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7.HK 603127.SHG
Joinn makes laboratory stuff

在美国药品监管机构宣布药物实验新规后,这家提供外包临床研究服务的公司股价应声暴跌

重点:

  • 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逐步淘汰新药研发中的动物实验,昭衍新药被大幅拋售,股价应声急挫
  • 此事对公司的影响应该相对有限,因为它只有约20%的收入来自美国,其余大部分收入来自中国

 

阳歌

关于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包括大幅提升制药行业的新药研发效率,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阐述。但关于哪些行业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的牺牲品,令其商业模式被淘汰,却鲜有报道。

在制药行业,一个正承受这种压力的领域,就是为新药实验提供实验动物和相关服务的行业。上周晚些时候,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6127.HK;603127.SH)就感受到这种冲击,因美国宣布将逐步取消动物实验要求,导致公司股价暴跌。

昭衍新药主要为中国和美国客户提供实验用的小白鼠、兔子和猴子,以及相关的药物实验服务,同时也是大型药物外包服务提供商(即临床研究机构,简称CRO)的一部分。上周五,昭衍新药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下跌了13.4%,在上海上市的股票下跌10%,这是中国A股市场的每日最大跌幅。周一,该股略有反弹,在早盘交易中上涨4.5%。

在此次抛售前,昭衍新药的股价就已经大不如前了,较鼎盛时期下跌了90%以上。当时,昭衍新药是快速发展的CRO之一,为迅速扩张的中国市场乃至全球的制药商提供服务。但公司在上月发布的最新年度业绩中承认,那些令人兴奋的增长时期可能已经结束,行业“目前正处于由快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最新举措似乎表明,昭衍新药面临非常真实的被边缘化危险,部分原因是在人体实验前的研发阶段,人工智能和其他更有效及较人性化的方法,被越来越多地方用来测试新药功效。

FDA上周四宣布一项重大的政策转变,称它正在采取“开创性举措”,推动在单克隆抗体和其他药物的研发中取代动物实验。FDA表示,将逐步取消动物实验要求,并用一系列其他措施取而代之,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毒性和细胞系计算模型,以及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类器官毒性测试。

FDA表示:“新的方式旨在提高药物安全性,加快评估流程,同时减少动物实验,降低研发成本,并最终降低药品价格。”FDA续称:“该举措标志着药物评估的范式转变,有望在减少动物的使用的同时,加快美国民众获得治愈和有意义的治疗。”

昭衍新药承认,FDA的政策调整可能是周五股价暴跌的原因,当天该股的交易量是香港日均交易量的10倍以上。昭衍新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本公司相信,该计划将在坚实的科学数据研究基础上逐步实施,推动行业加快替代研究的步伐。”

公司并未提及是否正开发自己的替代人工智能实验模型。公司在4月发布的最新年报中,对人工智能仅一带而过,称其“将加大投入,持续推进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作流程优化,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服务质量”。

长期下滑隐现?

FDA的新政策虽然会让药企受益,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效率,同时也能让一些动物免遭实验之苦,但昭衍新药显然是因此项政策转变而可能遭受长期冲击的企业。若中国也逐步淘汰动物实验(去年该公司78%营收来自中国,其余主要来自美国),其颓势恐将加剧。

甚至在FDA宣布这一政策之前,昭衍新药的处境已不乐观。公司去年的营收从2023年的23.8亿元降至20.2亿元(2.77亿美元),降幅达15%,是自2021年在香港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公司将营收下滑归咎于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产品和服务价格下降。

营收下滑的同时,营业成本却同比上升8%,导致毛利骤降近50%,毛利率也从2023年的41.2%暴跌至去年的25%。净利润更是从上年的3.97亿元锐减81%至7,400万元。

尽管目前形势看起来不太乐观,但据雅虎财经调查的五家分析机构预测,该公司今年的营收将企稳并恢复增长,预计将增长5.5%至21.3亿元。

但分析机构对昭衍新药的看法明显变得悲观。今年前三个月,有四家分析机构给予公司“强力买入”评级,而在本月接受调查的五家分析机构中,只有一家仍维持这一评级。并且,尽管今年前三个月所有分析机构都给予公司“买入”或“强力买入”评级,但4月有一家分析机构将评级下调为“卖出”。

尽管昭衍新药的股价较其在香港的上市定价已跌逾90%,但目前它的远期市盈率(P/E)为16倍,与国内CRO同行药明生物(2269.HK)相同,而且还略高于全球同行艾昆纬(IQV.US)的12倍。似乎表明投资者尚未完全放弃昭衍新药,可能是因为它在美国市场的风险敞口相对有限。

但作为全球药物研发风向标的美国,其去动物实验已成趋势,因此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昭衍新药如何布局替代方案,以应对主营业务遭淘汰的风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字节跳动为狮腾提供AI设施

电商企业狮腾控股有限公司(Synagistics)(2562.HK)周二宣布,将使用字节跳动提供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开发为商户提升效率的工具。 根据公告,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狮腾将与BytePlus合作,后者将提供Skylark大语言模型及数据分析工具,助狮腾开发为亚洲市场量身定制的下一代企业应用,双方未披露合作财务条款。 周二下午交易时段,狮腾股价下跌5.3%。公司于去年9月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方式在香港上市,成为港交所2022年推出SPAC后,首家以此方式上市的企业。当前股价较SPAC上市首日收盘价累计上涨约7%。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蚂蚁拟分拆海外业务赴港上市

