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A.US
Roma Green IPO gets tepid reception

这家环境、社会和治理咨询公司在纽约上市,股票以下限定价,募资规模不大

重点:

  • 罗马绿色金融在纽约上市,集资约980万美元,股票定价4美元,处于区间下限
  • 这家仍处于亏损状态的公司收入规模本来就小,在削减营销成本下,去年3月的财年收入继续下滑

    

梁武仁

如今,环境、社会和治理,简称ESG,对企业来说是最热门的缩写之一,因为投资者越来越要求企业为社会做一些好事,而不仅仅是追求利润。因此,致力于这一新兴投资主题的企业,可取得蓬勃发展。

但现实没有这么简单,从新上市的罗马绿色金融有限公司(ROMA.US)难以提高收入就是明证。

上周二,提供ESG相关咨询服务的罗马绿色金融在纽约上市,以每股4美元的价格发行约240万股,集资约980万美元。公司为新资金制定了一些可能令人兴奋的计划,包括一笔潜在的收购和创建ESG学院。

但投资者似乎对该公司不太感兴趣。其IPO定价处于4美元至5美元目标价区间的下限。该股在首个交易日一度飙升,最高触及11.80美元。但很快回落,回吐了全部涨幅甚至更多,当天收盘下跌27.5%。之后,该股又收复了失地,但当前交易价格基本上低于IPO价格或与其持平,这表明随着交易量下降,投资者兴趣冷淡。

总部位于香港的罗马绿色金融提供一系列与ESG相关的咨询服务,包括可持续发展计划制定、ESG报告和治理风险管理。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香港,其余来自新加坡。在其IPO招股说明书中,公司号称主要优势之一是拥有超过140个客户。

但罗马绿色金融因为规模小,本身就缺乏吸引力。更糟糕的是,截至去年3月的财年,收入较上一财年还缩水约4%,至1,360万港元。

公司在最近一个财年成功地让净亏损收窄超过四分之一,但却是通过削减营销成本来实现。罗马绿色金融在招股说明书中对此给出了解释,称其一般是通过高管网络、推荐和直接接触潜在客户来引入新业务,而不是通过外包给第三方机构的直接营销。

对于像罗马绿色金融这样的小公司来说,这种方式似乎不算太激进,它们需要表现出更强劲的增长,才能打动投资者。更何况在新兴的ESG领域,该公司面临着大量竞争,既有大型国际咨询公司如麦肯锡和波士顿,也有像它一样小规模的本土小公司。

最大的缺陷

罗马绿色金融商业模式的最大缺陷,是客户按项目支付服务费用。这意味着它的销售是非经常性,并且不能保证客户在发展出自行处理ESG问题的能力后,会再次回购。

对于不熟悉ESG报告的企业来说,它可能是一项棘手的任务,因其涉及的主题非常广泛,有着非常具体的绩效衡量标准。但是,一旦在罗马绿色金融等外部顾问的初步帮助下,企业建立起跟踪和满足要求的流程,也许就能独立完成这些工作。许多公司可能会考虑削减咨询服务支出,尤其是在经济困难时期。

虽然ESG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这个概念及其相关要求仍然是新鲜事物,这意味着罗马绿色金融的服务,至少在未来几年内应是有市场需求。但公司并没有迅速扩大客户规模,至少目前还没有,在最近一个财年,它的客户数量只增加一个。

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提供定制化ESG和可持续发展相关服务的公司。后来在2022年,罗马绿色金融进行了重组,外部人士陆萱凌接管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和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90%。上市后,她的持股比例降至约63%。

因此,陆萱凌对于罗马绿色金融来说是新人,在ESG方面也没有相应背景。罗马绿色金融的招股说明书在介绍她时,称其背景为企业传播和市场营销,并没有提到ESG的具体方面。

其他主要高管在ESG方面有着更直接的背景。公司首席财务官此前曾在一家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担任高管职位,该行业通常是ESG中“环境”方面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其新加坡主要销售主管的资历,包括负责其中一家前雇主的ESG报告服务,以及任职于一家在网站上强调包容性的新加坡公司,这是ESG中“治理”背后的一个主要元素。

包括管理层薪酬在内的人力成本,是罗马绿色金融最大的单一支出项目,占其上一财年收入逾半一。这迅速侵蚀了公司的利润率,有悖于咨询服务由于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是一项高利润率业务。这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市场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反应平淡的原因。

罗马绿色金融目前的估值较高,市销率(P/S)接近24倍,远高于埃森哲(US.ACN)的3.5倍,以及其他知名咨询公司。显然,如此高的市銷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公司收入基数小,而且似乎也意味着现有股东对未来收入增长抱有很大期望。但如果收入不能实现大幅增长,其股价可能会迅速回落。朝这个方向迈进的捷径可能是收购另一家ESG专业公司,招股说明书将其列为IPO收入可能的用途之一。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智能手机出货1,330万台 小米首季跃居中国第一

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国产品牌小米(1810.HK)以近40%的同比增速跃居市场首位。同时,苹果公司(AAPL.US)在华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排名第五。 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中国今年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7,160万台,高于去年同期的6,930万台。3.3%的增速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5%增幅的一倍有余。IDC认为中国市场表现强劲,部分得益于政府近期推出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消费的提振。 小米以18.6%的市场份额领跑一季度,较去年同期13.8%的市占率大幅提升,其智能手机出货量激增39.9%至1,330万台。这一强劲表现使其超越原领头羊华为,后者以1,29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二,同比增幅为10%。Oppo与Vivo分列第三、第四位,同比增幅均不足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团向餐饮业投入1,000亿元补贴

