈癌

在朱叶青的设想中,常卫清未来有可能成为年入10亿美元的明星产品,而诺辉健康下一代的明星产品,则是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居家宫颈癌筛查产品宫证清。“宫颈癌的筛查市场教育远远好于结直肠癌,而现有的检测方式不够体面,宫证清可以在家通过尿液去筛查HPV感染,解决了私密性、隐私性的问题,我相信宫证清在上市以后,增长空间一定更大。”朱叶青说。

诺辉健康首席科学官陈一友在媒体交流会上透露,截止6月底,宫证清已经完成了1.6万人的基线入组,预计2026年完成整个前瞻性筛查临床研究,2027年有望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今年3月,诺辉健康与香港最大的非医院医疗服务机构医思健康(2138.HK)在中国香港推出宫证清,官方售价1,800港元(1,654元)。

目前诺辉健康的市销率约为4.5倍,美股上市的癌症检测和早筛企业燃石医学(BNR.US)的市销率仅为1.8倍,这与诺辉健康理想的盈利前景不无关系。虽然其股价受传言短暂影响,但随着业绩数字的清晰披露,相信投资者对其发展前景的信心将会重新修复。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JD Logistics does infrastructure

简讯:京东物流拟收购母公司旗下两项本地配送业务

物流解决方案服务商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宣布,与其母公司京东集团(JD.US; 9618.HK)达成协议,将以2.7亿美元,收购本地即时配送企业达盛与达疆。 京东物流表示,此项收购将完善现有业务矩阵、拓展运营版图,并增强末端配送能力。达盛与达疆在今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实现合并净利润7,520万元,上年同期则亏损1.61亿元。 京东物流称:“目标公司过去数月业务表现,均具备商业潜力及可进一步让我们拓展业务机会。” 受收购消息提振,京东物流股价周四收涨3.5%,公司年内累计涨幅温和。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宜明昂科折让13%配股筹3.5亿港元

创新药企业宜明昂科(1541.HK)周四宣布,拟配售2,420万股新H股,约占扩大后股本约5.61%,集资3.51亿港元(4,500万美元),每股配售价14.5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格16.66港元折让约12.97%。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净额估计达约3.45亿元,将用于为在中国进行IMM2510及IMM27M的单一疗法及联合疗法的研发提供资金以治疗实体瘤;为IMM01(替达派西普)的研发提供资金,以及为IMM0306的研发提供资金,补充营运资金与一般企业用途。 宜明昂科日前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IMM2510用于治疗经免疫治疗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三期临床试验的申请。 公司股价周四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4.46港元,跌13.21%。不过今年以来公司股价仍升18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op Toy has filed for an IPO

TOP TOY能否撼动泡泡玛特的王者地位?

日式零售企业名创优品拆分出的子公司,位列中国第三大潮流玩具零售商,在创立仅五年后已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重点: 名创优品拆分出的TOP TOY已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借母企遍及全球的7,000余家门店网络,复制泡泡玛特的成功路径 13亿美元估值及日益壮大的自有知识产权矩阵,或将提升这家潮玩企业在日趋饱和市场中的胜算 谭英 2013年,企业家叶国富创立名创优品(9896.HK, MNSO.US)连锁专卖店时,从日本折扣连锁店大创(Daiso)及快时尚零售商优衣库(Uniqlo)汲取灵感。通过融合平价策略、海量品类与日式“卡哇伊”(kawaii)美学,名创优品发展为全球零售巨头。截至今年6月末,其运用该模式构建的门店网络,国内及海外店分别达4,305家与3,307家,规模早已超越优衣库约2,500家门店。 如今,名创优品正远离聚光灯,为其新生子品牌Top Toy International Group Ltd.让路。后者于上月末提交港股上市申请,旨在押注全球藏玩手办热潮的持续升温。 TOP TOY的上市计划早有伏笔,叶国福在2022年就讨论过将其分拆独立上市。但在泡泡玛特(9992.HK)旗下LABUBU系列大获成功引爆潮玩收藏热潮之际,其上市时机堪称精准。此次上市距该公司7月完成的5,940万美元A轮融资仅数月,该轮融资由新加坡淡马锡旗下机构注资4,000万美元(持股比例3.2%),使TOP TOY估值达到13亿美元。 凭借淡马锡等重量级投资者,以及摩根大通、瑞银、中信证券等IPO承销商的支持,叶国福正将矛头直指泡泡玛特,这家令人望而生畏的行业标杆。泡泡玛特最新财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飙升至138亿元(约合19亿美元),增长两倍;净利润达46亿元,激增三倍。相较之下,TOP TOY同期营收增长稳健但差距显著,同比增长60%至13.6亿元,约为泡泡玛特的十分之一。据其上市申请文件披露,其净利润增长30%至1.81亿元。 市值方面,泡泡玛特当前约3,400亿港元(约合440亿美元),在过去52周股价暴涨逾三倍后,其规模远超TOP TOY的13亿美元。 自2020年开设首家门店起,叶国福将TOP TOY定位为藏家平价超市,沿袭名创优品销售化妆品、办公用品等海量高性价比日杂的模式。这与泡泡玛特形成鲜明对比,创始人王宁通过自建设计团队及中国香港、韩国、北京的设计师资源,专注于开发具有市场穿透力的自有知识产权(IP)。 这种差异体现在两家公司的毛利率上,泡泡玛特以近半年70%的毛利率占据压倒性优势,是TOP TOY同期32.4%毛利率的一倍有余。差距主要源于TOP TOY高度依赖迪士尼、“Hello Kitty”持有方三丽鸥等第三方IP授权。反观泡泡玛特,则主要使用包括LABUBU在内的自有IP角色。 加注自有IP开发 TOP TOY正积极转型,力图在自有IP占比与毛利率方面向追赶泡泡玛特。采用自有IP的产品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不足40%,升至今年上半年的约50%。伴随此进程,其毛利率从19.9%提升至32.4%。 不过,授权IP玩具仍是TOP…

简讯:微创机器人销售强劲 今年股价爆升2.5倍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周三公布,截至公告日止,集团旗下的腔镜、骨科、血管介入等核心产品的订单量,累计超过170台。 当中集团的核心产品“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的订单已超过百台,全球装机近80台,居国产品牌首位。公司强调,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已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图迈是首个进入海外市场的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海外订单突破60台,装机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共40个国家及地区。 周四微创机器人开盘跌近1%报32.86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价升近两倍半。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