财新引述消息人士报道,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集团,计划将其海外业务部门“蚂蚁国际”在港交所上市。蚂蚁目前正在就潜在上市事宜与监管机构进行沟通。 在新加坡注册的蚂蚁国际,业务规模约占集团总收入的20%。该公司拥有四大核心产品线:跨境支付平台Alipay+、国际收单业务安通环球(Antom)、跨境汇款服务万里汇(World First)以及创新支付解决方案Bettr,涵盖消费者端支付、商户端收单及企业间跨境结算等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务。 蚂蚁国际董事长由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兼任。 2020年,蚂蚁原本计划在上海与香港两地同时进行总额达37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但最终遭中国监管部门叫停,其后被迫重组并遭罚款近10亿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anbon makes silver powder for solar cells

太阳能行业困境持续 建邦高科上市不逢时

即便业内很多下游企业陷入亏损,这家太阳能电池材料生产商去年仍保持了盈利 重点: 建邦高科申请赴港上市,去年收入增长了42% 这家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银浆的银粉供应商利润微薄,在太阳能行业仍处于危机之中,公司可能也会陷入亏损 阳歌 香港IPO市场目前可能很火爆,各行各业的公司在经历了三年的疲软后纷纷开始融资。但太阳能公司却明显缺席了本轮热潮,因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行业,正在经历供应严重过剩引发的痛苦回调。 尽管面临如此巨大阻力,建邦高科有限公司仍申请赴香港上市,试图凭借其领先的银粉生产商的地位吸引投资者。银粉可用于生产银浆,而银浆是所有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即使在鼎盛时期,建邦高科看上去也有点悬,因为产品高度商品化,导致利润率极低。在行业如此动荡的时期,公司可能难以激起投资者的太大兴趣。 虽然面临诸多动荡,建邦高科在过去三年仍保持盈利,至少以年为单位是如此。但上周五提交的上市文件并未按季度拆分数据,我们怀疑公司可能也和很多太阳能同行一样,在去年底和2025年第一季度陷入了亏损。 领先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晶科能源(JKS.US;688223.SH),以及多晶硅的龙头生产商大全能源(DQ.US;688303.SH),都印证这个行业的困境。两家公司在不久前的报告称,第一季度不仅净利润出现亏损,毛利润也陷入亏损——这意味它们的产品售价低于成本。 晶科能源和大全能源的股价今年迄今已下跌逾30%,目前接近五年来的最低点,行业困境可见一斑。周一,花旗将晶科能源的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两级至“卖出”,称该行业的困境看不到尽头,导致晶科能源的股价进一步下跌。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很难相信晶科能源和大全能源等下游企业不会向建邦高科这样的上游供应商施压,要求降价。 雪上加霜的是,近期银价持续攀升,抬高建邦高科自己的生产成本,侵蚀公司利润率。建邦高科披露,几乎占其全部生产成本的硝酸银价格,已从2020年的每公斤3,100元,涨至去年的每公斤4,000元,预计还将持续上涨,到2029年达到每公斤5,400元。 利润率下滑 建邦高科的优势之一是历史相对悠久,这帮助它占据了中国光伏银粉市场近10%的份额,成为国内最大的供应商。建邦高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建邦胶体材料有限公司在山东济南成立,专门生产彼时尚处于初期的新能源和先进材料。 该公司早在2012年就开始进行银粉研发了。2014年,它建成了中国最早的银粉生产线之一,但直到五年后的2019年才开始工业规模生产。2023年底,公司成为国内首批能够生产新一代太阳能产品(如PERC、TOPCon、HJT和xBC电池)所需高级银粉的公司之一。 随着行业一派繁荣,建邦高科的业务也蓬勃发展。上市文件显示,公司2023年收入增长58%,至27.8亿元,去年又增长42%,达到39.5亿元。正如前文所说,公司主要的材料成本硝酸银去年占收入的96.7%,略高于2023年的96.1%。 幸运的是,建邦高科不需要大量其他支出来运营业务,主要是因它的产品高度专业,客户数量有限,竞争相对较少。过去三年,公司的销售、营销和研发支出相对稳定,不过去年行政成本几乎翻了一番。 但即便翻了一番,行政成本规模也相当小,去年仅相当于收入的0.4%。能印证这一点的是,公司去年底的员工总数仅为93人,与上年持平,相比于2022年的84人没有增长多少。 硝酸银成本高昂,导致公司毛利率相当低,去年仅为3.4%,低于2023年的3.9%。过去三年,该公司每年都保持盈利,尽管利润规模微乎其微,去年仅为7,900万元。或许唯一比盈利规模更小的是建邦高科的现金,截至2024年底,其持有的现金总额仅为2,940万元,但这其实已经是前一年1,080万元的近两倍了。 说建邦高科是在冒险太过轻描淡写了,在行业持续承压的背景下,IPO筹集到的资金或许能为其带来一些急需的喘息空间。但我们还是认为,投资者不会对一家受困于行业重大变革的公司有太大的兴趣。 建邦高科的全球竞争对手之一同和控股(5714.T),目前的市盈率仅为10倍。建邦高科最大的客户之一聚和材料(688503.SH)的市盈率略高一些,为18倍。若估值介于两者之间,按去年的利润计算,建邦高科的估值将在1.5亿美元左右。 这意味公司可通过上市筹集约3,000万美元,这将为其提供部分急需的现金。说实话,我们认为投资者不会对这种上市太感兴趣,不过它可能会吸引一些着眼于长远的买家,他们不在意当前的低迷,看中的是这个行业未来重现光芒的一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的上月斥5.5亿回购A股

家电品牌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300.HK, 000333.SZ)周二公布,集团截至4月底止,已斥资近5.54亿元人民币(下同)回购774万股A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1%,每股成交价由69.5元至75.02元。 美的于今年4月9日公布回购A股方案,回购金额介乎15亿元至30亿元,每股回购价不超过100元,实施期限为一年。集团表示,回购是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 美的周二港股开盘跌2.5%报73港元,公司过去半年股价基本持平。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