中国外卖市场再度掀起补贴大战。在线餐饮外送巨头美团(3690.HK)总经理薛冰,周一在2025中国餐饮连锁峰会上宣布,未来三年,美团外卖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136.8亿美元)。 据财新报道,该笔1,000亿元将聚焦四大方向,包括帮助商家补贴消费者、向餐饮商户发放更多“助力金”、扶持和奖励优秀品质商家,以及推动“明厨亮灶”覆盖10万家店,以加强行业基础建设等。美团也将联合480多个连锁品牌探索“卫星店”模式,2025年将为首批1,000家“卫星店”提供系列扶持,包括首年零佣金、长期助力金、AI选址系统免费开放、专属流量等。 美团近期动作频频,被认为是应对京东外卖的挑战。今年2月正式跨足外卖市场的电商巨头京东(JD.US; 9618.HK),上周宣布推出“百亿补贴”活动,自上周五起向全体用户发放每天最高20元的补贴。至周二,京东宣布单日外卖订单量已突破500万单。而为鼓励商家加入,京东还宣布于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山软件可转债持有人换股

从事软件开发的金山软件有限公司(3888.HK)周二公布,可转债持有人行使部分换股权,涉及1,012万股股份,占初始可转债本金总额约11.35%。 该批可转债金额为31亿港元,去年4月发行,于今年到期,息率0.625厘。是次转换价经调整后每股34.77港元,转换后占公司扩大股份总额约0.75%。 金山软件周三开盘跌3.4%至35.7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上升近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aced with a cloudy regulatory picture, Smoore is preparing back-up plans

突破监管迷雾 思摩尔两手准备

思摩尔再次面对监管与关税的压力,这次他们要做好两手准备 重点: 首季税后利润同比减少43.4%至1.92亿元 大型烟草公司正游说美政府对中国一次性电子烟设备加征额外关税   李世达 电子烟所处的行业,是既传统又创新的行业、是市场庞大但又监管严格的行业,卖的是电子烟,却要与一般香烟竞争,管制还多得多。对许多业者而言,政策的影响有时如同一团迷雾,让人看不清晰。 全球最大电子雾化技术公司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969.HK),近日公布2025第一季度业绩,截至今年3月31日止的三个月,税后利润同比减少43.4%至1.92亿元。公司表示,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开支、分销及销售开支、研发开支总体上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思摩尔的收入主要来自为全球烟草公司代工电子雾化产品,电子雾化产品即是电子烟设备,如雾化器、烟弹、一次性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类设备等。另外,公司也在积极推动自有品牌的发展,并加强雾化美容、雾化医疗方面的研发。 公司2024年收入117.99亿元,增长约5.3%。录得年内溢利13.03亿元,同比跌20.78%。去年公司面向企业客户的收入约为93.24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0.3%,占总收入约79%;自有品牌业务大幅增长34%至24.7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21%。去年在中国推出雾化美容品牌“岚至”是一大突破。 尽管增收不增利,公司股价却水涨船高。2024年,股价由年初的6.5港元倍增至年底的14.12港元。 事实上,经历一段快速发展后,中国电子烟行业已沉寂一段时间。2022年,中国正式将电子烟纳入烟草专卖制度,明确禁止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调味电子烟,并要求产品需获取许可并上架统一交易平台。政策出台后,思摩尔将重心放在海外业务上,至去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已超过90%,公司收入也从前两年的负增长中恢复。 同时,海外市场似乎释放更多利好。美国作为电子烟最大消费市场,去年正式开放非烟草口味的薄荷醇口味电子烟,而总统特朗普亦承诺当选后将进一步开放相关市场,让外界期盼监管放松。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去年加强打击不合规电子烟产品,也帮助思摩尔的客户销量增长,对公司业务带来正面影响。 高额股权激励计划 让公司股价一飞冲天的,还有去年底给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陈志平的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向陈志平授予6,100万份股权激励,条件是在2025年至2030年底,公司连续15个营业日平均市值达到3,000亿、4,000亿和5,000亿港元时,分别可获得其中30%、60%和100%的购股权。 思摩尔曾在2021年1月达到5,500亿港元市值,目前则约630亿港元。激励计划意味着,陈志平未来做任何决策也要以公司市值为考虑,而5,000亿港元的目标也透露出公司重返巅峰的雄心壮志。 然而,尽管公司发展稳健、业绩复苏,大有一展手脚的架势,但风云变换的政策风向与地缘政治因素,仍让公司的前景打上问号。 据路透社报道,思摩尔的大客户英美烟草公司(BATS.L)正在游说特朗普政府打击非法电子烟,包括对中国电子烟设备实施进口禁令。 烟草公司游说加强监管 英美烟草公司抱怨,他们的合规产品需要等待几年才能上市,但一些非法产品已经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据估计,未经授权的一次性电子烟(多数是中国制)占美国每年近129.3 亿美元电子烟销售额的70%左右,严重影响合法的电子烟与香烟销售。呼吁政府禁止中国进口的所有一次性电子烟,并考虑对任何其他中国制造的电子烟和吸烟替代品征收额外关税。 此外,美国近期推出“对等关税”并取消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小额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也对中国制电子烟的出口构成压力。 话虽如此,思摩尔仍有机会通过产品升级催生增长动力,如加热不燃烧产品(HNB)逐渐受到更多消费者欢迎,就被陈志平视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正加强研发与营销开支,发展雾化美容与雾化医疗业务,以应对电子烟业务的不确定性。 目前,思摩尔市盈率约52倍,高于雾芯科技(RLX.US)的30倍,亦高于烟草业平均的11倍,显示当前估值已偏高,投资人应小心回调风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